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波列声测井评价低比重水泥固井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9个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新型框架节点的抗震试验。研究了轴压比和核心区箍筋间距对新型节点承载能力、滞回特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UHTCC节点出现了大量裂缝间距仅为1mm左右的微细斜向裂缝,节点的开裂荷载和抗剪承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UHTCC材料可降低甚至消除节点核芯区箍筋的用量。在试验基础上,对UHTCC新型框架节点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值和试验结果总体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射孔对水泥环损伤的综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射孔时水泥环的损伤机理,系统地进行水泥环抗窜的综合试验研究,本文设计了模拟射孔的综合试验装置和材料动态性能测试装置,文中介绍了这两套装置的设计思想和试验方法,文中还对内边界受冲击力作用的镶嵌圆环进行了动光弹实验,结果表明,应力分布局限在有限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为分析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的力学性能,制作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简支梁,并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梁的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特点。试验共包括9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梁和1根混凝土对比梁,试验的主要参数为配筋率、配箍率及剪跨比。对试件规格、加载方式、加载制度及量测设备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试验破坏现象来看,表明梁具有较好的延性破坏特征;从荷载位移曲线、抗剪强度及箍筋应变结果来看,表明梁具有较好的韧性;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梁试件具有较好的抗剪性能。  相似文献   

5.
关于固井质量解释中微环隙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费智涛  郭小东  刘朝峰  马嘉 《地震研究》2020,(3):431-440+601
梳理了系统论、复杂性科学以及复杂城市系统理论脉络,对比分析了一般系统论、复杂系统理论下的韧性框架内容,总结了基于网络的复杂性系统视角下的评估指标。在系统分解的基础上,确定基于网络化系统和韧性特征的5项指标,并使用ArcGIS平台、Python语言实现指标数据量化计算,以北京市六环路内189个街道(办事处)为研究区,对其医疗系统进行韧性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区内街道韧性呈现圈层式衰减的空间分布模式;按区(县)对医疗系统的地震韧性汇总表明,东、西城区医院密度分别为1.41和1.25个/km2,远高于其他区(县),应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空间,促进城乡医疗公平。  相似文献   

7.
对华北地区韧性剪切带几种代表上、中、下地壳深度的糜棱岩及其围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纵波速度测定及各向异性研究.对实验样品的纵波速度测定得到以下结果:1.沿糜棱岩面理方向的纵波速度大于与面理垂直方向的纵波速度,差值为0.15—0.30km/s,各向异性为3%—5%;2.糜棱岩的纵波速度低于其围岩的纵波速度,差值为0.10—0.45km/s;3.中地壳角闪岩相糜棱岩的纵波速度各向异性高于上地壳绿片岩相糜棱岩和下地壳麻粒岩相糜棱岩的各向异性;4.地震波速各向异性与糜棱岩矿物优选定向有关.  相似文献   

8.
不良胶结水泥环缝隙中高阻流体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不良胶结水泥环缝隙中高阻流体对地层横向电阻的影响后,由传输线方程实现了缝隙中含流体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的计算,并考察了缝隙中高阻流体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算例表明:水泥环不良胶结缝隙中的高阻流体对低阻地层视电阻率测量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地层视电阻率曲线与流体包围套管的扇环张角呈非线性关系,高阻流体环比高阻流体扇环有更高的电阻率测井响应.  相似文献   

9.
单体建筑无筋砌体结构的抗震韧性较差,在地震中容易发生严重破坏和倒塌。为此,以抗震韧性为参数指标,对单体无筋砌体结构进行加固并分析,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以某实际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软件建立单体建筑无筋砌体加固有限元模型,选取中国汶川地震波、日本阪神大地震波、美国克恩县地震波、中国台湾集集地震波及人工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利用韧性指数法和韧性等级法,从无筋砌体加固体系在震后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及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抗震韧性评估结果。研究表明:(1)在罕遇地震、设防地震和多遇地震的情况下,单体建筑无筋砌体结构的层间位移、层间剪应力、破坏程度均大于单体建筑无筋砌体加固体系;(2)在受到地震强弱因素影响下,无筋砌体结构的抗震韧性指数最高为0.877,而其加固体系的抗震韧性指数最低为0.908;(3)在经历不同地震波后,无筋砌体结构受到较大损害等级占比较高,人员伤亡较重,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费用完成灾后重建;而经过加固后的无筋砌体结构,加固体系受到较小损害等级占比较高,人员伤亡较轻,且能够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费用完成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10.
对华北地区韧性剪切带几种代表上、中、下地壳深度的糜棱岩及其围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纵波速度测定及各向异性研究.对实验样品的纵波速度测定得到以下结果:1.沿糜棱岩面理方向的纵波速度大于与面理垂直方向的纵波速度,差值为0.15-0.30km/s,各向异性为3%-5%;2.糜棱岩的纵波速度低于其围岩的纵波速度,差值为0.10-0.45km/s;3.中地壳角闪岩相糜棱岩的纵波速度各向异性高于上地壳绿片岩相糜棱岩和下地壳麻粒岩相糜棱岩的各向异性;4.地震波速各向异性与糜棱岩矿物优选定向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用二维静电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在低轨道磁化等离子体中航天器充电过程和等离子体鞘层结构.采用磁化等离子体流经航天器的物理模型,并且考虑零级对流电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航天器在低轨道空间飞行时,如果不考虑光电子流,航天器会在短时间内(t=54ωpe-1,ωpe是电子等离子体频率)快速充电到平衡电位。在不考虑航天器运动的情况下其周围等离子体鞘层结构是围绕航天器对称的,等离子体鞘层宽度约2.4个德拜(Debye)长度.当考虑航天器运动时,航天器的平衡负电位绝对值减小.且在背离航天器运动方向上等离子体鞘层宽度为8.3个德拜长度.磁场的增大使负的平衡电位绝对值变小,当航天器运动从平行于磁场方向转向垂直于磁场方向时,航天器负平衡电位的绝对值减小.  相似文献   

12.
低轨道磁化等离子体中运动航天器等离子体鞘层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二维静电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在低轨道磁化等离子体中航天器充电过程和等离子体鞘层结构.采用磁化等离子体流经航天器的物理模型,并且考虑零级对流电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航天器在低轨道空间飞行时,如果不考虑光电子流,航天器会在短时间内(t=54ωpe-1pe是电子等离子体频率)快速充电到平衡电位。在不考虑航天器运动的情况下其周围等离子体鞘层结构是围绕航天器对称的,等离子体鞘层宽度约2.4个德拜(Debye)长度.当考虑航天器运动时,航天器的平衡负电位绝对值减小.且在背离航天器运动方向上等离子体鞘层宽度为8.3个德拜长度.磁场的增大使负的平衡电位绝对值变小,当航天器运动从平行于磁场方向转向垂直于磁场方向时,航天器负平衡电位的绝对值减小.  相似文献   

13.
不均匀等离子体鞘套中电磁波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电磁波在电子密度呈双指数分布的等离子体鞘套中的传播,导出了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的解析表达式,特别给出了在较高碰撞频率时的一系列数值计算结果及若干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14.
高原  吴忠良 《地震》1995,(4):365-371
利用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的地震早期警报系统,通过对数字化地震记录的分析,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对微震的自动识别和计算机实时处理进行了讨论。有关结论对地震的自动识别和震源参数的计算测定精度的提高,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电磁波在电子密度呈双指数分布的等离子体鞘套中的传播,导出了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的解析表达式,特别给出了在较高碰撞频率时的一系列数值计算结果及若干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提高水平分量磁变仪资料质量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1)H仪定向及定向监督方法:(2)对H仪非线性记录进行改正计算的实用化方法:(3)减小或消除H记录非线性,提高H仪在记录中保持定向能力的技术措施,这些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H仪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电磁波在电子密度呈正态分布的等离子体鞘套中的传播,导出了反射系数、透射系数的表达式,给出了具体例子及若干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漏电场进行了系统计算,给出漏电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供电线与测量线间的漏电及其转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提高地震台站观测线路抗漏电影响适合地震电法特点的较科学经济的布线原则和方法。荷泽地震台线路改造实例及某些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结合清原地震台台站水准1985年前后观测成果精度的变化,总结了提高台站短水准观测成果精度的几点主要成功措施。它们是:选择最佳视线长度;拓宽线路、增高视线、减弱折光影响;改造仪器站条件;固定观测时间和人员;确定好观测光段。  相似文献   

20.
结合清原地震台台站短水准1985年前后观测成果精度的变化,总结了提高台站短水准观测成果精度的几点主要成功措施.它们是:选择最佳视线长度;拓宽线路、增高视线、减弱折光影响;改造仪器站条件;固定观测时间和人员;确定好观测光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