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揭西、丰顺"冰臼群"成因商榷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根据所谓冰臼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貌部位, 提出由于广东不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区, 第四纪时不具备冰川发育条件, 事实上也没有人发现有确切的冰川遗迹, 孑遗植物和热带、亚热带的生物群化石也佐证没有冰川出现过。据此, 我们认为所谓冰臼群, 实是河床壶穴地貌。  相似文献   

2.
关于南国冰臼群成因的商榷之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韩同林  劳雄  郭克毅 《热带地理》2001,21(2):189-194,F003
南国冰臼群分布区大量冰川堆积、冰川条痕石及变形砾石的发现,再次有力地证明是“冰臼”不是“壶穴”的正确结论,由冰川漂砾经融冻作用形成的“石海”,与化学风化作用产生的花岗岩“石蛋”地貌特征,有天渊之别,不应混为一谈;边滩是由河流冲积物组成,不能与基岩冰床相提并论;圆滚水钻与急流旋涡及风蚀作用,形成的动力学性质、方向和方式完全不同,不该阴错阳差;节理、构造只影响冰臼的形态和发育程度,不是控制形成的动力学性质、方向和方式完全不同,不该阴错阳差;节理、构造只影响冰臼的形态和发育程度,不是控制冰臼的发育部位,不致于是非不辨,南国地区古冰川遗迹的大量发现,证明距今约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早期确实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古冰川运动,为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有无第四纪冰川问题,从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3.
关于南国冰臼群成因的商榷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南国冰臼群的确定,是在发现大量古冰川遗迹的基础上提出的。依据前期气候地层法的分析、研究和对比,冰臼群大约形成于距今约2~3百万年的第四纪早期。根据我国2~2.4百万年考古学最新发现的旧石器的石质、岩石类型、保存条件等的对比,冰臼群历经2~3百万年的沧桑,完全可以保存至今。以南国遗植物、更新世动植物群化石,和试图在冰臼中及砾石表面发现“针头鼠尾”状擦痕的存在,来佐证“广东第四纪汉有冰川发育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跨世纪的“冰臼”与“壶穴”之争,尘埃未定,缘于尚无定论.“发现冰臼”却常见于报道.本文根据国内研究冰川的成果就韩同林先生《发现冰臼》书中“冰臼”的定义、表现、成因、分布、“冰臼”遗迹的保存机理、“冰说”理论以及模拟“冰臼”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等问题提出质疑.从而阐明了:天坑、天井、冰洞、冰湖不是“冰臼”;闽、粤无“冰臼”;“冰说”理论不成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孙连云 《西部资源》2013,(4):81-84,91
内蒙古满洲里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以来,已先后发现了上更新统冰水堆积、第四纪冰臼、冰河时期动物猛犸象与披毛犀化石等冰川遗迹.这些遗迹直接反映了第四纪古冰川的存在,再次推翻了“大兴安岭没有经历第四纪冰川时代”的论断.并对预测未来区域气候、环境演化趋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跨世纪的"冰臼"与"壶穴"之争,尘埃未定,缘于尚无定论."发现冰臼"却常见于报道.本文根据国内研究冰川的成果就韩同林先生<发现冰臼>书中"冰臼"的定义、表现、成因、分布、"冰臼"遗迹的保存机理、"冰说"理论以及模拟"冰臼"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等问题提出质疑.从而阐明了:天坑、天井、冰洞、冰湖不是"冰臼";闽、粤无"冰臼";"冰说"理论不成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冰臼与壶穴之争述评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杨超群 《热带地理》2001,21(1):86-93
一些地质学家在粤东揭西和丰顺所发现的U形谷、冰碛物和石海等第四纪冰川遗迹的证据不足,该区成群出现的“冰臼”,实际上是河床基岩为河流侵蚀所形成的壶穴。控制壶穴形成的构造、岩性、地貌和河流作用等条件,文中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述。粤西北封开一怀集地区已发现一系列第四纪冰川遗迹,因此广东的第四纪冰川问题,今后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地质工作者近日在位于北纬50。的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冈内发现了冰臼群。被誉为“中国冰臼之父”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第四纪冰川陈列馆研究员韩同林表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纬度最高、相对高度最高的冰臼群。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谈"冰臼"与"壶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东不具备形成古冰川的气候条件 ,因此不可能有“冰臼”存在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 ,认为庐山不存在第四纪冰川 ;科学也必须打假 ,近年来有关广东“冰臼”的报道是失实的 ,利用“冰臼”论发展旅游业是一种误导行为 ,应消除由此所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 ;新闻报道应尊重事实 ,注重深入调查研究 ,类似“冰臼”报道的教训值得记取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满洲里地区,北部与俄罗斯赤塔洲接壤.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与新巴尔虎右旗管辖.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北东缘,属高原低山——丘陵草原区.海拔高度一般在600-1,000m之间,地势较平坦,牧草丛生.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地质专家已先后发现了上更新统冰水堆积、第四纪冰臼、冰河时期动物猛犸象与披毛犀化石等冰川遗迹.进一步证明了冰川遗迹与第四纪冰川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广东有无冰川发育条件的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尚仁  覃朝锋  彭华 《地理科学》2000,20(4):375-380
因为“冰臼”一词尚未得到地学界认可,建议继续用“冰川壶穴”来替代“冰臼”。由于生成冰臼(冰川壶穴)与壶穴的水动力条件和地貌形态相似,所以单从形态难以区分广东河床上的壶穴或冰臼,只有确定广东是否发育过第四纪冰川之后,才可能确定广东是否有冰臼。本文从气候、地貌和生物角度证实广东未出现过第四纪冰川环境,并认为所谓:①水应力集中一点生成冰臼;②花岗岩坚硬不能生成壶穴;③二、三百万年前生成冰臼等冰臼论观点是  相似文献   

12.
广东揭西河谷地貌与风化层特征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照宇 《热带地理》2000,20(4):331-336
在对广东省揭西县若干河谷地貌与相应的风化层初步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河谷发育的可能模式;对照河谷地貌与沉积-风化作用发育的基本规律和广东省已有的基本研究成果,认为当地所观察到的近代-现代河床中的穴状微地貌不大可能是二三百万年前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而可能应归结于山区河流作用下形成的正常河成“壶穴”。至于是否存在末次冰期盛冰阶时期的冰川遗迹和冰臼则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冰臼"与地质遗迹旅游开发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小康 《热带地理》2007,27(1):92-96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加强地质遗迹的保护并对其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相反,不合理甚至不科学的旅游开发,虽然获得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却不利于普及地质科学知识,甚至伤害广大游客的感情。文中对广东境内及其周边的几处“冰臼”进行了再讨论,并在考察和评价饶平“南国冰臼公园”的基础上,对地质遗迹的科学开发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4.
"冰臼"与"壶穴"之争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李孟华  谢小康 《热带地理》1999,19(4):381-384
对目前见诸报端的“冰臼”之说进行了讨论, 认为目前广东范围内所见之“冰臼”实际上是现代流水地貌之“壶穴”, 并指出, 以“冰臼”作轰动效应来吸引游客, 发展旅游业是不够严谨的。  相似文献   

15.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更好地保护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在进行多次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指出推覆构造是地质公园最典型、珍贵的地质遗迹,也是必须重点保护的地质遗迹。包括:典型的推(滑)覆构造体、与推覆构造相伴形成的区域性大型断裂及典型的构造和地层剖面、在区域上具有特殊性或者较为典型的其它类型的地质遗迹、“冰川漂砾”学说的学者所确认的有关重要地质遗迹等。还对重点保护的地质遗迹进行保护级别和范围的规划,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冰臼形成与保存机理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刘尚仁 《热带地理》2000,20(2):156-161
关于冰臼的形成与保存机理认识上的误区,主要包括冰臼三种生成模式:冰川压融水--水刀切割模式、水应力集中一点模式、滴水穿石模式等,以及冰臼能保存至今的三论:花岗岩抗蚀论,与旧石器比较论,冰碛物覆盖论。文中认为争流漩涡模式和瀑布模式是壶穴、冰臼生成的模式;揭西石肝溪所谓平缓基岩冰床,其实是该V形谷底宽10 ̄30m的花岗岩边滩,河床中所谓冰川漂跞,其实中山洪和块体运动带来的本流域大漂石,所为漂砾碛及石海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低山丘陵古冰川遗迹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山东中低山丘陵“古冰川遗迹”时有报道,使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再起纷争。为作澄清,通过实地考察对业已报道的“古冰川遗迹”进行质疑,指出其列举的“冰碛垄”“古冰斗”“擦痕”“颤痕”等不符合冰川地貌证据的专有属性和判别标准,冰期划分和雪线重建不符合科学发现与科学事实确证所需的充分条件,即不满足“将古论今”、地貌组合三要素系统配套、成因-环境一致性的判别原则和方法。因此认为,山东中低山丘陵不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部分学者提出“低海拔型古冰川”的论断,是基于例外主义的泛冰川论,必然会引致“雪球地球”事件进而颠覆第四纪为灵生纪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与"冰臼论"再商榷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发达的花岗岩节理和丰富的年降水量是揭西石肚溪、丰顺龙鲸河等粤东近海山区河流壶穴地貌发育的基础。“冰臼论”提出在冰裂隙中形成的“滚流”、“圆柱体水砧”等流体形式只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断。石肚溪的宽谷-峡谷相间的河谷形势及龙鲸河的谷中现象是地壳间歇式上升造成河流的侧蚀和下切作用相交替的结果,宽谷(或U形谷)并不一定就是冰川谷。分布于河床上或谷坡上的花岗岩巨块是花岗岩巨型球化风化产物被洪水从上游带来或从谷坡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已有研究的文献资料,对福建第四纪冰期时没有冰川活动进行论证.首先从早、中、晚更新世的化石研究资料,阐明福建地层古生物资料不支持“冰川说”;然后根据福建从北到南各地大量现存的第三纪以至古生代的喜暖孑遗植物,说明第四纪福建南北都没有冰川活动;再从福建的纬度和海拔2方面,证明福建第四纪不具备形成冰川的温度条件;最后指出所谓的冰臼,实为河水冲刷侵蚀而成的壶穴.  相似文献   

20.
读者信箱     
《热带地理》编辑部 :我感谢你们寄来的 2 0 0 1年《热带地理》 2 1卷 3期刊登的有关文章 ,仔细拜读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有关华南地区“冰臼”与“壶穴”之争的评论 ,我完全同意专家们的看法 ,华南低山地区第四纪时没有发生过冰川作用。韩同林先生所称的“冰臼”实为壶穴地貌。国内有关新闻媒体帮他报导和大肆宣传 ,完全是受了他和少数支持他的人的误导罢了。1999年当我见到科技日报 4月 2 6日刊登韩同林的“自然奇观 广东冰臼群”一文后 ,便给科技日报编辑部写反驳文章“自然奇观———多种成因的石臼群”刊登在该报 6月 19日版面上 ,限于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