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易钻塔     
我队在进行铝、粘土矿钻探施工中,钻孔深度多在20~60米,最深200米,一个机台每月要搬迁10余次.为适应浅孔施工周期短、搬迁频繁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一种浅钻简易钻塔.它与滑撬式铁基枕配合使用,既实现了钻塔的轻便化,又利于全套钻探设备的整体搬迁.通过生产使用,效果良好,深受广大钻探工人欢迎.  相似文献   

2.
我队在平原地区试用拖拉机搬迁钻塔成功。从而缩短了钻机搬迁时间,减轻了安装搬运钻塔时的笨重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3.
钻塔是钻探机械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煤田地质勘探多用四脚钢制可拆性钻塔。它结构松散,可拆安性强,体积大,重5~10t,安拆时高空作业,易发生人身事故。因此,我队从70年代就开始钻塔的改进研制工作。1979年,完成了一台300m车装钻塔的设计和研制,实现了钻塔机械化起落,钻探的四大件都安装在一部汽车上,搬迁时节约了大量的费用和时间。在生产试验中,施工了25个钻孔,总进尺近3500m,节省搬迁时间近50余天,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深受钻机工人欢迎。  相似文献   

4.
钻台整体快速移动方法杜贵亭(河南煤田地质局四队平顶山467000)关键词钻探平台;整体搬迁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P634.34作者简介杜贵亭男35岁技术员钻探工程在钻探施工中,由于孔内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钻探无法继续施工,必须移动钻塔重新施工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我队一中队在某矿区施的钻孔多为二百米左右的浅孔,搬迁频繁.为了缩短搬迁和拆装的时间,广大机台同志,努力革新,试行了钻塔分组安装法.通过在不断实践中改进,效果较好,深受同志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宿春山 《探矿工程》1986,(3):27-27,5
经过较长时间的生产实践,我们对两脚塔的结构、强度、搬迁、安装、使用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近年来,为了满足人造金刚石钻进工艺的要求,冶金部地质局决定定型推广YL型油压钻机系列。为此,我们在两脚钻塔的基础上,专为YL型钻机设计了“独脚钻塔”,其重量只有两脚钻塔的二分之一,去年一季度在中南冶勘公司六○四队加工并在丰山矿区作生产性试验。试验表明,达到了设计目的,满足了YL型钻机施工直斜钻孔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一直用的角钢四脚钻塔,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过于笨重(每台4~7吨),对于在山地搬迁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同时,这种钻塔在按装过程中显得复杂费事,特别是整体按装还受到地形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个矛盾,我们从1969年起,在队革委会的领导下,认真总结了自己的经验,结合北京型钻机的特点,并吸收了兄弟单位的先进技术,试制一种配合北京型钻机的桁架式钻  相似文献   

8.
赵明义 《探矿工程》1979,(5):74-75,31
为了钻探施工轻便化,实现立放钻塔机械化,达到快速搬迁、快速安装的目的,我队曾设计和试制了四种轻便钻塔。通过试验改进,认为新型两脚钻塔最为理想。到目前共加工九部,并都在生产中正常使用。新型两脚钻塔可与北京800型、600型、500型、200型等转盘钻机配套使用。用这种钻塔打过40米浅孔和600米的深孔,在处理孔内事故强力起拔时,从未发生过变形。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1975,(5):68-69
拆建钻塔需要高空作业,如不注意,很容易发生事故。为了操作安全最大限度的缩小不安全因素,我们分别组成了“三结合”小组,试验成功并推广了一种新型建(拆)塔方法一整体立塔法。即在倾倒状态将四角铁塔组装好,然后用钻机的升降机通过地滑车组及挑杆将钻塔竖起。拆卸钻塔时,先把钻塔放倒,然后拆成单件(见图1)。  相似文献   

10.
李玉华 《中国煤田地质》1993,5(3):98-99,115
钻探工程是当前地质工作的主要手段,且已扩大到住房建设、桥梁建筑、城市供水和水利建设的各科研领域。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钻探工程的应用范围将更加扩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钻探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多样化,尤其是钻探设备搬迁、安装、拆卸等工序实现机械化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煤田钻探工程更加显得突出,其原因:①目前煤田勘探钻孔深度多在600m~1000m,为适应这一孔深施工的需要,钻机、钻塔等设备都比较笨重。②现有钻塔多数还是四角钢质钻塔、拆、安、搬迁都是比较笨重的体力劳动。③为适应野外工作的需要,钻机场房、发电机房、住房和生活用房等都要改革或创新。以上三点如果不加以改革,实现机械化搬迁将是一句空话。为开展这一较大项目的研究,我局在国家地质总局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用了近10年的时间,投资在数十万元以上到1992年底已部分钻机基本上实现了钻机现场的全面机械化搬迁,并逐步得到了推广。现将我局钻探现场全面实现机械化作业的各项重大改革项目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两脚钻塔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的钻探新设备之一.这种钻塔重量轻,强度高,结构简单,安拆方便,适于山区施工,很受工人同志的欢迎.我们在试用和推广中曾积累了一些正、反面的经验,针对该钻塔出现过的变形、损坏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于下,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煤田勘探系统广泛使用的四脚钻塔,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大。但是,由于钻塔重量大(3—4吨),构件多以及本身结构上的原因,拆装工作需在高空进行,操作既不安全,工期又长,搬迁极不方便。   相似文献   

13.
钻塔防雷在地质勘勘工作中,是项基本安全技术措施.过去钻塔防雷通常使用避雷针,然而在高山地区避雷针的接地电阻很难达到规程要求,雷击事故时有发生.70年代开始,浙江地矿局首次采用“钻勘机场等电位防雷技术”,经过部分野外队机台较长时间的反复试验,防雷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有关专家认为这是探矿钻塔防雷技术的重大突破,对防止雷击事故,保障职工的安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钻探设备的轻便化,我公司1966年开始设计制成并应用了复合式两脚钻塔,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不断改进,效果较好,现已在所属各队推广使用,已完全取代了原与北京型钻机配套的四脚钻塔.用这种钻塔施工过的最深钻孔为830米,最小的倾角75°,最大负荷15吨.实践表明,这一类型的钻塔,完全能够适应冶金地质钻探施工中深钻孔的需要.其特点是,重量轻而强度大,结构简单,拆迁安装方  相似文献   

15.
拖车钻机具有搬迁转场方便快捷、钻机调平起塔操作简单、可大幅缩短辅助时间等优点,在水井、盐井等施工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针对原有的拖车钻机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便捷式SPT-1500型拖车钻机。该钻机采用可伸缩钻塔解决了原有钻机两节式钻塔现场安装不方便、花费时间长的问题;可移动的天轮组解决了双卷扬提吊时的滑车对中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拖车钻机真正实现搬迁转场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可大幅缩短辅助时间。介绍了该钻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其创新点。  相似文献   

16.
在钻塔安装工作中,特别是三角斜塔的安装,需要经过较繁琐的数学计算,这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志来说,确有不少困难.因此,有的勘探队应用作图法来代替计算,取得了简化计算的效果.但是由于塔型和机型较多,钻塔加工规格又不够标准,加上浅孔施工拆、迁、安装频繁,如每安装一次或每换一种钻塔都要作图,就很麻烦.  相似文献   

17.
遵照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我们针对钻探设备中的四脚钻塔,结构庞杂、成本高、重量大、安拆、搬迁费时费力等缺点,认真地总结了以往在这方面革新的经验,于1966年,开始设计、试制,试用了“复合式两脚钻塔”。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几年来,经过多次改进,现已在我公司各队全面推广,受到了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8.
BW250/50型泥浆泵和S23G管子钻塔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的新产品,经过几年使用,确实具有重量轻、可拆性好、安装方便等优点,适合野外地质队经常搬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冶金部山东地质勘查局第一地质勘探队研制的YSK-1型新钻塔,1990年5月22~23日在博山通过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组织的技术鉴定.这次鉴定是按照冶科字1024号文件规定进行的.参加鉴定的专家代表,观看了野外生产机台的使用情况和试验场的整体立塔表演,听取了钻塔研制组的研制与试验报告,并对前后阳轮研制过程和32个钻孔累计11500m的钻进试验细节,以及钻塔结构特点进行了仔细地询问与认真讨论.代表们认  相似文献   

20.
一、安装夹板的结构钻机安装夹板,是用直径68毫米的旧钻铤锻打成扁平板状而成。机架前端的夹板,宽140毫米,长1000毫米。升降机一端的后夹板,宽120毫米,长1300毫米,厚28~40毫米。在夹板两端分别开长120毫米宽28毫米的方形口。用4根24毫米×400毫米的元钢,一端车成24毫米的丝扣,另一端卷成直径65毫米的圆环,並将圆环接头焊牢。圆环内穿以直径63毫米长1300毫米的废短钻杆,通过钻机基台木,以螺丝压紧在基架脚上,如图所示。钻机前端,是用短夹板固定在机架滑橇上,但须躲开井口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