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西藏冻融侵蚀的分级和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reeze-thaw erosion is the third largest soil erosion type after water erosion and wind erosion.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few researches on freeze-thaw erosion have so far been done at home and abroad, especially those on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freeze-thaw erosion.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mpact factors of free-thaw erosion, this paper chooses six indexes, including the annual temperature range, annual precipitation, slope, aspect, vegetation and soil, to build the model for relative classification of freeze-thaw erosion using weighted and additive methods, and realizes the relative classification of the freeze-thaw erosion in Tibet with the support of GIS software. Then a synthetic assessment of freeze-thaw erosion in Tibet has been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classification resul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freeze-thaw eroded area is very extensive in Tibet, accounting for 55.3% of the total local land area;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freeze-thaw erosion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is obvious; and the difference in distribution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is also obvious. 相似文献
2.
3.
界定西藏冻融侵蚀区分布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冻融侵蚀区的界定是目前青藏高原冻融侵蚀研究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笔者和前人相关成果,该文提出了青藏高原冻融侵蚀区界定的理论依据,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青藏高原的主体——西藏自治区的冻融侵蚀进行界定,系统分析西藏冻融侵蚀区的分布规律。西藏自治区冻融侵蚀区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冻融侵蚀区分布面积广,占西藏自治区国土面积的55.3%;2)雅江南北冻融侵蚀区分布差异明显,雅江以北分布范围广,雅江以南范围小;3)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冻融侵蚀区集中分布在那曲和阿里地区;4)冻融侵蚀是那曲、阿里、拉萨、昌都、日喀则等地区(市)最主要的土壤侵蚀类型。 相似文献
4.
东北漫岗黑土区春季冻融期浅沟侵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浅沟侵蚀是东北漫岗黑土区农耕地上常见的水蚀类型,往往对坡耕地造成严重的破坏。2005年春季,通过对两个小流域浅沟侵蚀的调查测量,发现该区浅沟侵蚀相当严重,两流域分别形成浅沟14条、16条,浅沟总长度分别达3 269 m、2 146 m,浅沟密度分别为908 m/km2、766 m/km2,侵蚀深度分别为0.17 mm、0.16 mm,侵蚀模数分别达181.8 t/km2、173.6 t/km2。2005年春季两流域浅沟侵蚀期的径流深分别是6.8 mm、7.7 mm。分析表明,研究区在春季表层土壤解冻、地表裸露和存在季节性冻土层的条件下,春季融雪及强降水易造成强烈的浅沟侵蚀。在分布上,浅沟一般位于坡面的中下部,而且多发育在瓦背状坡面的集流水路上。另外,耕作措施对浅沟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6.
近20a雅鲁藏布江流域冻融侵蚀演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冻融侵蚀面积约占中国的冻融侵蚀面积的73%。采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TM影像、土地利用图和植被类型图相叠加,对雅鲁藏布江(简称雅江)流域近20 a的冻融侵蚀进行目视解译,并且统计冻融侵蚀强度和侵蚀面积。结合气温、降水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探讨引起冻融侵蚀面积和强度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近20 a雅江流域冻融侵蚀总面积略有下降,下降比例约为3.5%;轻度侵蚀区持续增加,面积由1990年的21213.6 km2增加到2010年的31 526.2 km2,增加幅度为56%;中度侵蚀区持续减少,面积由1990年的55 964.26km2减少到2010年的42 718.12 km2,减少幅度为23.6%;重度侵蚀区面积变化不显著。至2010年雅江流域的侵蚀格局发生改变,由原先的中度侵蚀主体型逐步向轻度侵蚀、中度侵蚀混合型过渡。2.雅江流域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在北部高海拔地区,南部湖盆谷地分布较少,流域内冻融侵蚀主要集中在海拔4 500~6 000 m范围内。近20 a间流域内重度侵蚀区逐渐向东移动,由日喀则北部地区渐移至拉萨、那曲、昌都一线。侵蚀强度整体呈现减弱趋势,在日喀则地区,林芝地区和山南地区均出现轻度侵蚀逐渐替代中度侵蚀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介绍,评价了西藏农用矿产资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化肥,农药起步工业等合理开发构想,文中所提“农用矿产资源”是以化肥,农药工业所需主要原料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0.
11.
西藏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规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水土流失通用方程为理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和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降水、地貌、土壤和植被因子对西藏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划分为极敏感、相当敏感、敏感、较敏感和不敏感5个等级,并生成各单因素评价图。在Arcinfo中完成单因素图的叠加分析,得到西藏水土流失敏感性综合评价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藏特殊高原环境下的水土流失敏感性高低的分布规律及其在不同主导因子作用下的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异,提出了西藏水土流失治理的优先区,为水利、公路和农牧等部门进行专题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GIS-IDRISI软件,在其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结合植被、土壤和DEM数据建立了一个土壤侵蚀功能模型,并在3种不同植被状况下(1.现有植被;2.植被遭受严重破坏;3.植被得以良好保护和恢复),利用此模型对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在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内,土壤侵蚀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高海拔的高山区域和低海拔的澜沧江河谷区,而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主要分布于中间海拔区域.研究区现有植被得到了当地藏族居民的较好保护,但如果该区域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如情景2所示,那么土壤侵蚀极敏感、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区面积将大量增加,相反,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的面积将大量减少,尤其是不敏感区将几乎全部消失.所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当前的首要任务为保护好当地的植被和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以准噶尔盆地东部露天矿区为研究区,基于GIS技术和土壤风蚀理论,结合研究区自然环境现状,选取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可蚀性指数(K值)、地形起伏度为土壤风蚀危险度评价因子,建立土壤风蚀危险度模型,对研究区土壤风蚀危险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风蚀无险型区域面积28.99 km2(0.13%),轻险型区域面积为2 100.66 km2(9.42%),危险型区域面积为5 066.56 km2(22.72%),强险型区域面积为14 593.12 km2(65.44%),极险型区域面积为646.7 km2(2.29%)。在各个因子的影响下,研究区的风蚀危险度极高,强险型为研究区内最主要的等级程度。研究区土壤风蚀危险度从南向北危险度有增加的趋势,且成片状分布,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基于GIS技术的土壤风蚀危险度评价可宏观地揭示新疆准东地区土壤风蚀危险度空间格局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16.
黑龙江克拜黑土区50多年来侵蚀沟时空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国东北黑土资源以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长期以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垦殖和不合理耕作, 造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侵蚀沟不断切割地表,蚕食耕地,冲走沃土,降低了大型机械的耕作效率。侵蚀沟研究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遥感和GIS 技术支持下,选取黑龙江克拜地区作为典型研究案例,以侵蚀沟密度为主要指标,分析了研究区侵蚀沟密度的动态变化、侵蚀沟变化的高程分异特征、坡度分异特征、坡向分异特征以及侵蚀沟变化与地貌类型的关系,揭示了典型黑土区50多年来侵蚀沟的动态变化特点和空间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