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2.
产于西秦南亚带寒武系硅岩建造中的金矿床,是我国境内发现的一种与海义作用有关的、具有独特地质的层控金矿床。成矿元素富集研究表明,矿床中集的十分丰富,不仅含有具基性、超基性特征的元素群,而且含有具酸性特征的元素群,元素组合相当复杂,除Au外,Cu、U、Mo、Sb、V、Zn等在局部地段亦可圈出独立的矿体,尤为重要的是,矿床中铂族元素(PGE)、分散元素(Se、In)的富集程度达到了综合利用的程度,从而构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寒武系层控金矿床中成矿元素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于西秦岭南亚带寒武系硅岩建造中的金矿床, 是我国境内发现的一种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的、具有独特地质特征的层控金矿床。成矿元素富集规律研究表明, 矿床中富集的元素种类十分丰富, 不仅含有具基性、超基性特征的元素群, 而且含有具酸性特征的元素群, 元素组合相当复杂。除Au 外, Cu、U、Mo、Sb、V、Zn等在局部地段亦可圈出独立的矿体。尤为重要的是, 矿床中铂族元素(PGE)、分散元素(Se、In) 的富集程度达到了综合利用的程度, 从而构成特殊的Au-Cu-U-Mo-Se-PGE建造矿床。 相似文献
4.
西秦岭降扎地区寒武系层控金矿床中 Au-Se共同富集成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秦岭降扎地区寒武系中的层控金矿床,产于由碳质硅岩和碳质板岩组成的硅岩建造中,研究表明,无论是围岩还是金矿,匀普遍含有国高的硒,达到工业综合利用的要求,在局部地段甚至可以圈出独立的硒矿体,在金矿石中,矿主要呈独立矿物和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且硒与金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尤为重要的是,在金矿石中常常见到自然金与一些硒矿物紧密共生,说明Au,Se可能以Au-S-Se或Au-Se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由于沸腾的成矿流体与下渗的富氧冷水混合而发生氧化还原作用,导致了Au和Se的共同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5.
6.
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金-硒共生的物理化学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献中所述的含硒矿物的金矿床,多是一些与陆相火山作用有关、富碲化物的浅成热液金-银矿床。作所研究的富含大量硒的独立矿物并有硒矿体产出的金矿床,既与陆相火山作用无关,又无银的异常和碲矿物产出。 相似文献
7.
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中的金矿床 ,是我国境内发现的一种新的独特类型的层控金矿床。矿床中硫同位素组成的证据表明 ,含矿硅岩建造中沉积黄铁矿的δ3 4S值变化范围较大 ,并以富集重硫为特征。说明含矿硅岩建造中沉积黄铁矿的硫 ,主要来自封闭 -半封闭盆地海水硫酸盐的细菌分解。从东部的牙相金矿点至西部的拉尔玛金矿床 ,沉积黄铁矿的δ3 4S值有不断升高的趋势 ,表明盆地深度可能由东而西逐渐变浅。矿床中热液硫化物和重晶石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也很宽。这些热液矿物的δ3 4S值虽有较大差别 ,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硫源 ,即由寒武系硅岩建造的沉积硫所供给。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矿床的描述模式、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模式等4个方面探讨了西秦岭褶皱系层控矿床的共生规律,指出该区层控矿床的共生规律与西秦岭褶皱系地槽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其褶皱系的次级活动构造单元之间分界深断裂带的活动规律则是控制该区层控矿床的最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
西秦岭李坝式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坝式金矿床是位于西秦岭礼岷金成矿带中川印支-燕山早期岩体外接触带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类型,其成矿与岩体、构造等关系密切,含矿围岩为成矿提供了矿质来源,金矿(化)体与围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中川岩体为成矿提供了热动力.氢氧同住素研究表明,由岩浆水、地层水、大气降水等共同组成了成矿热液,热液沿构造带上升的过程中萃取了容矿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在地壳浅部由于物化条件的改变在容矿构造中富集成矿,形成金矿体,并形成了特定的围岩蚀变,因而属地下热卤水溶滤型浅成中低温充填-交代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西秦岭礼岷金成矿带岩体(岩脉)、地化异常、构造、蚀变四位一体的综合找矿模式,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黑云母带(Ⅱ带)是区域找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1.
拉尔玛-邛莫金矿床产于西秦岭南亚带寒武系硅岩建造中,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十分明显.但与其它层控金矿床相比较,该矿床不仅含矿主岩特殊,而且矿石矿物和元素组合十分复杂.矿床中除Au外,Cu、U、Mo、Sb、V、Zn等元素在局部地段亦可圈出独立矿体.同时,矿床中存在铂族元素(PGE)、铟的高异常以及硒的矿化富集体,从而构成了Au-Cu-U-Mo-Se-PGE建造矿床.研究表明,金矿床的形成,至少经历了喷流沉积和地下水热液活动改造两个成矿期.前者表现为硅岩建造中出现了众多成矿元素的高异常和黄铁矿等条带状、层纹状构造的形成,显示出矿质的初步聚集;后者则促使矿质富集层中的成矿物质组分发生活化、迁移和再聚集,并最终导致工业矿床的形成.矿床属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的喷流型层控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西秦岭南亚带层控金-硒矿床的赋矿地层年代与成矿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秦岭南亚带层控金硒矿床的赋矿地层为太阳顶群 ,为一套主要由炭质硅岩和炭质板岩组成的硅岩建造。对于太阳顶群的时代 ,至今仍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大多数人认为属晚寒武世—奥陶纪 ,也有认为属晚震旦—早寒武世。作者通过对古杯类化石的鉴定以及Rb Sr、Sm 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测定后认为 ,赋矿的太阳顶群时代应属早寒武世 ,而非晚寒武世—奥陶纪 ,更不可能为晚震旦世。对金硒矿床中 2个成矿阶段石英样品进行40 Ar/ 3 9Ar快中子活化测定后获得马鞍型谱线特征。其中坪年龄 (71 .4 5± 0 .5 5 )~ (80 .0 5± 0 .6 5 )Ma、最小视年龄 (70 .2 4± 1 .93)~ (78.5 9± 2 .85 )Ma和等时线年龄 (6 9.4 5± 0 .38)~ (81 .6 1± 0 .5 5 )Ma均十分接近 ,说明所测 2件石英样品的40 Ar/ 3 9Ar年龄真实可靠 ,表明太阳顶群中层控金硒矿床的成矿时间主要发生于燕山运动晚期 相似文献
13.
14.
非线性科学应用于成矿学研究,导致了“非线性成矿学”的产生。秦岭地壳中一些金矿床其特征及分布与地壳演化过程不协调,而与深部地质过程,特别是地幔活动密切相关。详细研究秦岭区金矿床形成的非线性特点,区别出秦岭区两种类型的金矿,即源于地壳并受地壳演化控制的线性金矿和源于地幔并受地幔非均一性控制的非线性金矿。 相似文献
15.
秦岭造山带沉积岩容矿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讨论了秦岭造山带沉积岩容矿金矿床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认为俯冲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浊积岩系是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在金矿源层原始沉积时,热水沉积起了重要作用。在褶皱造山过程中,金元素发生了活化、再分配,在层间破碎带、构造片理化带、剪切带等处发生了富集。在印支-燕山期岩浆侵入作用的热驱动下,金矿最终在有利构造部位定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6.
17.
西秦岭造山带处于古亚洲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交汇的特殊地段,是中国中央造山带的关键部位,成为中国大陆构造中一个独特的构造单元。该构造单元存在一系列弧顶向南的EW向弧形构造,弧形构造格局是经历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陆陆碰撞和陆内推覆造山长期的继承性构造演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