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 1951~2000年资料 ,从气候背景入手研究了辽宁冬季气温与海温场、副高、亚洲纬向环流和东亚冬季风的关系 ,找出 1999~2000年冬季异常低温原因。通过对影响因子的成因分析 ,得出各因子在影响冬季冷暖方面的主要特征 ,从而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2年10月辽宁低温成因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2002年10月低温为研究对象,对同期500hPa环流特征、北太平洋海温场、太阳黑子等多种物理因子进行成因分析,从中找出影响10月异常低温的主要特征和影响系统;给出直接影响10月气温异常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区,确定预测依据和指标,对月预报进行定性补充订正,以提高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1999年夏季辽宁出现少雨干旱气候异常现象,通过对其进行气候背景及物理因子分析,总结出导致夏旱的物理成因,进而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沈阳2002年10月低温为研究对象 ,对同期500hPa环流特征、北太平洋海温场、太阳黑子等多种物理因子进行成因分析 ,从中找出影响 10月异常低温的主要特征和影响系统 ;给出直接影响10月气温异常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区 ,确定预测依据和指标 ,对月预报进行定性补充订正 ,以提高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广西2004年7月降水量异常偏多成因及预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广西2004年7月降水的概况;分析了广西2004年7月降水异常多雨的成因;给出了2004年7月降水短期气候预测基本思路及各种预测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该月降水量预测决策中有关的经验及教训。  相似文献   

6.
采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全国160站月平均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NOAA全球海温资料,在探讨1986年以来中国冬季气温异常机理基础上,对2011/2012年冬季气温异常特征及其前兆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冬季风及500 hPa乌拉尔山与贝加尔湖南侧的异常环流等系统是影响中国冬季气温的主要中高纬环流系统,而中低纬环流系统主要包括西太平洋副高环流和印缅槽。前期热带印度洋和中东太平洋关键区海温异常与后期冬季气温关联的环流系统有密切的关系:前期夏季7、8月西印度洋海温偏高时,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将偏强,有利于冬季风偏强和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当8—10月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时,西太平洋副高将偏强偏大偏西,北界位置偏北,印缅槽偏强,中国气温容易偏高,反之亦然。两者对后期环流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独立性,中国冬季地面气温异常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1994年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兴芳 《气象》1995,21(12):3-7
对1994年副高的异常气候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4年副高强度异常强,季节性北跳早,盛夏位置稳定北,副高的这些特点除了气候背景的影响外,主要与海气相互作用有关。同也,也讨论了副高异常对海温距平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莉  宋丽华 《黑龙江气象》1996,(1):15-16,49
对1994年的黑龙江省气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1994年全省气候明显异常,其特点为;年初奇冷,夏季炎热,秋温高,初霜晚,降水多,时空分布差异明显,暴雨,大暴雨频繁出现,发生夏秋涝。对其居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1996年7月桂北、桂中异常气候的大气环流特征,提出:500hPa极涡偏强、中高度经向度明显、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100hPa南亚高压偏强偏西、以及低空西南季风活跃是形成1996年7月桂北、桂中异常气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观测的温度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环流特征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提供的AO指数等,分析了2009年11月到2010年2月的北半球大尺度环流及物理量特征。探讨了2009年冬季黑龙江区域温度异常偏低的可能成因。分析表明,北半球极涡向南扩展,欧亚大陆上空经向环流占优势,北方冷空气活动偏强,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强大,AO负异常偏强是造成黑龙江地区2009年冬季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01年辽宁春旱与气候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辽宁2001年4月春季大旱气候为背景,重点分析海平面气压场和500,100hPa 3层不同高度环流特征,并综合分析太阳黑子活动、ENSO循环等多种物理因子,初步得出了辽宁2001年春季气候异常的物理成因。  相似文献   

12.
2000年辽宁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0年是辽宁农业重灾之年的事实,分析了辽宁2000年天气气候特点,借以提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着重介绍了2000年山东省气候特点,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气候角度分析了1998年9月山东省气温异常的表现特征及成因,结论认为:山东省9月份气温反常偏高不仅与大气环流背景密切相关,而且与强“厄尔尼诺”年和城市“热岛效应”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5.
16.
2007年夏季降水异常的成因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再分析全球海温和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160站降水量资料,在回顾2007年夏季中国降水分布及其趋势预测的基础上,探讨了2007年夏季降水异常的可能原因。2007年前期对热带太平洋海温、东亚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主要物理因子冬夏演变的分析接近实况,但主要多雨带位置仍比预测的偏南。夏季亚洲中纬度大陆高压异常维持可能是造成2007年夏季主要多雨带比预期偏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997年桂林异常气候特征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桂林197年气候特点的比较分析,找出造成异常现象的主要环流特征,对今后异常气候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 1999年夏季辽宁出现少雨干旱气候异常现象 ,通过对其进行气候背景及物理因子分析 ,总结出导致夏旱的物理成因 ,进而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09/2010年北半球冬季异常低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2009/2010年冬季(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简称09/10年冬季)北半球地面气温异常特征及同期的水平与垂直环流场的异常结构。结果表明地面气温的异常呈现出带状的分布,表现为在低纬度为正异常、中纬度负异常及高纬度正异常的"正负正"的分布特征,最大的降温区在欧亚大陆和美国东部,其中局部的降温超过了-4℃。09/10年冬季北半球中纬度的地面气温相比过去15年冬季的平均值下降了近1℃,而在欧亚大陆的局部地区降温超过了-8℃。水平环流场的异常特征为:海平面气压和位势高度均表现为高纬度正异常而中纬度负异常的"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与此同时,中纬度出现气旋式的异常环流而高纬出现反气旋式的异常环流,这种分布形势在高低层表现得较为一致。经圈环流异常特征为:费雷尔环流减弱,中纬度出现异常的上升运动而高纬度出现异常的下沉运动,与此同时,中纬度对流层气温降低,而低纬度和高纬度的对流层气温升高,副热带急流增强,而极地急流减弱。09/10年冬季北半球环流的异常特征与北半球环状模(NAM)负位相时的极为相似。对多年冬季北半球地面气温和NAM指数进行合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当NAM处于正(负)位相时,北半球中纬度地面气温出现正(负)异常带,并且在欧亚大陆和美国东部最为显著,局部升温(降温)的幅度达到2℃。在热带外地区,经向温度平流是控制温度局地变化的关键因子。NAM影响北半球地面气温的物理机制分析表明,NAM主要是通过影响经向温度平流来影响北半球中纬度气温的。当NAM为正位相时,北半球费雷尔环流加强,中纬度带和高纬度带发生大气质量的交换,海平面气压场表现为中纬度异常高压而高纬度异常低压的"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中纬度地表出现异常的南风,进而经向暖平流加强,最终导致中纬度地面气温升高,NAM负位相年时与之相反。这个结果揭示了NAM作为自然变率对中纬度地面气温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浙江省常规气象资料及梅雨特征指数等资料,对2019年浙江省梅雨异常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9年浙江省入梅和出梅均偏晚7天,暴雨过程频繁,短时雨强强,降水量异常偏多,比常年同期偏多115%,“冷黄梅”特征明显,气温为近20年同期最低。(2)对流层高层西风急流北跳偏晚、中层副热带高压北跳偏晚、低层夏季风加强北涌偏晚,导致2019年浙江省入梅偏晚;7月上旬西风急流的减弱南退,副热带高压和夏季风的阶段性南落,导致浙江省出梅偏晚。(3)梅汛期期间,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偏强、高低空急流的有利耦合、强劲的西南季风带来的充足水汽、中高纬“两槽一脊”形势的维持,导致冷暖空气长时间在浙江省上空汇合,造成2019年浙江省梅汛期降水异常偏多。(4)高空冷涡活动频繁,有利于冷空气不断南下;浙江省梅汛期期间降水异常偏多,上空对流活动多,云系多,晴天少,是造成浙江省“冷黄梅”现象出现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