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概况一九八五年八月十六日,8509号台风在冲绳岛西侧生成以后,向西北上进入长江口再沿江苏沿海北上,相继影响江苏、山东半岛、东北地区、造成较大范围的狂风暴雨。台风过程中青岛市区降水量达255.8毫米,瞬 相似文献
2.
8509号台风波浪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东亚地面天气图和西北太平洋海浪实况分析图及沿岸海洋站资料,对8509号台风波浪场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台风的强度、移速及外围灭气形势的配合,对台风波浪场进行订正。获得了台风波浪场的分布特征:一、台风移动方向的右半圆的波高大,左半圆小;二、台风波高与风速成正比,而与离开台风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另外,应用较简便的方法计算了台风波高,计算波高与实测波高比较,两者较吻合。 相似文献
3.
采用当前国际流行的第三代波浪模式SWAN探讨了滨海核电工程可能最大台风浪的计算,并分析了可能最大台风浪与相伴随的可能最大风暴潮成长规律.分析得可能最大台风浪通常滞后可能最大风暴潮增水峰值,推算得到的可能最大台风浪高于遮浪海洋站观测到的最大波高,为滨海核电工程可能最大台风浪的推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981年第14号台风,于8月27日在太平洋西南方即台湾以东约2100km的洋面上形成,并逐渐发展增强向我国沿海移动。台风中心于30日08时在台湾与冲绳之间进入东海,此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9月1日08时台风中心移至最西点(30.4°N,123.1°E),此时台风也发展到了最强盛期。以后台风开始减弱,并转向北偏东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台风是热带急速旋转的大气涡旋,在台风活动过程中伴有狂风、巨浪等现象。狂风、巨浪往往造成海堤决口、船只打碎或倾覆,或给航运交通、海产养殖、农作物等带来巨大损失。所以,研究台风大风及其影响下的海浪特点,无论是对进一步研究预报方法,还是制定防范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海洋工作者对南海、东海的台风和台风浪进行了一些研究,以期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90年国际台风加密观测资料,从天气学、能量学等方面对9012号西行台风与9015号北上台风做了对比分析指出:中纬度环流平直,副高呈带状分布并加强西伸,同时大陆高压稳定维持有利于台风西行,而副高呈块状结构,大陆高压偏西与高纬度脊同相叠加,使得东亚槽经向发展,则有利于台风北上;无论是西行还是北上台风都将沿正涡度带或向距其最近的正涡度中心(或最大上升运动中心)方向移动;另外,对流层低层(50 相似文献
7.
8.
9.
0414号"云娜"台风浪数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美国NOAA/NCEP开发的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以每天4次的NOAA/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为输入,模拟了2004年8月8~12日西北太平洋海域的0414号“云娜”台风引起的海浪。通过分析TOPEX/Poseidon(以下简称T/P)高度计的星下轨迹浪观测资料和WAVEWATCHⅢ模式后报的有效波高大小,可以看出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台风浪。 相似文献
10.
广大的洋面,寥寥无几的观测站,气象资料很少。因此,建立台风范围大风计算模式,对了解台风的风场结构或对人类的海洋活动和海岸工程都有一定意义。本文为此目的,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影响台风范围大风必须考虑的几个因素 1. 环境流场 环境流场的影响以台风进入南海北部为突出。影响南海北部的台风,一类是从西太平洋移入的。在盛夏季节,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强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期或由弱变强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联合SWAN模型和改进的椭圆型缓坡方程,结合考虑台湾海峡地形效应的改进藤田公式风场模型,建立了台湾海峡及近岸波浪场的数值嵌套模式.边界采用波谱离散驱动,模拟了0908号台风“莫拉克”期间台湾海峡波浪场的演变和崇武西沙湾浅水台风浪传播的物理过程.以实测数据进行单点验证表明,整个模拟过程风速的平均绝对误差为3.38 m/s,波高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30 m,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海峡内波浪对台风的响应过程.“莫拉克”台风登陆台湾岛时,台湾海峡有效波高最大值为5.0m;台风中心进入台湾海峡后,海峡东北部为巨浪到狂涛,有效波高最大值可达10.5 m.接近福建崇武沿岸时,偏E向台风浪向西沙湾内近岸传播,发生浅化、破碎、反射、绕射等变形现象,有效波高最大不足2 m,最小仅为0.2m,波向趋于SE向,波峰线则趋于与峡湾岸线平行;崇武闽台贸易码头附近,大部分波浪受到阻挡作用发生反射,少部分发生绕射,使得码头以北水域波浪较小,有效波高仅为0.2 ~0.6 m,对湾内避风坞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依据历史上出现的各次台风记录,选其主要气候特征(即台风强度、尺度、登陆位置、移行方向及速度等)进行概率分析,从而得出包括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特征的台风模型,即模拟台风的方法。 模拟台风不仅具有其特定的强度、尺度、移行路径和速度的组合,而且具有一定的出现频率或重现期,因此可以直接用于台风带来的暴雨、狂风、巨浪和风暴潮位的推算。选取不同重现期的模拟台风后,可以得到不同重现期的设计风速、设计波高和风暴增水值。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1982年8月8日,西太平洋加罗林群岛附近的洋面上发生一个热带低压。9月20时发展为台风,命名DOT,编号8212。台风形成后先向偏西方向移动。10日20时折向西北西方向移动。11日08时发展为强台风,14时强度最强,中心最低气压970mb,中心附近最大风速35米/秒。20时台风又再次右折,向西北移动,并开始减弱。14日02时台风左折,向西北西方向移动。15日20时在福建漳州市南侧登陆。登陆后先西行后北翘。16日20时在赣南消失。在该台风的影响下,粤东、粤北、闽南和湘南先后出现一次暴雨至大暴雨的降过水程,其中粤东沿海降水强度最大,珠江口附近的深圳市出现6小时雨量达138mm的暴雨中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分析了0216号台风引起的福建全省沿海风暴潮几个显著特点及其成因,初步探讨灾情分布的原因,为今后该类型台风风暴潮预报积累经验及防灾减灾提供基础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岸台风浪的嵌套数值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混合数值海浪模式与第三代海浪模式结合起来研究近岸台风浪。在西北太平洋及中国海域采用混合数值海浪模式预报海浪,而在近岸台风区域采用包括海底绕射项的WAM模式,该小区域的浪边界条件由大区域上得到的计算结果提供。我们建立的数值近岸台风浪预报系统既利用了混合海模式节省计算机时的优点,又用细网格的WAM模式抓住了近岸海底地形对海浪的作用,该模式的后报结果表明,模式计算的近岸台风浪台站的实测资料符 合料 相似文献
18.
19.
西太平洋8708号台风海面风、浪结构及其关系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Geosat卫星高度计1987年8月11日在西太平洋海域上的-上升轨道测得的风、浪资料为基础,统计分析了8708号台风影响下的海面风速和海浪特征.结果显示,此次台风影响下的海面风速和海浪波高的空间分布具有相对台风中心近似对称的结构特征,但在台风内区,台风移动方向的右方风速较左方风速增加较快,同时在台风外围,右方风速较左方风速衰减也较快;有效波高没有明显的内、外区结构,且左、右方波高随距离变化也呈不同的衰减率;风速与有效波高的关系在台风中心左右也呈现明显的不同;本文给出了台风的风速及波高随相对台风中心距离变化的经验关系式,以及合风风速与波高的经验关系式等. 相似文献
20.
一种台风浪的数值预报方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介绍由台风实时预报气压场资料、海上风的数值模式和台风浪数值模式三者构成的一种台风浪数值预报方法.在西北太平洋-中国近海20m以上深水区采用1°×1°网格“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模式”[1,2],而在南海和东海近海台风浪多发区内(含浅水区),分成若干小区块,采用(1/4)°×(1/4)°细网格,分别嵌套浅水WAM模式[3].小区域的边界条件由大区域得到的计算结果提供.该方法经过1990、1991、1992年的试报[4]、改进和完善后,于1993年6月开始进入国家海洋预报台的海浪预报业务.已对22个台风过程的台风浪进行模式跟踪预报,即准业务化预报.该方法运行稳定、预报结果也令人满意.1994年7月10日该方法的数值预报产品已在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播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