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对黔西南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获得了系统认识。黔西南金矿的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其中卡林型金矿的主成矿期为燕山期,土型金矿为卡林型金矿在第四纪表生环境中改造而成。多级区域构造对多级成矿单元有逐级控制规律。卡林型金矿床分布具丛聚性、方向性、等距性,并与古构造有关。矿体在多层次滑脱构造系统及拆离断层中呈有序分布,也在褶皱-断裂构造中呈有序分布。成矿元素组合及共伴生矿产也具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黔西南金矿相关的矿床成矿系列有两个,亚系列有四个。在上述认识基础上,为其建立了统一的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4.
试论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区域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黔西南地区分布着众多金矿床(点),它们的窑矿岩石主要是沉积岩,其中的金为肉眼不可见金,属卡林型金矿。本文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以及典型矿床等的研究成果,认为其属产于大陆地壳的浅成低温热浪高孔隙流体压力成矿作用所致。按Ⅳ级成矿单元,分别建立了该区以细砂屑岩为容矿岩石和主要以灰岩为窑矿岩石的卡林型金矿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黔东北多金属成矿体系及其金矿的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煌斑岩与金矿的成因关系,以及黔东湘地区汞、铅、锌等多金属矿产的分布特点,并结合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成果,提出了黔东北地区汞、铅、锌成矿带为同一热源下,由于热传导产生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分异的并可能包含有Au、Ag等贵金属的一成矿体系,并对该体系的成因建立了成因模式。同时,运用该模式对区内待发现的Au、Ag等金属矿产作出了找矿远景区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7.
对黔西南具有代表性意义的3个大型矿床中的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单个包裹体的荧光光谱分析、FTIR分析、LRM分析、冷-热两用台分析等.研究表明:本区卡林型金矿成矿流体的盐度极低,均一温度以中、低温为主,水溶液以SO2-4-Cl--Ca2+-Na+(K+)为主,成矿环境主要为弱酸性较还原环境;成矿流体中均含有机质,以成熟或过成熟的芳香族化合物为主;流体中有机质以与水不混溶的形式迁移;金的有机络合物受热裂解可能是导致金矿成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黔西南吴家寨金矿地质特征,通过对其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分析,对矿体矿化的富集规律进行研究,指出其为红土型金矿,对该矿区及外围找矿,扩大矿产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论中国煤矿中的叠加褶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煤矿中的叠加褶皱发育普遍。形态复杂。类型繁多。根据不同期农构造应力或是一次应力的递进变形作用以及构造叠加的特征和强度,将中国煤矿中发育的叠加褶皱划分为增强型、寄生型、包容型。交接型、镶边型、跨越型、弯褶型和重褶型等8类。其中增强型又分紧闭增强和倒转增强;交接型又分为丁字形组合、新月形组合。菱形组合和分叉形组合;跨越型再分为横跨褶皱与斜跨褶皱。这些褶皱的特征是处于地表浅层次、规模较小、叠加改造的强度相对较弱,并常与断裂构造伴生。在煤矿中进行叠加褶皱的研究,对分析区域构造形变史。查明和预测煤层赋存规律。研究煤的耗散流变以及预防谋与瓦斯突出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对大陆构造动力学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指出大陆区域构造应力场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是多种内、外力的非线性动态叠加场,大陆构造应力叠加场的主要成分包括重应力场、热应力场、离心惯性应力场、板块互相作用应力场、壳幔相变应力场、地幔流剪切应力场和其他诸如地幔底辟、岩浆侵入等造成的应力场等。并以亚洲东北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系的形成演化为例,试图说明在大陆构造动力学系统内,各种因素总是以其固有的规律演化着,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叠加,甚至相互转化,导致构造应力场的多次转化,推动一场又一场不同方式、不同方向和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使中国大陆区域出现纷繁复杂的构造图象,铸成了特有的山川盆湖的分布格局。大陆构造系统动力学与现有的各种大地构造学的有机结合,可能导致"系统大地构造学"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贵州西南部威-紫-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威-紫-罗断裂带作为扬子板块南缘陆内较大的断裂, 控制着周围地区的盆地沉积及构造样式。本文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平衡剖面技术及流体包裹体测温, 探讨了威-紫-罗断裂带的空间结构特征及构造演化历史。结果显示, NW-SE向威-紫-罗断裂带空间分段特征清楚, 运动性质以逆冲和左旋走滑活动为主。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指示该断裂变形环境位于上地壳, 以脆性变形为主, 温度小于200 ℃。剖面复原结果显示, 断裂带在早泥盆世-中三叠世时期处于引张伸展构造背景下, 控制了断裂两侧沉积序列。断裂带挤压变形起始于中三叠世晚期的印支运动时期, 强烈变形发生在晚侏罗世早燕山运动时期, 与华南地块的向西挤压有关。 相似文献
16.
纵弯褶皱叠加机制和类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叠加褶皱的研究是以叠加机制和叠加类型为基础的。从变质岩构造研究中形成的叠加褶皱理论是以剪切褶皱为基础,而沉积岩的纵弯褶皱叠加机制和类型均与之不同。国外有学者分别指出再褶皱时的斜纵弯褶皱机制和早期褶皱枢纽的迁移机制以及四种基本叠加类型。我国有人论述了早期褶皱的枢纽、拐线的迁移是正纵弯再褶皱的一种机制,依此提出了正纵弯叠加褶皱的三种基本类型。本文对这些成果的主要认识和依据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18.
广西珊瑚矿区中部成矿期构造应力场、热力场和地球化学场的耦合作用及成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裂隙强度、蒸发晕和原生晕的系统研究,作者提出了长营岭和八步岭均存在隐伏岩体。成矿早期以岩体的热力场作用为主,形成矿区的水平倾向分带;中晚期以构造应力场作用为主,形成矿床的垂直逆向分带。根据矿液流向等方面资料分析,长营岭岩体的高点应位于矿床中北部,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南部。本区深部找矿的重点也应放在矿床的中北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雷西南地洼盆地地层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区自第三纪以来的构造沉降达1223m.构造沉降过程可划分为7个时期.其中渐新世和中新世为快速构造沉降时期.该地洼盆地的演化经历了幼—少年期(E_1—E_2).青年期(E_3—N_1~1)。壮年期(N_1~2—N_2)和中—老年期(Q_1—Q_4)等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以构造沉降为主,第四阶段则转变为构造抬升为主.第二和第三阶段均存在一个Mckenzic旋回.青年期阶段是该地洼盆地演化的最主要阶段,壮年期则是其定型阶段. 相似文献
20.
甘肃及邻近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研究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的实际资料,研究了甘肃及邻近地区的新构造应力场和现代构造应力场。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新构造应力场和现代构造应力场之间的继承性、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以及动力来源和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活动断裂与地震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