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齐君  白钊成  吕光耀  唐雪琼 《地理学报》2022,77(11):2817-2837
风景道是国家旅游与交通产业融合发展的举措,而视觉景观质量(VLQ)则是风景道建设的依托。当代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为风景道VLQ的研究带来机遇,使其在方法上能够突破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二元分割。以云南思小高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镜头组合的等距拍摄方式获取道路景观的双眼视域图像,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获取图像的像素信息;建构“非量表式语义差异法”,从“自然—人工”“多样—统一”“开阔—幽深”3个维度对视域图像进行像素级别的计算。结果显示,案例地VLQ的特征较为突出,具有高度自然、相对统一和开阔的总体特征;不同行驶方向上的VLQ存在差异,但该差异会随观测尺度的扩大而减小。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设置支线道路配合突出风景道形象、强化双向道路景观的差异化建设措施。实证研究在风景道VLQ测评方面表现出了直观、精确的特征,反映了本文“主体性与客观性兼顾”的方法论优势。该方法的运用将助力管理机构制定更具科学性的风景道规划、建设与管理决策,推动中国风景道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丹霞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陈传康  俞孔坚 《地理学报》1990,45(3):284-294
本文以丹霞地貌、区域文化开发、景观美学、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旅游业开发等专题研究及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研究为基础,与风景旅游规划相结合,研究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观资源综合评价和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等问题。据此研究成果上报,该风景区已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3.
嶂石岩地貌之发现及其旅游开发价值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郭康 《地理学报》1992,47(5):461-471
本文在与有关地貌类型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地貌类型——峰石岩地貌,分析了它的特点、成因,研究了发育模式和形态分类,并对其景观旅游开发价值做了分析,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它是一种重要的山岳型风景资源。目前已有多处被批准为国家级或省级风景名胜区,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浙江仙居风景名胜区的几个景观特征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发现其景观具有以林地为主、居民点分散、未利用地面积较大的特征,表明较小的人类活动影响是形成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条件。采用VRM系统对研究区域内的五个景区的旅游价值进行了评分,并对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指标与旅游价值之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旅游价值的形成需要以一定的景观多样性为基础,但景观多样性达到一定程度后,旅游价值的高低与景观多样性呈反向变化关系,在此条件下,旅游价值更依赖于景观优势度。  相似文献   

5.
以2000年以来编制的中国风景道规划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方法,剖析风景道规划创新的集中发生领域、创新理论基础及推动创新的本源。结果表明:风景道规划在旅游功能定位、要素构成、规划设计原则、规划框架体系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创新,且以规划框架体系创新最为集中;创新本源主要来自风景道的线性特征,同时受自驾游市场需求影响;中国风景规划中充分运用了这些创新。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观意象评价——周庄与乌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永博  沙润  杨燕  卢晓旭  侯兵 《地理研究》2011,30(2):359-371
通过对旅游景观意象评价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的旅游景观意象评价方法.首先对旅游评价研究和旅游景观意象理论进行了回顾,以功能属性、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对旅游景观意象进行划分,进而对291名旅游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自下而上生成了旅游景观意象评价指标及权重,线性评价的结果显示周庄(古镇景区)...  相似文献   

7.
南京幕燕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赵清  丁登山  阎传海 《地理科学》2005,25(1):113-118
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评价可以为风景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也是实现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南京幕燕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幕燕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进行了研究。在大量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幕燕风景区次生植被分类系统,并以植被为标志,拟建了风景区景观生态分类系统,调绘了风景区景观生态现状图;选取多样性、代表性等8项指标对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进行了评价,并根据景观综合评价指数将类景观类型划分出4个等级;以景观生态评价结果为依据,提出了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关键措施,研制了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图;最后,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进一步提出了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蔡龙  赵清  丁登山 《地理研究》2004,23(5):605-613
景观生态学不仅可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 ,而且通过对规划实施后可能引起的景观生态效应的研究 ,还可以为进一步完善改进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以南京市幕燕风景名胜区为例 ,从风景区的景观格局、景观生态质量、景观稳定性等方面分析了风景区规划实施的景观生态效应 ,并据此提出改进完善风景区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貌只有当其具有旅游观赏价值时,才能称之为资源;否则,只能是自然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为影响其它景观要素和人类活动的一种因素。旅游地貌资源的研究应包括风景地貌的形成、开发和保护等内容。当前应加强风景地貌资源的普查、分类、开发规划与保护研究,对有特殊意义的典型风景地貌分布区应建立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0.
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的质量和价值进行评估和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进行评价,为旅游区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一个旅游区,可以只有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也可以仅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但更多的情况是两种旅游资源兼备。因此,评价的方法也相应而生。本文将根据方广岩两种资源兼备,但比重不同的具体情况,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一、旅游资源评价1.旅游资源的丰度方广岩景区包括方广山、葛岭等村及桃花洲、李花洲,面积约10.5平方千米。有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三大类8种基本类型。地文景观3个基本…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永续利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书琪 《福建地理》2001,16(3):30-32
福建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已出现若干如下问题。应当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求防止和解决办法,实现福建省旅游资源永续处用的对策。其一,风景名胜区内建造旅游接待设施和城市化;其二,风景名胜区内道路和人造景观与景区旅游资源景观不协调;其三,旅游资源单一性开发和重复性建设;其四,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浅薄开发,造成了旅游资源非永续利用甚至退化和浪费。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已出现若干如下问题。应当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求防止和解决办法,实现福建省旅游资源永续处用的对策。其一,风景名胜区内建造旅游接待设施和城市化;其二,风景名胜区内道路和人造景观与景区旅游资源景观不协调;其三,旅游资源单一性开发和重复性建设;其四,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浅薄开发,造成了旅游资源非永续利用甚至退化和浪费。  相似文献   

13.
遥感技术在黑竹沟风景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遥感成为了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新手段。阐述了运用遥感新技术对四川省乐山市黑竹沟风景旅游区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的过程,并结合现场调研和相关资料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评价。首先对黑竹沟风景旅游区2003年的ETM影像数据遥感图像进行了处理,然后建立了解译标志进行旅游资源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最后对黑竹沟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类和评价。黑竹沟的旅游资源可分为2大类、7亚类、21个基本类型,是一处景源内容丰富、景象多变的旅游区,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4.
广州龙洞旅游度假区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少辉  郝恩河 《热带地理》1995,15(4):376-383
本文在对龙洞地形地貌结构、风景资源结构、旅游市场结构、空间观景视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园林构景、风水理论、景观美学等对旅游度假区的风景轴线、度假山庄、园林景点、旅游项目等进行全局性的布设,最后提出了开发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风景道研究已经成为国外景观学、旅游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美国对风景道的研究更是领了风气之先。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美国风景道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介绍,第一部分介绍了美国风景道迅速发展的背景及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介绍风景道目前研究概况及相关文献分析,其中包括风景道的概念、类型和风景道研究重点及典型的案例分析等内容;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国内近期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风景道的相关研究;第四部分主要指出了目前风景道研究中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风景道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安全涵义理解出发,建立了包括旅游资源安全、旅游环境安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风景名胜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提出了风景名胜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和具体评价方法,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提出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特产观赏农园是承载乡村旅游景观主题的新形态,本文通过总结特产观赏农园的概念与特征,分析其建设的必要性,并以鄯善县特产观赏农园为例,分析其优势条件,探讨旅游规划设计的构思,提出设计思路、旅游项目设计与景观设计要点,旨在探讨特产观赏农园旅游规划设计的途径,以期为其他知名农业产品原产地的旅游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旅游区规划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我国近几年旅游景区建设的成绩和存在问题,结合笔者旅游规划工作的体会,提出风景讴是旅游的核心,以及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结构图式等新见解,讨论人造游乐景观在旅游资源开发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指出我国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建设,可根据区位-资源-旅游客市场定位的研究,按照“资源型”,“客源型”、“资源-客源混合型”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19.
概述我国近几年旅游景区建设的成绩和存在问题,结合笔者旅游规划工作的体会,提出风景旅游区是旅游的核心,以及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结构图式等新见解。讨论人造游乐景观在旅游资源开发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指出我国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建设,可根据区位—资源—游客市场定位的研究,按照“资源型”、“客源型”、“资源—客源混合型”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20.
峡谷的自然地理特征与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峡谷可以按照峡谷的自然地理特征,即峡谷所处的河段,形态,形成时的地质营力,两岸岩石性质等进行分类,峡谷有着丰富的资源,包括水力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峡谷景观具有美学特征,也具有观光和科学文化旅游价值,峡谷旅游资源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占有重要位置,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有峡谷的景区占一半以上,峡谷旅游一直以来被人们所重视,而目前在浙江等经济比较发达区域的中低山丘陵地区峡谷旅游开发速度与规模进一步加大,峡谷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强调规划先行,并注意峡谷群开发及分区开发和峡谷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