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安芬 《地理教学》2010,(24):9-10,13
一、问题提出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地理思维,了解研究(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手段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即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解,根据考试要求进行反复训练,以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相似文献   

2.
潘玉贞 《地理教学》2011,(11):47-49
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起导向教学的作用,新课程倡导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但如果在评价中不能体现这一教学理念,仍然停留于考查学生对书本地理知识的记背水平,那教学上难免重蹈重结论轻过程、有学习没方法的覆辙。因此,中学地理学业质量水平纸笔测试的评价需基于能力考查的基准,地理命题采用新材料、新情景来再现知识原理,  相似文献   

3.
初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锻炼了分析基本地理现象的能力,体验学习地理知识的整体过程,才能将学到的地理知识适当地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地理知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学习“对自身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初中地理教材在“区域地理”的编写上有了重大的变化,安排了不同尺度的区域作为“自主学习”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然而,有些教师仍倾向以“先自然后人”的八股式进行国家地理的教学,这种“八股”式教学的熏复,势必削弱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笔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对此颇有感触,现将“巴西”一课教学中的反思和改进,与大家探讨磋商。  相似文献   

5.
户利平 《地理教学》2012,(13):38+56-38,5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已经发布,地理课程基本理念浓缩为三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在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是基本理念之一。十年课改实验,老师们的理解和操作如何呢?我联想起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上一道试题引起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朱英芳 《地理教学》2010,(19):35-36
陶行知先生说过:“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地理课堂生活化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的要求,它立足于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倡导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与时代特征、学生的成长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强调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如何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重要的是要以“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加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切人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培养地理实践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单元教学有助于地理实践力的培育,彰显学科育人价值。本文以“地图”为主题,依托真实的生活情境,设计并开展探究活动,梳理出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单元教学路径: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提炼单元主题;明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元学习目标;以大任务为主线,形成进阶性学习历程;构建持续的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9.
周建芳 《地理教学》2010,(17):36-37
“地理能力”是指地理“学习活动”中的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学习活动”是指学生经历认识地理事物和学会运用地理知识的方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地理能力必须在学习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有哪些学习活动,就应有哪些相应的能力。根据地理教学中各种地理学习活动的内容,地理能力大致由地理认知能力、地理推理能力、地理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及特殊地理能力等组成。  相似文献   

10.
蒋菁 《地理教学》2014,(16):7-9
在研究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地理学科教学知识”界定为: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在地理教师作用下的特殊整合,包含五部分:地理学科的知识,地理课程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学的知识,地理教师对“我”认识的知识。以此探寻地理学科PCK的建构意义:1.有利于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的形成;2.有利于地理学科的科学合理发展;3.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价值意义的学习;4.有利于地理教师自身的发展;5.有利于新课程的真正实施与改革深化。进而寻求地理学科PCK的建构策略:1.关心地理科学发展前沿,关注地理学科知识的价值取向;2.深入学科课程系统,拓展地理课程学科视域;3.以生为本,建构“学生指向型”地理教学;4.回归地理本真,探究“过程性”教学策略;5.加强自我学习,研修地理“自我”型教师。  相似文献   

11.
任忠 《地理教学》2011,(21):27-28
“借图”发挥,一图多用,思维扩展,可以有效克服高中地理复习中“炒冷饭”现象,从而激活教学。本文以“利比亚简图”为例(“利比亚简图”根据相关材料按教学需要绘制),说明如何根据提供的简图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解释区域的人地相互作用关系,以帮助学生通过地图体验地理学习的过程,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地理思维。  相似文献   

12.
王丹 《地理教学》2011,(24):28+37-38
美国哈佛大学所做的一项关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科学调查显示为:①“我听过了,我忘记了”;②“我看过了,我记住了”;③“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地理课堂就该让学生获得第三种效果,这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高境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参与是学生心理和知识发展的需要,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的过程。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探索、创新的全过程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德  冯文和 《地理教学》2010,(17):23-25
一、联系实际,提高兴趣 “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标准赋予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学习有用的地理”做了阐释:侧重生活的地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侧重生活的地理”呢?关键是在授课时既要讲清基本原理,又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即理解基本原理,又能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邢翠微 《地理教学》2010,(21):35-36
上海目前使用的沪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最后一部分为“自主学习”,预备年级《世界地理》的自主学习部分为“自主学习,认识国家(地区)”;初一年级《中国地理》的自主学习部分为“自主学习,认识区域”。每一册书的自主学习部分内容都不少,如七年级上册自主学习的内容包括了:海南省、黑龙江省、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江南丘陵地区、京杭运河地区。这部分内容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呢?怎样才能真正体现“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初中地理课程的六大理念: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②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③改变地理学习方式;④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⑤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⑥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地理教学,势必产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它们是密切联系的整体,不可偏重或分离。新的课程、新的理念、新的教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操作平台,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教学理念必然给地理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到底应该如何评价一堂课、怎样的课才是真正落实新理念的好课?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思考,笔以为初中地理课堂评价应该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面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在地理教学的实践中应该采取何种对策与措施,才能达到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呢?我认为,就学校教育层面而言,要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基本要求与个性培养相结合”的基本策略,使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涌现出一种巨大的活力,增强地理科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地理科学自然地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7.
丁焰更 《地理教学》2012,(15):27-28
学情分析由于高中扩招和当年高考取消地理科目的影响,日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专业教师少,初中地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初中地理知识识记较多,学生学习时大多机械记忆,兴趣不佳;中考(不考地理)指挥棒又使很多初中学校对地理教学重视不够,学生感觉地理的学习不重要;九年级(初三)一学年不开设地理课,学生一年前的地理知汉印象日益“荒漠化,导致高一很多学生的地理基本素养儿近为零。以前人教版的老教材(2002年审核通过的,分必修上、下册)中第一篇为“致同学们”,而在新版(现行教材)中已删除(我觉得修订时还应加上)。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中的第一节课,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重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了解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地理新课程不仅建立了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还倡导教师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开发出配合高中地理教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世界地理》课程在落实“两性一度”要求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世界地理的学习和研究可成为“两性一度”的良好支撑。同时,《世界地理》课程统领世界地理知识、阐释世界地理问题、介绍世界的格局、呈现区域的特点、分析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作用,可对“两性一度”展开更为深刻的诠释。通过进阶性学习达到“高阶性”目标,通过课堂教学的开放达成“创新性”目的,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过程评价和多元综合评价,提高学习“挑战度”,是《世界地理》落实“两性一度”的主要途径。课程思政的落实是“两性一度”的最终诠释和贯彻。  相似文献   

20.
地理物质能量传输“流”本质视角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地理物质视角,即按照“地理圈层→地理要素→化合物→元素”的认知顺序,建立具有学科特色的地理物质认知线索,准确地从地理现象中辨识地理物质;二是地理能量视角,即从外能和内能两个方面建构起具有学科特色的地理能量体系,把能量与影响自然环境的内外两大营力相关联;三是地理“流”传输行为视角,即不仅将物质和能量的运动与“流”及其运动相结合,还把物质和能量的传输过程视为“流动”。文章结合具体内容,探讨地理物质能量传输“流”本质视角的课程与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