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长期冰站自容水听器记录的数据对北冰洋冰下环境噪声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两段7秒长的冰层引起的噪声的时频分析表明:无论是冰层碰撞噪声还是冰层破裂噪声在时域都存在大量的峰值点(呈现脉冲特性),在频域都存在丰富的频率分量。冰层碰撞噪声可以持续数秒,而冰层破裂噪声的持续时间要短得多(小于几十毫秒)。本文采用高斯分布和对称alpha稳态分布来拟合冰下脉冲噪声。对称alpha稳态分布可以跟踪脉冲噪声的重尾,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而高斯分布则效果不佳。本文还分析了冰下环境噪声观测试验期间采集到的气象参数,推断出冰下脉冲噪声是由较高的风速和升高的大气温度共同作用于冰层造成的。本文还研究了冰下环境噪声长期的功率谱密度变化与气象参数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2.
用~(210)Pb法测定沉积速率时有关补偿值扣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用~(210)Pb法测定一百年左右的近代沉积速率和沉积物年龄,是七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不仅可以用来测定河口、湖泊和近岸陆架的近代沉积速率和沉积物年龄,而且可以用来测定冰层的堆积速率和冰层的厚度。它是研究沉积动力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近百年沉积作用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基于气温的浮冰侧向融化速率参数化方案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艾润冰  谢涛  刘彬贤  赵立  方贺 《海洋学报》2020,42(5):150-158
为定量探究影响冰层侧向融化的主导因素,并简化冰层侧向融化速率参数化方案,在实验室模拟了无风、静水、无辐射、纯热力学条件下纯水冰的融化过程,测量了冰层的侧向融化量,并记录了融化期间实验室气温、冰面皮温、水温及冰温等要素。观测结果表明,无辐射纯热力学条件下冰层侧向融化整体较均匀,侧向上层和下层融化速率相对中间层较快;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气温与水温、冰温、冰面皮温之间都有很好的线性相关;信息流结果表明,气温是影响冰层侧向融化的最主要因素;最后通过拟合建立了用气温表征冰层侧向融化速率的参数化方案,并与前人的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本文参数化方案模拟效果较好,所得标准偏差最小,为0.08 mm/h,达到了简化参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者们已知77个隐藏在南极洲巨厚的冰层之下的湖泊,其中最大的东方湖位于同名的俄罗斯南极考察站之下。它被4kin厚的冰层与地面隔开,并且只是在70年代进行放射性测深时才被发现。这决不是一个小的地理物体,不久前借助属于欧洲宇宙通讯社的“ESR—1”号卫星测定,该湖泊的面积超过14000km2。地震测深显示,它的深度将近125m。根据湖泊经受4kin厚冰层的巨大压力,可以认为湖水的密度大,并确信那里的水是淡的而不是咸的海水。按克姆勃支大学极地研究所英国冰川学家G.Robin的意见,东方湖形成于约IMa前。在这个接近寒极的区域,增长…  相似文献   

5.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报道,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潜艇部队最近淘汰了一批50年代末从英国购买的马克—23鱼雷。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和气象学家把其中的一枚加以改装,用于探测南极海面冰层的厚度。科学家们希望进一步了解南极水域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力交换情况。冰层像是一块毯子履盖在海面,从而减缓热力转换。这种现象可以对整个南半球的气候形式产生影响。目前探测海上冰层厚度的唯一办法是在冰原上钻探  相似文献   

6.
麦克默多干谷,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海峡山脉西部的维多利亚陆地,这里几乎没有降雪,只有一些陡峭的岩石,它是南极洲唯一没有冰层的区域。这是一片贫瘠的区域,地面上散布着砾石,被人们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区。它拥有奇特美妙的地形,这儿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地球,干谷底部有时存在着永久性冷冻湖,冰层达数米厚。但在这崎岖不平的极地冰冻土壤下,居住着南极蠕虫。  相似文献   

7.
英科学家发现810万年前冰层英国科学家最近宣布在南极冰原上发现了810万年前形成的冰层.这一发现为解决全球气温上升是否将使南极冰原融化这一争论提供了参考.英国爱丁堡大学戴维·萨格登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这一古老冰层,它位于南极冰原的横贯南极山脉,距...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08,(3):8-8
美国宇航局利用先进的卫星探测技术研究格陵兰岛冰层表面和下部冰层的变化,并在最近的一项报告中确认,格陵兰岛日益升高的气温已经导致大块冰层温度的升高,从而使该岛冰层表面和下部冰层融化。如果格陵兰岛的巨大冰层全部融化,其周围海域的海平面将上升23英尺。尽管整个冰层不可能完全融化,  相似文献   

9.
南极,一个远离人群的孤独大陆。它冰雪莽莽,1400万千米的表面,有95%的地方被厚厚的冰盖所覆盖,冰盖的平均厚度达2200米,最厚的冰层达4800米。南极冰盖以它那广袤、纯洁、俊美吸引着无数多情的追求者,尤其是位于南极中心地带的被人们称作 A 冰穹和 F 穹隆的冰盖,神秘而  相似文献   

10.
提起南极,人们往往把它与庞大的淡水冰山联系在一起。南极的冰山多是由南端的陆地冰川崩解而形成,并源源不断送往北方。事实上,尽管南极大陆覆盖着数千米厚的冰雪,然而,它还有另一种天地——在大陆众多区域里有巨大的冰结延伸的咸海水冰层。它的面积有2个美国那么大,在这巨大的冰原里,它的生态系统区域至今鲜为人知。多年来,科学家们面对南极冬季冰海,总是可望不可及,弄不清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北冰洋底插旗的行为,不免让人想起美国悬疑小说名家丹·布朗的新作《骗局》,它描写了一场围绕北极冰层  相似文献   

12.
冰海脱险     
一月的朝鲜南浦港,正值冰天雪地、寒气袭人之际,在这里已装货半个月的天津远洋公司的“南屏山”轮解缆离开了码头,它压碎了航道上的冰层,缓缓向大同江驶去。船行5海里后,江面上的冰层越来越厚,使得“南屏山”轮行进困难。船上虽然有两名朝鲜引水员,但他们却不知道如何来处理当前出现的情况,他们甚至把船误引到  相似文献   

13.
阿尔发海岭位于北冰洋中 ,其地理座标为北纬85°30′,西经120°。它隆起在洋底之上1200m(深度2000m) ,实际上一直位于被冰层密封的海区。自从它被美国浮冰站发现之后的近40年间 ,从未对它进行过研究 ,因为无法通向这个海岭。正是因为这一点 ,阿尔发海岭被选择为德国科研破冰船“极地”号和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北极”号共同进行的“北极—98”极地优先目标之一。1998年7月4日 ,破冰船开始进入预定的目的地。在某一瞬间似乎冰层在这一次也不让它们通过 ,但运用卫星冰情勘测资料 ,在7月14日破冰船终于到达了…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科学家在距离南极公海(外海)850千米的罗斯冰架下面,首次发现生机盎然的生态圈。科学家利用潜水型照相机深入740米的冰层,在温度为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里,实地观察到鱼和片脚类动物,并拍摄了照片和影像。这个生态圈是个楔形区域,深度有10米,顶部是冰层,底部是布满岩石的不毛之地,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这里没有阳光,而阳光一向被认为是地球生命不可缺少的能源。研究人员远距离操作1.5米长的机器人相  相似文献   

15.
丹麦的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面积为217.6万平方公里。其实,它可能是在一个大冰层覆盖下由好几个小岛组成的一个大岛。对此,由于冰盖深厚,人们未曾探知。巴西亚马孙河口的马腊若岛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环绕的岛。  相似文献   

16.
车忱 《海洋世界》2007,(9):58-61
尽管许多人,包括一些著名科学家在内,极力否认全球变暖,但北冰洋上厚厚的冰层在融化却是不争的事实。大家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北极熊在冰面上步履蹒跚地寻找下一个落脚点。进入8月,北冰洋变得更“热”了——国外某政治漫画网站上贴出这样一幅漫画:一只北极熊正在探路,从薄薄的冰层下面突然探出一个跟它长得很像的“黑家伙”。当然,大家都知道,  相似文献   

17.
至今在南极洲的冰盖之下发现了 77个湖泊。其中最大的一个 (面积近 2万km2 )是前苏联科学家在“东方”站附近 4km厚的冰层之下发现的 ,并命名东方湖。这个呈半月形弯曲的淡水湖具有强烈切割的湖底 ,局部深度可达 10 0 0m。在 2 0 0 0年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MSiegert及其同事们对湖泊进行了 3次无线电测量工作。结果显示 ,在湖泊的西部和北部边缘 ,尽管温度很低 ,每年要融化几乎 1 0cm厚的冰层 (融解温度低于正常是由于上覆冰盾的巨大压力 )。由于融解水在冰盖底部重新冻结 ,使它的底部增厚 ,但这发生在相反的岸边。就这样 ,湖水缓慢地环…  相似文献   

18.
正最新人造卫星数据显示,世界上最大的峡谷系统和一个大型湖泊可能位于南极洲东部伊丽莎白地区冰原之下。该峡谷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更长,据估算其长度达到1100千米,深度1000千米。由于缺乏对冰层厚度的测量,科学家对伊丽莎白地区冰原之下的地形了解甚少。它对于理解冰原动力结构、地形以及气候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个冰原之下的峡谷是  相似文献   

19.
一艘绕火星飞行的太空船发现:火星的南极覆盖着大片的冰层,蓄水量非常丰富,假如呈液态,整个火星将会被11m深的水所覆盖。科学家们利用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号太空船上的雷达装置测量出火星南极冰层的厚度和体积。该雷达装置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联合制造的。根  相似文献   

20.
乌梁素海湖泊冰消融过程的现场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湖泊冰消融过程中的水文特征,以内蒙古乌梁素海湖泊为研究对象,对湖泊冰消融过程中气温、冰温、水温和冰厚度进行连续观测,以分析冰温和水温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并建立冰厚度与累积正积温间的关系。用冰钻钻取6根处于不同消融时期的冰芯样品,测定其表观密度,并从冰的晶体类型、表面特征、冰体透明度、气泡形态和气泡数量等方面分析冰柱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气温是影响冰温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冰温的变化过程滞后于气温的;冰下水的温度稳定在-0.20~-0.35℃,不受气温的影响。湖冰消融期冰的表观密度为611.5~920.3kg/m3,小于纯冰的密度,其随着冰层的消融而减小;且冰层上部密度小于中下部的,这主要冰融水沿孔隙下渗有关;随着湖冰的消融,冰的晶体类型、冰表面特征、冰体透明度、气泡形态和气泡数量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