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约有1.1万个海岛,多处于地震活跃带,地震灾害特征明显,目前地震领域研究主要针对城市展开,海岛地震灾害风险的研究较少。此背景下,该研究收集了海岛地震相关的地质和地震数据,形成海岛地震灾害空间数据库;从地震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震减灾能力3个方面构建海岛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熵权法与AHP法相结合建立海岛地震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以长岛县、洞头区和东山县为例进行分析,并将海岛地震灾害风险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结果显示:东山县为地震灾害高风险区,洞头区和长岛县为地震灾害较低风险区。该研究对海岛工程抗震规划与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ArcIMS的城市地震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昆  许泉立 《地震研究》2006,29(1):72-75
提出了基于ESRI公司新一代WebGIS产品ArcIMS,利用ActiveX、ASP等的网络开发技术及OO4O、ArcSDE等空间数据库开发技术建立城市地震地理信息发布系统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介绍了城市地震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地震空间信息的组成以及功能构建等,并且就其实施方案及步骤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最后给出了实验系统的界面。  相似文献   

3.
基于云南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现状与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对其在空间算法、动态集群分布式并行计算、信息服务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了云环境下的云南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与信息服务系统,并结合系统在巧家MS5.0地震中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产出的应急产品,在时效性与准确性方面均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是践行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了解抗震薄弱环节和高风险地区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现有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在市县层级应用薄弱、针对性不强、基本未考虑地质灾害的影响等问题,在分析总结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宝兴县为例,设计并构建操作方便简单、针对性强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为地方政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防御和风险处置等提供方法和方案,切实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御能力,有效降低地震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5.
地震核查技术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规定的主要针对地下核爆炸监测的国际监测技术手段. 为了提高对低震级事件的检测、定位与识别能力,开发了禁核试核查地震信息系统. 该系统以ArcGIS为基础,充分发挥GIS的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拓扑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处理能力,为地震数据的分析处理建立灵活方便的图形化研究环境. 利用ArcSDE 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与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相结合,并通过基于COM的ArcObjects组件开发技术扩展ORACLE的管理功能,真正实现了空间、非空间等多源数据的一体化无缝集成,并保留了ORACLE的海量数据管理、事务处理、记录锁定、并发控制、 数据仓库等功能. 本文主要论述禁核试核查地震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6.
场地地震稳定性一直是岩土工程和工程抗震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一套基于ArcGIS评价场地地震稳定性的技术方法,即将Arc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分析处理主要影响场地地震稳定性的因素,最终得出场地地震稳定性区划图。该方法中ArcGIS可将众因素分散的基础数据处理成系统的数字化与可视化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运算和等级自动划分;而层次分析法是数据运算的基础,该方法分别对各个因素内部不同区域的特性和各要素之间对场地地震稳定性影响的权重进行定量分析,以便在ArcGIS中进行叠加运算。以唐山地区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专题论证,得出该地区的场地地震稳定性的等级区划图,划分的区域与地震灾害专家对唐山大地震发生三天后拍摄的航拍片的解译进行对比,结果基本吻合。这验证了本文所用技术方法在分析场地地震稳定性方面的适用性,为我国的防灾减灾计划和国土资源的规划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震害盲估属地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平  龚俊  陈军徽  张薇 《地震研究》2011,34(2):222-226
在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浙江省省情的震害盲估系统,将GDP、宏观建构筑与地理要素相结合进行空间分析计算,运用G1S技术解决了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矿产资源信息系统(MRIS)的设计原理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矿产资源数字化管理是地学信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是以区域矿产资源空间数据集成与应用为目标的行业计算机系统.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在作者参加MRIS系统研制过程中就系统的设计原理与结构优化方案进行探讨,主要包括资源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多方式查询与量算、空间数据互操作及可逆转换等开发技术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并设计了...  相似文献   

9.
应用GIS技术,以Arcgis为操作平台,对2013年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发生M5.8震群后砂土液化地震灾害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建立了此次地震事件砂土液化灾害的数据资料库。利用Arcgis中的ArcCatalog对图形信息、数据属性信息等进行综合管理,方便地震行业相关数据的输入、存储、查询、管理和分析。运用Arcgis中的Arcmap对数据资料进行叠加和空间分析,使此次地震事件中的砂土液化灾害以直观的地图形式展示出来,方便进行更深入的地震灾害研究,也便于决策部门更明确此次地震砂土液化灾害发生的地理位置等情况,为今后的地震灾害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可参考的空间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情快速评估作为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中的核心模块能够为各级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服务,是地震应急救援与指挥决策重要的支撑平台。随着学者对地震应急领域几十年的研究,已经具备了开发新一代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的条件。本文基于甘肃省分震级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分区域的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评估模型、地震应急专题图设计等研究基础,研发了新一代甘肃省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原型系统,实现了软件自动触发、分震级地震影响范围估计、分区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计算,自动生成地震灾情评估报告,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计算结果的精度。该软件能够提升甘肃省地震灾害快速响应能力,能够为甘肃省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和指挥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可靠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承灾体基础数据是地震灾害评估的核心数据,是制定防灾减灾政策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据获取主要靠野外调查,费时费力,研究承灾体数据的快速获取方法刻不容缓。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主城区为例,对三维影像技术在承灾体基础数据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为基础,运用三维模型构建、遥感信息提取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房屋基础数据信息提取,获取了研究区真实房屋空间分布、结构类型、建筑面积及层数等数据,为该地区地震预测预防、地震应急、震时救灾以及震后恢复等防震减灾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2.
基于SMS/GPS/GIS地震灾情获取处理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研究了基于Windows Mobile的SMS与GPS的嵌入式集成开发技术,以智能移动终端作为地震现场灾情获取与传输的手段;同时还研究了SMS与GIS的无缝集成技术,实现灾情信息的可视化分析,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地震现场灾情空间分布研究.本文建立了基于SMS、GPS和GIS相结合的地震灾情获取处理模式,并基于GSM移动网关和信息机实现了该方法.该方法的模式可以应用于多种远程信息获取领域.  相似文献   

13.
设定地震及其烈度影响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定地震常用于震害预测、地震小区划和重大工程选址,烈度衰减模型反映了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分布。设定地震包括确定性和非确定性设定两种方法,确定性方法基于构造或历史地震,非确定性方法是基于概率危险性方法,用于估计区域或城市未来可能遭遇的地震危险。缺失等震线或震害记载不详的历史地震和概率设定地震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地震破坏影响,借助于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和GIS,可直观地判别其影响分布情况,便于设定地震的取舍。  相似文献   

14.
运用多语言开发震害遥感评估系统数据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香  王晓青 《地震》2005,25(1):111-116
基于遥感提取地震灾情信息,需要处理高分辨率的大数据量遥感影像。采用数据库的方式,对系统处理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图像文件、典型震害样本文件、系统特征模型库文件、GIS文件以及以往地震处理实例等文件进行管理,将系统各种资源融为一体,将提高地震应急震害遥感评估的效率,提高应急的速度。文中针对IDL在数据库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利用IDL与VB联合开发遥感图像数据库的解决方案,并具体介绍了图像数据库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营口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从系统的实用性、规范性和综合应用性三方面出发,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数据库等技术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营口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完成,将为营口市的震前防御、震时紧急和震后救灾提供了辅助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6.
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高科技的支撑,从专利角度对防震减灾领域技术研发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该领域技术全球发展态势。基于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对国际领域内防震减灾专利进行研究,揭示全球防震减灾领域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研发布局。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对于防震减灾领域技术的研发一直在持续增加,2004年之后快速增长;中国在专利总量和增长率方面远超其他国家,美国专利质量整体最高;高价值专利主要包括振动传感器和加速度计、地震预警系统和报警器、抗震墙和抗震结构、隔震支座、电梯控制装置、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地震应急处置和逃生装置、救灾机器人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地震现场灾情调查效率,增强灾情调查点选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地震现场灾情调查快速、高效开展.在充分考虑地震现场灾情调查任务的紧迫性和时效性的同时,结合地震现场调查区域大、灾情调查任务紧、人员有限等特点,通过采用 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前期预评估理论影响场以及灾害损失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制定基于 GIS的地震现场灾情调查点选取方案.结果表明:合理正确的地震现场灾情调查方法,可以帮助现场灾情调查人员快速、科学的开展灾情调查工作从而大大提高现场灾情调查的效率,为地震烈度图制作和灾害损失评估报告编写提供充裕的时间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震害应急管理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震害单元化应急医疗资源需求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GIS集成方案,进而整合现有震害应急救助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面向对象与数据库技术,采用组件式集成二次开发方式,详细阐述了建立城市震害单元化应急医疗救助辅助系统的系统设计目标、技术路线、体系结构及功能构建等,形成了基于GIS的城市震害单元化应急医疗救助辅助系统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并以重庆邮电大学为应急管理单元,建立了初步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19.
对目前基于GIS、遥感技术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方法分别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汶川地震实例归纳总结了现有防震减灾软件系统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GIS、遥感、地震现场数据等多源数据的综合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方法,并给出了其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