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投影追踪方法(PP方法),它是一种稳健而又实用的方法,能够帮助揭露高维观测数据的结构。我们应用了PP多元回归、PP主分量分析和PP判别分类方法于地球物理问题的研究,而且作了一些试算以减少计算机CPU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当前常采用导线法绘制实测地层剖面,但该法常导致常规导线段在总导线方位上确定的地层边界点不是真实的边界,特别是平移导线段在实测地层剖面图上确定的地形线与岩性线之间产生了比较大的夹角。本文针对导线法绘图的这些缺陷,提出了绘制地层剖面的一个新方法——三维投影法:1)常规导线在总导线方位上确定的地层边界点为真实的地层边界位置,且三维投影法绘制的地层剖面图与总导线方位上的图切剖面一致;2)平移导线只在导线平面图中展现,而不出现于地层剖面图中,消除了地形线与岩性线之间存在夹角和平移导线处理的多解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种精确射线层析成像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精确射线层析成像方法及其应用赵明阶,朱介寿(重庆南江地质工程勘察公司,重庆631147)(成都地质学院,成都610059)众所周知,工程勘察对象多属于地下数十米至数百米范围,而在这层介质中,速度变化极其复杂,从而使得建立在直射线基础之上的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地电磁法及其发展-音频大地电磁法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已广泛应用于矿产,石油及地热资源勘探中。尽管所测量的结构是三维的,但通常所应用的仅是二维或一维解释。在本项工作中,我们探讨在三维结构以大地电磁合成数据的三维反演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大地磁电阻率法(TMR)是基于测量大地电流产生的磁场来了解地质体电性变化的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本文提出了TMR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术,并在连山关地区3075矿床和甘肃北山拾金坡金矿床上予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瞬变电磁法已成为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方面首选的物探手段,但受勘探精度所限,在以巷采方式为主的老窑积水勘查中应用较少。利用瞬变电磁法多年来所取得的探测经验,通过对OCCAM反演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应用该反演方法对探测资料进行解释,在宁夏盐池某煤矿成功探测了老窑积水的位置及分布范围,并得到了后期钻探验证,勘查成果为矿井防水系统的设立和综合防治水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基础资料。采用瞬变电磁法探测以巷采方式为主的老窑积水,选取有效的反演方法予以解释,可以在浅、中埋深地区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代地质》2016,(3)
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对郯庐断裂宿迁段隐伏断裂进行勘察研究,共布设3条AMT剖面,获得61个测深点,并对所获得的AMT数据进行电性主轴分析和维性分析,采用二维反演和三维反演算法,得到了可靠的地电模型。通过基于阻抗张量Groom-Bailey分解方法的电性主轴分析得到,从浅部到深部,电性主轴方向较为一致,约N60°E,这与浅层地质填图资料略有不同(浅表地质资料显示断裂走向约N20°E),这一角度推断为郯庐断裂主断裂或者其分支在地下的走向。应用基于相位张量分解的维性分析,得到郯庐断裂宿迁段在部分深度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的三维特征,因此单纯采用传统的二维反演方法不能够准确反映地下构造信息,需要同时采用二维反演方法与更先进的三维反演方法对其进行建模来研究隐伏断裂带的产状信息。通过二维反演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看出,三维反演能全面反映断裂带的倾向、走向、延伸深度等信息,反演模型更为可靠。最后把三维反演模型垂直切片和水平切片分别与放射性元素探测剖面测得的氡元素异常曲线对比,也得到很好的对应。综上所述,大地电磁数据维性分析和电性主轴分析在隐伏断裂勘查中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复杂异常体,三维反演比二维反演能更加全面可靠地反映构造信息。 相似文献
8.
9.
通过Gram—Schmidt投影方法在高山区提取TM数据中含矿蚀变带信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冰雪覆盖的高山地区,蚀变岩反射光谱信息被高山上的冰雪和河谷中砂石等强反射率信息所抑制。TM6波段反映红外发射光谱信息,根据温度差异反映不同的目标,对岩性区分有较好的效果,研究了在TM6波段信息的基础上,利用Gram-Schmidt投影方法将反射光谱信息叠架到TM6波段上进而进行弱信息提取的方法,这一方法在新疆康西瓦地区得到成功利用。 相似文献
10.
PAL法是近十年来应用于选治工业中的一种黄金选矿方法,它操作简单,适应性强,尤其能提高含砷、含硫等难处理金矿石的浸出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显著。该法在国外应用较普遍,经济效果明显。近年国内也相继对PAL法进行研究与应用,而在我省PAL法的应用却相对滞后。因此,应加强对PAL法的应用试验研究,从而促进我省的黄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在评述运用方差及均值成图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区域地球化学图示方法即移动变异法,并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评述运用方差及均值成图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区域地球化学图示方法即移动变异法,并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作者导出了将平面P波反射系数做为射线参数函数的一种近似公式。它表明在非正常入射角时,P波反射系数主要受两个参数的控制:(1)Rf:流体-流体反射系数(如,两种介值中S波速趋于零时的反射系数)。(2)△μ/ρ:剪切波模量与平均体密度之比。而且还有由R.Bortfeld和R.Shuey给出的关于P波反射系数的其他公式可用来确定这个近似公式。作者还提供了数字例子以证明其公式的正确性。对于反射系数使用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岩石化学分析数据,运用线性规划理论计算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含量是可行的。本文详细论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步骤,并对一些实例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排除了传统算法中的一些人为规定性.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碳酸盐岩地层中B元素分析困难的问题,采用HF—HNO,-HClO3-H3PO3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碳酸盐地层中的B元素。该方法的特点是,在溶样体系中加入适量H3PO4避免B元素的挥发损失,并对H3PO4最佳用量进行了试验。方法检出限3.8×10^-6(10SD),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准确度、精密度验证,精密度(RSD)小于6.44%,准确度(△1gC)小于0.087。该方法还可以同时测定Be、Ba、Cr、Cu、Co、Ni、Pb、Mo、V、Mn、Li、Zn、Ga等十几种元素,也适用于土壤、岩石、水系沉积物其它样品中B等多元素同时测定。运用该方法测试了西南天山哈拉奇地区碳酸盐地层中B、Co、Ni、Cu、Zn、Pb、Ba等元素,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