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健  吴宣  张晓东  汪素云 《地震学报》2004,26(4):347-354
定量处理了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Ⅶ 度范围内中小地震活动图象,根据其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为6个密集区.在每一密集区内分析了1970年以来ML2以上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密集区内历史地震情况,将地震活动分为3种类型.定性讨论了局部地壳介质状态与地震的关系,并解释了地震活动3种类型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强震重复有限性的问题;探讨了山西地震带中长期尺度地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多样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地震保险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防震减灾为视角,针对地震灾害对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造成的重大损失,从强化地震保险意识的角度,论述地震保险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同时对地震保险在心理、补偿、救灾、缓冲、防灾及附带等方面的作用加以阐述,从而证明要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充分认识地震保险的必要性及其作用,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保险机制,对于减轻地震灾害,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是一项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3.
1995年上半年世界灾害地震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上半年的世界灾害地震活动不同以往,主要特点是:日本、俄国地震毁城,经济损失巨大,地震社会影响深远;两次灾难地震又是前所未料。日本阪神大地震将成为今年世界重大事件之道。本文综合介绍了今年上半年的世界灾害地震活动。灾情及地震灾害特点,指出了地震预测,工程抗震研究的前途仍属光明。  相似文献   

4.
提高地震安全,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地震信息社会服务是不可缺少的途径。地震信息主要包括法规建设、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资料,服务内容包括法规宣传和普及、地震灾害影响服务、工程建设监管服务和防灾避震服务等。通过地震信息社会服务,可以增强社会防灾意识,提高建设工程安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地震灾害概况和减灾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地处濒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交汇部,活动构造十分发育,有史以来就是世界上地震频发和受地震灾害威胁最大的国家之一。本文从减轻地震灾害对策的角度,简要地回顾中国的地震灾害以及为减轻灾害所进行的地震预报、抗震防灾和地震救灾工作,并对未来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6.
刘忠佩 《山西地震》1989,(3):6-9,35
简述了城市大震对策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城市震害的特点;从减轻人员伤亡、强化地震部门职能、矿山震害及其它次生灾害等几个方面,对大同市地震对策作了探讨,以期达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山西断陷盆地带与灾害高风险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西省是我国地震、洪涝、气象和地质灾害及农作物生物灾害等众灾频发的地区.研究表明,山西断陷盆地带的形成与发展,为这些灾害的孕育发生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致使盆地地区成为山西地震、洪涝、气象和地质灾害及农业生物灾害等众灾频发,且相互作用、相互强化最严重的地区;加之盆地地区恰是山西人口、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财产最集中的部位,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该地区成为山西最严重的灾害高风险区. 为了减轻山西省的自然灾害,保障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盆地地区作为山西省的减灾重点区域,并进行综合减灾.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大陆地震震源的观测研究、震源力学的理论研究和震源物理实验三个方面,评述了90年代以来中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这些进展包括:大陆地震的震源参数测定;利用数字地震资料进行的“现代”震源参数的反演;地震断裂力学的应用和发展;非线性物理学在震源研究中的应用;岩石破裂实验的发展;地震前兆的物理机制的实验研究等.指出了新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对90年代以来震源物理研究的重要影响.展望了跨世纪的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必将在大陆地震预测和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程奕 《四川地震》2014,(4):42-45
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多是在地震发生之前开展,主要偏重的是如何地震避险。地震灾害发生后对灾区民众如何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及合理地配合外来救援力量的科普宣传缺乏系统性。本文从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的形式、内容及如何更好地实现现场科普宣传三个方面对地震现场科普宣传工作进行分析,旨在为利用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维护震区的社会稳定、减轻灾害损失及顺利地开展地震现场救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震科学的几个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综合介绍了地震科学的几个发展趋势,包括:从板块理论向板块边界带研究的过渡,从深部结构研究向浅层地壳结构研究过渡,从观测向模拟研究过渡,从地震危害性向地震危害性研究的过渡。  相似文献   

11.
Reduc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es on mitigating earthquake disasters of the past four years in China. The studyof earthquake disasters′ quantification shows that the losses increase remarkably when population concentrates inurban area and social wealth increase. The article also summarizes some new trends of studying earthquake disas-ters′ mitigation, which are from seismic hazard to seismic risk, from engineering disaster to social disaster andintroduces the community-center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害时间进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景来  杨子汉 《地震研究》1997,20(4):424-430
人们用各处方法、试图在震前对未来的地震灾害进行预测,尽管考虑到各咎因素,如地震灾害与震级、烈度、人口密度、伤亡与房屋倒塌、场地、发震时间和地区性指数等关系,但是震后的实际地震灾害往往与震前预测的情况有很大出入。地震发生后,对灾害的发展趋势如何评估,是地震救灾面临的十分紧迫的问题,它不能等到数天的报告才来决策救灾问题,到那里将会贻误救灾时机。阪神地震对灾情的错误评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部署救这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of Global Earthquake Disasters in 201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ccording to global seismic hazards data in 2018, the paper summarizes major hazards data of the global earthquakes, describes the major seismic hazard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asters losses of hazard earthquakes in this year. Focusing on the disaster and the cause of the September 28, 2018, Indonesia earthquake, and listing the major earthquakes triggered the tsunami disasters in history. Finally, giving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arthquake disasters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相关新闻报道及EM-DAT (OFDA/CRED)国际灾害数据库等不同信息源给出的数据,提取全球2020年地震灾害的相关信息,对2020年国外地震活动情况进行汇总,并对主要受灾国家的地震灾害及其影响和国外地震灾害损失特点进行概括与阐述,为后续国际地震动态分析、地震灾害研究、应急救援探索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城市化发展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地震灾害给城市带来的破坏,并结合典型城市震灾暴露出的问题,从规划、选址、设计、施工、加固5个方面提出了现代城市抗震设防的重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云南地震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近500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地震灾害记录的系统分析,揭示了云南震灾的基本特征:(1)震灾具有空间差异性,红河断裂以东地区的震灾重于以西地区;(2)震灾随着强震平衡期、活跃期的交替而表现得轻重不一;(3)震灾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趋严重。这些特征的形成,与云南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和省内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及人文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地震小区划、概率设定地震和广泛收集地震地质、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源、社会环境与经济人口数据等的基础上,对东莞市区89.3 km2范围工作区开展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得到不同烈度下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的震害分析结果,以及地震次生灾害影响、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评估结果,对工作区及东莞市的抗震能力进行...  相似文献   

18.
关注农村的地震安全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农村人的生命和城市人的生命同样需要尊重和关爱。这在全国上下防治“非典”的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在地震灾害预防方面,对农村地震安全的关注却较为欠缺。假如仅热衷于震后的救灾活动,而忽视了震前的工程防御工作,则达不到应有的减灾效果。文章从地震震害和预防经验出发,对关注农村地震安全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西南震害资料,对西南省域(云南、四川、重庆、西藏、贵州)在一定时空尺度上M≥5.0历史地震事件活动水平及震害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地震灾害(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次生灾害等)的时间发展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强度分级特征;研究地震灾害与西南区域人口分布、经济水平、地形地貌、人文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为进一步减轻、减少地震灾害应急处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大姚 6.2 级地震房屋震害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2003年7月21日大姚6.2级地震震区的房屋概况,分析了地震的破坏作用和各种结构房屋的震害特征,提出了震区恢复重建与规划发展的建议及各种结构房屋加强抗震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