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 ,首先在 1.5% Na Cl下进行筛选 ,然后在 1.0 % Na Cl下长期继代及在无盐下和 1.5% Na Cl下反复的多步选择方法。经过 7个月的连续筛选 ,分离得到耐盐性稳定的番茄耐盐变异细胞系。耐盐系在不同 Na Cl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表明 ,该耐盐系的耐盐性有了较大提高 ,接近于 1.0 % Na Cl。耐盐系和对照中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有明显差异 ,这与耐盐系具有较高耐盐性相对应。同时对游离脯氨酸在盐胁迫下积累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红树植物桐花树生长发育过程的元素动态与抗盐适应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泌盐隐胎生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arniculatum)种苗在母树上的胎生发育、种苗脱离母树后在林地的生长发育、以至成年母树各环节的Cl,Na,K,Ca,Mg及灰分含量动态与抗盐适应性。结果表明,桐花树种苗在母树上的胎生过程是一个低盐环节,也是一个低盐化过程,可以认为这是重演了其祖先的淡生特征。种苗胎生的孕育环境宿存果皮是一个盐分累积提高的高盐环境。这有利于种苗在胎生过程中对盐分的抗性锻炼。胎生种苗脱离母树后,在林地生长发育的初生苗期阶段是一个大量吸收和累积盐分的过程。林地初生小苗的胚轴部位有吸纳累积的大量盐分,这对初生苗期幼苗的抗盐适应具有积极意义。成年母树各部位中,叶片的Cl,Na含量高于幼苗。而其它部位则低于幼苗,母树根系吸收的盐分大量累积于树冠顶部,这有利于盐分从叶片泌盐盐腺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3.
盐度胁迫下盐生隐杆藻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盐生隐杆藻(Aphanothece halophytica)是在饱和NaCl条件下可以生存的少数几种耐盐蓝藻之一,作者研究了盐胁迫对盐生隐杆藻细胞内丙二醛含量、2种非酶抗氧化剂含量以及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低盐胁迫和高盐胁迫都抑制盐生隐杆藻的生长。随着盐度胁迫程度的增加,丙二醛含量、非酶抗氧化剂含量和抗氧化酶(除了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断增强。上述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盐生隐杆藻细胞内非酶抗氧化剂和抗氧化物酶水平的增加可以应对细胞内升高的氧化伤害,抗氧化防御系统可能在盐生隐杆藻对盐胁迫的耐受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3种海岛植被修复典型植物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夹竹桃(Nerium indicum)和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培养基质及植株叶片施加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研究不同植物的耐盐能力,筛选耐盐树种.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木麻黄植株的根、叶均可耐受质量浓度3.0%的盐胁迫;夹竹桃植株可耐质量浓度1.0%以下的根系盐胁迫和质量浓度3.0%以下的叶片盐胁迫;台湾相思植株可耐浓度质量2.0%以下的根系盐胁迫和质量浓度0.6%以下的叶片盐胁迫;(2)综合研究结果显示,3种植株耐盐能力为木麻黄夹竹桃台湾相思;(3)植物的生长状态、成活率和株高增长率指标可以很好的指示植株受盐害程度及耐盐能力,可结合赋值法对区域植被耐盐能力进行简单快速的调查;(4)在土壤含盐量较高和受海洋飞沫影响较大的滨海地带开展植被修复时,推荐木麻黄为优先树种;但在土壤含盐量较低的干旱地带,推荐夹竹桃作为先锋品种.  相似文献   

5.
商栩  王桂忠  李少菁 《台湾海峡》2005,24(3):330-338
利用驯化及世代培养,对生活于福建九龙江口低盐水域的火腿许水蚤的生理耐盐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发育期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生理耐盐范围,耐盐能力随着个体发育呈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成体的趋势增长。在盐度变化的环境中无节幼体的耐盐能力是决定其群体增殖量的主要因素,并进而影响其生态分布。盐度驯化能有效地扩大该种桡足类的耐盐范围,从而了解其潜在的地理分布范围。火腿许水蚤表现出较强的对高盐环境的潜在适应能力,但无法适应淡水环境。这表明其在该水域的生态分布状况不仅是生理耐盐能力的反映,种间竞争和河口水文条件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郑文教  林鹏 《海洋学报》1997,19(1):96-103
探讨中国8种主要红树植物的叶片和3种典型胎生的胚轴种苗,在生长发育中Cl、Na、K、Ca、Mg及灰分的含量动态.结果表明,随着胚轴在母树上的胎生发育,胚轴不仅Cl、Na含量降低,K、Ca、Mg及灰分含量也降低,成熟时各元素及灰分含量均远低于果实,表明胚轴的盐分含量在胎生过程中是一个低盐化的过程.红树植物叶片从幼叶至老叶:K含量降低;Ca、Mg含量提高;Cl、Na及灰分含量拒盐红树提高,而泌盐红树则相反幼叶高于老叶.表明拒盐红树盐分有集中于老叶的趋势,随着叶片更新、富盐叶片凋落而排除体内过多盐分的累积是拒盐红树抗盐适应的特性之一.K元素则可再周转利用.  相似文献   

7.
海洋盐分主要通过地下水入侵、浪花飞溅、盐雾等方式对滨海植物的根、茎和叶产生影响。采用长势良好2年生夹竹桃(Nerium indicum),分别设置对照0%、0.3%、0.6%、1%、2%、3%多个浓度梯度,开展根系和叶片耐盐实验。盐胁迫处理13周后正常浇水4周。在盐胁迫末期及正常浇水后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等光合指标;同时测定细胞膜透性、叶片饱和水分亏缺(WSD)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根系盐胁迫和叶片盐胁迫均会影响夹竹桃植株形态和生长,根系盐胁迫≥1.0%时,夹竹桃植株生长状态向着小于2的趋势发生不可逆下降;叶片盐胁迫≤3.0%时,夹竹桃生长状态普遍大于2。根系盐胁迫极显著降低夹竹桃叶片Pn、Tr和Gs;叶片盐胁迫对夹竹桃植株的Pn和WUE影响极显著,对Tr和Gs无显著影响。夹竹桃Tr与Gs之间极显著相关;高浓度根系盐胁迫下,气孔因素对夹竹桃光合影响较为显著。叶片盐胁迫下,夹竹桃细胞膜透性和WSD变化不显著,高浓度根系盐胁迫下,夹竹桃细胞膜透性和WSD发生不可逆改变;这与生长状态和光合特性的结果可以很好对应,说明膜系统受损反过来影响夹竹桃生长和光合作用。总体上,夹竹桃可耐受3.0%以下的叶片盐胁迫和1.0%以下的根系盐胁迫。将根系和叶片耐盐特性分别研究,可以更好地为夹竹桃在滨海生态和植被修复应用中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滨海湿地盐沼植被大米草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盐分浓度(10,20,30)胁迫处理,并对比分析不同盐分含量对各个测定期内的大米草叶片反射光谱和叶绿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米草叶片叶绿素浓度在高盐胁迫下变化最显著,然后依次是中盐胁迫、低盐胁迫。大米草叶片反射光谱在不同的盐分胁迫下,曲线变化主要体现在绿光波段的反射峰和680nm附近的抬升程度;叶绿素浓度越低,抬升越明显。光谱特征参量D725/D702,D715/D702,D725/D722,BmSR,mSR,mND,NDI,DD的变化趋势与叶片叶绿素浓度演变趋势一致;胁迫程度不同,光谱特征参量的变化幅度也不同。该研究可为大田试验条件下探讨滨海湿地盐沼植被盐分胁迫反射光谱响应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内蒙孪井灌区土壤盐分运移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孪井灌区典型地段包气带土层可溶盐分在灌溉前后的变化,分析了灌溉水和土壤水盐分动态特征,并在室内进行了不同类型土壤的淋滤试验。结果表明引黄灌溉是使土壤脱盐的过程,尤其是灌溉初期,土壤脱盐非常明显。灌溉洗盐与包气带岩性和灌水量有关,砂壤土较黏砂土易脱盐,土壤初始含盐量越大,灌溉量越大,土壤脱盐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10.
温度和盐度对厦门港几种桡足类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黄加祺  郑重 《海洋与湖沼》1986,17(2):161-167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盐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厦门港三种桡足类(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和特氏歪水蚤Tortanus derjugini)存活率的影响十分显著。在这三种桡足类中,以特氏歪水蚤耐温、盐的能力最强,中华哲水蚤最弱,而后者的雄体比雌体更弱。高温对冬季种群的影响很明显。温度的变化可改变动物的耐盐范围。在接近自然海区温度条件的实验组中,有较高的存活率和较大的耐盐范围。  相似文献   

11.
作者采用自由基引发氧化模型。通过测定卵磷脂氢过氧化物 ( PCOOH) ,研究了“916”低聚糖对卵磷脂 ( PC)氧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 1)“916”低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 2 )各低聚糖在质量相同和含硫量大致相同的条件下 ,总体上分子量越小抗氧化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南非紫菜(Porphyra capensis)多糖(PCP)对自然衰老小鼠抗氧化活性及免疫器官的影响。将PCP 以三个剂量(50、100、200 (mg/(kg)?d))腹腔注射给药, 连续给药20 d, 可以显著提高衰老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 提高衰老小鼠SOD 和GSH-Px 的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 在高剂量时降低衰老动物的MDA 的含量。PCP 能够提高衰老小鼠的免疫机能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抗衰老保健产品。  相似文献   

13.
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H2O2降解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条件及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Cu2 -H2O2体系降解原料Fucoidan,结果发现反应时间越长得到的高分子量的组分越少,而低分子量的低聚糖产量增加;H2O2浓度增高,水解所得主要组分的分子量明显减小;温度升高,水解速度明显加快;产物的硫酸根含量随反应温度和H2O2浓度的降低而增加。用Pyrogallol—Luminol系统对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硫酸根含量低的Fucoidan水解产物除O2.-的活性较好,其中15%H2O2降解得<5KD的低聚糖清除O2.-的活性明显高于肌肽(IC50为0.65mg/mL),IC50为0.17mg/mL。  相似文献   

14.
光质是影响藻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本文旨在研究栽培型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自由丝状体在不同光质(白光、红光、蓝光、绿光)下生长率、形态、超微结构、色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培养21 d后,白光显著提高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特定生长率和叶绿素a含量,其次是红光和绿光,蓝光最差。和白光组相比,蓝光组藻体藻红蛋白(PE)含量最高,红光、绿光组藻体藻蓝蛋白(PC)含量较高。白光组藻体正常黑褐色,细胞壁最厚。红、绿光组藻体绿色,直径和细胞壁厚度与白光组相近。蓝光组藻体鲜艳红色,直径最小,细胞壁最薄,且超微结构显示类囊体上质体小球数量最多。蓝光照射后,藻体丙二醛(MDA)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低。研究表明,白光最有利于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其次是红光和绿光,蓝光则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噻唑盐(MTT)比色方法研究在紫外线辐射损伤条件下扇贝多肽对免疫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扇贝多肽对胸腺细胞和脾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扇贝多肽具有抗紫外线氧化损伤的作用,可减轻或抑制紫外线对胸腺细胞和脾细胞的氧化损伤,并且呈剂量依赖性,扇贝多肽在0.5%-10.0%的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能力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在正常条件下可显著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并且可拮抗雌激素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提示扇贝多肽不仅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而且具有免疫增强使用。  相似文献   

16.
鳃是鱼类渗透压调节的主要器官, 鳃细胞的培养技术的建立可以为鱼类渗透压调节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手段和研究方法。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作为一种广盐性鱼类, 是研究渗透压调节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本研究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了金钱鱼鳃细胞的体外培养, 确定该类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的最优条件, 分析了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金钱鱼鳃细胞系在28℃, 含有2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 FBS)的L-15培养基中生长最佳, 2~4d即可传代, 传代后可稳定培养, 命名为SG。在传代培养过程中, 对其增殖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SG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40.8h。正常传代的SG细胞冻存、复苏后, 经台盼蓝染色测得细胞存活率约为87%。鳃细胞直接同水体环境接触, 具有高效的渗透压调节能力。环境盐度变化时, 鳃细胞启动渗透压胁迫应答机制, 维持内环境稳态。本研究对SG细胞进行渗透压刺激后, 检测其增殖情况并观察形态变化。分析表明, SG细胞在分别为150和600mOsmol·kg -1的低渗和高渗胁迫后均可增殖, 且低渗胁迫后的增殖速度是高渗胁迫的1.5倍。渗透压胁迫后SG细胞的形态观察结果显示, 低渗培养基胁迫后细胞体积发生膨胀而高渗条件下细胞体积发生皱缩。由此推断SG细胞具有较强渗透压耐受性, 且低渗耐受能力强于高渗。SG细胞系的建立为金钱鱼渗透压应答机制和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羧甲基琼胶寡糖钒络合物,并利用ICP-MS测定钒的含量为4.6%;同时,对钒氧羧甲基琼胶寡糖抗氧化和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活性进行研究。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钒氧羧甲基琼胶寡糖清除?OH的能力和DPPH?的能力均比羧甲基琼胶寡糖的清除能力有显著提高。经磺酰罗丹明B蛋白染色法测试,进一步发现钒氧羧甲基琼胶寡糖在16~1 000 mg/L浓度范围内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系统采集中国沿海10种代表性海藻,进行有效成分提取与粗分;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克隆人COX-2基因,并在昆虫Spodoptera frugiperda(sf9)细胞中表达获得COX-2蛋白;以花生四烯酸为底物,通过测定前列腺素PGE2的生成浓度,测定海藻不同部位对COX-2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us)乙醇提取物、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和刺松藻(Codium fragile)乙酸乙酯相、松节藻(Rhodomela conferroides)正丁醇相表现出良好的COX-2酶抑制活性(质量浓度为10μg/mL时,抑制率大于50%).首次对上述海藻进行COX-2酶抑制活性研究,其中萱藻乙醇提取物、鼠尾藻和刺松藻乙酸乙酯相、松节藻正丁醇相表现出良好的COX-2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9.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in MCF7 breast cancer cells and multi-xenobiotic resistance (MXR) in mussel (Mytilus edulis) blood cells (MBC) are well known mechanism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decrease in in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s of many unrelated but cytotoxic compounds. In the present work, we have carried out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s of the MDR/MXR protective mechanisms using a rapid colorimetric assay for cell viability and calcein accumulation for MDR/MXR activities. These studies were performed using cultured MCF7 and MBC before and after in vitro exposure to xenobiotic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5-day exposure to doxorubicin or vincristine decreased calcein accumulation in MBC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an induction of multi-xenobiotic resistance. The increase in calcein accumulation provoked by 1-h treatment with 50 microM verapamil was much lower in MBC when compared to the P-glycoprotein overexpressing MCF7 cell line. We conclude that such microplate assays could be used in primary cultures of MBC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hemicals on MXR activity.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从浙江海区分离的一株微小卡罗藻(Karlodinium micrum)对鲫鱼动脉血的溶血性,以典型鱼毒性的赤潮异弯藻作为比较,分别就细胞提取液、去藻上清液和细胞悬浮液的溶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同样处理条件下,以1%的Triton X-100作为溶血度100%的指标,微小卡罗藻细胞提取液的溶血度为70%,赤潮异弯藻细胞提取液的溶血度为32%。微小卡罗藻去藻上清液的溶血度为33%,赤潮异弯藻去藻上清液的溶血度大于100%溶血的TritonX-100组。两种藻的细胞悬浮液溶血度接近0。去藻上清液和细胞提取液具有显著浓度相关的溶血特征。在同样藻密度时,去藻上清液的溶血度大于细胞提取液的溶血度。由于微小卡罗藻在形态上容易与无毒的河口裸甲藻(Gyrodinium estuariales)混淆,因此,对于该藻的环境危害应当加以重视。对于微小卡罗藻具有溶血性的报道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