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感谢骆遥[1]对我们论文[2]的关注和直言不讳的意见,我们赞赏他严谨的科学态度.骆遥的主要意见是:在NGDC-720模型构建中,青藏高原中西部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地区缺少航磁数据.论证了用此模型来研究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地壳磁异常特别是由地壳中、浅层物质引起的磁异常存在局限;指出在使用岩石  相似文献   

2.
康国发等[1]"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地壳磁异常特征与区域构造"一文采用高阶地磁场模型NGDC-EMM-720-V3系统研究了青藏高原及邻区(24°~40°N,76°~108°E)的磁异常特征并分析与区域构造的一些对应关系.该文利用岩石圈磁场模型研究地质构造单元具有独特优势,但在使用岩石圈磁场模型时应对模型构建的局限性予以重视.NGDC-  相似文献   

3.
张军龙 《地震》2014,34(4):20-29
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青藏高原西北于田地区强震后,地震迁移的空间分布,迁移特征,同时整理和分析与迁移地震相关的青藏高原主要活动构造的结构和地震活动,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①迁移地震空间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主要分布在活动地块边界,受大型活动构造带控制;②迁移路径主要有三条,第二条路径更为重要,主要沿着昆仑山脉向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及阿尼玛卿山,在若尔盖盆地东北侧折向东南,向岷山、龙门山迁移;③未来5年内在青藏高原西北于田地区可能发生1~2次6.5级左右地震,在龙门山南段等地震空区内可能发生迁移强地震;④1900年以来发生的地震沿先前存在的地震空区分布。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震活动性指数A(6)值系统地定量化地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1970年以来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地震活动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地震活动性增强异常的判据,即A(6)值≥4.5时为高值(地震活动性增强)异常。地震活动性增强异常出现后1~3个月为发震优势时段,其次是4~6个月。该判据通过了预报效能尺值评分的检验,可以用于地震预报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