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阴荏冉,日月如梭,转瞬间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已走过两年的历程。曾记得,2005年3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内蒙古三支地勘队伍——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有色地质勘查局、煤田地质局纳入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举国关注,众说纷纭。之所以产生巨大的震荡,是因为内蒙古的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在全国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一是由省级政府直接组织推动;二是以三个地勘局为单元全员参加;三是明确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事业单位向企业法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8日-10日,内蒙古地勘局召开书记院长座谈会,会上,杨永宽局长作了中心发言,传达了国务院太原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自治区关于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有关文件。郑翻身副局长就2005年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进行了通报,吕福生副局长就地勘单位内部企业化改革和组建集团公司的有关事宜进行了部署和说明。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白盾厅长出席会议,并就地勘队伍改革发展作了讲话,对地勘局的改革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地勘局2005年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领导干部精神面貌好,发展的干劲和信心足…  相似文献   

3.
2006年,内蒙古地矿局实现经营收入突破20亿元,其中完成的地质项目经费超过10亿元,矿业开发经营收入突破7亿元,实现了找矿的重大突破,地勘单位整体实力和活力增强,无一亏损,全局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为了探究其中的秘密,本报记者于日前对内蒙古地矿局局长杨永宽进行了专访,他认为,在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政策支持是保证、转换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日前,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表扬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的通报,授予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09勘探队等176个单位"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称号。此举是为表扬全国地勘行业单位和广大地质工作者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大力弘扬"为国为民、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进一步激发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地勘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各地质勘查单位: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资质注册登记办法》(国土资发[2003]218号)的要求,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决定,于2007年10月15日至12月7日,在全区开展地质勘查资质统检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统检范围全区所有已进行地质勘查资质注册登记的地勘单位(含地勘企业,下同)。  相似文献   

6.
信息博览     
内蒙古三大地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挂牌2006年7月28日,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呼和浩特市分别挂牌。内蒙古三大地勘局以企业化经营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启动,标志着内蒙古地勘单位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为三大公司揭牌。上述三大公司分别由内蒙古地质勘查开发局、内蒙  相似文献   

7.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工作,建立统一、协调、有序、高效的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构建高效灵活的地勘企业经营机制。深化地质改革工作就要通过强化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地质和矿产资源执法监督职能,促进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做到矿产资源严格管理和有效保护;要通过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实现地质工作的政企(事)分开、管办分离,将从事具体生产经营业务的属地化国有地勘单位实现重组、改制,将其彻底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是地矿系统属地化管理十周年,十年来特别是在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以来的5年里,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土资源厅正确领导下,内蒙古地矿局在地质找矿和发展产业经济方面都取得了重  相似文献   

9.
<正>内蒙古的地质找矿突破要以整装勘查和集中勘查为抓手,实现找矿快速突破。要通过地勘基金合作勘查,盘活自治区地勘单位技术和闲置资本金,推动合作勘查的新机制,突破国有地勘单位用勘查经费养队伍的惯性思维,让自治区地勘单位"活"起来。要建立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地勘工作"合伙制"和奖励机制,以利益驱动为杠杆,通过地勘基金引导,激发国有地勘单位潜力,拉动社会资金进入矿产勘查领域,实现自治区地质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3月底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了"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通过一年多"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开展,整个地勘行业从思想认识到制度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也成为当前地勘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近几年我国矿业权市场中实际蕴含着的投资风险凸现,而矿产  相似文献   

11.
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我区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发生了质的变化,地勘产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普遍增强。但用科学发展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来衡量,当前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开拓与改革,地质勘查单位也逐渐企业化,逐渐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地质勘查单位在经济方面的管理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对于地勘单位的经营管理和勘测项目的运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分析地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业结构调整、人员培训管理以及有效的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究,从而找到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地质队有过辉煌的历史,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也曾有过风光不再的尴尬。但是,今天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赤峰市的一个在职职工不到500人的地勘单位——内蒙古地勘十院,市场收入和上缴利润分别是两年前的8.3倍和6.6倍,企业职工收入是两年前的3倍,企业投资额是两年前的5倍。2005年预计全院可完成市场收入2.5亿元,利税可达5000万元。这样裂变式的发展速度在全国地勘系统是少有的。在内蒙古自治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经验交流会期间,记者专访了院长王文龙。记者:作为内蒙古地矿局所属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典型之一,地勘十院的近乎裂变式的发展速度令…  相似文献   

14.
冯聪 《西部资源》2008,(6):22-24
1.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概况1.1行业规模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注册登记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共计1961个,全国从事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地勘单位(以下简称"地勘单位")职工总人数112.20万人。其中:在职职工63.08万人,离退休人员49.12万人。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例  相似文献   

15.
核地勘单位是核工业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既具有地勘事业单位的属性,又具有企业管理的特点。在整体推进核地勘单位改革的形势下,初步建立了以岗位聘用制为主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内在活力,为核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又安全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20日至21日,全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地勘单位企业化改制的推进,地勘单位融入到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地质工程勘察与施工等商业化地勘项目的竞争越来越激  相似文献   

18.
回顾"十一五",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合国土资源厅的坚强领导下,以内部企业化改革为主线,以地质勘查为立局之本,以矿业开发为工作重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比较全面、科学地回答了地勘单位生存与发展的两个基本问题,全局总体呈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建立了以地质找矿为中心,以找到大矿为目标的地质勘查运行机制。该运行机制是由许多彼此相关的运行机制构建而成的:包括资金投入机制、地勘单位运行机制、地勘成果产出机制等紧密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机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地勘体制改革的不断深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地勘单位的档案数据管理,存在职责不明、保存不妥的现象,造成了不良后果和严重损失,因此,加强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地勘人员质量意识和建立地质档案数据管理体系。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