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中部地区系指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等广大地区。这一地区金属矿产成矿条件较好,如进行进一步勘查,有望成为我国有色及贵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接替基地。一、内蒙古中部地区成矿区带划分及地质特征内蒙古中部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两大板块的结合部位。南部为华北陆块,在陆块北部边缘为中晚元古代白云鄂博和渣尔泰山裂谷带,向北依次为中晚元古代温  相似文献   

2.
王洪涛  杜岩  王冉 《西部资源》2015,(2):139-141
四子王旗小南山地区铜、镍矿赋存于辉长岩中,矿化区与线状重力等值线密集带或水平一阶导数线状异常(或串珠状异常)重叠,推断在矿区南北有近东西向断裂存在。磁法测量显示为一规则正异常。推测磁异常是由深部辉长岩岩体引起。由于该异常与化探Cu多金属组合异常吻合较好,同时在异常走向边缘有小南山Cu、Ni矿床,异常组合形式及地质条件都有可比性,进一步做大比例地质物化探工作。  相似文献   

3.
盘陀山位于北山地区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结合部之白玉山——方山口——鹰嘴红山早古生代被动陆缘带。盘陀山花岗岩体与被侵入地层单元组合表现出岩浆热穹隆构造特征,其主体在泥盆纪由大规模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二叠纪再次因广泛的侵入作用形成一系列分布于岩体中及其北部地层中的呈岩枝、岩脉产出的侵入体。两期主要的岩浆活动过程对于该区多金属成矿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主要对盘陀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该地区的多金属矿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疆乌恰县恰克马克地区构造上处于塔里木板块之麦兹-阔克塔勒晚古生代陆缘盆地内,属塔里木板块北缘隆起铜、铅锌、铁、钒、钛、锡、磷成矿带。文中结合实践对新疆乌恰县恰克马克一带铜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展开探讨,旨在对区内铜金多金属矿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超  匡薇 《西部资源》2019,(2):38-39
新疆天山—北山成矿带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华北板块接触带,地层发育齐全,岩浆岩十分发育,构造活动强烈,是典型的叠覆造山带。区内金属矿产以铜镍金铁为主,次为铅、锌、银、钨、钼以及稀有金属,是我国重要成矿带之一。本文对天山—北山地区主要金属矿产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大地构造演化、地层构造、岩浆岩等诸方面对控矿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区内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吉源地区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处理发现,土壤中Ag、As、Au、Bi、Cd、Mo、Nb、Ni、Pb、Sb的变异系数均1.0,La、U、Zn、Sn、Y、W、Co、Cu的变异系数均1.0,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所分析的18种元素分为4个组合:Zn、Ni、Co、Cd、Cu组合为一套与中基性岩或Cu、Zn矿化有关的元素组合;W、Mo、Pb、Ag、Bi组合为一套与Pb、Ag、W、Mo等矿化有关的元素组合;Nb、Y、Sn、U、La组合为一套与Nb、Y、Sn等矿化有关的元素组合;As、Sb、Au组合为一套与Au等元素矿化有关的元素组合。分布在吉源地区的综合异常显示Nb、Y、Sn、U、La组合与W、Mo、Pb、Ag、Bi组合及Cu、Zn组合元素浓集中心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且Nb、Y、Mo等元素三级浓度分带明显,且高值点较多,异常规模、异常强度、异常面积均较大,同时异常所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也较为优越,虽然区内未发现Nb、Y等稀有、稀土元素矿化点,但地质背景和土壤化探异常特征都显示出吉源地区具有很大的找寻Nb、Y稀有、稀土元素矿产的潜力,同时找寻Pb、Zn等多金属矿产也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自中生代以来,特别是燕山期,本区成为欧亚板块滨太平洋大陆边缘的一部分,从而卷入太平洋西岸古陆边缘活动带,形成大兴安岭火山活动带,并发生了强烈的断裂、断块活动,控制了本区燕山期火山—侵入岩浆活动以及矿化活动,并伴随广泛的铜、铅、锌、银、锡等多金属成矿作用,从而形成了本区域重要的矿产资源。构造活动与岩浆活动紧密相关,大规模岩浆活动造成地壳强烈运动形成褶皱或大规模断裂带。构造岩浆活动对成矿又有很大影响,是矿床形成(尤其是热液矿床)的重要条件。区内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的交汇部位为成矿有利地带。育林五队的铅锌多金属矿点产在北东和北西向构造的交汇处,多个矿点呈北东向排列。该区具有明显的化探异常,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额济纳旗基东地区位于北山成矿带,区内广泛发育黑云母花岗岩体。该文通过全区1∶5万化探工作,分析综合化探异常的信息,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17种异常元素分为金、铜两大类化探元素组合,认为华力西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体具有很好的找铜矿和金矿的前景,其异常元素对找矿有积极的指示意义,针对该套岩体有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时空演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1986、1994、2005年为时间断面,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长三角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综合交通网络及其可达性的时空演化呈现如下特征:①综合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综合交通可达性的不断提升,且第二阶段(1994-2005)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第一阶段(1986-1994);三时间断面上海及环太湖地区均为可达性最优区域,1986及1994年可达性较优区域大致由沪宁沿线和沪杭沿线构成>形,而2005则大致由沪宁沿线(含沿江地区)、沪杭沿线及杭甬沿线构成Z形;②可达性提升中节点获益具有明显区域差异,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初始值越高的节点其值下降幅度越大,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变化率中部地区低于南北边缘地区,但变化值及变化率在不同阶段均呈现不同特征;③从分省市角度,上海可达性最优,江苏板块次之,浙江板块较差,但上海的优势地位逐步下降,浙江板块与江苏板块间的差距正不断缩小;④综合交通可达性系数标准方差逐步下降,表明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网络发育日益成熟,但不同交通方式具有不同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敖包陶勒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公社北约22.4公里,距中蒙边境线3公里。该地区岩浆活动强烈,大面积出露早二叠世花岗岩体。1∶5万高精磁测异常与矿化蚀变区套合很好,且与化探异常有明显交集。该矿点岩体岩浆分异作用强,岩体局部成矿元素得到初步富集,矿化明显。主攻矿种为Cu、Sn、Ag,矿床类型为构造热液型,找矿部位为化探异常与正磁异常套合地区。该矿点地表孔雀石化及褐铁矿化较为明显,且在其外围物化探异常均有很好反应,建议扩大其勘查范围,力争寻找到中型以上铜、锡多金属矿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北山—阿拉善地区行政区划隶属阿拉善盟,西与甘肃省、北与蒙古国毗邻。从大地构造单元看,跨越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阿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扎鲁特旗达勒乌拉地区1 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分析,圈定了多种元素异常。根据元素组合特征及地质背景,进行异常评价,确定了两个找矿远景区,进行成矿分析。其中AP3综合异常区委最佳找矿靶区,并经过钻探发现了工业矿体;AP8综合异常区有进一步工作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矿区地处早古生代花牛山-黑山裂谷系岩浆岩带的西段,属“花牛山-金场沟金银铅锌钨钼多金属成矿带”西段。1∶1万土壤(岩屑)测量共圈出2个化探综合异常,以Au、Ag为主,其编号依次为AP-1、AP-2。综合异常中,Au、Ag、As、Sb异常套合性较好,浓集中心明显,异常梯度变化较大。Au、As、Cu、Fe异常多呈带状沿含矿蚀变带分布,因此Au、As、Cu、Fe异常可作为矿区中金(铜)矿化的地球化学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14.
郭超  陶城  朱绍伟 《西部资源》2019,(3):161-162
文章通过对甘肃省武都县地区物化探特征的分析,研究其之间关系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在其异常叠合区发现矿体,希望为该地区寻找金矿体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朱梦菡 《西部资源》2023,(1):142-143+168
安徽省庐江县塘串河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的西北缘,岩浆活动频繁,分异作用明显,地磁异常及激电异常有明显规律可循,存在寻找铜、镍、钴等硫化物矿床的潜力,同时应注意在F2断裂带内寻找金矿。文章通过系统分析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以期为该区今后找矿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区位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缝合带的北侧,经历了古生代西伯利亚板块陆缘增生和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板内演化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使区域构造背景更为复杂;中-晚侏罗世,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加剧,造成了大规模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本区既有古构造的继承性,又有新构造的明显叠加,是多期次复合成矿作用的有利地区.通过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的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属斑岩型铅锌矿床、火山热液型银铅锌矿床的复合矿区.不同的矿床类型,在地表形成不同的找矿标志,勘查中要根据矿床类型选择不同的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吐鲁番小热泉子铜矿的构造位置位于准格尔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交接地带。下石炭统小热泉子组是该矿区的重要含矿地层,研究小热泉子铜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对于该区寻找类似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福田地区是粤西北地区"三连一阳"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的组成部分,已发现中型矿床4处,找矿潜力巨大。文章在分析福田地区典型矿床特征的基础上,依据构造旋回、含矿建造、成矿时代、成矿作用,将福田地区中的矿床划分为1个成矿系列、3个成矿亚系列,并对成矿系列的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和矿床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论述,其中燕山期与早-中石炭世浅海相沉积作用有关的钨、钼、锡、铜、铅、锌等矿床及燕山期与中寒武世沉积作用有关的Cu、Ag、Au矿床和燕山期与晚南华世沉积作用有关的Au矿床是福田地区的主要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19.
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区域多元成矿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现的超大型铜矿之一。作为超大型铜矿,进一步认识其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为该区寻找和研究该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阐述该矿田区域地质特征,并探讨和分析成矿地质信息、物化探信息和遥感信息等多元成矿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分析结果和野外地质调查依据,提出该研究区区域成矿特征的几点认识:(1)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经历过拉张、汇聚、碰撞-固结、陆内堆积和弛张作用等形成过程,其成矿主要与汇聚阶段的俯冲-碰撞作用有关;(2)大型基底构造(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其衍生的线型次级构造或火山机构有重要的控制作用;(3)与矿田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成因联系的区域型地质建造(早石炭世的陆源碎屑建造和晚石炭世的复理石及基-中-酸性火山岩建造)以及大规模的花岗岩链派生的浅成侵入岩对成矿有利;(4)具有表示区域性地质特征(区域性深大断裂、板块边缘岛弧等)的重力梯度带,重、磁场等值线形态的扭曲或线性的重、磁异常带反映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是找矿远景区;(5)大规模高背景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区的存在(以Cu为主、伴有Ag、Au、Mo、Cr、Ni、Co、Zn、W、Pb元素组合的高背景和异常区)提供成矿物质背景信息;(6)遥感信息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古火山机构、浅隐伏侵入岩体及区域构造格局等控矿因素特征。基于多元信息分析的成矿特征认识对该区进一步寻找和研究该类型矿床有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布敦乌拉矿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铅锌-银-铜-锡-铁成矿带,目前圈定的银矿体大都为隐伏矿体,赋矿岩性为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的黄白色流纹岩,岩性控矿明显,矿体同时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经验证,DJ-1异常为区内矿化集中区,为矿致异常,目前发现的布敦乌拉银矿床就在该异常内。目前,布敦乌拉矿区勘查面积较为局限,外围大面积未进行勘查,总结已发现矿体的成矿规律,可为进一步勘查提供可靠的参考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