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础与方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农用地产能的概念、核算的基础和方法,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明确了农用地产能的概念和层次;探讨了农用地产能核算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关系,指出农用地分等成果是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础,农用地产能核算是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应用与继续;可以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核算农用地理论产能,依据农用地利用等指数核算可实现产能,依据农业统计数据核算实际产能,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以不同层次的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核算不同层次的产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冀豫鄂三省农用地分等成果一致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用地省级分等成果是国家级成果汇总的基础,省级成果是否具有一致性,省际是否平衡协调是国家级汇总研究的重点内容。以冀豫鄂三省为例,标准样地为样本数据,分析标准粮产量与农用地等别关系,剖析农用地省级分等成果的内部一致性以及省际差异程度。检验结果表明:各省农用地分等结果与标准粮产量间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相关程度与变化关系不具有整体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用地分等尚处于研究阶段.本文以福州市仓山区为例,根据农用地分等的依据和原则,利用GIS技术开展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概述了农用地分等技术路线,评价单元的划分,分等参数的计算及成果图的输出等几项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农用地分等研究——以福州市仓山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农用地分等尚处于研究阶段。本文以福州市仓山区为例,根据农用地分等的依据和原则,利用GIS技术开展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概述了农用地分等技术路线,评价单元的划分,分等参数的计算及成果图的输出等几项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5.
基于MODIS影像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动态快速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遥感技术动态并快速地监测农用地自然质量时空上的变化信息,是当前农用地质量研究的热点问题.以MODIS影像和江苏省农用地分等属性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GIS,RS技术以及统计学原理,以宜兴市为研究区进行遥感影像灰度值与农用地自然质量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借助回归分析建立农用地自然质量遥感的MODIS数据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无锡市农用地分等单元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利用MODIS数据模型对农用地自然质量时空上的变化信息进行监测是可行的.最后探讨了MODIS影像反演农用地自然质量产生误差的原因,对进一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用地自然质量动态监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用地是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产量与品质)。该研究在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的基础上,探讨将能值分析与模糊评价相结合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农用地健康状况的方法,提出了包含质量、产能和土壤环境目标的农用地健康模糊评价体系框架;并基于能值分析理论构建了由能值利用系数和农用地压力系数构成的农用地能值指数评价模型,对农用地健康模糊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以期实现农用地健康评价结果的区域间可比,为农用地健康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的要求,提出了四种带有顺序性的分等单元制图综合方法,第一按地类、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相同合并邻接单元;第二在构建位于分等单元之外约束性Delauney 三角网的基础上,用边长作控制合并邻近地类、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相同的单元;第三删除零星单元,将面积归并到乡内地类、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相同的单元中;第四扩充零星单元.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编程实现,并在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项目中得到了应用.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严密的数学逻辑性,同时对地图制图综合这一前沿学术研究议题也具有一定借鉴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回顾我国农用地评价历史的基础上,揭示了当前农用地分等的本质,归纳了农用地分等的技术路线,并结合福建省农用地分等工作的实际,对农用地分等的理论、方法、实践操作和成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农用地分等的科学性,促进农用地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林芳 《福建地理》2005,20(1):1-4
本文在回顾我国农用地评价历史的基础上,揭示了当前农用地分等的本质,归纳了农用地分等的技术路线,并结合福建省农用地分等工作的实际,对农用地分等的理论、方法、实践操作和成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农用地分等的科学性,促进农用地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集约利用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研究的重要内容.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是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关键技术.从农用地分等成果入手,用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系数对其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界定了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内涵,阐述了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系数的概念,提出了利用产能潜力系数和效益潜力系数计算集约利用潜力系数的方法.利用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系数,对临沂市农用地的集约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地产能的城郊农用地健康评价体系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综合分析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香河县、大厂县接壤区农用地分等成果及其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城郊农用地健康评价等别与产能PI1、农产品质量PI2、土壤质量PI3、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PI4、投入产出状况PI55类指标体系和内梅罗(N L Nemerou)指数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产能高、健康状态良好,但区域地表水水质差以及污水灌溉会使区域农用地面临一定的健康风险,提出保障城郊农用地健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不同层次的农用地分等成果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向。文章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导向,以农用地利用等别与自然等别的高低延伸顺序与耕地最低需求量相结合,确定出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以基本农田数量的105%~110%为基准,将县级利用等别图与自然等别图重叠的区域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交叉运用分等的土壤肥力图、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曲线图来选择作物适宜生长区和改良土地用养结构;以分等因素图作为限制因子的选择标准来划分土地限制类别区。  相似文献   

13.
修正法定级是在农用地分等指数的基础上,根据定级目的,选择区位条件、耕作便利度等因素计算修正系数,对分等结果进行修正,评定出农用地级别,是分等结果的细化和深入。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高中低产田区农用地产能影响因素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中的可实现产能总产为依据,利用所建立的产能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高中低产田区分别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指标对不同质量区产能的贡献率差别显著,且存在明显的规律性,高产田区农业科技条件对产能的贡献低于中低产田区,而中低产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耕地质量、粮食生产水平和农田基本建设水平对产能的贡献均远低于高产田区。高产田区影响产能的主要问题为农业科技对产能的贡献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中低产田区产能的问题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较少、耕地质量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低等。因此,各区在制定提高产能相关措施时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5.
农用地分等定级中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是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性工作。该文提出了标准耕作制度的定义 ,探讨了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原则和确定方法 ,并以黄淮海为例作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县级农用地分等评价单元划分方法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叠置法、地块法、详查图斑法和动态网格法是划分农用地分等评价单元的四种主要方法。该文结合实例 ,对以上四种划分方法作了介绍 ,并逐一比较、评析了其优缺点、适用地域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农用地分等定级中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是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性工作。该文提出了标记耕作制度的定义,探讨了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原则和确定方法,并以黄淮海为例作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县级农用地分等评价单元划分方法评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叠置法,地块法,详查图斑法和动态网格法是划分农用地分等评价单元的四种主要方法,该文结合实例对以上四种划分方法作了介绍,并逐一比较,评析了其优缺点,适用地域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以豫西北太行山地丘陵类型区为例,采用比较法和模型法探讨了耕地整理等级目标的确定问题。研究内容:(1)基于农用地分等的方法,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通过耕地建设等级影响因素标准组合研究,可以确定耕地建设等级的评价方法,进而确定耕地整理的质量等级目标。(2)根据影响因素标准组合,结合土地整理设计工作,确定出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所能达到的标准,该标准能够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工程标准编制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农用地分等成果与等别评价方法可作为确定耕地建设等级目标的方法与成果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科学量化评价农用地集约利用变化过程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新疆拜城县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多因素综合评分法对历年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然后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考察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拜城县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农用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率和持续状况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贡献率呈现出各自的变化特征。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数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是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数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随着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数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将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