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简要介绍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绿色矿山的必要性,提出绿色矿山发展途径,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实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目标,希望可以给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2.
李治  李国平  胡振 《干旱区地理》2017,40(2):434-440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平台,城市尺度的低碳建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部特大城市-西安市为例,分别从碳排放量变化趋势、未来发展目标、关键部门能耗系统分析其低碳发展现状,指出存在问题及可能的节能减排潜力,认为西安市高碳发展模式明显,面临资源禀赋差异、能源消费结构的锁定效应、能源利用效率低、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高能耗建筑多、碳汇能力弱等问题。基于此,制定工业节能技术改造、城市空间合理布局、推广绿色建筑、社会治理创新和政策保障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低碳发展是旅游目的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探索低碳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目的地旅游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将生态因素引入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构建旅游地4E系统(能源Energy-经济Economy-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其次,提出旅游地旅游产业低碳发展模式的构建须遵循因地制宜、综合协调、综合效益最大化、可持续性与节能减排优先5个原则。第三,从构建依据、发展理念、发展手段与发展目标等方面提出旅游地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的构建思路。最后,以旅游产业能源系统、旅游地生态系统、旅游地环境系统与低碳旅游经济系统为核心,构建基于4E系统的旅游地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厘清现有低碳旅游研究方向,将国外低碳旅游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出现频数"与"共现次数"两大统计指标所构关键词共词矩阵,对国外低碳旅游研究共词网络及知识图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外低碳旅游研究集中于"测量—减排—补偿"这一逻辑脉络,研究内容已基本形成体系,然而受"先减排后补偿,以建立碳中和目的地"这一目标影响,减排和补偿研究领域一直呈重叠现象;(2)低碳旅游测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测量方法和测量对象2个方面,并识别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以及旅游活动是影响旅游碳排放的关键变量;(3)低碳旅游减排研究涉及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低碳旅游消费方式2个方面,且旅游交通、旅游住宿与旅游活动这三者不仅是旅游碳排放形成的核心因素,同时也是实现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关键所在;(4)低碳旅游补偿研究包含经济补偿措施、工程补偿措施以及教育补偿措施3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首届海峡两岸低碳农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研讨会于2010年6月在福州市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来两岸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战略研究、固碳增汇模式与关键技术、废弃资源利用与节能减排、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和进展,并提出了新时期两岸低碳农业发展的战略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旅游业规模大且近年来发展迅速,是全球旅游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PSR框架,综述性考察中国旅游业的减排压力、碳排放状态和以政府为主的利益相关者反应。研究发现:(1)源于中央政府的节能减排战略要求和旅游业快速壮大的产业规模,中国旅游业具有较大的碳减排压力。(2)中国旅游业碳排放量占全球旅游的12.5%–14.6%,占中国碳排放的3%左右,中国游客每人次旅游碳排放量低于全球水平的1/2。(3)中国政府重视节能减排,国家旅游局等部门主要通过制定行业标准的方式,引导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建立绿色经营和管理体系;在交通领域,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城市智能共享单车发展十分迅速,有效降低了旅行中的碳排放;中国游客普遍具有较高的低碳旅游认知和意愿,但也还需要更多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公众意识。  相似文献   

7.
首届海峡两岸低碳农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研讨会于2010年6月在福州市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来两岸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战略研究、固碳增汇模式与关键技术、废弃资源利用与节能减排、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和进展,并提出了新时期两岸低碳农业发展的战略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8.
雷军  张利  张小雷 《干旱区地理》2011,34(5):820-829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减排CO2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以我国西北干旱区特大乌鲁木齐为例,分别从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产业和行业能耗情况、碳排放和碳汇能力等方面系统分析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指出了乌鲁木齐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认为乌鲁木齐当前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明显,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9.
固阳县位于包头市正北50公里处,全县总面积5025平方公里,总人口21.1万人,城镇化率37.9%。政府所在地金山镇建成区面积约13.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为8万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低碳生活、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新的发展理念也被提到小城镇建设当中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思路。建筑业作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支柱产业,它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业走绿色持续发展道路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固阳县金山镇为例,就城镇建设当中实施可持续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做简要的分析,并对如何发展绿色建筑的策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10,(19):61-61
英国一直引领着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将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而且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1.
根据低碳绿色城市的发展目标、关键问题和重点领域,从经济低碳化、社会低碳化、资源低碳化、设施低碳化、环境友好化、环境绿色化6个方面构建了低碳绿色指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对我国GDP值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低碳绿色发展格局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碳绿色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城市之间存在差异;低碳绿色指数在空间格局上是东高中低、西部居中,沿海高于内地;不同区域、规模、财富、职能的低碳绿色指数及各分指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人口规模、贫富水平分别与低碳绿色指数间均是弱相关关系;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第二产业比重、服务业比重、能源强度分别与低碳绿色指数间依次是无、弱负、极弱负向、弱、中等负向的相关关系;低碳绿色发展各个方面不够平衡,一些欠缺有待弥补。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驱动因素、减排贡献与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低碳经济方面的差异性使中国在推进绿色"一带一路"战略时面临着投资领域及投资国的倾向性选择问题。采用普通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析了1992―2011年"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通过构建指标量化评价了这些国家的历史减排贡献与潜力。均值回归结果表明:人口、人口城市化水平、工业产值占比、非可再生能源占比和人均GDP对碳排放的增长作用依次减弱;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人口数量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对中等排放国家的碳排放影响最大,人口城市化水平和非可再生能源占比越高对高排放国家的碳排放影响越大,人均GDP增长越快对高排放国家的影响越小。从减排贡献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的产出效应、减排努力和脱钩指数都1,大多数年份的减排努力都小于产出效应,并且脱钩指数在大部分年份甚至都0,即这些国家在低碳经济方面几乎没有发生过脱钩效应。从减排潜力来看,高达28%的国家已经挖掘的减排潜力尚未达到全球平均水平,大部分国家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因而对这些国家采取针对性的碳减排举措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其碳排放的问题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相关研究方法仍不成熟。本文以开封市为例,基于改进的EIO-LCA模型构建了旅游业碳排放矩阵,分析了城市旅游业及相关部门的碳排放状况。结果显示:城市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比例较小,其碳排放强度低于GDP碳排放强度,不同城市旅游者类型的人均碳排放量差异较大;旅游业各部门的碳排放量及直接碳排放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各部门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碳排放影响不同。旅游业虽不是"无烟产业",但可称为"低碳产业",发展旅游业对城市的节能减排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部资源》2013,(2):46-4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有色金属工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碳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 年GDP碳排放强度较2005 年降低40%~45%,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国层面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实质性转型,更有赖于省区层面节能减排的具体行动。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提供的方法,本文估算了全国30 个省区1997-2010 年碳排放强度,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中国省级尺度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旨在为政府制定差异化节能减排的政策和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 1997-2010 年,中国能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从4.16 Gt 增加到11.29Gt,年均增长率为7.15%,而同期GDP年均增长率达11.72%,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态势;② 1997-2010 年,碳排放强度的Moran's I 指数呈波动型增长,说明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在省区尺度上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有不断增强的态势,同时,碳排放强度高值集聚区和低值集聚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或空间锁定;③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率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时空格局演变具有重要影响;④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走低碳城市化道路,以及实行节能减排省区联动策略是推动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已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概述国内外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研究历程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业、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活动、旅游景区的能耗和碳排放测度、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与适应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国外研究相对综合和深入,对旅游业能耗与碳排放的结构及其定量测算与情景分析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基于"测定—减排—补偿"体系化的节能减排措施。国内研究起步较晚,需在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重点领域的定量测度、情景分析和动态预测、深化研究内容等方面更加深入,为我国旅游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生态新城新区作为城市空间可持续扩张的一种新形式和新城新区建设的重要主导方向,正在把中国新城新区建设推向一个理性发展的新阶段。通过近15年来的发展与建设,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从概念转向示范试点,数量不断增多;低碳生态工业园区和社区建设取得示范成效;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尚处萌芽阶段;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推动低碳生态产业正在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低碳新城新区建设中也暴露出一系列新问题,表现为部分新城新区以低碳生态之名变相圈地造城,盲投盲建加大负债风险;部分新城新区挂着低碳生态之牌,发展着"低端不低碳"和"生产不生态"的产业;选址普遍存在重"大"轻"小",重"新"轻"旧"的现象;建设缺失通用的衡量标准与权威性强的通用指标体系。针对这些问题,未来要加强智慧低碳生态技术的集成应用,建设一批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大力发展智慧低碳生态产业,提升新城新区建设的智慧化、生态化和低碳化;构建一套通用性强的国家建设标准及指标体系;推行融智、融商、融资的"三融模式",引进民间资本;推行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和技术规划的"三规合一"模式,以科学的低碳生态新城新区规划指导新城新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住宿业作为旅游业的主要用能部门之一,其碳减排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住宿业碳排放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住宿业直接和间接用能碳排放的计算、碳减排影响因素、碳减排措施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量的居多,各种统计分析法都有所涉及,国内住宿业碳排放的研究比国外相对滞后。总体上学术界对住宿业碳排放的研究内容由浅入深,研究方法由简单到复杂,为住宿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低碳旅游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向世界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本文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核算了主要减排途径的碳减排潜力,提出了至2020年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框架。研究发现,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演化之间存在倒U字形曲线关系,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成效是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的前提。此外,工业技术节能、建筑节能和道路交通节能也还都有一定的潜力。在不同情景下,工业技术节能对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的贡献程度在12%~14%之间,建筑节能和增加非化石能源规模分别可以起到10%左右的贡献,道路交通节能的贡献率在2%~3%之间。  相似文献   

20.
梅州市地处粤东北,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发展基础等多方面原因,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属于经济欠发达山区。梅州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客都、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明显。梅州市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自身优势转化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符合节能减排时代主旋律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梅州市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梅州市的比较优势,探索梅州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路径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