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楚游日记》为依据,并结合有关史料,印证了明末湘南人文经济的基本概貌:明末湘南商品经济发展已达到了一定水平,但贫富悬殊,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宋明时期湘南的书院文化和宗教文化并盛,但明末也出现了明显衰败;明末湘南风景名胜丰饶度大,地域特色浓。据此可以肯定徐霞客《楚游日记》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古代日记里蕴含着丰富的天气气候记录,使我们有可能从逐日的记载中,将过去气候演变环节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得到明确的答案;通过对逐日记载的天气日记的气候恢复,还能为大尺度的气候重建,提供更高分辨率的依据。通过整理明代李日华所著的《味水轩日记》中天气、物候、感应和天文记录,并且和其它史志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公元1609年地方志“冬无雪”的记载可能有误,并初步重建了公元1611年夏秋季节的台风带来的暴风雨天气、公元1613年和1614年的秋旱、公元1616年雨雪冰冻的天气过程和极端天气,以期能对明代嘉兴地区的气候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最初知道香格里拉一词是从酒店的名字上,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位美籍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根据奥地利血统的美国人洛克的探险照片、日记、记录,所著《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场景引出的一词,从此,香格里拉成了一种永恒、和平、宁静的象征。权威的《不列颠文学家辞典》特别称此  相似文献   

4.
杨载田 《福建地理》2002,17(1):38-41
丹霞地貌是一种具有很高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的风景名胜资源,湘南多有分布。徐霞客“楚游”时对其进行过考察,并在其《楚游日记》中进行了详尽记载和描述,乃至成为湘南人民今日进行丹霞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和重要科学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丹霞地貌是一种具有很高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的风景名胜资源,湘南多有分布。徐霞客“楚游”时对其进行过考察,并在其《楚游日记》中进行了详尽记载和描述,乃至成为湘南人民今日进行丹霞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科学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雷 《地理学报》2021,76(3):765-765
近代中国地理学在一定意义上是从西方引进,然后再本土化的过程,其中地理留学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22年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哈佛大学博士竺可桢就曾请求学校向欧美派遣地理留学生。地理留学如此重要,但其史料散见于众多的回忆和学术机构之中,第一手资料非常罕见。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在英国留学期间留下了大量的课堂讲义、研究札记、日记、译稿、地图批注以及信札。2020年文津出版社出版侯馥兴和唐晓峰编写的《侯仁之手稿笔记:留英期间手稿笔记》一书,详细记录了侯仁之在英国留学期间的文稿笔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民国地理留学的史料缺憾。  相似文献   

7.
基于日记的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媛  李蓓蓓  李忠明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10):1545-1554
重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为分析当前气候变化规律和模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历史参考情景。古代私人日记中保存的气候信息,因其直观性强、分辨率高等特点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成为重建历史气候时使用较多的一类代用数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日记资料,已经重建了多个地区历史上的温度、降水及物候变化,并已逐步由定性描述发展到定量研究。本文从代用指标、研究方法、研究成果3 个方面,对基于日记的历史气候重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得到以下结论:① 重建指标选取上,国内外均较常使用天气情况日数和感应记录两类指标;此外,国内常用自然生长植物的物候期,而国外还使用风向、云量等指标;重建指标类型可分为定量、半定量、定性3 类,定量与定性指标使用较多,半定量指标使用相对较少。② 重建方法上,中外研究者多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转换法等;资料校对方法上,西方学者多采用器测资料进行检验,国内则常选用方志与官私文件进行校订。③ 国外研究的重建内容主要涉及区域温度和降水;而国内除了温度和降水重建外,还研究了沙尘和梅雨等中国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利用日记重建历史气候的优势在于,日记中保存的历史气候信息细节丰富、时间分辨率高,因而能够很好地保证重建结果的准确性。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应继续改进代用指标的定量转换和重建结果的校验方法,并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同类研究结果的集成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地理学界必须关注的一个大事件是2011-2015年陆续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包括《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中国地貌》、《中国气候》、《中国水文地理》、《中国土壤地理》、《中国植物区系与植被地理》、《中国动物地理》、《中国古地理》、《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和《中国海洋地理》10部专著。该系列专著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形成演化、基本特征、类型划分、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做了全面系统地揭示和阐述,并结合新时期  相似文献   

9.
1983年11月12日至16日,中国地理学会在无锡召开了地理学术刊物编辑工作经验交流会。《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历史地理》、《世界地理集刊》、《经济地理》、《中国沙漠》、《冰川冻土》、《热带地理》、《四川地理》、《山地研究》、《新疆地理》、《中原地理研究》、《地理集刊》、《地理丛刊》、《地理译报》,《国外地理文摘》等十七个刊物编辑部的代表共34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中国药理学报》主编丁光生研究员,科学出版社期刊编辑室李瑞旭同志,介绍了编辑工作的经验和科技期刊出版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叶梅雨带位置的初步推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取《湘绮楼日记》中1869~1916年间长沙、衡阳地区夏半年(4~9月)的逐日天气记录,重建4~9月逐旬平均降水日数序列和6~7月逐候平均降水日数序列,与现代(1951~1980)长沙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当时梅雨期结束于7月3候,较现代推迟2候;梅雨持续时间2~3旬,比现代长约1旬。参考物候信息(历年平均蝉始鸣日期)得出结论: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冬季风势力强于现代,压制了副热带高压北进,当时梅雨带位置较现代偏南1~2个纬度。长衡地区因此较现代更接近梅雨带中心,出现了更明显的梅雨。  相似文献   

11.
民政部制定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于1996年6月出台了。《细则》是以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为基础制定的,是对《条例》的说明和补充,是对我国地名管理法规的进一步完善。《细则》对地名管理的组织机构、职权、地名管理的目的、任务、范围、内容、奖惩以及各项管理工作要达到的标准、遵循的原则和规范等,都做了较之《条例》更为全面、详尽的阐释。同时,还对《条例》中较少涉及到但在地名工作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了补充规定。因此,《细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1986年6月16—20日,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各期刊编辑委员会或编辑部代表、科学出版社代表和院印刷厂代表,共160余位云集青岛,举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工作会议。会上对院自然科学期刊作了一次检阅。 目前,中国科学院的自然科学期刊近160种,分为三大类,即学报类、通报类(或杂志类)和科普类,其中学报类期刊占院自然科学期刊总数的76%。 院自然科学期刊中,属地理学期刊的有:《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理知识》、《自然资源学报》、《自然资源》、《干旱区地理》、《中国沙漠》、《冰川冻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名》2009,(3):80-80
书法家、篆刻家郭勇孝先生在沈阳首创中国第一家为企业和个人起名定号的专业公司,轰动了全国。自88年开始为各界人士命名至今已有17年时间,《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千余家媒体争相对此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名》2009,(2):F0002-F0002
书法家、篆刻家郭勇孝先生在沈阳首创中国第一家为企业和个人起名定号的专业公司,轰动了全国。自88年开始为各界人士命名至今已有17年时间,《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千余家媒体争相对此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5.
书法家、篆刻家郭勇孝先生在沈阳首创中国第一家为企业和个人起名定号的专业公司,轰动了全国。自88年开始为各界人士命名至今已有17年时间,《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千余家媒体争相对此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6.
1989年6月,第一位“大陆杰出人士”应邀访问台湾。此事立即引起海内外新闻界的轰动,《人民日报》(海外版)以“第一位叩开台岛之门的大陆学者”为题加以报道,台湾《中国时报》在“焦点人物”栏目刊登特写照片和专访,《瞭望周刊》(海外版)、《中华英才》、《华声报》、《地理知识》、台湾《大地》杂志等新闻和学术媒介也都纷纷刊载有关文章。这位新闻人物就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赵松乔先生。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全国地理期刊编辑出版年会于2011年4月21日至4月25日在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和福建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承办。本届年会的主题:地理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来自全国33种地理学及其相邻学科期刊的5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届年会,这些期刊包括(以刊名拼音为序):《冰川冻土》、《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城乡规划》、《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地理学报》英文版、《地理研究》、《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地学前沿》英文版、《地域研究与开发》、《福建师范大学学  相似文献   

18.
《调风月》,是元代伟大的剧作家关汉卿的作品,全名《诈妮子调风月》,有《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世界文库》本。《调风月》是元杂剧中,婢女形象塑造得最鲜明的代表作之一。这个剧对于我们认识当时黑暗的社会,了解下层妇女的不幸命运和统治阶级的虚伪、凶残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戈情:知名作家,出版了多部文学作品,创作了剧本《胡蝶》、《晚秋》、《帝国军妓》、《魂归何处》及《周璇》(与人合作)等,影响颇大。王璐瑶:王戈情之女,著名影视演员,曾在《大唐歌飞》、《天龙八部、》《雪山飞狐》、《周旋》、《王府刀客》、《帝国军妓》、《梁红玉》、《真假一家亲》等50多部影视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出版个人唱片专辑8张,她被媒体称为“东方美女”。  相似文献   

20.
德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关于中国的研究成果打开了近代西方国家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窗口,他命名的“丝绸之路”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认同并沿用至今。国内学界对李希霍芬学术贡献的评述聚焦于他对中国地质和地球科学的贡献,但对其研究成果的人文-经济地理学价值尚缺少深入的总结。本文分析李希霍芬到中国考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以《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为基础文献,梳理李希霍芬于1868~1872年间在中国的历次考察路线和主要考察内容,以及与中国古“丝绸之路”相关的考察计划;从当代人文-经济地理学视角总结分析了李希霍芬对中国研究的学术价值和贡献,如区位分析、“联系”与“流”的分析、农业地域差异分析、人地关系分析、制度与文化因素分析等;最后提出李希霍芬在中国的考察研究对当今“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及人文-经济地理学界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