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刊讯]日前,经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联合广州市财政局批准,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组建广州市卫星导航定位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的网络在线增值服务系统建立方法,结合已有的广州市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及该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格网模型成果,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网络发布的卫星导航定位一体化在线测量服务软件。  相似文献   

3.
朱建伟 《北京测绘》2009,(3):48-49,56
网络RTK服务是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核心服务,本文分析了主辅站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根据其特点构建了广州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网络RTK服务框架。同时进行了测试和检验得出了该技术的应用结论。  相似文献   

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日益成熟,基于该系统建立覆盖广州市北斗卫星导航连续定位服务系统,经对网络实时载波相位差分(RTK)初始化时间和精度进行的测试,进一步证实了系统服务效率与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5.
GZCORS系统整合后将覆盖全广州市行政区域范围,通过基准站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能接收并解算GPS及北斗卫星数据,同时结合已完成的广州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可在全广州市域向大量用户同时提供稳定可靠、实时高精度的三维定位,为城市勘察测量带来新的便利。  相似文献   

6.
《全球定位系统》是我国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的专业性科技期刊。本刊为双月刊,主要报道卫星定位技术在导航、定位、测绘与授时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报道GPS、GLONASS、GALILEO和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应用。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扩大学术交流,本刊已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海洋渔业大国,为了有效保护渔业资源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需建立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集定位、导航和双向短报文通信为一体,特别适用于我国海洋渔业安全监管领域。本文描述了基于北斗卫星的船舶动态监控系统的设计,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各地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渔业生产和渔船安全救助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规模迅速发展,伪卫星增强CORS系统将有望成为城市实现高精度全地域无缝定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CORS定位系统和伪卫星定位的一般原理,探讨了伪卫星增强CORS定位系统范围和定位精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该定位模式的一般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游 《现代测绘》2023,(5):8-12+1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3种轨道类型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抗遮挡能力强,同时创新融合导航与通信能力,具备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能力。利用小型无人机搭载低成本北斗/GPS芯片,设计并实现软硬件系统。通过实时回传的观测数据,采用GPS、北斗以及北斗/GPS组合三种定位模式,进行实时单点定位,并对各模式下的可见卫星数、空间几何精度衰减因子和定位精度进行分析与评估。实验表明:无人机载北斗/GPS组合定位,平均PDOP值为1.4,可见卫星数达32,实现了较优的观测几何构型,历元利用率高。北斗/GPS组合模式与RTK接收机获取的坐标比较,在E、N、U方向上定位偏差分别达到2.5 m、4.1 m和2.4 m。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日前,从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传来喜讯,根据《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广东省名牌产品推进委员会确认,中海达全资子公司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导航定位产品被列入"2013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名单,是广州市内唯一一家获该项殊荣的测绘地理信息类企业。此次获评广东省名牌产品,表明中海达卫星导航定位产品质量获得了省级政府部门的充分认可,其行业知名度、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杨翼飞 《全球定位系统》2019,44(2):116-120,126
针对广西测绘基准管理运维和服务分散、机械和线下管理业务的不足,基于互联网、卫星导航定位和地理信息等技术构建广西现代测绘基准管理与综合服务平台,对广西现代测绘基准进行统筹监管、智能化运维管理和差分服务(C/S)与线上一体化服务(B/S).通过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并网管理,提升政务服务和安全监管的能力;利用视频监控、电子运维和委托保管制度实现运维的智能化;利用全线上申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自动化解算和多级多星定位服务,提升用户申请和使用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平台的建设明显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运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无人、无通讯信号的艰险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其传统模式是小组独立作战,工作环境基本与世隔绝。由于卫星电话或电台在成本和使用上不便,使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处在极其原始状态下,保障生命安全和地质工作调查精度困难极大。通过3S技术、IP通讯卫星技术与北斗系统、网格GIS和“云”计算技术的集成,构建北斗系统与网格组合的静动态4级组网模式和多种资源的协同技术,形成天地空技术合一的现代化野外地质工作+管理+安全保障的技术架构与智能地质调查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伪距差分服务端压力大,以及在复杂环境下进行导航定位,某些历元卫星信号弱、卫星数不足、无法连续定位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虚拟格网伪距差分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先验信息和动力学模型,解决了复杂环境中动态定位结果不连续、定位精度低等问题。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该文分别进行了动态、静态实验,并与最小二乘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静态模式下,卡尔曼滤波算法比最小二乘算法的定位精度,在N、E、U方向分别提高48.3%、47.1%、52.5%;动态模式下,卡尔曼滤波算法比最小二乘算法更加稳定,更适合复杂环境定位。  相似文献   

14.
动态GPS精密单点定位三种星历精度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动态GPS中采用不同星历的定位精度问题,给出了无电离层模型数学方程,改正了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效应、相对论效应以及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等误差的影响,采用扩展Kalman滤波解算出每个历元时刻接收机坐标。采用Rapid、Final与RTS共3种不同星历产品计算KPPP,比较了3种不同星历解算结果。对比实验表明:使用Rapid星历计算KPPP结果与Final星历计算结果偏差很小,处于2cm之内,故在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动态GPS工程应用中可以采用Rapid星历替代Final星历;而使用RTS星历计算结果与Final星历计算结果偏差1.3m,使用RTS星历定位精度低于Final、Rapid星历计算结果,但其具有实时定位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动态定位精度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在民航的发展。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通过与作为真值数据的组合导航定位数据进行比较仿真分析了实测数据下精度因子与可见星数目的占比分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低海拔平原地区和高海拔山脉地区均可以提供实时导航定位服务且定位结果均符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标准,满足用户的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16.
征供一体化土地批后监管系统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土地批后监管工作中,由于缺乏动态监管的有效途径和技术,存在信息获取速度慢、共享程度低、流通性差等问题。征供一体化土地批后监管系统依托多源遥感数据,结合GPS定位技术与GIS空间信息技术,对土地征收征用、土地供应建设用地项目实施动态监测,对监测成果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对建设用地供应、储备、利用信息的收集、整合与更新管理等功能;并构建了征地、出让土地之间的土地流转关系,从而形成了征、供、管一体化的批后监管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小型水坝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提出并构建了小型水坝数字孪生动态监管云平台,论述了小型水坝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思路。首先基于物联传感设备实现雨水情、坝体安全感知,然后通过构建室内外一体化精细三维模型搭建统一时空数据底座,实现视频监控与三维模型的融合,最后基于AI技术实现入侵检测,构建小型水库动态监管云平台。数字孪生技术能够为水库大坝提供全面的实时监测信息,实现实时连接与动态交互。本文初步探讨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库大坝管理中的应用,可为小型水坝状态感知与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述GNSS多系统融合定位的数学模型、分析各项误差处理策略以及参数估计方法,基于日本东京海洋大学RTKLIB软件进行GPS、GLONASS、Galileo、BDS多系统融合定位试验,并分析其动/静态定位稳定性和精度。试验结果表明:GNSS多系统融合收敛时间与GPS单系统相比缩短30%~50%,定位精度与GPS单系统相比可以提高20%~50%。此外,在卫星高度截止角大于40°和不利观测环境条件下,单系统可见卫星数不足,从而导致无法进行连续定位,但多系统融合可视卫星可获得比较好的定位精度,在建筑物密集区、山区和卫星遮挡较为严重的恶劣条件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GPS定位中的对流层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分析对流层延迟特性在GPS导航中造成的定位误差,并主要介绍目前卫星定位领域主要应用的一些对流层折射修正模型。基于霍普尔德模型和萨斯塔莫宁模型,提出一种在缺少实测气象参数条件下,使用的简单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静态和动态接收机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气象参数的简单修正模型可以消除70%左右的对流层影响,有效地提高GPS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0.
观测信息随机模型在参数估计、质量控制和精度评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准确的观测信息随机模型是北斗精密定位的基础。首先,利用简化的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方法估计北斗三号卫星观测信息精度,并拟合模型系数;然后,利用全局检验和ω检验对基于分段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指数函数的随机模型进行统计检验,分析随机模型统计特性;最后,利用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检验各随机模型对定位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北斗三号卫星的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精度均与高度角相关,且观测类型不同,相关程度不同;基于指数函数的随机模型在拟合误差、全局检验和ω检验中均表现出最优的性能,全局检验浮点解和固定解的误警率仅为5.1%和4.9%,ω检验伪距和载波相位最大误警率分别为5.8%和6.8%,PPP收敛时间最短,定位精度最高。基于指数函数的随机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北斗观测信息精度,提高北斗三号卫星精密定位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