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的油气普查勘探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丰富的石油地质资料和成果.但70年以前本区主要勘探目的层为中新生界.1978年我们提出塔里木古生界的石炭一二叠系、寒武一奥陶系是重要的生、储油气岩系.1980年在麦盖提斜坡上打的麦参_1井于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高产油气流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东北拗陷区沙雅隆起的雅克拉构造上打的沙参二井,于1984年9月22日钻至5391米的奥陶系顶部白云岩时喜获高产油气流.这一油气流的发现是新地区、新领域、新类型和新的深度方面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揭开了古生界找油气的序幕,打开了人们找油的新思路,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普查勘探工作新的里程碑和转折点.由此更加证实了塔里木盆地的找油领域广阔,油气前景可观,是寻找大油气田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论塔里木盆地形成大油气田的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玉柱 《现代地质》1992,6(1):39-45
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查工作已有40年的历史,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和油气成果。特别是1984年塔北沙参2并获高产油气流,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的首次重大突破,而后,该盆地的油气勘查工作出现了新高潮。从1988年以来又连续实现了新构造、新层位上的新型油气藏的重大突破。笔者从油气资源、构造条件、成藏条件等方面论述该盆地形成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4.
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的油气勘探是整个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油气勘探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28—1931年中瑞西北考察团成员袁复礼和丁道衡,曾在该地区发现了广泛出露的海相白垩系和第三系以及莎车西南上窝铺油苗.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油气勘探,在新中国诞生后才开始.经过建国后近50年的油气勘探,对这一地区石油地质条件的认识逐步深化,取得了一大批勘探和研究成果,1977年5月17日,柯参1井获高产油气流,日喷原油3 700 t、天然气940×104 m3,塔里木盆地第一个高产油气田诞生;1992年和1995年又分别在麦盖提斜坡的麦3井及巴楚隆起的…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形成大油气田地质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4年9月地矿部在塔北沙参2井奥陶系油气勘探首次取得重大突破后,又在塔北、塔中、塔西南相继获得发现或突破,形成了第一轮以奥陶系为重点的油气勘探热潮。虽在1991~1995年由于认识上的影响一度出现油气勘探低谷,但从1996年开始又迎来了新一轮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的新高潮。多年油气勘探实践和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资源潜力相当巨大,具备形成大油气田的条件,是塔里木盆地今后寻找大油气田的主要层位之一。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的油气勘探是整个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油气勘探虽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油气勘探是在新中国诞生后才开始的.经过建国后近50年的油气勘探,对这一地区石油地质条件的认识逐步在深化,取得了一大批勘探及研究成果.1977年5月17日,柯参1井获高压油气流,日喷原油3 700 t,天然气940×104 m3,塔里木盆地第一个高产油气田诞生;1992年和1995年又分别在麦盖提斜坡的麦3井及巴楚隆起的巴参1井石炭系试获高产油气流;2001年7月16日,位于乌恰境内喀什凹陷的阿克1井获工业气流,显示了该地区油气勘…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近二十年的石油勘探会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果。本文叙述了该盆地的油气勘探历程,以重点区块为单位,对勘探成果及资源潜力做了精细的分析,指出了该盆地未来的油气勘探主攻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这一巨型盆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质背景,引起了地质学家的浓厚兴趣。19世纪以来,就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到塔里木盆地及其周缘地区进行科学考察。随着全面开展对塔里木盆地的油气普查勘探及开发工作,科技攻关不断深入,地质研究和...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古生代海相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举了塔里木盆地1984年以来油气勘探的一些重大进展,描述了塔里木原型盆地的特征以及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末期三次构造运动对盆地产生的形变改造作用,对塔里木盆地的构造变形区、构造变形层作了划分,并从形成大油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出发,阐述了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海相地层具有多套烃源层和多种成油组合,并对大型古隆起、斜坡、区域性不整合面和断裂在塔里木油气勘探中的指向意义作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它们是寻找大油气田的有利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王国建  陈浙春  张宗元  邓平 《安徽地质》2002,12(1):39-43,58
井中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简称井中化探)是20世纪90年代初油气勘探领域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在钻井过程中预测、判别油气储层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的BC1井及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的D6井为例,在研究石油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井中化探成果发掘油气地球化学信息,重点描述了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指出了碳酸盐岩储层与碎屑岩储层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差异,对碳酸盐岩中的油气层进行预测和判别,为生产单位提供有价值的地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七大含油气陆相盆地之一,油气资源总量丰富,勘探潜力巨大.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项目研究工作开展2年以来,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认识:德令哈断陷内大面积分布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盆地东部石炭系具有生烃能力;盆地北缘东段红山地区地震勘探采集到较好品质的资料;狮子沟地区天然地震勘探得到初步成果;综合应用地震、钻井等资料,确定了狮子沟构造的深层构造.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盆地东部石炭系评价的力度,深化狮子沟、红山、德令哈等地区深层构造的研究及圈闭资源量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七大含油气陆相盆地之一,油气资源总量丰富,勘探潜力巨大.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项目研究工作开展2年以来,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认识:德令哈断陷内大面积分布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盆地东部石炭系具有生烃能力;盆地北缘东段红山地区地震勘探采集到较好品质的资料;狮子沟地区天然地震勘探得到初步成果;综合应用地震、钻井等资料,确定了狮子沟构造的深层构造.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盆地东部石炭系评价的力度,深化狮子沟、红山、德令哈等地区深层构造的研究及圈闭资源量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3.
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新一轮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研究,以解决塔里木油气勘探中的技术难关为主攻方向,其主要内容包括塔里木盆地地层沉积、构造演化、控油规律和勘探靶区的选择与评价,深井钻探、固井、测试工艺和寻找非背斜油气藏的方法技术等.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997~1998年)目标是评价并提供一批可进行勘探的大油气田目标区,力争发现若干大中型油气田或油气田群,新增一批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第二阶段(1999~2000年),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塔里木盆地油气富集成藏规律和理论,提出21世纪初期在该盆地进一步勘探的…  相似文献   

14.
新疆区域布格重力异常与油气普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境内三大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乃是全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在这些盆地中,中、新生代地层发育、分布广泛,厚度大,具备良好的油气生成条件。准噶尔盆地西缘的克拉玛依,乌尔禾油田具一定规模,已成为我国重要石油基地之一。塔里木盆地已发现依奇克里克,柯克亚油田。吐鲁番盆地也有胜金口小油田。但是由于这些盆地范围大,覆盖广,地质地球物理研究程度低,因此要在几万平方公里,甚至几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内选择进一步进行油气普查的地区相当困难。可是在盆地内选择进一步普查区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加快油气普查勘探速度,缩短油气普查时间,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的古生代(包括震旦系,下同)沉积广泛,厚度大,海相碳酸岩发育.八十年代以前,在盆地内所进行的油气普查勘探工作目的层是中新生界,以后逐渐认识到,对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生、储油气研究应予重视.因此,1978年提出了:石炭一二叠系和寒武一奥陶系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生、储油岩系,注意了在盆地内的古隆起  相似文献   

16.
经过解放后三十多年的油气普查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大陆上可能的含油气盆地都已经初步被涉足,那些比较容易找到的油田都已经被找到了,发现新油气田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塔里木盆地中浅层油气勘探不断深入,深部油气勘探成为研究区必然选择。以塔里木盆地深部最新油气勘探开发资料为依据,揭示了盆地深部油气勘探现状,进一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剖析了盆地深部不同类型油气藏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划分了深部油气藏类型并阐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深部钻井数比例逐年增大,油气三级储量逐年递增,深部油气勘探潜力巨大;根据油气藏储层特征、物性演化机制及源储接触关系,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可划分为常规油气藏、致密油气藏及改造型油气藏3种8类,常规油气藏包括背斜、断块及岩性-地层类油气藏,致密油气藏包括先成型、后成型致密油气藏,改造型油气藏包括流体改造型、构造改造型及综合改造型油气藏;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分布规律复杂,构造格局与演化控制了其平面分区分带富集,沉积成岩背景与演化控制了其纵向分层分段富集;综合研究表明,当今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勘探应注重储层控油气作用,立足多目的层共同勘探,以致密油气为主导,改造型油气藏为重点,兼顾常规油气,逐步向盆地斜坡、坳陷处紧邻源岩的部位拓展。  相似文献   

18.
7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勘探油气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石油化探方法开始兴起。以吉林省延吉盆地和廊固凹陷的石油化探工作为例,阐述了石油化探在油气普查勘探中的作用,提出应采用地质、物探和化探相结合的方案,以提高勘探油气田的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七大含油气陆相盆地之一,油气资源总量丰富,勘探潜力巨大。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项目研究工作开展2年以来,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认识:德令哈断陷内大面积分布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盆地东部石炭系具有生烃能力;盆地北缘东段红山地区地震勘探采集到较好品质的资料;狮子沟地区天然地震勘探得到初步成果;综合应用地震、钻井等资料,确定了狮子沟构造的深层构造。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盆地东部石炭系评价的力度,深化狮子沟、红山、德令哈等地区深层构造的研究及圈闭资源量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20.
陈浙春  程同锦  汤玉平  蒋涛 《地质通报》2009,28(11):1628-1637
中国西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油气能源基地,也是广泛应用化探技术于油气勘探过程的地区。总结这些地区油气化探的应用效果和成功案例,对现阶段西北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20年,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陆续取得的油气化探成果,随着两大盆地油气资源的逐步发现,越来越多地得到验证。不仅表明油气勘探中运用化探技术可以带来勘探效益的提高,更证明了在现今勘探难度增大、勘探成本居高不下的形势下,综合勘探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以缩短勘探周期,提高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