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桑树坪煤矿3号煤层层滑构造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桑树坪煤矿3号煤层中揭露的层滑构造为基础,分析了3号煤层中层滑构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对煤矿生产的影响,探讨了该区层滑构造形成的主要机理,指出了层滑构造的发育部位和主要滑动方向。  相似文献   

2.
南桥井田褶皱构造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分布规律和成因将井田内5-2煤层中发育的褶皱构造分为派生褶皱和差异压实褶皱,其结论对煤矿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蒲白矿区的南桥井田,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一个主要地质因素。本文通过大量实际资料,分析了断裂构造的发育及组合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其结论对煤矿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褶皱构造典型发育的南桐砚石台煤矿为例,通过对大量开采地质资料的系统分析统计,全面地总结了严重影响该矿开拓部署的褶皱构造的空间组合展布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论对该及邻矿未采区矿井构造预测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野外地质和勘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论述了赵楼井田构造发育、组合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石炭-二叠纪成煤期后,多期性质、强度不同的构造作用相互叠加、改造,致使赵楼井田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发育次之。断裂构造主要有近NS、NW、NE及NNE向四组,其中以NE、NNE向为主,NW向断层组多为落差、延展长度都较小的断层。断裂以正断层为主,在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堑-垒构造组合,这种组合特征不仅使矿井构造更加复杂,而且使煤层的连续性受到破坏。井田东南部断层发育,断层叠加于早期的褶皱之上,破坏了褶皱的完整性.构成井田的构造复杂区。赵楼井田构造发育规律及成因机制的研究为今后矿井建设与生产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邵军战  孙贵 《安徽地质》2008,18(2):118-123
通过对罗园井田普查、详查、勘探各阶段工作及以往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计算机成图,分析了该井田含煤地层的赋存形态,研究了井田的构造特征、变化规律,探讨了陡倾斜、缓倾斜断裂块段的辰布规律。对下一步的矿井设计、建设和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高河井田的构造发育特征,初步探讨了井田构造成因。  相似文献   

8.
在对大量逆冲与平移断层运动学详细分析与观测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实测断层擦痕矢量数据组进行了区域应力场反演,根据对断层叠加关系的分析及叠加褶皱的验证,划分出上扬子北部经历过3期挤压构造应力场演化,从早到晚分别为:第1期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场,第2期近东西向挤压应力场和第3期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场。结合相关的地质现象,认为在这3期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分别形成了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的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的川东隔档式褶皱带和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由此表明,上扬子北部褶皱带的形成顺序为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川东隔档式褶皱带→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  相似文献   

9.
新汶煤田汶南井田滑动构造发育规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简述了滑动构造在山东研究的现状,总结了注南井田地层结构、地质构造特征及滑动构造对煤矿生产影响的情况,研究了滑动构造在汶南井田的发育规律,结合汶南井田滑动构造发育的特点,提出了该滑动构造发育的邻近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预测了滑动构造对汶南井田11煤层及13煤层开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阳庄井田综合勘探所获得的构造成果的归纳总结,探讨和分析了井田内褶皱及断层的发育规律、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对今后的矿井设计、建设和生产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弄清褶皱构造形成过程中应力场的分布及动态演化状况,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对褶皱构造形成过程中的应力场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动态演化进行了探索。通过分析给出了单一岩层褶皱启动时应力场的解析式;根据解析式求出了褶皱波长与岩层厚度、刚度模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褶皱等距性的成因;同时研究了褶皱驱动应力与岩层厚度、刚度模量以及褶皱波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出褶皱作为"古地应力记录仪"用以测量古地应力的可能性。通过对不同结合状态复合岩层的分析,揭示了平行褶皱、相似褶皱、不协调褶皱的成因;在单一岩层褶皱启动时应力场解析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能体现褶皱应力场演化状况的解析式并做了部分求证,进而对褶皱应力场的演化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上扬子北部褶皱带的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胡召齐  朱光  张必龙  陈印  魏鑫  张力 《地质科学》2010,45(2):361-379
在对大量逆冲与平移断层运动学详细分析与观测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实测断层擦痕矢量数据组进行了区域应力场反演,根据对断层叠加关系的分析及叠加褶皱的验证,划分出上扬子北部经历过3期挤压构造应力场演化,从早到晚分别为:第1期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场,第2期近东西向挤压应力场和第3期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场。结合相关的地质现象,认为在这3期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分别形成了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的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的川东隔档式褶皱带和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由此表明,上扬子北部褶皱带的形成顺序为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川东隔档式褶皱带→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  相似文献   

13.
阿干煤矿随着矿井不断开采,+1350水平以上的煤炭资源已接近枯竭,该水平以下(扩大区)的煤层赋存情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井能否继续生产。通过对扩大区构造特征及应力场分析,认为由于平行F5的雁行断裂的作用,导致扩大区煤层变深。但扩大区的煤仍是矿井生产的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川东北地区的古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学模拟和构造变形物理模拟试验,提出了该区褶皱构造主要是在统一的联合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联合构造,挤压力主要来自武陵山、大巴山、米仓山三个方向。该论点的提出,对于重新评价川东北地区的圈闭构造和拓宽油气勘探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阿干井田扩大区构造特征及应力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大文 《甘肃地质》2003,12(2):44-48
阿干煤矿随着矿井不断开采,+1350水平以上的煤炭资源已接近枯竭,该水平以下(扩大区)的煤层赋存情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井能否继续生产。通过对扩大区构造特征及应力场分析,认为由于平行F5的雁行断裂的作用,导致扩大区煤层变深。但扩大区的煤仍是矿井生产的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16.
依据井田构造特征和揭露的断层形迹,分析了井田构造体系及其演化,指出了井田主期形变为中新华夏系和北北西系,总结了断层的发育规律及断层与褶皱的关系。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勘探及生产资料的研究,得出3号煤层厚度变化具分区性及厚薄相间且呈带状展布的特点,其变化主要由沉积环境、同沉积构造及层滑构造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8.
从小褶皱特征探讨白虎岭矿区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金瑞  梁良 《江西地质》1990,4(1):33-40
  相似文献   

19.
从东坑仔井田构造发育的分区性及次组同向构造等特征论述对煤层的影响,并对今后的开采布局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