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西藏昌都地区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该区域花岗质岩浆作用、成因类型及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等特征,SiO2含量为68.84%~74.70%,碱质含量高,Al2O3含量为13.6%~15.26%,全碱含量为6.56%~8.52%,K2O含量大于Na2O含量,属于... 相似文献
2.
对辽宁本溪地区关门山岩体正长花岗岩主量元素特征的研究表明,其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显示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具有中等亏损的负Eu异常,模式图总体呈“海鸥式”分布.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K,贫高场强元素(HFSE)Ta、P、Ti.正长花岗岩微量元素组成表明本区的花岗岩岩浆形成压力小于1.0 GPa,源区物质存在于30~40 km的地壳深处,属于减薄型地壳.正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当时辽东陆块处于陆内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东昆仑得尔龙地区花岗岩体侵位于二叠纪—三叠纪早期,岩石类型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早期次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含有暗色的镁铁质矿物包体。SiO2含量为65.04%~73.47%,全碱含量为5.29%~8.52%,K2 O/Na2 O 平均值为0.70,Al2 O3平均为14.79%;亏损高场强元素 Ta, Nb;∑REE平均为142.9×106,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a/Yb)N 平均为17.15,δEu 平均为0.71,表现为弱亏损。研究表明得尔龙地区花岗岩属次铝过铝(高钾)钙碱性 S 型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环境;岩浆源区的物质是多源的,主要为地壳物质的重熔,其次为幔源岩浆的底侵。 相似文献
4.
金山地区处于下扬子与江南隆起的过渡带,区内侵入岩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斑岩、石英闪长斑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金山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岩浆岩,Si O2质量分数为65.11%~71.40%,K2O/Na2O比值为1.30~2.56,铝饱和指数(A/CNK)集中于1.02~2.05。稀土元素属轻稀土富集型,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富集K、Rb、Th、U、K、Nd、Zr,亏损Ba、Nb、Ta、Sr、P、Ti,无明显负Eu异常。区域构造背景、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显示,研究区处于由挤压向拉张转折的转换阶段,花岗岩的形成与幔源物质底侵引起的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分异结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6.
7.
天镇—怀安地区早前寒武纪钾质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太古宙怀安杂岩以南发育一条花岗岩带,和怀安杂岩以高压麻粒岩混杂岩带相隔,是该区一个单独的岩石构造单元,规模较大,宽20多km。从山西繁峙白马石经天镇南部向北东一直到宣化西葛峪和二道岭,断续相连。北东东向延伸近200km,延伸方向与区域片麻理和主构造线方向一致。该花岗岩带由众多中小规模花岗岩侵入体和其间残留体组成。大部分花岗岩呈肉红色,以富钾质和含有高压基性麻粒岩包体为特征,许多花岗岩发育片麻构造。岩石学研究表明,大多数花岗岩经历了变质作用,一些花岗岩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具有麻粒岩相矿物组合Q+Per+Pl±Gt+Bi(棕)±Hb+Mt,石榴石、黑云母等矿物的成分显示出麻粒岩相变质的特征。大部分花岗岩都是近低熔花岗岩的组分,并显示某些钙碱性岩系的演化趋势。微量元素组成表现出较大的变化范围,多数花岗岩富K,Rb,Ba,贫Zr,Y,Yb,部分样品还亏损Th,Ta和Nb,稀土元素从低到高有4种不同的配分型式。这些花岗岩由许多不同类型源岩的部分熔融形成,具有与碰撞型花岗岩相似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锆石U-Pb一致线年龄为2370Ma,指示出这些花岗岩形成于太古宙末期。这条花岗岩带有可能是 相似文献
8.
藏北布若错岩体是一个主要由花岗斑岩、流纹质碎斑熔岩组成的花岗岩体.岩体具有高硅,富钾,全碱含量较高,A/KNC值大于1.10的特征,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类.CaO/Na2O> 0.3,同时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Ba、Th及REE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 Ta、Nb、Zr、Hf相对亏损,中等Eu亏损,反映为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后碰撞花岗岩.岩体侵入侏罗系,全岩K-Ar法同位素年龄值94.8 Ma,是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早期羌南陆块与羌北陆块之间发生陆内碰撞造山作用,地壳深部发生局部融熔形成岩浆,并沿断裂上涌至地壳上部超浅成环境侵位的花岗岩体.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小兴安岭南部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了其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测得二长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为188±2Ma,形成于早侏罗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富硅、富碱,CaO、Fe203、TiO2、MnO、MgO和P2O5的含量较低,A/CNK=0.95~1.12,A/NK=1.17~1.32,属于准铝-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高场强元素Hf、Zr、Th,相对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和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配分曲线分布型式为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的右倾型,表现出轻微的负Eu异常。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长花岗岩显示出I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区域研究资料,小兴安岭南部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应与古大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的俯冲作用和蒙古-鄂霍茨克洋向额尔古纳地块之下的俯冲作用,即双向俯冲作用的弧后伸展环境相对应,其岩浆起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11.
连山关地区前寒武系赋存的铀矿床,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不整合型铀矿床。对连山关混合花岗岩开展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分析岩石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该区混合花岗岩属于富硅,高碱、低钛的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具有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U、La、P相对富集,Ba、Ta、Nb、Sr、Ti相对亏损。该混合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其源岩为中、上地壳酸性岩石,可能形成于太古宙克拉通裂陷拉张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
西藏甲布钾长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布钾长花岗岩体位于西藏措勤盆地中部,出露面积约160 km2,主要由中粗粒、中粒似斑状和细粒似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以富硅、钾,贫铁、镁、钙为特征,分异指数(DI)平均达92.71,里特曼指数变化范围在1.22~2.10,ALK平均值为7.5,K2O/Na2O比值均大于1.55,属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岩是以壳源为主的壳幔混源型.根据不同测试方法测定岩体同位素年龄在65.1~72.58 Ma,属于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13.
赣南陂头A型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49,自引:10,他引:49
赣南陂头岩体主要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为准铝质(ANKC=0.94~1.07,平均0.98),富硅(SiO2:71.06%~76.28%),富碱(Na2O+K2O:8.1%~9.8%),FeO^T/MgO(%)较高(9.60~22.00),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58%~1.16%和0.07%~0.25%),富含稀土元素(∑REE=271.36~717.75μg/g)和高场强元素(Y、Zr、 相似文献
14.
门巴区晚白垩世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冈底斯中段的扎雪、金达和桑巴附近,由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二云母钾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等组成。其中花岗闪长岩SHRIMP 锆石U--Pb 年龄为68. 8 ± 1. 6 Ma; 钾长花岗岩黑云母K--Ar 年龄为78. 2 ± 1. 2 Ma 和81. 5 ± 1. 4 Ma; 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二云母钾长花岗岩的黑云母K--Ar 分别为90. 8 ± 1. 81 Ma 和91. 2 ± 1. 8 Ma。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S 型和低Sr 低Yb 特征的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二云母钾长花岗岩形成于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碰撞造山过程中的地壳加厚背景; S 型和总体低Sr、高Yb 特征的钾长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带晚期阶段的伸展背景; I 型花岗闪长岩应是新特提斯洋俯冲作用的结果,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5.
藏北羌塘中部早古生代蛇绿岩堆晶岩中斜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桃形湖蛇绿岩是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近期的重要发现。这一发现回答了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不存在完整蛇绿岩剖面的质疑,是该缝合带存在的重要证据,也是古特提斯洋早期裂解时间确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中斜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洋脊花岗岩的属性,包括Al2O3含量较高,准铝质至过铝质(12.56%~16.19%),富Na2O,贫K2O(Na2O/K2O>3),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较低等,但是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微量元素蛛网图又与标准大洋斜长花岗岩有所区别,表现为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很明显,具强烈的Eu正异常(Eu/Eu?鄢=1.92~9.19,均值为5.18),初步推测原因是岩浆迅速上升过程中Ca分离不完全和样品中石榴子石分布不均匀。结合斜长花岗岩的野外产状及以往的研究成果,初步结论是:桃形湖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形成于近洋脊或准洋脊环境,岩浆源自地幔,与桃形湖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堆晶辉长岩、基性熔岩的岩浆同源,是基性—超基性岩浆分异的残余,应属桃形湖蛇绿岩中的浅色岩组分,是蛇绿岩的端元岩石。 相似文献
16.
用LA-ICP-MS技术测得卡贡地区似斑状钾长花岗岩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178±2 Ma(MSWD=3.7,n=20),属于早侏罗世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具富碱富钾(K2O+Na2O=8.02%~8.76%,K2O/Na2O=1.71~2.11)、低铝(Al2O3=14.08%~14.73%,A/CNK=1.01~1.04),不含透辉石和刚玉分子较低的特征;岩石普遍富集Rb、Th、K、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Ba、Nb、Sr、P、Ti等元素,高场强元素Zr、Nb、Ta含量极低,(Ga/Al)×104值为4.48~5.06,Rb/Sr值为1.84~2.29,均显示出岩浆分异程度较高的特征;岩石的形成与俯冲消减作用有关,其构造环境由挤压环境逐渐向相对伸展环境转变,伴随着地壳深部压力减小,幔源岩浆上涌,并与上覆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松辽盆地早白垩世发育基性岩类的橄榄玄武岩、玄武岩,中性岩类的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粗安岩,酸性岩类的粗面岩、粗面英安岩、英安岩和流纹岩。早白垩世火山岩都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的特征,并具有较低的(~(87)Sr/~(86)Sr)_i值和较高的(~(143)Nd/~(144)Nd)_i值。基性岩类Ce/Nb=1.92~8.31,Th/Nb=0.08~0.44,(~(87)Sr/~(86)Sr)_i=0.7031~0.7047,ε_(Nd)(t)=+1.7~+5.2;中性岩类Ce/Nb=3.70~15.80,Th/Nb=0.34~2.58,(~(87)Sr/~(86)Sr)_i=0.7040~0.7054,ε_(Nd)(t)=0~+3.0;酸性岩类Ce/Nb=4.29~15.80,Th/Nb=0.11~1.02,(~(87)Sr/~(86)Sr)_i=0.7038~0.7066,ε_(Nd)(t)=+1.0~+3.3。基性岩类岩浆主要来自被富集了的亏损地幔源的部分熔融,受混染程度很小;中性岩类岩浆源于年轻地壳组分被来自亏损地幔岩浆的再次部分熔融;酸性岩类浆岩可能主要来自源于亏损地幔的初生地壳部分熔融,并受到了上地壳的混染。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由于蒙古-鄂霍次克洋关闭引发强烈的挤压造山后,发生的岩石圈拆沉作用致使来自亏损地幔的岩浆熔融上涌导致岩石圈主动伸展拉张,地表则表现出大规模的裂谷断陷作用和大范围的火山活动。这个阶段的伸展拉张以主动拉张为主。 相似文献
18.
四川乡城-稻城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乡城-稻城地区发育4套花岗岩体:包括石英闪长玢岩、花岗细晶岩、二长花岗(细晶)岩和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印支期到燕山晚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w(SiO2)=57.82%~81.66%,σ=0.06~2.45,w(K2O+Na2O)=1.38%~7.76%,AR=1.26~2.93,属于亚碱性岩体;EREE含量较低,轻稀土相对富集,δEu=0.09~1.28,(La/Yb)N=1.88~11.96,总体表现为右倾型。各套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贫化高场强元素,Rb/Sr=0.04~6.18。根据花岗岩的R1-R2,Rb—Yb+Ta,Ta—Yb构造判别图解和区域构造演化史研究,认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花岗细晶岩、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其形成与义敦岛弧带碰撞造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地营子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兴蒙造山带东段额尔古纳地块东南缘,本次研究通过对区内规模巨大的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了该岩石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二长花岗岩锆石U-Pb测年显示年龄为180.6±1.1 Ma(MSWD=0.19),表明其成岩时代为早侏罗世。岩石主量元素具有富w(SiO_2)65.89%~72.31%,w(K_2O)2.88%~4.42%,w(Na_2O)4.2%~5.24%,w(Al_2O_3)14.30%~18.02%,贫w(MgO)0.39%~0.96%,w(P_2O_5)0.08%~0.16%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1.02~1.06,里特曼指数σ大部分在2.06~2.67之间,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系列。岩石稀土元素总量(ΣREE)101.43~151.16×10~(-6),LREE/HREE介于10.92~25.37,表现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δEu介于0.58~1.00,具不明显负异常,地球化学特征与增厚的玄武质下地壳熔融成因的"C"型埃达克岩相似。岩石富集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P相对亏损,具有岛弧花岗岩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黑龙江地营子二长花岗岩应形成于中生代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作用下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的调查研究,对万洋山花岗岩体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认为它是加里东期多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花岗岩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其中,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含有较多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SiO2含量为66.99%~73.04%,K2O平均含量为3.91%,Na2O K2O为6.26%~7.39%,K2O/Na2O平均值为1.45,Al2O3平均值为13.74%;Ba、Nb、Sr、P、Ti亏损较明显,Rb、(Th U)、(La Ce)、Nd、(Zr Hf Sm)、(Y Yb)等则相对富集;∑REE平均为264.43×10-6,重稀土富集;∑Ce/∑Y平均比值为1.8;(La/Yb)N比值平均7.13;Eu弱亏损,δEu值平均为0.53;I 值为0.71223~0.71376.εSr(t)值为109.8~131.5,εNd(t)值为-7.1~-8.3,t2DM为1.74~1.86 Ga;研究表明万洋山花岗岩属铁质、(强)过铝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岩浆源区的物质是多源的,主要是含有深源岩浆固结产物的地壳物质;或是加里东期间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间发生碰撞前的侵入有深源岩浆岩或岛弧型岩浆岩的地壳物质:早期次单元花岗岩的岩浆源可能还有幔源岩浆混染或局部混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