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理教学》2008,(11):I0001-I0002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杭州湾跨海犬桥属于沈(阳)-海(口)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04,(8):45-46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日前已决定成立所谓“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以抗衡中国在东海海域开采天然气等资源。与此同时,日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又在东盟与中日韩三国能源部长会议上向我国代表发难,指责我国正在东海建设的“春晓”天然气项目“侵犯了日本海洋权益”,并威胁要采取对抗行动。  相似文献   

3.
论东海海洋产业的发展及其基地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我国东海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进程的分析,揭示了目前我国东海海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利用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及海洋污染等诸多问题。同时提出了东海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东海的海陆经济一体化。近期发展东海海洋产业的有效途径是建设东海海洋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10,(5):58-58
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陆岛联通工程——舟山跨海大桥今天建成通车,这也标志着舟山正式开启大桥时代。舟山跨海大桥全长46公里多,总投资131亿余元,由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天门大桥、  相似文献   

5.
东海海岸带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更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前沿阵地,分析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问题有利于揭示区域经济与生态间的矛盾与差异,从而促进沿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缓解人地资源矛盾.基于2005-2018年东海海岸带52个沿海县区城市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利用传统DEA和超效率SBM模型评价了区域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以TO...  相似文献   

6.
何如  谢敏  周绍毅  孙明  苏志  李强 《热带地理》2016,36(6):952-959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广西跨海大桥的风环境和风特性参数,2012 年在桥位区设立了一座高度为 55 m 的测风塔,安装了梯度风和超声风观测仪器对其近地风场环境进行了连续 1 a 的现场观测,分析大桥桥位区实测的平均风场特征和湍流脉动风场特征,并推算了桥位区设计风速,结果表明:1)桥位区平均风速垂直变化曲线符合幂指数规律,大风状况时的风切变指数为 0.062,平均风速上半年>下半年,累年平均和秋、冬、春季主导风向较稳定且均为偏北风;2)在台风“启德”过程观测到的风攻角基本不超过规范用于抗风性能检验规定的±3°范围,脉动风湍流表现为均匀平稳的湍流变化过程,三维方向的湍流强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湍流积分尺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大,湍流功率谱在惯性副区内基本符合 Kolmogrove 谱-5/3 律;3)大桥桥面高度处的设计风速 50 a 一遇为 39.7 m/s,100 a 一遇为 42.7 m/s。  相似文献   

7.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河水,长江桥,治不好,修不了”。那时候,万里长江自宜宾以下至人海口的江面上不见一桥,交通十分不便。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7年建起了长江上第一座现代桥梁——武汉长江大桥,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此后,又于1959年、1969年和  相似文献   

8.
东海大桥     
正东海大桥是中国大陆第一座跨越外海的大桥,连接上海本土与外岛的洋山港,北起上海浦东新区的芦潮港,与沪芦高速公路相连,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小洋山岛。全长32.5千米,桥面宽31.5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千米/小时,可抗12级台风和7级地震,预期寿命100年。东海大桥的建成通车,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日东海问题实质及海域划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有诸多争端,主要包括东海油气田资源、钓鱼岛归属以及东海海域的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划界之争。两国间就此争端已举行多轮双边磋商,均无实质性进展。本文从两国历史、国际海洋法、地缘政治、军事战略的角度分析中日产生争端的根源,揭示问题的实质,拟定出一套合情的解决方案,并对未来的东海局势发展与我国的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于是石油被成为经济的“晴雨表”。在石油领域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石油储备体系,以保障自己的石油安全。中日东海石油之争愈演愈烈,其不仅涉及到我国的石油安全、经济安全,还涉及到政治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关注东海问题,既是维护我国经济和政治安全的需要,更是建立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1.
12.
东海海岸带作为中国陆海经济发展前沿区域,在高强度开发背景下城市风险显著增加,研究城市韧性可为缓解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冲击提供依据,对海岸带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兼顾韧性能力与资源环境代价,构建“本底—运行—效率”评价体系,分析东海海岸带县域尺度城市韧性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和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探讨韧性系统运行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东海海岸带县域城市韧性本底水平不断增长,空间格局相对稳定,呈现上海市较高、浙江省北高南低、福建省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趋势,一般城市间多同质抱团,主要为低—低集聚。(2)东海海岸带县域城市韧性系统运行能力稳步提升,表现为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的位序格局,高值区集中于各市区,呈现极化和扩散两阶段空间演化模式,城市间多低—低集聚。(3)东海海岸带县域城市韧性效率先下降后缓慢上升再快速上升,高值区多分布于市区和海岛城市;“低本底—低运行—中等效率”类型城市最多,“低本底—低运行—低效率”和“中等本底—中等运行—较低效率”类型城市较多。(4)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东海海岸带县域城市韧性运行的首要因素,但作用趋于减弱;城市开放度和基...  相似文献   

13.
李凡  李森  罗平  陈同庆 《热带地理》2005,25(2):146-150
分析了云东海湿地的变迁,指出在秦汉时期云东海曾是珠江三角洲最大的淡水湖泊,从明代至上个世纪末,云东海经历了由湖变田,再由田变塘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应用RS与GIS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云东海湿地的土地利用现状,指出湿地目前所面临的人类活动、水污染和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并从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等条件探讨了湿地恢复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云东海湿地保护和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浪岗山黄土粒度组成、磁化率、碳酸盐、微量化学元素、粘土矿物进行测试和分析,并与其他黄土地层对比发现:1)浪岗山黄土具有10~50μm粒组富集、磁化率为69.3×10-8~93.8×10-8m3kg-1、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64.91%~79.35%)等与其他风成黄土相似的风尘沉积特征;2)根据红外释光测年(IRSL)结果,浪岗山黄土剖面底部的沉积年代为41.0±2.5 kaB.P.,而沉积速率较快(约为1.53 mm/a),应为晚更新世短期内快速堆积的一例风成黄土地层;3)与内陆黄土相比,浪岗山黄土大于50μm粒组均超过10%,明显偏高,表明该剖面除接受来自西北内陆的远源风尘物质外,还接受来自东海陆架的“近源”风尘物质;4)与内陆黄土相比,浪岗山黄土磁化率变化范围不大、碳酸盐含量极低、蛭石含量偏高、微量元素含量偏低,应考虑剖面沉积后气候环境的长期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东海初级生产力遥感反演及其时空演化机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李国胜  王芳  梁强  李继龙 《地理学报》2003,58(4):483-493
针对基于SeaWiFS的海洋叶绿素浓度SeaBAM模型反演结果,在中国东海海域分别建立了Ⅰ、Ⅱ类水体的修订模式,反演计算获得了我国东海海域1998年各月叶绿素浓度的分布,并根据真光层深度与海水漫射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利用SeaWiFS的K490遥感资料反演获得的1998年各月真光层深度的分布,在VGPM模型支持下,反演计算获得了中国东海海域1998年的逐月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以及全年累积初级生产力分布状况。对东海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逐月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整个东海海域初级生产力的逐月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表现为冬季最低,春季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夏季略有下降,秋季又略有回升。海域初级生产力日平均值为560.03 mg/m2/d,远高于世界亚热带海域平均状况。年平均值为236.95 g/m2/a。控制东海海洋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叶绿素浓度分布、温度条件、长江冲淡水变化,以及真光层深度、海流锋面过程等,不同海区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东海大陆架与中国东部大陆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东海大陆架是中国大陆在水下的延伸,连续延伸至冲绳海槽。冲绳海槽位于亚欧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的交界处,地质运动活跃,已经逐渐脱离大陆的性质具备洋壳或准洋壳的性质,成为中日大陆架的天然分界线。在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上日本主张"等距离中间线原则",但是"等距离中间线原则"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也不能达到公平的结果。而应当适用"公平原则",考虑多种因素。"自然延伸原则"是大陆架制度的权利依据,而且我国是大陆架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的国家,所以应将大陆架的自然延伸作为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的主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7.
廖肖霞  李森  王贵勇  黎志伦 《中国沙漠》2009,29(6):1086-1092
 木堆地层剖面是海南岛东海岸沙丘与丘间地沉积过程的典型记录。在对该剖面地层高密度采样和光释光定年的基础上,对风成沙及相关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和概率累积曲线及粒度敏感指标(SC/D值)的分析表明,风成沙、弱沙质古土壤、风水两相沉积物和泻湖相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各异,反映38 ka BP来海南岛东海岸沉积环境经历了阶段Ⅰ(38~22 ka BP)、阶段Ⅱ(22~17 ka BP)、阶段Ⅲ(17~10 ka BP)、阶段Ⅳ(10 ka BP至今)等4个演变阶段,气候环境经历了暖湿-暖干-暖湿-暖干-暖湿-干凉-温湿-波动-暖湿的演变,沉积环境也经历了泻湖沉积-沙丘与丘间地沉积-沙丘固定成壤-流沙沉积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2(4):F0003-F0003
为了贯彻执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预防、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保障人民健康,发展林业,促进疫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林业局组织中国林科院以首席科学家彭镇华教授为首的林业血防专家,编制了《全国林业血防工程规划(2006-2015)》。  相似文献   

19.
利用植物抑制藻类生长是目前海洋赤潮治理的有效生态手段之一。以东海原甲藻为材料,研究了滩涂盐生植物盐角草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盐角草过滤培养液和4种根的有机相提取物(甲醇相、正丁醇相、氯仿相和石油醚相)能显著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改变细胞大小。其中,石油醚相和正丁醇相提取物还能影响藻细胞Chl a含量。有机相提取物中以甲醇相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强,对盐角草甲醇相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得到27种化合物,含量最高的3个组分为5-羟甲基-2-呋喃甲醛、棕榈酸和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研究表明:滩涂盐生植物盐角草能够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具备开发新型赤潮生物抑藻剂的潜力,有望应用于海洋赤潮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建议。《建议》站在历史的新的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