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3年8月16日,在内蒙古巴林左旗与阿鲁科尔沁旗交界处发生MS5.9地震。以本次地震为研究对象,结合震中区地震地质背景,从地震活动性和震害分布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b值、波速比(VP/VS)和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在震前的变化,探讨了地震前震源区地下介质体的演变过程,并对此次地震的孕震过程做出了初步推断。本次地震前波速比和地震空间相关长度的变化规律对该区域未来中强地震预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A(b)值空间扫描方法对1975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ML2.3到ML4.9级地震资料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了Ms4.6级以上地震前A(b)值异常情况。结果显示大多数Ms4.6级以上地震发生前的1~3年内,震中周围出现A(b)≥5.0的高值异常区域。R值检验结果为0.46。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2008至2016年内蒙古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对扎兰屯地区的b值、波速比时空特征进行分析。根据震例和经验,低b值和波速比低值有一定的震兆意义。b值空间扫描结果显示,额尔古纳和阿荣旗地区为低b值区域。波速比空间上看,牙克石和扎兰屯一带为波速比低值区域,波速比在空间上西北侧高、东南侧低。结合b值、波速比构造特征,判断牙克石-扎兰屯可能为应力积累区域。  相似文献   

4.
利用甘肃省区域地震台网提供的地震波形,计算得到甘肃东南地区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183个ML≥2.5地震纵、横波的拐角频率和零频极限等震源谱参数,分析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后纵、横波拐角频率比值和零频极限比值的变化特征,间接反映震源处波速比的变化。结果如下:(1)拐角频率比值的平均值约为1.32,而由零频极限比值计算得到的波速比平均值约为1.55,后者高于前者;(2)二者得到波速比的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个波速比在岷县地震前后呈现出"明显升高-下降-震前急剧下降-震后缓慢恢复"的变化过程;(3)二者得到的波速比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岷县地震震中附近及合作、舟曲等地区在震前出现低值异常,震中附近地区的波速比在震后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5.
安徽及邻区中强震前波速比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安徽及邻区地震波的震相资料,根据和达法计算波速比的原理,研发了波速比的计算程序,并对大台网和小台网资料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大、小台网资料对波速比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小。此外还分析了台网布局对计算波速比的影响,发现在计算过程中加入远近台波速比值限制后,波速比变化范围减小,异常时间段也更为清晰,因此在在计算波速比时间进程时需要加远近台波速比限制。本文计算了安徽及周边地区7次中强地震前的波速比时间进程曲线,其中5次地震前存在低波速比异常,同时通过震例总结表明华东地区MS5.5级左右地震选取震中附近3°×3°范围内地震计算波速比、MS4.5级左右地震选取震中附近2°×2°范围内地震计算波速比相对比较合理,与相应强度地震的孕震范围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6.
2016年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前b值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9年以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编目资料,以2016年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b值空间扫描计算,获取震前震中及其邻区地震b值的空间图像。研究结果显示,2016年呼图壁6.2级地震发生在震前显著低b值区域,该异常特征可能反映了地震孕育的应力积累过程,印证了b值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1979年3月2日固镇5.0级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1979年3月2日固镇5.0级地震的主震参数、震前的地震活动以及地震序列的特征进行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震前在震中附近区域存在小震活动的空区。空区形成后,小震的频度、b值、应变释放等参量出现了异常变化。一定区域的波速比在震前也有异常显示。同时,临震前于空区的边缘发生了一组具有某些临震信息的地震。文中也对余震序列的概况作了介绍,指出该序列具有机制稳定、b值较低等与一般余震序列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新疆天山地区的波速比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琳  高朝军 《中国地震》2016,32(1):118-126
收集整理了新疆地震台网2009~2014年的地震观测数据,利用多台和达法计算了新疆天山地区中小地震的波速比及其背景值。为了突出异常变化,分析了研究区内的波速比扰动值变化,同时回溯了天山地区7次中强地震。结果表明:①天山地区波速比的背景值为1.70左右,自2013年开始,波速比的低值异常主要集中在天山中东段及普昌断裂附近;②2011~2013年研究区内4次M_S5.0以上地震前,震中位置波速比扰动值多数处于低值状态;③7次中强地震前,震中及其附近区域波速比低值的地震事件占相应时段内总事件的比率大于60%,研究区内中强地震前波速比呈低值状态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贾漯昭  王志铄  张亚琳  邢康 《地震》2017,37(1):112-120
使用扣除同一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两个距离相近地震的地震波的相同路径, 把波速比指示范围限制在地震集中区的方法计算波速比值。 利用区域台网记录到的地震波形和震相数据, 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 安徽金寨地区发生的小震震群进行波速比计算, 分析了该方法在该地区震相数据上的误差影响和应用情况。 得到金寨震群震中集中区的波速比值。 结果显示, 震中集中区波速比略低, 结合当地断层分布情况, 这可能体现了该区域的介质硬度稍高, 应力积累高于周边区域。  相似文献   

10.
采用A(b)值空间扫描方法对1980年以来河西走廊及其临近地区ML 2.3到ML 4.9地震资料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了Ms 4.6以上地震前A(b)值异常情况,结果显示大多数Ms 4.6以上地震发生前的1-3年内,震中周围出现A(b)≥5.0的高值异常区域.R值检验结果为0.458.  相似文献   

11.
邢台震源区波速比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忻州─泰安人工地震测深剖面P波、S波的联合解释,得到沿剖面不同地质单元隆起区与裂陷区、震源区与非震区的速度和波速比结构.鲁西隆起和太行、山西隆起为较均匀的成层构造,地壳厚度分别为32km和40-43km,波速比为1.74.中段裂陷区构造变化较大,地壳厚度约30-33km,波速比为1.75-1.77.邢台地震区上地壳下部和中地壳出现高波速比1.77的异常,与裂陷区东的1.73形成明显的差异.由此推测,地震的发生不仅与震源区的构造有关,更主要是与震源区岩石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数字化地震资料,对玉树地区2006年5.0、5.6级和2010年7.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尾波Q值、波速比及应力降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玉树7.1级地震为走滑型与该地区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一致。2个地震序列的尾波Q值、波速比和应力降存在明显的不同,特别是玉树7.1级地震前的Ms4.7级地震出现显著差异,应力降值在地震序列的活跃、平静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菏泽—濮阳及附近地区震源深度及波速比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了发生在濮阳及附近地区(35.5°~36.0°N,115.1°~115.7°E)地震的波速比,并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内2001~2008年发生的41次ML≥2.6级地震波速比值属于正常变化。通过1970~2008年菏泽—濮阳及附近地区(35.1°~36.0°N,115.1°~115.7°E)发生的ML≥3级地震震源深度分析,发现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研究区内震源深度变化大(-h=19 km),而5.9级地震后至2008年震源深度浅(-h=13 km)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赤峰--辽蒙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性及平均波速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赤峰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地球动力学环境、历史中强地震活动,表明该区域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条件;2008年以来的地震活动表明,辽蒙交界地区存在发生5级以上中强震的危险性,该地区的波速比震前异常能够为该地区的地震中期预测提供一定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西中强地震前波速比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春云  王赵丽 《地震》1994,(2):54-63
本文分析了大同-阳高6.1级(1989),5.8级(1991),忻州5.、1级(1991),侯马5.1级(1989)以及太原,运城1989-1991年几个4.0级左右地震前后的202次小震资料。结果表明:这些主震前都存在明显的地震波速异常变化,纵横波速比Vp/Vs表面为下降-回升的异常形态,负异常持续时间与震级大小相关;主震在岁异常结束后发生,滞后时间随区域地震震源深度增大而延长。同时,主震前还存  相似文献   

16.
1976年9月23日巴音木仁Ms6.2级地震震兆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976年9月23日巴音木仁6.2级地震前后2年左右记录资料的地震活动性、地震活动图像时空变化特征及测震学指标等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巴音木仁6.2级地震活动性从震前半年左右时间内开始明显增强,出现了典型前兆震群-磴口震群,地震活动图像出现了条带及空区特征,这种特征在震后有向东北迁移的倾向,可能对1979年五原6.0级地震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同时震前b值、Vp/Vs、Q值等也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此震所出现的震兆特征对探讨分析浅源中强地震的孕育过程及提取临震信息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山西台网的数字地震观测资料,采用单震多台和达法、多震多台联合测定法,对山西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波速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10年1月24日的河津万荣4.8级地震、4月4日的大同4.5级地震和6月5日阳曲4.6级地震前均存在波速比下降现象,其中前2次地震发生在波速比下降过程中,第3次地震则发生在波速比异常恢复阶段。之后山西中部和北部的波速比处于低值,尤其是山西北部的波速比低值持续,说明山西省北部是比较危险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海城地震前后地震波速比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前后147次地震的资料。结果表明,主震前地震波速比有明显的异常变化。纵横波速比Vp/Vs表现为“下降-回升”的异常形态,负异常至少在主震前四年已出现,最大异常幅度为10%左右,负异常结束后十个月发生主震。主震前波速比异常区较大;而震源附近的小区域,仅在全区波速比回升后的临震前才出现了急剧的负异常。主震前横波速度变化不大,纵波和虚波速度出现异常变化。在一次4.8级强余震前两个月,波速比也出现了负异常。 本文还分析了8次人工爆破,但未发现主震前波速比的异常变化。 关于波速比异常的原因,初步认为是岩石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下,弹性性质发生变化、内部出现大量微裂隙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1976年和林格尔6.3级地震前后震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时空变化特征、震源参数、地震波谱特征,b值,Vp/Vs,Q值,持续时间衰减比,Ap/As等方面对1976年4月6日和林格尔6.3级地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着重分析了地震前后2年左右出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变化特征,以提取和林格尔6.3级地震的短临信息,分析后认为此次地震出现的震兆特征与包头6.4级地震,张北6.级地震某些方面有相似处,对探讨分析未来阴山、燕山地震带浅源中强震的孕育过程及提取临震信息,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Haicheng earthquake (Ms 7.3) occurred in Liaoning Province (39°N–43°N, 120°E–126°E ), China on February 4, 1975. The mortality rate was only 0.02% owing to the first timely and accurate prediction, although the area affected by the earthquake was 9200 km2 and covered cities with a population density of 1000 p/km2. In this study, the doubledifference (DD) tomography method was used to obtain high-resolution three-dimensional (3D) P- and S-wave velocity (Vp and Vs) structures and Vp/Vs as well as the earthquake locations. Tomography results suggest that velocity structure at shallow depth coincides well with topography and sediment thickness. The earthquake locations form a northwest-striking zone associated with the Jinzhou(JZ) Fault and a northeast-striking zone associated with the Haichenghe-Dayanghe (HD) Fault, and suggest that the JZ Fault consists of three faults and the Ms 7.3 Haicheng earthquake origin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JZ and the Faults. Lowvelocity zones (LVZs) with low Vp/Vs are observed at 15–20 km depth beneath the Haicheng (HC) region. We interpret the LVZs in the middle crust as regions of fluids, suggesting rock dehydration at high temperatures. The LVZs and low Vp/Vs in the upper crust are attributed to groundwater-filled cracks and pores. We believe that large crustal earthquakes in this area are caus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faulting and fluid movement in the middle cru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