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周治安同志“书斜式构造的成因及其特征”一文中(见本刊1979年第4期,以下简称周文),提出了一种重要的构造成因问题。过去人们往往把这种正断层群看作是张性断裂,而实际上它们是由于断块层受到一对力偶的作用旋转一个角度后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第27卷第3期《地质论评》上登载了袁忠信等同志的文章:“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矿床类型——斑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以下简称《斑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我们在阅读该文后,感到有一些问题,并愿意和袁忠  相似文献   

3.
洛阳铲又名“探铲”,原是考古勘测中探测浮土掩盖下的古墓、古建筑用的一种工具。因为它首先为洛阳地区盗墓人所创,因而被称为“洛阳铲”。洛阳铲的历史虽然很远久,但是对它加以改造,运用于找稀土矿采样仅始于1980年。近年来,寻找和评价风化壳型稀土矿床的实践证明,岩体风化壳采样工作是普查调研该类矿床的关键,而洛阳铲取样则是风化壳采样工作中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具体地说,洛阳铲取样有下列优点:①在全风化层和半风化层中,能穿过表土层,取到较深部位的样品,尤其是适用于表土层下1~5米的深度。②轻巧方便,整个洛阳铲总  相似文献   

4.
在菲律宾迪纳加特岛汇洋镍矿区第二期勘查中,采用以洛阳铲钻探为主、浅井为辅的勘探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洛阳铲钻探和浅井勘探的镍品位曲线具有相似的特征,可以互相印证;铁品位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与浅钻勘探资料对比,洛阳铲的镍品位变化趋势与浅钻的结果非常相似。因此认为,用洛阳铲勘探品位变化小的风化壳型矿床的浅部是适宜的,如果将其与浅井、浅钻结合使用,将在风险勘查中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地质》1981年第四期刊登了程学友同志的“热液钠交代与铀矿化”一文,其中有一些观点值得进一步商榷,提出来与作者讨论: 1.作者对钠交代分为三种类型,其中第三种为热液钠交代型,其特点是“产在特定的构造部位上,有着独特的矿物组合,形成温度较低,与铀矿  相似文献   

6.
楊锺健 《地质论评》1940,5(5):437-438
祿豐所發現之蜥龍化石中,最完整一架之發見經過,曾在本刊第四卷第二期作初步敍述。後在科學第二十三卷第十一期及北京大學四十週年紀念刊上,均有類似報告。半年以來,此最完全之骨架已詳細研究完竣,定名爲許氏祿豐龍 Lufengo-  相似文献   

7.
“洛阳铲”钻探实质上是在第四系复盖层及其下部基岩风化壳中进行人工冲击钻探的一种方法。1971年,针对施工地区普遍为第四系浮土复盖的特点,我队在低品位可选磷灰石矿地表评价工作中,应用“洛阳铲”钻探取得了一定效果。次年,在某大型膨润土矿勘探过程中,应用“洛阳铲”钻探又获得了显著成效。现已在全队各矿区推广应用。一“洛阳铲”钻探在地质普查中的应用 1.代替大部分槽探用来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在矿产普查评价工作中,每个矿区都不同程度的被第四系浮土复盖着,尤其是第四系广布的薄层复盖区(如某大型膨润土矿,浮土复盖面积约占90%以上)均可用“洛阳铲”钻探代替绝大部分楷探和人工剥土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境图工作。据地质图比例尺大小与要求,按一定间距的线和点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本刊1986年第5期刊载叶树林同志的文章提出几点意见。指出该文所述氡的分布模式与同文所述实践结果相悖。同时还指出表示氡分布的数学模型的应用条件和该数学模型的立条件不同以及后者建立的前提条件违背了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9.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29(4):554-558
第1期纪念陈国达院士专集●第一部分陈国达院士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代序)夏斌(1)………………………………………………………………………………陈国达院士简历与主要学术成就本刊编辑部(3)……………………………………………………………………………………●第二部分:学术研究论文自主创新研究亚洲陆海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之必要陈国达(5)………………………………………………………………………亚洲大陆中部壳体东、西部历史-动力学的构造分异及其意义陈国达,彭省临,戴塔根(7)……………………………………活动构造研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沈永和 《地质论评》1958,18(2):153-156
本刊第十七卷第2期刊登了作者的“论高岭岩——水成岩的一个新种”一文。十月接到刘长龄同志对该文提出的不同意见。现将作者个人的看法提出,供诸讨论与批评。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月刊介绍了几个有关确定影响半径的新方法,例如第9期中潘天杭同志之“用降落漏斗体积法求潛水含水层中抽水时之影响半径”及第11期中宁有义同志之“测定影响半径的新方法”。首先肯定两位作者的研究精神是值得学习的,但他们没有考虑实用上的方便,也缺乏用实际资料来检验公式的准确性,就潘天杭同志所推导的公式来说,不但在计算上非常复杂,应用起来不方便,而且公式中的 M 值难于精确选定。在本文中仅就宁有义同志(以下简称原作者)提  相似文献   

12.
本刊1975年第8期刊登了薛征同志《介绍一种护壁堵漏的方法——711型水泥速凝剂在钻探施工中的应用》一文后,我们收到了不少单位和读者来信,询问有关"711"的使用和生产问题.现据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普及资料》杂志1973年第1期《水泥速凝剂》摘要转介如下."711"型水泥速凝剂是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和上海硅酸盐制品厂为了适应矿山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辽宁省化工地质队王培君等同志,通过对辽东一带的内生硼矿控矿构造的研究,发现矿床与褶皱内部小型构造关系十分密切。这些小型构造有以下几种类型: 1.鞍状构造;2.层间滑动构造;3.压性断裂构造;4.张性断裂构造;5.扭性断裂构造;6.X型断裂构造;7.羽状断裂构造;8.片理构造。以上各种类型的小型构造,均产生于含硼岩系的蛇纹石化白云质大理岩或蛇纹岩中,控制矿体的分布。在矿体中可以发现被硼镁石胶结的蛇纹岩角砾(或镁橄榄岩角砾),反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陡坡带砂体成因类型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构造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对涠西南凹陷陡坡带铲式、坡坪和断阶三种构造样式背景下砂体成因类型及其演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三种不同构造样式控制着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及不同规模的砂体沉积:1西段铲式-坡坪式断裂结构区:早期近岸水下扇,晚期扇三角洲-滨浅湖-冲积平原砂体组合;2中段断阶式断裂结构区:早期近岸水下扇,晚期滨浅湖-扇三角洲砂体组合;3东段铲式断裂结构区:早期近岸水下扇,晚期冲积平原-滨浅湖砂体组合。陡坡带沉积体系演化研究表明,不同体系域类型对砂体形成及分布亦有控制作用,低位体系域发育小规模河道砂体和低位扇体;高位体系域在物源丰富区域一般发育大型前积扇三角洲,是未来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勘误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在本刊2015年第30卷第1期"板块构造与幔柱构造的相互关系"一文中,有2处编辑与排印错误,特更正如下。1、第2页左栏,图1。用了未加修改的图件,应用修改后的图件(右图)。2、第5页右栏,最后一行。漏排了开头的20个字符,应另起一段:  相似文献   

16.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花岗岩及其成矿专属性》一书,是由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和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地矿部科技攻关项目——“三江地区花岗岩类”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七章:第一章三江花岗岩类的时代;第二章三江花岗岩类分带及各岩带岩石特征;第三章新类型和特征类型花岗岩类;第四章稀土元素特征;第五章稳定同位素;第六章三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构造环境、成岩方式和成岩条件;第七章三江花岗岩成矿专属性及岩体含矿性判别。本书有以下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识别地震剖面构造样式、恢复骨干剖面构造演化历史,研究了苏丹-南苏丹穆格莱德盆地苏夫焉凹陷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结果表明:苏夫焉凹陷整体为南陡北缓的地堑结构,构造格局呈现东西分区、南北分带,正断层相关构造样式可识别出“两类五种”,其中以基底卷入型铲式正断层、沉积盖层旋转型平面正断层为主。伴随中非剪切带以及周缘板块的构造演化,凹陷经历了早白垩世巴雷姆期-晚白垩世土伦期、晚白垩世末期-古近纪古新世、新近纪至今3期强-弱-弱断坳演化阶段,其中在第一演化阶段的早期-Abu Gabra组第四段、第五段沉积时期,沉积中心位于凹陷中南部,而之后的演化阶段,沉积中心位于紧邻南部边界断层的洼陷带,并由此推测凹陷中部将是深层系(Abu Gabra 4段)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8.
《地学前缘》2011,(1):73
欢迎向主题专辑投稿也欢迎非主题投稿《地学前缘》为双月主题性期刊,欢迎按主题投稿,也欢迎非主题投稿,因本刊设有“非主题来稿选登”。近期投稿预告如下:(1)2011年第2期为“地球物质科学”主题:具体专辑名为“变质作用与造山带演化”。(2)2011年第3期为“地球结构、构造与动力学”主题:具体专辑名为“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第4期为特约专辑“沉积地质与资源”。(3)2011年第5期为特约专辑“成矿流体动力学”第6期为“地球表层科学”主题:具体专辑名为“中国土壤碳库与全球变化”。(4)2012年第1、2期“地球物质科学”主题:具体专辑名为第1期“油气沉积地质”第2期“油气藏开发地质”(5)2012年  相似文献   

19.
梁天佑 《地质论评》1965,23(3):234-235
地质学报42卷第1期上缪富恩同志所写“对南方小型煤矿勘探类型的划分”一文,叙述了南方小型煤矿地质特征,并提出了对南方小型煤矿勘探类型划分的意见。缪富恩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缪文)收集了相当多的资料,并且对资料经过了相当细致的综合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野外遇到了如何利用洛阳铲打深钻的问题(10米左右),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用几根木棍接起来,加深钻进,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该方法有以下缺点:(一)不能保证井壁垂直,(二)提升下降一次很困难,(三)因棍太长,弯曲度太大,提升时易折断,甚至要发生人身事故。(四)效率不高。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