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全国高考文综选择题的8~11题和去年全国高考文综选择题的6~8题,两组题考察的均是日照图的微观部分及晨昏线,学生只要掌握日照图中晨昏线与经纬线的特点,及相关的重要数据,再进行图形转换,此类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2.
陆建设 《地理教学》2012,(3):53-55,52
晨昏线是存在于地球表面的大圆,把地球分为昼夜二半球,根据昼夜转化的特点,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光照图解题之关键在于密切关注晨昏线上的四个点即: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极圈内纬线的切点,若切点恰好出现极昼,则过切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00;若切点恰好出现极夜,则切点经线的地方时为12:00。  相似文献   

3.
陈继革 《地理教学》2011,(3):51-53,21
图1为某时刻全球部分经纬网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间距相等,AC为部分晨昏线,A是晨昏线纬度最高点,图示时刻地球公转速度在加速,回答1~3题。  相似文献   

4.
金春  李兴防 《地理教学》2010,(15):54-54
一、解析 图中要素虽然简单,但涉及到的地理规律、原理却很多。可从图中风向与等压线关系判断该图位于北半球,理由是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再由风向的偏向判断南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可从1月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的角度,判读出该晨昏线为晨线,也可由1月份越向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判断该晨昏线是晨线;  相似文献   

5.
姜艳 《地理教学》2013,(14):43-44
正案例一从连黑三日谈极昼极夜章节内容:地球公转的意义之极昼极夜播放flash动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地球公转,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交界线,也就是晨昏线是怎样移动的?学生:有时候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有时候北极圈内全是白天,南极圈全是黑夜;有时候南极圈内全是白天,北极圈内全是黑夜。  相似文献   

6.
从几何或球面天文学角度看.晨昏线(圈)与地球上的所有经线在任何时候都是相交的。在太阳直射赤道的一瞬间.晨昏线(圈)与纬线相重直,仅与某一特定的经线圈重合,而与其他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从命题意图看,题中的经线是指某一特定的经线(圈),而不是任意一根经线,但从题目所表达的实际意思来看,没有指明某一特定的经线。  相似文献   

7.
晨昏线是地表昼与夜的分界线,它因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和公转在地表不停地移动,它和各纬线、经线的位置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它们的交点在某一时间段内的轨迹有着相当复杂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沈洪健 《地理教学》2010,(19):42-46
一、展昏线与经纬线组合图 【全国卷一9~11题】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相似文献   

9.
孙东奎 《地理教学》2011,(11):58-58
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in和晨昏线n如下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  相似文献   

10.
叶慧 《地理教学》2012,(19):27-29
【教材分析】"产生时差"是地球自转的三个地理意义之一,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理解晨昏线、昼夜交替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知识点均有帮助,所以本节课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学习至关重要;同时该内容也是学业水  相似文献   

11.
吕雅丽  佟晓明 《地理教学》2010,(9):54-55,53
一、选择题 图1甲中的大圆表示晨昏圈,A点是北极圈与晨昏圈的切点,C(0°,180°)地方时是12点。读图回答1~3小题。  相似文献   

12.
王君威 《地理教学》2011,(20):23-25
解题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解题可以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地理原理和方法。但一些学生大搞题海战术,只重视解题结果,而不去探究解题规律,忽视解题后的反思,考试时总考不出理想的成绩。解题后的反思是寻求解题规律的最佳途径。下面笔者就解题后的反思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俞峰  许晓梅 《地理教学》2014,(9):58-59,56
题目(201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题)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评析 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到试题第l题正确答案为B,即太阳直射点位置最接近(15°S,135°W),可以通过对试题所给条件以及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得出该答案。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为全国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其重要性及全社会的关注度自然是不言而喻,而地理作为文科中的理科,其选拔功能就显的更为突出。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其中区分度较大的还是“地球的运动”一章相关知识点的考察,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更好的备战2010年高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特征及其应用作以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田国全 《地理教学》2014,(16):53-56
正地理是一门兼具文理学科特点的综合学科,学生甫一跨入高中阶段即面临难度相对较高的自然地理内容的学习,难免会因对自然地理一些概念、规律的不理解而出现认识障碍,从而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继而对地理学科产生畏难情绪。如果此时教师能够借用学生初中阶段比较熟悉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作铺垫、作衔接、作类比,无疑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这是很多学生的常识性认识,但为什么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晨昏线的移动方向却是自东向西的?初中物理知识告诉我们,判断一个  相似文献   

16.
杨秋平 《地理教学》2013,(14):57-58
正柑橘皮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延展性,在地理实验教学中可用来展示地球仪上的经纬网、晨昏线等投影到平面图上变形的直观效果,能够很好地解决球体与平面之间的各种线形、面积之间的投影转换的教学难点,不失为一种简便但科学的实验方法。一、在经纬网投影教学中的运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线依据不同的投影法则转换到平  相似文献   

17.
高梅 《地理教学》2009,(5):36-39
从近几年的地理高考看,一些题目错误出现频率很高。在高考复习中,同学们要进行大量的模拟测试,检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解题能力。有的同学陷入题海中不能自拔,在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做题,效果并不理想。怎样避免这些错误呢?我们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在2009年地理考纲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8.
陈保钢 《地理教学》2013,(21):28-29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都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需要认真研究分析的部分。一、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及年较差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就是一天中的最大值,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全球最大值,即为90度。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角自直射点开始向四周呈同心圆式递减Ⅲ,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等于零度,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角大于零度,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角小于零度。  相似文献   

19.
第Ⅰ卷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中NA、SB为一年中某经线正午时刻,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移动轨迹,其中S、N分别为南、北极点。据此完成1~2题。1.符合从冬至到春分期间交点移动轨迹的是A.N→AB.A→NC.B→SD.S→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点位于A点时,北京昼长达一年中最大B.交点位于B点时,天山牧民正在山脚下放牧  相似文献   

20.
杨明 《地理教学》2020,(1):52-55,39
思维是指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反应的过程,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目前国内针对地理解题的思维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浙江省历年选考地理试题为例,总结和提炼出六大解题思维,即:逆向思维、收支平衡思维、比较思维、发散思维、空间思维、辩证思维,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答地理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地理学习和复习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地理解题思维过程中,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