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概括了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环境条件及其卫星云图特征  相似文献   

2.
沙尘和生物气溶胶的环境和气候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广玉  檀赛春  陈彬 《大气科学》2018,42(3):559-569
沙尘气溶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气候与环境效应,以及生物气溶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气候效应是近年来大气气溶胶研究的热点问题。沙尘气溶胶和生物气溶胶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沙尘可作为空气中微生物的载体,沙尘气溶胶影响海洋生态系统之后又会影响海洋上空生物气溶胶的产生。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沙尘气溶胶对太平洋海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以及生物气溶胶的研究历史和气候效应,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十多年来的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3.
介绍康熙帝关心气候和天气变化,多方调查了解其特点,常亲自课晴问雨,积累气象经验,其目的在于保障农业生产,他所订的“报雨泽”制度,比历代更为精密,他还对预估的灾害作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研究的回顾和发展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是大气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成就最显著的一项大气探测技术和新兴的分支学科。目前 ,气象卫星已经成为地球大气探测系统中的主要成员 ,而卫星气象学则正在覆盖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主要方面。文中从 3个方面综述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的 30多年时间内 ,中国在这一领域内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重点介绍了中国的极轨和地球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射、运行状况和主要技术指标及发展史。 (2 )气象卫星遥感原理和方法等方面的主要成果 ,重点评述了大气温湿廓线遥感反演、云特性反演、气溶胶特性反演、降水反演和云迹风生成等 5个方面的主要成果。 (3)气象卫星资料应用研究成果 ,主要包括气象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和在气候监测和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此外还包括同化和气候监测与预测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大地形和外源激发的定常和非定常的行星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包括地形和外源的涡度方程,讨论了大地形和外源产生的定常和非定常行星波动,结果显示,在西风带,地形和外源都能激发出定常和非定常行星尺度波型扰动,在东风带只能产生地形和外源附近的衰减型扰动,对非定常流场,西风带中只能在地形或外源的下游激发行星波动,在地形和外源的上游没有扰动流场产生,当时间t≥x/u时,在下游可得到稳定的行星波动,小于这一时间,行星波动处于建立过程中;在东风带,地形和外源激发的衰减  相似文献   

6.
东亚夏季风对于我国东部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呈现出多种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在理解东亚夏季风过去和当前的变化机理、预测和预估其未来变化等方面,气候系统模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的气候模式在东亚夏季风的模拟上尚存在诸多不足,这使得其模拟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既制约了我们对过去和当前季风变化机理的准确理解,又降低了未来预测预估结果的可信度。关于造成季风模拟偏差的原因,既涉及模式本身的性能问题,又与模拟系统的构建、强迫资料的误差、乃至我们当前对季风变化规律自身的认知水平有关。本文以时间尺度为序,从气候态、日变化、年际变率、年代际变率、长期气候变化和未来预估等季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角度,本着总结成绩、归纳问题、寻找机遇、面对挑战的目的,从七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当前气候模式的水平,归纳了其主要偏差特征,讨论了影响模式性能的可能因素。内容涉及模式分辨率和地形效应、对流和云辐射效应的作用、与季风相关的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关键过程、内部变率(太平洋年代际振荡)、自然变率(太阳辐照度变化和火山气溶胶强迫)和人为辐射强迫(人为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对季风变化的不同影响、热力和动力过程及气候敏感度对季风环流(副高)和降水预估不确定性的影响等。最后从优化参数、实现场地观测和过程模拟的协同、发展高分辨和对流解析模式等角度,讨论了提升东亚夏季风模拟能力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陈丹青 《广东气象》2002,(Z2):47-48
飑是一种诸多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综合反映的特殊天气现象 ,常出现在春、夏季急行冷锋的前方和台风边缘的积雨云到来之时 ,常伴有阵雨、雷雨甚至冰雹 ,最大风速可达 2 0m/s ,有时甚至达5 0m/s。其在《规范》中的定义是 :“突然发作的强风 ,持续时间短促 ,出现时风向突变 ,瞬间风速突增 ,气象要素随之剧烈变化 ,常伴雷雨出现”。所以观测时判断是否记录飑关键是要综合考虑何谓“强风”、“突变”和“剧烈变化” ,然后结合其它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综合考虑。根据我台 49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 ,飑这一天气现象记录有 1 9次 (6月和 8月出现次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机场气象台对扬沙(SA)天气不同的编报,认为应该以<民航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规定为主,在扬沙(SA)前面加上限定词,高吹的(BL)或低吹的(DR),同时还要判定是吹沙还是吹尘.  相似文献   

9.
天气学和天气预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面回顾了75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气团、锋面、梅雨、寒潮、阻高、副高、暴雨、高低空急流、亚澳季风区内涡旋和对流等现象的天气学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在短中期天气预报及短期气候预测领域在模式发展和改进以及在数值模拟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同时指出模式发展和预测在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及短期气候预测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网较为方便。但由于公有IP资源有限,而需要上网的用户众多。所以不论是部门单位、网吧还是拥有2台以上计算机的家庭,一般普遍采用了代理服务器的方式接入Internet。那么何为代理服务器呢?即能够实现多台机器共同浏览Internet的服务器,称为代理服务器。在其上面安装的服务软件称为代理软件。代理软件有许多,其中Qbik公司的Wingate和Youngzsoft公司的CCProxy是目前常用的代理软件。它们具有功能强大、设置齐全的特点,能最大地满足条件需求。  相似文献   

11.
种植蔬菜需要光和温度,生育的适温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都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温度越高或越低越好。此外,适温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作物的大小和生育阶段而异,而且具有一定的范围。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则抑制作物生育,有的还会出现明显的生育障碍。 1.生育适温蔬菜大致分为3种,即耐热的在春至秋种植的高温性蔬菜,适合凉爽气候的在春、秋种植的低温性蔬菜以及在低温性蔬菜中特别耐寒的耐寒性蔬菜。高温性蔬菜包括瓜类、茄类、豆类等收获果实的蔬菜,以及块  相似文献   

12.
雷暴是盛夏季节经常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伴随雷暴出现的又往往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所以正确地观测雷暴和分析天气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本人多年观测实践谈点体会,供参考。一、掌握识别雷暴系统雷暴系统在概念上可理解为自始至终有着闪电、雷鸣,并有远近方向的变化,而且整个过程具有连续性。当有雷暴天气时,观测员一定要到外面(观测场为宜)以整个天空视野范围去观测云天的演变,切实掌握cb云的移动方向,才能真实地记出雷暴系统。对那些零星杂  相似文献   

13.
文后参考文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论文著者将在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列出参考文献表,置于正文之后,用以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严肃的科学态度、尊重前人的科学成果,它是为了核对和查找引用参考文献提供必要而充分的著录项目;另一是著者推荐可供参考的有关本主题的文献题录,有时置于附录部分。  相似文献   

14.
我县地处桂南,属丘陵地区,晚稻面积60多万亩。在晚稻生产中,常常受到不同程度寒露风的危害,因而在群众中流传着“禾怕寒露风”的说法。 为了掌握寒露风的规律,我们组织全站同志深入社队调查访问,总结群众经验。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找出了我县历年寒露风的发生规律,确定了寒露风的类型及其农业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5.
《气象知识》2012,(3):16-16,21
  相似文献   

16.
文后参考文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论文著者将在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列出参考文献表,置于正文之后,用以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严肃的科学态度、尊重前人的科学成果,它是为了核对和查找引用参考文献提供必要而充分的著录项目;另一是著者推荐可供参考的有关本主题的文献题录,有时置于附录部分。  相似文献   

17.
测报值班中常遇到有时天空一直是雨层云并为连续性降水 ,但突然闻雷 ,而当地整个云层与降水性质均无变化 ,这是暖锋云系 (或缓行冷锋云系 )上产生的局部不稳定现象。此时虽闻雷 ,但要根据情况判明Cb云量 ,正确判断降水性质。当降水阵性较明显 ,本站气象要素也随之有剧烈变化时 ,这时的云层就不再是雨层云布满全天 ,而在相当一部分或天顶部分已为Cb云控制 ,这时应将雨转记为阵雨。雨和阵雨的转换@王元秀$固始县气象局!河南固始465200  相似文献   

18.
李凤君  扬兆明 《气象》1991,17(9):2-2
在天气现象的观测和记录中,对于飑的观测、判断和记录仍存在一些问题,常常造成漏记或误记。其主要原因在于对该现象的基本概念认识模糊,对《规范》中飑的定义理解不透,对其特点辨别不清。  相似文献   

19.
李玉海 《气象》1976,2(11):52-52
  相似文献   

20.
张国胜  俞晓东  杨叶青  陈洁   《气象》1985,11(10):33-34
一、前言 低速气象通信是采用起止式同步的串行通信方式。一个字符由5位数据信号组成,为了实现字符同步,在数据位的前面加1个起止位,其后加1.5个停止位。本文介绍利用单板机CJ-801和INTEL USART 8251串行接口实现上述通信的方法,包括接口电路连接和编程要领。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各类使用Z-80 CPU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也可应用于使用R6502、8088等CPU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