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反射波和折射波的 V S P C D P 同时成象方法,通过模型资料试算证实,对于大偏移距与深度比 V S P 资料或速度梯度大的 V S P 资料,反射波和折射波 V S P C D P 同时成像方法行之有效,而反射波 V S P C D P 迭加方法会得到错误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地面地震资料无法解决的高分辨率精细储层和隔夹层描述等问题,同时满足实际油田开发过程
中既有直井又有斜井的井间地震资料成像需要,探讨了井间地震交错网格有限差分逆时偏移算法以及吸收边界等问题,针对共面
斜井井间地震的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表明,偏移算法实现正确,实际资料逆时偏移成像剖面的信
噪比和分辨率远高于地面地震成像剖面,且层间细节变化更丰富,与实际地层变化特征吻合较好,结果可信,为解决油田开发过程
中地面地震资料无法解决的高分辨率精细储层和隔夹层描述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中既有直井又有斜井的井间地震资料成像需要,探讨了井间地震交错网格有限差分逆时偏移算法以及吸收边界等问题,针对共面
斜井井间地震的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表明,偏移算法实现正确,实际资料逆时偏移成像剖面的信
噪比和分辨率远高于地面地震成像剖面,且层间细节变化更丰富,与实际地层变化特征吻合较好,结果可信,为解决油田开发过程
中地面地震资料无法解决的高分辨率精细储层和隔夹层描述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介绍折射波法的原理入手,说明对比折射波法的特点和对比解释。并举例说明对比折射波法的应用效果。同时还论证了“地层下落“这一特殊现象。初至折射波法在煤田普查中应用普遍,然而在多层介质或煤系埋藏较深时以采用对比折射波法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在大秦铁路某隧道勘察中应用浅层地震折射波法查明地下地质构造、风化带分层等情况的方法和手段;并根据资料解释成果、钻井资料和工区地质资料等,对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断层及塌陷等情况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岩性的横向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了勘查区的地质情况,分析了浅层地震反射波的基本原理,说明了工作要点,最后对物探成果进行了解释,得出了勘查区地层层位及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6.
廖永初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01,20(3):207-210
论述一维杆件中反射波法的理论依据;激振、传感器本身性能和耦合方式是检测技术的关键.通过模型实验认识桩的缺陷与记录曲线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同时检测监测网的异常形变和粗差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粗差干扰影响形变分析成果的质量,以往都是粗差与异常变形分开来检测,即对每一期观测锡除粗差后再进行平差,然后利用两期或多期平差结果进行形变分析,这两步是重复的,为此,从位移观测方程入手,根据粗差检测与异常形变检测相似的特点,提出将粗差与异常形变同时检测,根据二者的不同特点,将它们区分开的新思路。通过算例分析比较了拟准检定法、假设检验法及相关抗差估计方案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拟准检定法具有比其它两种方法实施简单、定位准确的优点,同时验证了这种思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地下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地下空间形成了较大区域的采空区。采空区出现后,其上覆岩层平衡条件被破坏,使得上覆岩层产生移动变形,直到破坏、塌落,导致地表建筑物变形、破坏,地表大面积下沉、凹陷,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塌陷区。采空区的存在使矿山生产面临很大的安全问题。近年来,矿山采空区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采空区调查中,各种地球物理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内外以往探测实践表明,较为常用的物探测量方法有: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CSAMT法、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放射性土壤氡气测量法等,但每种物探方法的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条件,需要根据岩石物性特征、场地条件、探测深度、环境影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地球物理方法。地震反射波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较高等优势,被较多应用于矿山采空区的调查中。该文以临沂市兰陵县某石膏矿采空区为例,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对该石膏矿采空区进行调查,通过对获得的地震剖面资料进行处理和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其技术方法可为同类采空区的探测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了查明拟建场地周边分布有采掘情况不详的煤矿和,煤矿采空区的展布特征,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对工作区进行勘查,以便合理布置建筑物.阐述了浅层地震勘查过程及成果,并对勘测结果进行了钻探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浅层反射资料的常规处理在微机(Dual 68000。和IBM PC/XT)上的实现做一简单介绍.由于方法原理众所周知,因此只就处理模块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实际应用作一讨论,并对目前我教研室浅层地震资料处理的软件开发工作和设想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对大气非线性惯笥重力内波方程组,利用相平面分析法导出了相应的KdV方程。采用直接积分法求出两类有意义的孤立波解,讨论了波解的基本特征,并着重分析了一类奇异孤立波与某些天气系统(如青藏高原500hPa低涡)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12.
结合气象观测和大气边界层探测资料,分析了1990年1月2日重庆雾的声雷达回波特征,并与1989年12月30日雾的回波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雾顶回波高度与逆温和相对湿度的转折高度一致;雾顶回波在雾的成熟期呈现波动,在消散期有一下降过程。上午大气污染物地面浓度的变化与逆温混合层状况有密切关系,混合层较薄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地面浓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EFFECTS OF SURFACE WAVES AND SHIP HEAVE-AND-ROLL ON CTD DATA AND PROCESSING METHOD FOR CTD DA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军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1991,(4)
The effects of surface waves and ship" heave-and-roll on CTD data are discussed . The heave-and-ro 11 produces spurious step-like structures in the CTD data . Derivation of a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probe' s fall speed is discussed . Several current techniques for CTD sensor lag correction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 It is shown the lag correction procedure presented here , which is based on the Giles-McDougall technique , can be employed to treat CTD data from regions with slow or fast T-S variations , for instance , in strong seasonal thermocline . False salinity spikes or humps in data corrected with this procedure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 相似文献
14.
从正压涡度方程出发,在弱非线性和弱基流切变条件下,导得了描述非线性大气长波活动的推广的Kdv方程,并得到了方程的孤立波解及其色散关系。取近似于实际大气运动的物理参数作数值计算,得到了振荡型Rosby孤立波的水平结构和移动特征,其结果较之寻常的Kdv孤立波更接近于实际大气中的阻塞流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构造力源假说,对可能沿软流圈或构造带传播的四种类型的构造波进行了研究。这四种构造波为:广义瑞利型构造波;广义洛夫型构造波;广义构造导波及构造形变波。采用适当的软流圈模型,对这四种波型的频散关系及存在条件作了研究。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软流圈中这四类波型均可能存在。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构造波所反映的地震前兆的周期(时间)长短,又把它们归为三类。第一类称为长周期的构造波,它反映了强震震中以波的形式迁移,这可以用来解释强震沿某些构造带与纬度方向迁移及其幅射状迁移等现象。第二类是中周期的构造波,它反映了地震前兆的三阶段发展变化。第三类为长周期的形变波,它是一种短周期的构造波,反映了短期或临震前兆。 相似文献
16.
����GPS���ջ������źŲ���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GPS???????????????????????????????????????????÷??????????????????????????????????????????????????????????????????????????????????????Lomb??Scargle???????????????????????????????????????????????ù???????????÷????????????????????????3 cm?????????????????????????????鳱??????μ????? 相似文献
17.
罗德海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1994,(4)
研究由三阶Zakharov方程描述的调制Rossby波的振荡特征,指出在中纬度地区当Rossby波的经向波长2L_y满足3≤L_y≤4时,Rossby的1~3波之间的非线性调制可以产生30~60天低频振荡;而当L_y≥3.5时,Rossby2~4波之间的非线性调制也可产生30~60天低频振荡,可见Rossby波之间的非线性调制可能是中纬30~60天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前GPS资料反映的应变率场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国大陆东西向应变率场的研究结果表明,青藏块体西部(92°E以西)东西向拉张区和青藏块体东部(92°E以东)东西向挤压区反映了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流动受到了华北 华南地块的阻挡,形成了空间跨度约900 km的压缩区,3期应变率场结果均显示南北地震带中段位于东西向压应变率高值区。川滇地区应变率场结果表明,巴颜喀拉地块东向运动的增强导致了汶川地震震源区面应变率的集中;在东西向挤压高值区逐渐向东迁移的过程中,龙门山断裂带的东西向挤压变形逐渐增强;旋转率场动态演化结果表明,2004—2007年龙门山南段的逆时针旋转变形强度有所减弱,龙门山断裂带中北部的顺时针旋转变形有所增强;主应变率分布特征由散乱到一致的演化特征表明龙门山断裂带闭锁状态伴随着挤压和右旋剪切作用的增强达到了极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