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南海北部大陆架和北部湾沉积物中的矿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对北纬17°00′—24°00′,东经106°00′—118°00′的南海北部大陆架和北部湾表层沉积物中碎屑矿物进行了研究。共分析了143个样品,重矿物粒径为0.25—0.063mm,轻矿物为0.25—0.1mm。 一、轻矿物组合及分布特征 本海区沉积物中轻矿物在0.25—0.063mm粒级中含量高,平均为99.35%,最高可达99.90%。  相似文献   

2.
冲绳海槽海底沉积物中矿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冲绳海槽北起日本列岛以南,南至台湾东北海域,东邻琉球群岛,西接我国东海大陆架.海槽是一个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并向东南突出的弧形深水槽,主体水深大于1000米.1980年、1981年我们对冲绳海槽北纬24°26′至30°53′,东经123°03′至129°07′范围分别进行了两个航次调查(图1),编写了航次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对冲绳海槽沉积物中283个表层和柱状样作了轻、重矿物研究.研究所用粒级为0.25—0.063毫米,采用双目镜和偏光镜鉴定,重部分用颗粒法定量,轻部分用目估体积法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3.
南黄海西北部沉积物中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地质部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于1972年至1976年间,对南黄海西北部海区 进行1/50万区域沉积地貌调查基础上写成的调查范围为北纬34°—37°,东经123°以西至江苏、山东沿岸地带(图1),面积约8万多平方公里。共采集1335个矿物鉴定样品,其中柱状样采样深度一般为几十厘米到二米。经对>0.25毫米、0.25—0.10毫米、0.10—0.05毫米、<0.05毫米等几个粒级中重矿物含量变化情况的对比,发现重矿物多存在于0.10—0.05毫米粒级中,故选用此粒级作为矿物鉴定和计算的代表。采用淘洗法进行分离,并作镜下鉴定。其它粒级选取部分样品作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4.
渤海沉积物中的矿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海底沉积物中矿物组分的研究对阐明沉积作用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说明沉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规律以及沉积物的物质来源,而且可进一步了解蚀源区的母岩成分及矿物在搬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因此,矿物组合及其迁移变化规律的研究便成为海洋沉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南黄海西部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分布特征及其组合分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在编撰南黄海西部地貌及沉积物图集工作中,整理了该海区的矿物资料,编制了一套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含量分布图及组合分区图,从中获得一些粗浅的认识,现整理成文.南黄海西部范围以31°43′N—37°10′N,西起沿岸 5米等深线至123°E.调查区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图 1)地质部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1972—1980年在本区进行海洋地质调查时,基本上以10×10公里的同度取样,在沿岸地区加密至10×5公里,甚至5×5公里取样,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本文以其中的1645个表层样的重矿物分析资料作为论述的基础.一、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组成及其含量分布特征调查区内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经镜下鉴定有四十余种(表1).重矿物以硅酸盐类及氧化物类矿物为主,其次为少量的磷酸盐和硫化物类,再次为碳酸盐类.硅酸盐类矿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其含量在整个重矿物中占压倒优势,接近80%.从表1不难看出,南黄海西部重矿物组成基本上是陆源的.自生矿物种类少,含量低,它们主要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对大连湾、大窑湾外近海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轻矿物的分离和鉴定,根据其组合分布特征,探讨了该区沉积物中黏土矿物和轻矿物的来源,并对沉积环境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黏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59%)、蒙皂石(20%)、绿泥石(16%)和高岭石(5%)组成,研究区西部伊利石较高,而东部绿泥石较高,蒙皂石有向湾内富集的趋势。轻矿物由斜长石(45%)、石英(34%)、钾长石(10%)、绿泥石(8%)、白云母(2%)和方解石(0.4%)组成,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与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较为一致。矿物分布受潮流、地形影响明显,研究区北部近岸水下岸坡区,水动力条件较强,沉积物粒度较粗,矿物组合以长石、石英富集为特征;向南水深增加,东部为一水下台地,矿物组合以白云母、绿泥石含量高为特征;研究区南部水深增加,又出现一水下岸坡,其下地形趋于平坦,因受出入渤海的潮流和进入渤海的黄海暖流的影响,水动力条件最强,沉积物粒度较粗,长石含量最高,轻矿物含量高。研究区潮流、地形对矿物组成、组合和含量具有控制作用。北部水下岸坡及以内近岸浅水区沉积物粒度较粗,轻矿物含量低,石英、长石含量高,物质主要来自沿岸侵蚀及周边河流注入。其外侧的水下台地上沉积物粒度较细,白云母、绿泥石含量高,主要为通过东部海域自西向东进入研究区的远源物质;离岸较远的深水岸坡之下,沉积物粒度最粗,轻矿物含量高,石英、长石含量富集,可能在潮流作用下接纳了较多的近岸和邻近区域的物质。  相似文献   

7.
九龙江口沉积物中重矿物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茂泉  李超 《海洋通报》2003,22(4):32-40
利用1994年海岛调查和1999年执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所采集的底质样品,分析研究了九龙江口表层沉积物中0.063~0.125mm粒级的重矿物组分、组合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粒级重矿物计有49种,其优势和特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绿帘石、钛铁矿、褐铁矿、角闪石、锆石、红柱石、黑云母等;重矿物的平均含量为9.38%;依据主要重矿物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将九龙江口划分为4个矿物组合区(Ⅰ.河道口门矿物区:Ⅱ.河口北部矿物区;Ⅲ河口南部矿物区;Ⅳ.湾口东部矿物区),各区的矿物组合类型不仅与物质来源有关,而且受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采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对淮河中游河床表层沉积物中的主要黏土矿物含量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淮河中游沉积物的黏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52.3%)-高岭石(17.0%)-蒙脱石(16.8%)-绿泥石(13.9%)型。淮河中游沉积物黏土矿物与长江、黄河沉积物黏土矿物相比,兼具黄河沉积物富蒙脱石的特征和长江沉积物富高岭石的特征。其伊利石与蒙脱石的比值均在6以下,与黄河沉积物接近;高岭石与绿泥石比值在1以上,与长江沉积物接近。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间,流域两侧气候和地质背景的差异是形成淮河中游沉积物黏土矿物组合的主要原因。淮河以南地区气候接近长江流域,其沉积物主要是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岩石在以化学风化为主的风化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物黏土矿物中高岭石含量比较高;淮河以北地区气候接近黄河流域,其沉积物主要是黄土、黄泛沉积物和黄河冲积物在以物理风化为主的风化条件下形成的,因此,沉积物黏土矿物中蒙脱石含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9.
对山东半岛近海表层沉积物进行黏土矿物分析,探讨了研究区黏土矿物分布和组合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近海黏土矿物组合以伊利石-蒙皂石-绿泥石-高岭石型为主,广泛分布在研究区北部、东部和东南外海,为黄河型物质;山东半岛南岸丁字河口及千里岩—石岛外海一带高岭石含量明显增大,黏土矿物组合为高岭石-伊利石-蒙皂石-绿泥石型或伊利石-高岭石-蒙皂石-绿泥石型,为半岛型物质。山东半岛近海黏土矿物分布和组合特征显示了近岸环流对黄河和山东半岛来源物质的搬运和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各种地质营力如波浪、潮汐和海流都会对海底沉积物中的每种矿物产生影响,各种矿物也大多经历着搬运和沉积等过程。因此,能够利用沉积物中的矿物资料探讨其分布特征的控制因素。但是,东海区域广,沉积物类型较齐全,沉积时代不一,物质来源多,水动力条件十分复杂,给上述工作增加了困难。幸而,不同地区经受的地质作用过程和各种矿物对各种地质作用的反应并非一致。近岸区以现代细粒物质沉积为主,中、外陆架为残留沉积物分布区,而冲绳海槽区矿物成因以火山喷发作用为特征。就某一区域而言,某种矿物或矿物组合对某种地质作用或水动力条件反应特别敏感,因而也就  相似文献   

11.
黄海沉积物中的矿物组合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所涉及的地理范围是从辽东沿岸向南到32°N,124°E以西的整个黄海海域。共分析了142个表层样品(0.25—0.063mm粒级)。采用重液分离(重液的比重为2.80)后的镜下鉴定的方法,然后计算出矿物的百分含量。在调查区内共发现有47种矿物成分,其中轻矿物的平均含量为97%,重矿物的平均含量仅3%。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大连湾近海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重矿物的分离和鉴定,探讨该区沉积物中重矿物来源,并对沉积环境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区沉积物中普遍出现的碎屑重矿物共有29种,其中普通角闪石含量最高,绿帘石和钛铁矿次之.重矿物特征指数及不稳定矿物/稳定矿物比值被用来协助划分矿物组合区,结合重矿物分布特征,研究区可划分为3个矿物组合区,对...  相似文献   

13.
闽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闽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的组成、组合类型、重矿物分区及其影响的因素,并探讨其泥沙的来源。结果表明,闽江口有30种重矿物,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绿帘石、角闪石、锆石和云母等。据主要重矿物的含量及特征,可将本区重矿物分为五个组合类型,它们分布在相应的五个重矿物区上,各区重矿物特征与其水动力、地形条件关系密切。闽江口泥沙主要来自闽江流域。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部湾是我国大西南地区重要的海上通道,也是我国重要的渔场之一。本研究利用高纯锗γ谱仪系统分析北部湾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4种最主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28Ra、40K)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北部湾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低于我国大部分海域的结果,高于珊瑚礁区的极低放射性水平的结果。北部湾沉积物中4种核素都存在"蝴蝶"状空间分布特征,该特征主要源于沉积物粒径的非线性调控,且与沉积物总有机碳浓度存在正相关。此外,利用Mn和210Pb所指示的氧化还原状态和物理/生物扰动过程也可以对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型核素(比如,238U)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232Th/238U、40K/238U、226Ra/238U活度比值角度,发现北部湾沉积物具有典型的陆源沉积物特征,且显著不同于南海珊瑚礁区中生源沉积物特征。本研...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兴化湾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组分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兴化湾17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63~125μm粒级重矿物组分、含量、组合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泥沙物质来源及重矿物与沉积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兴化湾重矿物平均含量(质量分数)为12.08%,高出其邻近的湄州湾(5.67%)6个百分点;重矿物共计37种,以磁铁矿、角闪石、绿帘石、钛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锆石为主.矿物种类揭示该海湾的泥沙主要来源于湾顶河流输入和周边陆域及湾内岛屿基岩风化侵蚀产物,而湾口以外海域的输入物质较少;依据主要重矿物含量和分布特征,将兴化湾划分为4个矿物组合区,各区重矿物组合类型不仅与物质来源有关,而且受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制约.  相似文献   

16.
关于渤海沉积物中矿物组合的情况,陈丽蓉等已有详细报道。文章把整个渤海表层沉积物的矿物组合分成南北两区;南区中有三个亚区,北区中有六个亚区(图1)。  相似文献   

17.
依据对长江口外表层沉积物187个站位沉积物样品的黏土矿物含量分析,研究了长江口外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的组合特征和分布规律.长江口外表层沉积物伊利石为优势矿物,平均含量为60.3%;次之为蒙脱石,平均为14.9%;高岭石平均含量13.5%,绿泥石平均含量为12.3%.黏土矿物的组合类型以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型为主...  相似文献   

18.
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北部湾表层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成和结晶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源区和洋流对该区沉积物搬运和分布的控制机制。结果表明,北部湾表层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蒙脱石和高岭石为主,含有少量的绿泥石。在空间分布上,蒙脱石含量表现为中部高近岸低;伊利石含量表现为西南高东北低,绿泥石组分含量与之类似;高岭石含量表现为东北高,西南低。伊利石结晶度指数和化学指数平均分别为0.25°(Δ2θ)和0.5,表明伊利石结晶程度极好,为富Al伊利石,来源于化学风化作用占主导的源区。黏土矿物物源分析表明,红河是北部湾伊利石、绿泥石和蒙脱石的主要物源,其中蒙脱石因受沉积分异作用影响而在研究区中部富集;高岭石受到了红河、珠江以及广西和海南岛沿岸河流物质输入的共同影响。本研究结果对理解北部湾沉积物"源-汇"过程和古环境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菲律宾海沉积物矿物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了1988年取自西菲律宾海3个柱样共52个沉积物样品的矿物组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主要矿物为方解石,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次要矿物为高岭石,绿泥石,角闪石,斜发沸石,水云母,蒙脱石和滑石。划分出两类矿物组合:(1)方解石+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水云母含量高,角闪石,斜发沸石滑石含量低;(2)斜长石+方解石+石英+钾长石,角闪石,斜发沸石和滑石含高,水云母含低。(1)类矿物组合反映  相似文献   

20.
湄洲湾重矿物组合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华胄 《台湾海峡》1992,11(3):211-217
湄洲湾重矿物平均含量5.67%,高于台湾海峡中北部的(0.96%),>10%的高值区分布于湾内深槽的岛屿附近,<3%的低值区见于近岸海域。重矿物37种,以磁铁矿、角闪石、绿帘石、褐铁矿等为主。根据重矿物的含量可将其分为6个矿物区。湾内物质来源于河沙、岸边、岛屿和海底蚀沙及台湾海峡来沙。湾内与海峡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磁铁矿、锆石等颗粒状矿物由湾内向海峡方向扩散,而黑云母等片状矿物则由海峡向湾内扩散。湄洲湾处于较氧化的高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