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明伦 《贵州气象》2000,24(2):34-37
通过对计算朵通信网络系统遭受雷击损坏的民政部进行统计调查和现场勘测,以及对其相应电路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参考有关模拟试验数据,分析了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历以及可能的侵入途径。重点阐述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的防雷保护方案,主要介绍计算机通信网络接口或通信设备的防雷装置及其安装要求以及通信网络线路和地线回路的布放方式,相应的屏蔽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区通信台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实际业务应用的需要 ,对区局现有的计算机局域网络结构进行优化 ,进一步提高各网络间的互联能力 ,提高各系统工作运行效率 ,提高信息共享能力 ,同时更好地保证通信网络主要系统的安全。由于网络结构和设备的改变、网络传输业务的合理调整、网络故障不可预知性等特点 ,造成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而影响通信业务服务质量的现象 ,使我们的网络维护和业务监控工作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针对新的通信业务工作的要求及新的通信业务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的通信业务质量 ,加强对网络传输业务的监控 ,我们研…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国家税务局 (以下简称市国税局 )计算机通信网络由市国税局计算中心、局机关局域网、国税分局局域网以及稽查所和纳税户终端等构成。该网络还与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计算机网络相连。市国税局通信网络主要设备包括IBM中小型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和传输介质等。其通信网络信息以微波、光缆、电缆和双绞线等物理介质传输 ,其中市国税局计算中心、所属国税分局计算中心和稽查所采用微波设备进行远距离传输 ,其近距离信息传输采用的是光缆和双绞线等介质。由于市国税局网络中的通信设备设置分布较广 ,其所在地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中浪涌保护器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楠  闫景东  汪鲁刚 《气象科技》2008,36(3):360-363
针对雷击可能造成的雷击电磁脉冲对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微电子设备的危害情况,对雷电的分类、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雷电入侵途径进行阐述和分析.介绍了雷电浪涌保护器(SPD)的类型、组成元器件及主要技术指标;重点介绍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中SPD的选用原则和选型计算,通过对SPD最大持续运行电压、最大放电电流的详细计算,提出参照连接器类型,按照工作电压、工作频率的要求选择正确合理SPD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辽宁省气象通信台是全国六大区域气象通信枢纽之一,其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承担着东北地区气象信息的收集、编辑和转发任务。本台10几台计算机和外部设备常年实时在线运行,因此保持在线设备的完好率,保证下线设备的及时维修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笔者  相似文献   

6.
魏婷 《陕西气象》2003,(6):27-27
1 提高计算机自身的抗扰能力计算机通信系统遭受雷击损坏调查发现 ,在同一建筑物内或相邻建筑物内的计算机局域通信网络遭受雷击损坏的情况最为严重 ,其中以计算机同轴网络适配卡的损坏数量最多 ,其次是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接口适配卡。因此 ,计算机制造厂商有必要提高易损部件的抗扰能力。2 合理综合布线雷害现场勘察发现 ,大多数遭雷击的计算机网络所在建筑物屋顶有铁塔或避雷针 ,针体与建筑物主钢筋连接 ,并利用主钢筋应下泄入地中。在雷击放电时 ,建筑物内部产生较大的瞬变空间电磁场 ,由于计算机多采用总线制同轴网络 ,网络各工作站与…  相似文献   

7.
首先,检测员应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具备计算机、通信及供配电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通信线路的识别及网络性能等知识的,并了解计算机的操作应用、通信接口、通信协议、接线方式及网络结构等。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气象通信台是全国六大区域气象通信枢纽之一,其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承担着东北地区气象信息的收集、编辑和转发任务。本台10几台计算机和外部设备常年实时在线运行,因此保持在线设备的完好率,保证下线设备的及时维修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四平市气象局在省地远程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基础上开通了“他一县数据通信网络”远程计算机终端,使省局的各种实时气象资料经市局利中转,全部下传到县级台站。目前,四平气象局县级台站基本上都配备了两台386计算机,除一台用于网络通信外,还有一台宏议机没有很好利用上。作者根据MS-DOS6.2版本提供的Interlnk命令,用7线串行电缆成功地实现了两台计算机连接通信,组建成县级远程计算机终端本地网,使县级计算机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并在网络客户机上安装小屏幕预报图形工作站。1系统环境及电缆线连接1.1系统环境使用Interlnk…  相似文献   

10.
1 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检测前的准备 首先,检测员应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具备计算机、通信及供配电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通信线路的识别及网络性能等知识的,并了解计算机的操作应用、通信接口、通信协议、接线方式及网络结构等.  相似文献   

11.
依托国家85-906科技攻关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河南省大气探测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和暴雨、洪水预报警报服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将3个系统联系在一起,形成上与区域中心、下与各地市相连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该网络每天可采集区域中心的各种信息,又可使省台云图、雷达等数据入网,还可以自动汇集省内各站雨量等。这些汇集的信息进入数据库之后,台内和局域网各工作站及全省各广域网用户可随时调用。  相似文献   

12.
1前言近年来,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实现远程天气预报电视会商,在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吉林省气象局已经建成了省局到国家局的4M宽带、省局到地市的4M宽带和地市到县局的2M宽带网络,具备了承载电视会商系统的通信能力,基于已建成的宽带数字通信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以省气象信息技术保障中心为中心,连接国家  相似文献   

13.
资料处理网络部(DPND)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计算机综合应用与技术服务中心,以气象资料处理和网络维护业务为基础,以技术开发为手段,全方位提供资料处理、网络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和显示、多媒体、三维动画、影视、通信等计算机综合应用技术。主要工作分成3个部分:资料处  相似文献   

14.
1引言辽宁省9210工程的硬件安装和计算机网络软件调试已全部结束。它标志着辽宁省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即将告别计算机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并存的时期而迈入具有更强的传输能力。更高的传输效率、更多的传输信息种类、更快的处理速度、更广泛的资源共享和更加有效的系统监控手段的计算机互连网络系统的新的发展时期。掌握并有效地管理这个网络,在新的网络平台上升级并完善系统功能已成为我们当前的重点工作任务。2区域中心信息网络系统构成和作用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管理及业务监控等子系统,在气象卫…  相似文献   

15.
综合信息系统对地级用户资料处理的研究蒋丽娟,缪贵平,向继涛(四川省气象局通信台邮码610072)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是去年底成都区域气象中心的成立,整个西南区域气象业务体制已逐渐由通信方式向网络方式过渡,用户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简称分组交换网)具有覆盖面广、网络环境好的特点.现已覆盖到全国所有的地区及县城.还可与世界上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网互连。它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性能稳定.处理能力强,扩充灵活.维护方便。它以高速度、高质量、低误码率、低延迟等可靠的网络性能指标.确保用户通信质量。它的分组多重通信功能,使一条物理线路上可同时与多个计算机进行通信。基于上述主要的技术性能,结合气象业务的基本特点和计算机通信的发展方向,我们选择了该网作为沈阳市县级终端系统的通信平台.并于1995年11月完成了所属各县站的安装调试,投入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17.
1概述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简称分组交换网)具有覆盖面广、网络环境好的特点,现已覆盖到全国所有的地区及县城,还可与世界上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网互连。它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性能稳定,处理能力强,扩充灵活,维护方便。它以高速度、高质量、低误码率。低延迟等可靠的网络性能指标,确保用户通信质量。它的分组多重通信功能,使一条物理线路上可同时与多个计算机进行通信。基于上述主要的技术性能,结合气象业务的基本特点和计算机通信的发展方向,我们选择了该网作为沈阳市县级终端系统的通信平台,并于1995年11月完成了所…  相似文献   

18.
迅速发展的气象通信技术给气象业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作者因长期在省局电信台工作 ,对电信业务有所了解 ,现将主要的、与气象服务应用密切的业务知识作一介绍。1 分组交换数据网 (Chinapac)  分组交换数据网是一种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网络 ,由于它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速率的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 ,从而实现存储在计算机内的信息资源共享 ,同时还可以在分组交换数据网上开发各种增值业务。它提供给用户交换型虚电路 (SVC)、永久型虚电路 (PVC)的业务 ,具有差错校验、重发功能和自动选择迂迥路由的…  相似文献   

19.
网络是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产物,所谓网络就是由电缆或某种其他介质连接在一起的一组计算机,但是联网的过程并不是很简单的。当各个计算机之间能够互相进行通信时,它们就是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在一起工作,它们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分担特定任务的工作量,或者进行信息交换。本文阐述信息网络安全的根本变化、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性和建立网络安全体系的必要性,同时对网络防火墙安全技术的分类及其主要技术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1引言近年来,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实现远程天气预报双流视频会商,在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吉林省气象局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已经建成了省局到国家局6M SDH宽带和MPLUS备份链路、省局到市(州)4M宽带和VPN备份链路,具备了承载双流视频会商系统的通信能力。基于已建成的宽带数字通信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以省气象台为中心,连接国家气象局、省局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