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保护水资源的 必要性 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人口3.55亿,占全国的28.5%;西部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总量15,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53.33%,可开发水能资源装机达3.4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90%。但西部最根本的矛盾是水土组合极不平衡,占西部总面积75%的西北部地区,水资源量只占18%,水能资源仅占24%。  相似文献   

2.
关于水资源。河流干枯、地下水位下降,被视为水资源紧缺的证据,据预测到2050年有些国家共约10亿人口生活将面临绝对缺水状况。水覆盖地球表面70%,但是只有25%的淡水,实际上可供利用淡水仅占世界淡水总量的0.3%,水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3.
一、现阶段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  相似文献   

4.
一、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效率低下绥化市用水不合理、用水效益底下的现象比较普遍。农业用水约占用水总量的84%,但目前农业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输水过程中由于蒸发、渗漏等原因水分损失较多,灌溉方式也比较落后,  相似文献   

5.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对土地资源必须始终坚持 统筹规划合理利用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可概括为“一多三少”。一是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人均耕地面积更少。2000年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5公顷,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5%。二是优质耕地少。全国62%的耕地资源分布在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而这些地区水资源却不足全国的20%。水资源充沛、热量充足且有灌溉设施的优质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25%。三是耕地后备资源少。我国土地垦…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资源概况正如德国科学家杜拔亚·雷蒙·艾米尔所说:“生命乃是朝气蓬勃的水”。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水产、水运的命脉所在,同时也是风景旅游的宝贵自然资源。广义的水资源除包括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水量资源(狭义水资源)外,还包括可提供动力和电力的水能资源以及可供航运旅游和养殖之用的水域(如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源和水体)资源。中国是水资源大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灾害 (一)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逐渐减少 我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但人均水量只有2714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亩均水量为1770m3,约为世界亩均水量的3/4。可见,我国水资源并不富裕。据统计,我国每年水旱灾害面积约4亿亩,占耕地面积的26%。水利部门对全国92100km河长进行水质评价的结果表明,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河长约占1/3,有11%的河长水质低于农业灌溉要求,  相似文献   

8.
受冬季强寒潮侵袭,辽东湾会出现大范围结冰现象。为了分析2015—2020年辽东湾海冰冰情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本文选取Sentinel-1A/B数据开展辽东湾海冰监测。首先,采用巴氏距离选择最优纹理特征组合,再利用最大似然方法实现海冰分类;然后,根据上述海冰分类结果,分析海冰冰情等级、海冰外缘线、海冰面积、海冰类型和海冰结冰概率等冰情特征的变化规律;最后,研究海水深度、海温、气温和风速与海冰冰情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 采用不同纹理特征组合方法和本文方法对2020年2月1日Sentinel-1B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3.16%和0.85,分类精度最高。② 11月末到12月海冰类型以初生冰为主,间有灰冰;1月到2月中上旬以灰冰为主,间有初生冰和白冰;2月下旬到3月上旬的海冰类型以灰冰和初生冰为主。辽东湾内部结冰概率存在差异,北部沿岸结冰概率高于南部,东部结冰概率高于西部。辽东湾海冰冰情受海水深度、海温和气温影响明显,受风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国际上前沿的虚拟水理论,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CLIMWAT 2.0和CROPWAT 8.0软件,对济南市农业作物虚拟水含量进行计算,得出了2009—2014年济南市农业产品虚拟水总量;通过查阅、分析济南市2009—2014年水资源公报,计算出济南市2009—2014年林牧渔畜产品、工业产品、生态环境用水、城镇公共用水及生活用水的虚拟水总量;通过对济南市各产业虚拟水数据研究分析,得出了各产业虚拟水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根据虚拟水理论,并与济南市水资源总量对比计算,得出济南市水资源匮乏指数,经研究得出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仍将面临严峻挑战的结论,并针对济南市水资源利用现状的严峻情况,提出了通过减少济南市虚拟水总量、增加水资源总量或节省水资源消耗达到降低水资源需求压力的目的,从而为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8):76-76
随着全球性淡水资源短缺,开发新的淡水资源已成为各国重要的课题,作为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海水淡化已经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目前,全世界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海水或苦成水淡化技术取得淡水,海水淡化系统与生产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亚洲国家如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尼、中国等地也都积极发展或应用海水淡化做为替代水源,以增加自主水源的数量。在已经开发的二十几种淡化技术中,其中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已达到了工业规模,而太阳能淡化海水技术由于不消耗常规能源、无污染、所得淡水纯度高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耕地及后备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项目日前完成。结果显示,经评价和测算得出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总量为1807.5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55%,是全省现有耕地总量的10.12%。《黑龙江省耕地及后备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联合提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2.
本通过大量资料从采煤时地下水均衡破坏、时岩溶大泉影响、对农村、城市供水水源地影响、对地下水资源总量的影响以及地表水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认为采煤破坏地下水资源量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加强调研 科学规划 有序开发 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全市总面积8849.72平方公里,占全省内陆面积的8.7%。其中山地占49%。丘陵占36.4%。平原占14.6%。黄土丘陵资源相对丰富。从资源利用角度看,我市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土地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土地类型多样,但利用差异明显。山地丘陵多于平地;耕地比例少,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大。对此。从去年8月份以来。以我局牵头,组成了以农业、林业、水利、规划等部门参与的协调和调研组,并开展有效工作。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分析济南的气候、自然、地理,尤其是水文地质条件,根据济南水资源基本特征与资源量,认为济南市水资源总量相对充足,水资源供求的突出矛盾集中体现为供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结合济南市的水资源特征,制定了保障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及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大多数城市土地资源,尤其是"后备"建设用地资源稀缺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为了缓解土地资源约束,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空间,无疑要提高资源的技术利用效率和社会利用效率。但稀缺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并不一定会缓解资源稀缺程度,因为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会加速资源总量消费,反而会使资源更加稀缺,这在水资源、渔业资源等研究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笔者参加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运用3S技术的工作实际,以土地资源、水资源专项审计为例,阐述如何利用3S技术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发挥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尺度视角下的青藏高原水资源短缺估算及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水资源量与用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部分人口、城镇密集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本研究在多源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分析、降尺度处理等,建立了青藏高原省区、市域、县域空间尺度的水资源与用水量数据集。通过比较5、10、20、30年重现期多空间尺度的水资源短缺程度,分析水资源短缺在青藏高原的尺度效应,揭示青藏高原水资源短缺格局与特征,识别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人口与面积。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省区尺度无水资源短缺;在15个市域单元中,有3个市域出现水资源短缺;在115个县域单元中,有29个县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县域主要集中在青海省的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与西藏自治区的一江两河流域等人口、城镇密集区域。总体而言,由于较大空间尺度地理单元内部各县域用水强度差异,在县域尺度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人口与面积大于市域与省区尺度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人口与面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发现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30年重现期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6.4%,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0.4%。县域之间水资源短缺指数秩相关系数计算结果显示,省区内部各县域同时出现水资源短缺的可能性较大,而省区之间各县域同时出现水资源短缺的可能性相对随机。研究结果为制定青藏高原水资源短缺管理对策、促进区域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内陆盆地之一,面积25.6万平方公里,是西部一个重要的资源富集区,被誉为“聚宝盆”。盆地内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39个,产地208处,我省石油、天然气、锂、锶、钾盐、镁盐、硼等优势矿产资源的储量全部集中地柴达木盆地,铅、锌、芒硝、石棉、煤炭占全省总量的70%以上。特别是钾盐、锂矿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0.9%和85.4%。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占全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17.25万亿元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黄河下游水量持续偏枯,用水量不断增加,水污染范围逐步扩大,污染程度日益加重,黄河水资源管理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程度加剧两大难题。当前,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1黄河水资源现状1.1水资源缺乏黄河以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2%的水资源,承载着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由于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黄河水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导致黄河断流、水污染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黄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1972-1999年的28年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SOA开放式架构与OGC标准规范,提出了极地海冰-海洋参数遥感反演模型分布式共享服务体系。服务体系以"模型服务"为核心,探讨了模型服务接口和模型服务的互操作问题。为了简化极地海冰-海洋参数遥感反演模型的分布式共享过程,提出了极地海冰-海洋参数遥感反演模型共享服务平台的概念。共享服务平台处于模型与模型应用客户端之间,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转化和功能协同,以及实现模型算法与其他功能的分离,使模型开发者可以专注于模型算法的设计和实现。最后,以海冰密集度遥感反演模型和冰间湖识别模型为例,实现了极地海冰-海洋参数遥感反演模型分布式共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