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口山矿田找矿历史回顾及新一轮老矿山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水口山矿田地质矿产特征,回顾了矿田内的地质勘查工作历程,总结了近50年的找矿经验,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新一轮找矿应注重已知矿区深边部及外围的找矿方向,并初步分析了康家湾、石头排、仙人岩等矿区深部找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一、问题的提出浙西南变质岩区历来是浙江省的地质找矿和地质矿产研究的重点。曾数次在该区进行大规模的矿产调查,发现了遂昌金矿、八宝山金矿、乌岙铅锌矿等著名贵金属、硫化物金属矿床,小型矿床、矿点数百处。并对治岭头金矿、乌岙铅锌矿进行了典型矿床的研究。铅锌多金属矿成因认识方面主要集中于矽卡岩型、层控型、岩浆—火山热液型等方面的争论,随着认识的不同,找矿  相似文献   

3.
卫宁北山地区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段,是宁夏境内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最好、成矿迹象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金场子金矿是该地区已知最大的金矿床。在归纳该区近年来找矿成果基础上,对金场子金矿床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和深部矿化规律进行了总结,构建了基于地-物-化多要素的综合找矿模型,并对矿区及外围、深部找矿靶区进行了圈定。研究表明:金场子金矿控矿因素主要为构造和地层,其中控矿构造表现为东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及其次生裂隙为主,控矿地层表现为特定的地层层位及岩性组合。赤铁矿-褐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等围岩蚀变,Au-Ag-As-Sb化探组合异常以及中电阻率、中-高极化率地球物理异常为该区主要找矿标志。综合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构建了矿区金矿综合找矿模型,并以此圈定地表找矿靶区6处,并进一步根据矿化深部变化规律圈定深部找矿靶区3处。通过对矿区及外围靶区开展地球化学剖面测量以及深部靶区钻探工作,验证了此次靶区圈定的合理性,为今后该地区找矿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岩石地球化学与地质相结合的找矿方法,选择云南思姑锡矿区Sn、Cu、Pb、Zn、Ag、Mo等6个元素,对矿区矿化晕进行了异常元素的相关、偏相关、聚类与因子等分析,并以传统化探处理方法(平均值+n×标准差)确定异常下限,所圈定的异常区与已知矿体基本吻合,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进而以此方法探索找矿,提出扩大找矿远景靶区应主要向矿区南部延伸.  相似文献   

5.
随着遥感传感器多样化及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的深入,遥感技术的原位、快速、有效等特点使其成为矿产勘查的重要技术手段。以山东蒙阴地区西峪金伯利岩带金刚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对红旗矿区的金伯利岩体(岩脉)及围岩样品进行短波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其光谱特征及蚀变矿物组成。红旗矿区样品在1 391、1 912、2 318、2 393 nm等波长处有吸收谷,这为ASTER遥感数据提取蚀变异常信息提供波谱依据,据此可分类型提取镁羟基异常、铝羟基异常、铁染异常信息。利用PALSAR雷达遥感数据、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研究区进行构造、岩性、水系解译,得出金伯利岩分布在NE向与NW向构造交汇部位,通过水系解译排除因冲刷沉积引起的假蚀变遥感异常,通过岩性增强界定岩性差异的边界,进而构建金伯利岩带金刚石矿床的遥感找矿模型,将找矿模型应用于矿区外围的找矿预测,叠加地质、化探、重砂等多元信息,在筛选后的遥感异常图上圈定了6个找矿靶区,为金刚石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依据山西小道沟银锰矿矿区地质资料及野外调研,对本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地球化学探测资料为手段,对本矿区及相应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发现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总结了此类矿区的找矿标志,为进一步找矿提供理论及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河南南阳地区寻找隐伏矿的问题,文章有针对性地介绍在该矿区开展地电提取(CHIM)、土壤离子电导率(Con)、土壤热释汞(Hg)等多种新方法找矿预测试验,在测区内共圈出8个地电提取Cu、7个地电提取Ni异常,以及7个电导率异常、11个土壤热释汞(Hg)异常。并结合矿区元素共生组合和成矿作用,在测区内划分了3类4个具有找矿前景的综合异常靶区,其中Ⅰ类靶区1个、Ⅱ类靶区2个、Ⅲ类靶区1个,初步建立了该地区地电化学理想的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8.
大砬沟银多金属矿化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大兴安岭有色金属资源勘查重点地区之一,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区域内同一成矿带上已发现多处有色金属矿床。通过对突泉县大砬沟银多金属矿化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物探异常等综合研究分析,详细了解该区的矿化特征,获得了较好的找矿信息,总结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并提出了成矿远景及找矿方向,为该地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七宝山铜及多金属矿床特征,认为矿床的成因属于沿断裂构造充填的中-低温次火山热液矿床.控矿因素主要是断裂构造、岩性、地层,简要分析了该区的找矿标志主要为断裂交汇部位、构造破碎带及其火山岩体等.同时分析了该区的找矿方向,指出了五莲七宝山、南官庄、李家坡3个找矿预测区的潜力,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灭格滩矿区位于青海北巴颜喀拉造山带大场金矿田北缘。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昌马河组砂板岩是矿区主要赋矿地层。矿区内构造发育,矿(化)体主要沿NW向构造破碎带分布,产状受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绢云母化等。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Au、As、Sb、Hg元素丰度明显偏高,异常明显,浓集中心突出,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呈NW向带状分布。剖面上元素含量峰值与矿体位置对应良好,据此构建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能有效指导隐伏矿体的找矿勘查工作。在综合分析矿区地质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圈定了找矿靶区和成矿远景区,可以为灭格滩金矿区乃至矿田核心区外围找矿勘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洛宁县龙门店银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洛宁县龙门店银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矿化富集特点的分析,综合该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并与邻近已知矿区类比,提出该区具有大型银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对灵丘县新河峪铁矿区区域及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矿床成因,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桃花金矿区地处秦岭地槽褶皱带东段,该褶皱带是我国重要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带。通过对桃花金矿矿区地质、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总结,提出本区金矿化受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明显,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栖霞市后夼金矿区位于胶北凸起之后夼穹形构造的顶部,NE向断裂、新太古代侵入岩、石英脉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该文结合后夼金矿床地质特征,归纳了以石英脉为找矿标志,圈定东、西2处成矿预测区,建议加强基础工作,开展矿区外围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5.
胶莱盆地东北缘郭城—崖子地区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重要金成矿区,陆续探明一批大中型—超大型金矿床。本文采用典型矿床类比方法,对蓬家夼、西井口、西涝口和辽上金矿床进行成矿规律研究,通过对该区内矿床、矿体和矿化富集规律以及蚀变矿化分带研究,建立深部矿体定位模型标志,评价找矿潜力。确定本区西南部更靠近盆地边缘的土堆沙旺矿区为深部找矿靶区,结合矿区内物化探异常特征分析,推测控矿构造由NNE向转为NEE向且与NW向构造交会处是成矿有利部位,预测了3个靶区,显示土堆沙旺矿区深部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范庄银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准的研究认为,范庄银矿与铁炉坪大型银铅矿床同处于一条北东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属构造蚀变岩型脉状矿床。该区又受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两侧拆离断层的控制,显示地质成矿条件的复杂性。本文在综合分析矿床成因的基础上,根据矿区成矿特征,划出了三个具有找矿前景的成矿靶区,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华北国土资源》2012,(5):14-14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近日印发《自治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2011~2020年)》,要求有关部门和市、县政府把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实施地质找矿新机制,推进重要成矿区带勘查,加快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方案》明确了广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目标任务:3年内完成国家和自治区级整装勘查区的基础地质调查,新发现10~20处重要矿产资源大中型矿产地;5年内形成3~5个重要矿产资源大中型勘查开发基地,建立  相似文献   

18.
广西德保铜锡矿床控矿因素及外围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德保铜锡矿床的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地质物化探成果,提出2个成矿预测区,即钦甲矿区边部预测区和同德预测区,为继续开展找矿勘查工作、扩大危机矿山的资源量提供靶区.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公布的首批整装勘查区和找矿重点区带中,我省祁漫塔格、沱沱河、曲麻莱县大场、杂多县然者涌一莫海拉亨等四片找矿重点区榜上有名,这意味着我省将从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得到国家的更大支持。同时,在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我国19个重点成矿区带中,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祁连成矿带、西南三江成矿带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要加强隐伏矿预测研究众所周知,目前我省矿产勘查工作仍是以已知的重要成矿区(带)为主要对象,而在这些研究和勘查工作程度较高的地区,找矿主体已由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向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转变,找矿工作也存在信息少、难度大、投资多、风险高等诸多不利因素。面对新的形势要求,加强隐伏矿的预测研究、实现找矿靶区快速定位,是提高找矿成效、减少投资风险、更好地适应矿产勘查中找矿主体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