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鉴定缢蛏(Siaoraovacula constricta)氨氮胁迫应答相关miRNA靶基因及其表达特征,选择氨氮胁迫下缢蛏肝胰腺组织中表达水平差异显著的miR-8245a-5p进行研究。靶基因验证结果显示,缢蛏GOT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未胁迫组(P<0.01),表明GOT是miR-8245a-5p的靶基因。缢蛏GOT基因的ORF长1227bp,编码408个氨基酸;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缢蛏等贝类同源性较高,与其他物种同源性较低。基因时空特征表达分析结果显示,GOT基因在缢蛏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余6个组织(P<0.01);140mg/L氨氮胁迫下缢蛏GOT基因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1h内急剧上调,此后上调逐步减弱,60mg/L氨氮水平下第12h上调才达峰值;不同氨氮水平暴露下缢蛏肝胰腺中GOT活力整体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但在较高氨氮浓度水平下同样表现出更快速的应答特征。这些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缢蛏miR-8245a-5p及GOT基因调控氨氮解毒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对缢蛏F1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和标记-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6个SSR位点共检测到39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2.44和2.0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0;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与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8和0.63,部分位点基因型分布严重偏离孟德尔定律,暗示其可能与适应性基因相连锁,其中YC-8位点附近可能存在杂合不利存活基因。位点YC-96和YC-123与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YC-96的BC基因型和YC-123的BB基因型均为体重性状的优势基因型,其对应的壳长、壳宽、壳高和体重4个生长性状表型值都最大,可以作为选育快长性状的候选分子标记;YC-1位点与壳宽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BB型是壳宽的优势基因型;YC-93位点与壳宽、壳高呈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AB型是壳高的优势基因型,BB和BC型是壳宽的优势基因型。对YC-1、YC-93、YC-96和YC-123进行以体重性状为参照的不同基因型组合比较,找到了最优组合(BB/BB(BC)/BC/BB),与4个位点单独分析对应的最优基因型基本完全一致,符合加性作用模型。筛选出的与生长性状相关的标记可为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磁珠富集和PCR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得到12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多态性微卫星引物。每个位点的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1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339—8.8063个;观测杂合度(Ho)为0.0333—1.0000,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525;期望杂合度(He)为0.0333—0.902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866;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320—0.8680。所有位点中,有8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位点(PIC0.5),SC1-5和SC4-6属于低度多态位点(PIC0.25);经Bonferroni校正后,无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的位点;连锁不平衡检验结果表明,位点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此外,分析了这些引物在近缘种长竹蛏(Solen strictus)、大竹蛏(Solen grandis)和小刀蛏(Cultellus attenuatus)的通用性情况,结果显示:长竹蛏中,位点SC1-4、SC2-8、SC3-1、SC3-14表现出了高度多态(PIC0.5);在大竹蛏中,位点SC3-4、SC3-7、SC4-6表现出了高度多态性(PIC0.5),SC2-9为低态位点(PIC0.25);在小刀蛏中,位点SC1-7、SC2-9、SC3-4、SC3-14表现出了高度多态性(PIC0.5),SC4-6为低态位点(PIC0.25)。  相似文献   

4.
5.
温度、pH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温度、pH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三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在5~75℃之间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为55℃、45℃和65℃;在不同的pH范围内,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9.2,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6.3和7.7,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为5.2。缢蛏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较大,纤维素酶活力极微。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温度对不同个体大小缢蛏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15~ 30℃ )条件下 ,缢蛏的耗氧率 (O) [mg/ h·个 ]和排氨率 (N ) [μg/ h·个 ]与缢蛏软体部干重(W)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 ;温度的上升使得缢蛏的耗氧率 (OS) [mg/ g· h]、排氨率 (Na) [μg/ g· h]均增大 ;两者之间的比值 (原子数 O∶ N)在 2 0℃时最大 ,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其值逐步减小。耗氧率 (O)、排氨率 (N)与温度 (T)、缢蛏软体部干重 (W)二元线形回归方程分别是 :O=- 0 .370 3+0 .32 0 4 W+ 0 .0 2 98T,N =- 15 4 .0 6 77+ 6 9.74 88W+ 7.9332 T。复相关系数 r分别为 0 .9773和0 .92 2 8;F检验表明 ,两个回归方程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筛查和验证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耐氨氮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基因, 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KASP)对位于缢蛏NKA基因(Sc-NKA)下游的SNP (g.21062868T>A)进行验证,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高氨氮胁迫下Sc-NKA基因的表达水平, 用免疫荧光技术对Sc-NKA蛋白进行组织细胞定位, 通过RNA干扰探究Sc-NKA基因在氨氮排泄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SNP位点(g.21062868T>A)与氨氮耐受性状显著相关(P<0.05); Sc-NKA基因在氨氮胁迫后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 缢蛏鳃中的柱状细胞和扁平细胞是Sc-NKA蛋白分泌的主要部位, 且在氨氮胁迫后细胞中的蛋白丰度增加; 干扰Sc-NKA基因6~48 h后, 缢蛏血淋巴中氨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Na+-K+-2Cl共转运蛋白1 (NKCC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Sc-NKA参与氨氮的排泄过程, 且与NKCC1在氨氮转运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物扰动在养殖废水生态处理系统中对沉积物不同垂直分层的各种磷形态迁移转化的影响,于2016年5—7月在养殖废水处理池的贝藻处理区采集不同缢蛏养殖密度下的实验围隔箱内的底泥,测定不同垂直方向上的磷形态、微生物活性(FDA)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结果表明,在底栖动物缢蛏生物扰动作用下,改变了沉积物内部的微环境,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增大了沉积物中总微生物活性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而沉积物中有机磷(OP)含量显著减少(P0.05);非磷灰石态无机磷(NAIP)、磷灰石态无机磷(AP)和无机磷(IP)含量显著增加(P0.05),这表明在缢蛏的生物扰动下OP可能转变成为AP、NAIP等无机磷成分;总磷含量呈降低趋势。本试验结果表明,缢蛏生物扰动下对于养殖废水生态处理系统沉积物垂直方向上的磷赋存形态具有显著的影响,且高密度组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形态迁移转化的影响强于低密度组。  相似文献   

9.
虾蛏串养模式作为海水围塘养殖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模式,已在福建沿海地区推广,取得明显效果,但目前适宜于该模式下的虾蛏数量配比尚不清楚。在实验室内,通过设立LP组(虾蛏数量配比1︰3)、MP组(1︰5)、HP组(1︰7),模拟虾蛏串联养殖模式,对虾和缢蛏分别投喂颗粒饲料、微绿球藻和角毛藻,并对虾蛏生长特性、养殖环境水质因子、消化与免疫指标、环境与蛏内脏团微生物群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LP组和MP组虾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HP组。LP组和MP组对虾增重率分别为43.88%、41.91%,缢蛏增重率分别为29.30%、29.40%。水质营养盐浓度开始总体升高达到峰值后总体下降。虾蛏对环境反应不同,缢蛏中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显著,对虾则是胰蛋白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显著。RDA分析表明,总氮、活性磷酸盐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关键因素。16S rRNA分析表明,虾蛏不同数量配比对养殖环境以及缢蛏内脏团有较大影响,与LP组相比, MP组和HP组微生物种类更多,且参与氮磷循环的微生物丰度增加。当虾蛏数量配比为1︰3或者1︰5时,虾蛏能良好生长且串养系统养殖环境能起到改善作用。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克隆得到缢蛏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2(Sc-Nramp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3 681 bp,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有1 776 bp,编码59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5.86 kDa;其结构具有Slc11蛋白家族的典型特征,包括有10个典型的跨膜结构和2个糖基化位点。Sc-Nramp2基因3'-UTR有2个类似于脊椎动物Nramp2中铁反应控制蛋白结合位点;同源性分析表明,Sc-Nramp2和太平洋牡蛎Nramp2-like的同源性最高为71.6%。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Sc-Nramp2基因在闭壳肌、外套膜、肝胰腺、斧足、水管和鳃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与其他组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注射副溶血弧菌后,肝胰腺中Sc-Nramp2基因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且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2 h时达到最大表达量,推测Sc-Nramp2基因参与了缢蛏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在缢蛏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本实验基于缢蛏转录组文库,利用SMART RACE技术克隆缢蛏GRB2(Sc-GRB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并在外显子中进行了SNP位点筛选。结果表明,Sc-GRB2基因cDNA全长1 223 bp,开放阅读框711 bp,编码23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缢蛏与文蛤、泥蚶等双壳贝类同源性较高(64%、59%),而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为45%~58%,表明GRB2基因比较保守;不同组织的荧光定量PCR (qRT-PCR)结果显示,Sc-GRB2基因在缢蛏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足中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6个组织(P<0.01);在8个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分析发现,该基因在稚贝期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7个时期(P<0.01)。SNP位点筛选结果表明,在Sc-GRB2基因的外显子区域共发现11个SNP位点。  相似文献   

12.
赵艳景  裴波  胡虹  王颖 《海洋科学》2010,34(6):34-38
以新鲜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材料,经水萃取、(NH4)2SO4盐析、DEAE离子交换层析、Sepharose CL-6B凝胶层析、冻干浓缩。结合SDS-PAGE电泳技术,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初步鉴定各个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用Bradford法进行蛋白的定量。结果表明,80%饱和度(NH4)2SO4盐析得到的组分经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层析得到一个蛋白纯品YC-2,具有2个亚基,大亚基的分子质量为61.23 ku,小亚基的分子质量为45.39 ku,YC-2蛋白的分子质量为106.62 ku,而且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在0.627 g/L时对.OH清除率达99.7%。  相似文献   

13.
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I)基因序列片段对江浙闵沿海地区缢蛏三个野生群体(江苏射阳-WS、浙江象山-WX,福建霞浦-WP)和三个养殖群体(江苏射阳-CS、浙江象山-CX、福建焦城-CJ)的遗传结构进行初步分析.以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经纯化、测序、同源序列比对获得长度为556bp的核苷酸序列,其中A+T含量为66.2%,显著高于G+C含量.在缢蛏六群体98个个体中共检测到了56个单倍型和66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11.7%.野生群体的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略高于养殖群体,但是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单倍型多态性指数均大于0.9,其单倍型较为丰富.此外,六群体均有各自特有的单倍型,但只有射阳野生群体与其他群体无共享单倍型,具有鉴定该群体的特异碱基序列.遗传距离和聚类结果显示,养殖群体与象山野生群体和霞浦野生群体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高盐胁迫对壳长约2 c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幼贝存活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设置盐度分别为20‰(S20)、25‰(S25)、30‰(S30)、35‰(S35)、40‰(S40)和45‰(S45)6个组别胁迫缢蛏,测定各组幼贝死亡率,并计算不同胁迫时间的半致死盐度(LC50);同时研究了S20、S30和S40组幼贝软体部Na+-K+-ATP酶(NKA)、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三种酶在不同胁迫时间的活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实验处理120 h后,各组死亡率分别为0、(2.17±0.85)%、(9.50±0.82)%、(30.67±3.70)%、(73.50±7.08)%和(94.67±3.06)%,168 h时S45组的缢蛏幼贝全部死亡;直线内插法计算...  相似文献   

15.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经济贝类,开展耐高盐新品种选育对平衡不同地区缢蛏良种养殖意义重大。本研究对不同家系缢蛏幼贝进行高盐胁迫,运用统计学方法和相关性分析探究了缢蛏耐高盐性能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缢蛏家系间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表型值差异较大,体质量变异系数达15.53%。不同家系对高盐耐受性差异较大,家系间死亡率范围在0~100%。胁迫实验共持续9 d,各家系缢蛏首粒死亡时间在第1~9 d之间,而且死亡率较高的家系内缢蛏死亡时间离散程度较大,说明不同个体间高盐耐受性差异也较大。缢蛏开始出现大量死亡的时间主要在胁迫后第8 d,第9 d部分家系死亡率高于80%,说明缢蛏对高盐耐受存在一个阈值,超过该阈值会开始或大量死亡。皮尔逊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显示,缢蛏存活时间和生长性状为正相关,其中存活时间与缢蛏壳长、体质量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缢蛏存活率与体质量、生长速度均显著正相关(P<0.05)。整体而言,壳长较长和体质量较重的缢蛏个体耐高盐性能较强,在高盐环境中具有生长优势。本研究揭示了缢蛏的高盐耐受性及...  相似文献   

16.
高温诱导对中间球海胆hsp70基因和hsp90基因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其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热休克蛋白基因中hsp70基因和hsp90基因(以下简称hsp70和hsp90)的响应。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hsp70和hsp90在40枚中间球海胆的不同组织(管足、体腔细胞、肠、性腺和口器)中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在海胆耐热家系和对照家系(共240枚)的管足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中间球海胆的各组织中均有hsp70和hsp90基因的表达,且对温度急剧变化均有应答。高温诱导过程中,海胆管足、体腔细胞和肠组织中hsp70和hsp9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经过6h(29°C)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初始值(P0.05);性腺中hsp70和hsp9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经过12h(24°C)和24h(22°C)达到最大值;口器中两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都经过12h达到最大值。(2)高温诱导过程中,hsp70和hsp90基因在海胆体腔细胞和管足中的表达趋势相似,且表达量在各时间点的相对差异不显著(P0.05)。(3)高温诱导过程中,hsp70基因在海胆耐热家系和对照家系中的表达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且耐热家系和对照家系间各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hsp90基因的表达量随温度的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诱导12h时在2个耐热家系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2个对照家系(P0.05)。结果表明,温度变化会显著影响中间球海胆hsp90基因的表达,hsp90基因可作为中间球海胆耐热品系选育的候选指示因子。  相似文献   

17.
热休克蛋白90(HSP90)作为一种研究的常规免疫基因,在许多物种都有过报道。本研究从构建的魁蚶转录组文库中筛选得到的HSP90基因部分序列为基础,通过RACE技术获得其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b HSP90),以期明确魁蚶HSP90基因的结构特征、组织分布及其对病原菌刺激的免疫变化规律。序列和结构分析表明,该c DNA全长2707bp,编码一个由7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该多肽含有HSP90家族共有的5个签名序列,C端高度保守的MEEVD短肽序列和ATPase结构域;预测蛋白的分子量(Mw)为83.72k Da,理论等电点(p I)为4.85;预测该蛋白无信号肽,具有4个糖基化位点。同源性及系统分析表明,Sb HSP90基因与软体动物的HSP90相似性达到83%以上,其中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相似度最高达86%,与甲壳动物HSP90的相似度都在81%左右,与脊椎动物HSP90-α和HSP90-β的同源性都很接近。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结果表明:Sb HSP90 m RNA在魁蚶血细胞、斧足、鳃、外套膜、闭壳肌和肝胰腺和中均有表达,斧足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则相对较低;注射鳗弧菌后,相对于对照组,Sb HSP90基因在所检测的每个组织中m RNA水平上的表达量都显著上调(P0.01),而且具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和瞬时表达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氨氮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急性毒性及不同浓度的氨氮溶液(22、47.5、102和220 mg/L)对其体内六种免疫酶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氨氮浓度越大,其毒性作用越强,方斑东风螺死亡率越高;500mg/L氨氮处理组于24h便出现(20.3±2.1)%死亡率,并且96h后存活率降为0。而相同条件下,随试验时间的延长,方斑东风螺死亡率也越高。氨氮浓度和处理时间均对方斑东风螺免疫酶活力有显著的影响(P 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CAT和AKP活性均表现出"诱导-抑制"的趋势, ACP和T-SOD活性表现出"抑制-诱导"的趋势, CSH-PX活性呈现"诱导-抑制-诱导"的趋势,而氨氮对处理个体POD活性的影响整体表现为抑制作用。可见,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会对方斑东风螺免疫酶活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本研究从生态现象和生理指标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氨氮对方斑东风螺个体的致毒特性,将对方斑东风螺的养殖具有实用意义,同时丰富了氨氮对贝类毒理实验免疫性能层面的基础数据,并为其他贝类氨氮胁迫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