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境内石灰岩矿产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破坏性、掠夺性分散开采和无序竞争、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等现象比较突出,集约化程度和综合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矿山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污染周围的土壤、水体和空气,废石矿渣等尾矿随意丢弃;采掘活动中引起地表结构改变,产生大面积塌陷区,毁坏植被,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再加上后备资源不足,矿产资源接替困难,特别是随着天瑞、中锦、灵威等大型企业集团进驻禹州,水泥用石灰岩资源严重不足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2.
湖南是矿产资源大省,对资源的依赖短期难以摆脱,但粗放式的资源生产方式也给“两型”社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有学者认为,从湖南发展的资源形势看,矿产开发的突出问题是“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瓶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梁山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用地紧张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加快发展的“门槛”与“瓶颈”。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保持在高位。为解决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瓶颈制约问题,我国一直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资源战略。尤其是近年来,面对新的形势,国家提出了更加注重立足国内保障资源供应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矛盾十分突出的形势下,土地资源的“瓶颈”制约、“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两难”境地,即便是像国有大型企业这样的“皇帝女儿”也无法回避。作为一个有着五十年多历史的国有大型企业,巨化集团坚持科学发展观,突破瓶颈,破解难题,建立健全“亩产论英雄”的导向、约束、评判机制,将原先以“规模”、“增幅”论英雄转变为以“亩产效益”论英雄,倒逼企业走科学发展之路,引导企业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产出,使老企浴火重生,再创辉煌。巨化的经验,对我们,尤其是老企、国企如何转型升级、内部挖潜、走出资源困境、缓解环境压力,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原大省河南,如何破解束缚发展的资源“瓶颈”?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启生接受记者专访,畅谈思路、感想。他指出,河南多年实践证明,破解资源“瓶颈”,平台在手中,路子在脚下,关键在自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央对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高度重视,各种紧缩“地根”的政策密集出台,如何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项目推进已经成为制约各地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着对国土资源现状认识不深,对土地新政把握不透等问题,特别是在如何科学“管好”、“用活”土地资源来加快区域发展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农村耕地保护措施不到位,乱占滥用现象时有发生,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土地批后监管不力,擅自改变用地性质、非法交易等行为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8.
在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系统测算的基础上,剖析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因素,提出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利用、调控和建设措施,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管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村宅基地“划新不丢旧”的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发展的大事,也影响着新时期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彻底杜绝宅基地“划新不丢旧”现象,不仅能够解决群众的困难,减少因宅基地问题而发生的信访案件,促进社会稳定,而且对节约集约用地,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武陟县宁郭国土资源所妥善解决一起宅基地“划新不丢旧”纠纷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滨海软土地区的城市里,由于地下水较浅,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视电阻率一般都比较低,加之城市内各种工业与民用电器设施的干扰,使得开展高密度电法探测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高密度电法探测的精度如何评价和取舍就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根据在天津地区开展高密度电法的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邵泽宝  刘乃行  王松江 《地下水》2003,25(4):251-253
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城市节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节水管理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金乡县土地供应“瓶颈”制约矛盾日益突出。该文对全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与措施,必将更好地推动全县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丁克杰  贾鹏 《山东地质》2013,(10):146-147
为给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招远局通过强化“三个服务”,尽力突破用地瓶颈,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见效。一是注重现场协调,摸清服务方向。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项目制度,成立了局长任组长、相关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充分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作风,做到工作日靠班上岗,休息曰现场调度,认真摸排问题,现场研究、现场督办。  相似文献   

14.
当2009年元旦来临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了青岛,看望并慰问广大的干部群众,鼓励大家面对当前的经济困境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创造新业绩。温总理抓住了解决当前中国应对经济衰退问题的核心,抓住了根本。对一个“后发的工业化大国”而言,战胜当下的经济困难,中国缺少的不是“金钱”,而是“人心”。问题的关键在于树立坚定的信心。——题记  相似文献   

15.
近日。萧山分局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会议决定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四项专题活动。一是组织开展“强服务保增长”活动。按照省市关于联动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的要求,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项目服务年”活动,重点开展四项工作:一是开展业务科室主动对接企业活动;  相似文献   

16.
资源“瓶颈”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勇于担当挺直腰板守“红线”;创新机制让矿业大省再现“生机”;拓展空间千方百计保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决策在会外     
魏英杰 《河南地质》2010,(12):44-44
中国人开会,其实在开会前已经在私下里对事情进行沟通。即便是重大决策,也会采取主要领导“碰头”私下商量的方式,确定个初步方案,来供与会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陆面数据同化系统误差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化系统中的误差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制约数据同化性能的瓶颈问题。从分析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的误差问题研究现状出发,统一定义了同化系统的误差来源及误差表现,简要综述了顺序同化方法及连续同化方法中的误差定义和相关理论问题。从误差估计的角度,重点介绍了目前研究中各种误差估计的方法和面临的困难。针对误差处理方法的研究,介绍了在集合数据...  相似文献   

19.
张虎君 《山东地质》2009,(10):11-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原县对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在国家宏观调控、收紧地根的政策下,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20 hm2的情况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迫切要求解决用地难问题。在建设用地紧张的同时,平原县又存在农村建设用地闲置和浪费问题,对其进行整理(复垦)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周君望 《浙江地质》2010,(12):20-23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设用地空间有限、土地利用率低、可用地指标紧缺等问题日益突出,破解土地“瓶颈”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和迫切需要。徐绍史在安徽考察指导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时说,对整理出来的土地特别是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复耕去增加耕地数量,可以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