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淑青  赵富海 《河南地质》2008,(5):F0003-F0003
几年来,栾川县国土资源局廉政文化建设常抓不惚,成效显著。自2007年9月份该局被县纪委确定为“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试点单位后,局党组高度重视,采取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深内涵的活动方式,抓好四项工作,实现机关作风五个转变。最近,又被洛阳市纪委、监察局授予市级“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2.
韩强 《浙江地质》2012,(6):19-22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3.
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将进一步增强廉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会徽是一种行业标识、一段历史烙印、一个学术品牌,它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以简单、形象、易识别的图像表达了学术团体的学术宗旨和使命,同时彰显了学术团体的工作目标、学术精神等科学文化内涵。笔者等以中国地质学会会徽为分析案例,通过与东西方几个代表性国家地质学会的文化宗旨与会徽内涵的比较,探讨会徽在学会科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井飞  文恒  Tatiana FEKLOVA  张九辰 《地质论评》2023,69(4):2023040008-2023040008
会徽是一种行业标识、一段历史烙印、一个学术品牌,它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以简单、形象、易识别的图像表达了学术团体的学术宗旨和使命,同时彰显了学术团体的工作目标、学术精神等科学文化内涵。本文以中国地质学会会徽为分析案例,通过与东西方几个代表性国家地质学会的文化宗旨与会徽内涵的比较,探讨会徽在学会科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体紧张的大背景下,土地仍然是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正确处理保护资源与保护发展的关系,城市外延发展与内涵挖潜的美系,对于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确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到实处。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是我们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荣阳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创新载体,精心打造“六个一”工程,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将廉洁从政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全体干部职工心中,使该局廉政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该局先后获得郑州市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郑州市国土资源系统2011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达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武音茜 《矿物学报》2011,31(3):449-452
地质遗迹资源不仅在地学中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而且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美特征,对于促进和发展旅游业来说,是既有文化内涵、又有观赏价值的重要旅游资源。贵州板庚滩保存了大量三叠纪物种大灭绝和生命重新复苏的地质历史遗迹,是全球保存最好、研究程度最高的三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大贵州滩”的核心区域。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申报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的基础上,实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制定《“板庚滩”旅游发展规划》,指导“板庚滩”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打造“板庚滩”的世界名片和科学文化内涵;整理和发掘少数民族文化以提升“板庚滩”的人文内涵;开发以“板庚滩”奇石和石材工艺品为主的特色旅游产品;以科学文化和人文内涵为灵魂,围绕新农村建设开辟集科普、民俗、休闲于一体的专门旅游线路;发掘少数民族特色饮食,发展民居式旅馆,发挥牛车、马车等传统交通方式的优势和特色,使“板庚滩”成为不可复制的精品旅游点,推进贵州旅游产业升级以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含油气系统概念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含油气系统”概念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建议采用“广义的”含油气系统概念,并将其作为石油地质学家从系统科学角度所看到的一种全新的地质实体、研究对象与系统模型的复合体。其内涵是与油气生、排、运、聚、散有关且与周围环境密切联系着的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地质要素和过程(作用)及其描述参数和联系方式的集合体。其外延应包容油气区(或者还有超油气区)、盆地(包括叠合盆地)、凹陷(或在规模  相似文献   

10.
测绘行政文化是在测绘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影响并指导测绘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准则与行为规范的精神、意识、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的总称,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国土资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符合现代测绘管理的测绘行政文化,对于凝聚人心、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发展内涵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回顾广西测绘行政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结合测绘行政文化建设实际,对如何深化测绘行政文化建设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勘察设计行业日渐重视诚信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加强诚信档案建设不仅能为规范行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撑,还能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有力的原始证明。本文首先对勘察设计企业诚信档案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然后对其所起的作用与管理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结合该类档案的特点,给出了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12.
“廉政来自无私,腐败止于正气”、“廉政勤政,从我做起”……走进汝州市地矿局办公楼,一句句寓意深刻的廉政警句、一幅幅雅俗共赏的廉政漫画便映入眼帘,成为外来办事人员驻足欣赏的一道风景。近年来,汝州市地矿局把廉政文化作为加强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活动,不断丰富廉政文化内涵,创新载体,弘扬廉洁新风,使清廉之风在全局荡漾,充分发挥了廉政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说起文化,人们一般都要列出小说、戏剧、电影、诗歌等领域,以展示文化的外延.至于文化的内涵,更是一个大学问.本文只从系统学的角度研究社会整体文化(主文化)和社会组织文化(亚文化)及个体文化的互动关系,并结合地勘行业的情况,对地勘企业文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七一”讲话全面阐述这一重要思想以来,全党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包含着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这一重要思想,必须深入学习、努力实践、与时俱进。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领会其精神内涵,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相似文献   

15.
赵志萍 《广西地质》2014,(11):19-20
2014年以来,南宁市国土资源局以“四到位”来全方位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年”活动,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一、提高认识,宣传教育要到位一是坚持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以此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创建服务型机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二是坚持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主题教育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国土资源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浅谈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及应有的功能,并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为例,剖析了博物馆生存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一方面应立足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掘其科学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应通过引进联展、提高人员素质、改变管理模式等方式来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淄博市淄川区国土资源分局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国土资源系统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干部职工遵纪守法和反腐倡廉意识,立足工作实际,广泛开展了廉政文化活动,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相适应的廉政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郑兰富 《浙江地质》2011,(11):12-14
近年来,遂昌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两大战略目标,深入实施“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立足县情实际、依托本地资源,积极探索以乡村休闲旅游为引领、一二三产统筹协调发展的山区科学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了一条特色明显、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之路。遂昌金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有矿山,以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为突破口,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们如何让原生态自然村落不再随着新农村的盲目建设而销声匿迹?如何让原生态村落成为一种特色文化而去创造价值?让原生态与我们的现代生活相结合,在两者相碰撞的火花里寻求一种特殊的保护途径,既让原生态环境完整的保留,又让其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更重要的利用生态学的科学方法来设计并且实施规划,参考成功案例,从细节做起,真正意义上做到对试点村落的生态化维持和规划。  相似文献   

20.
从地学的角度研究关中地区旅游景观不难发现:关中地区山水景观具有深刻的地学成因内涵,古遗址景观具有不深刻的环境地学内涵;古建筑的选址和布局充分表现出古代中国人民对地学环境的深刻理解和适度的把握与利用,古遗址与古建筑的表层“风水模式”具有深刻的地学内涵,而赋予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