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聊城市彭楼灌区位于聊城市西部,属于资源性缺水灌区.为实现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作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篇大文章.通过对彭楼灌区现状年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分析彭楼灌区水资源特点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灌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了缓解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对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双塔灌区和花海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昌马、双塔和花海三大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各不相同。昌马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高级阶段,开发潜力最小,进一步开发应以深度开发为主,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双塔灌区和花海灌区均处于中级阶段,进一步开发潜力较大,其中花海灌区开发潜力最大,水资源开发方式应逐渐从广度向深度转变,耗水型向节水型过渡。研究结果对疏勒河流域灌区尺度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从灌区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和水文生态4个方面,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灌区水资源配置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机制不健全、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用性不强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建议加强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策与机制、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承载力基础理论与评价新方法、水文生态调控技术、水资源实时风险调度与智能化管理技术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耦合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黑河干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有助于促进中游盆地的科学用水,保障下游区域的生态稳定。黑河干流中游灌区由于过度引水,导致其正义峡下泄量偏离了国家97分水方案的调控目标。以中游盆地张掖、临泽和高台农灌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多目标多约束方程构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模型。模型模拟表明,正义峡下泄量主要受莺落峡径流量、灌区引水量以及黑河大桥-正义峡段地下水溢出量等的影响与控制。模型预测显示,通过灌区节水措施降低灌溉定额,黑河干流水资源可以在支撑中游灌区现状灌溉面积用水量的同时,确保正义峡下泄量达到国家分水方案确定目标。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研究结论,确立了中游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用水方案,该方案将有效解决中游和下游水事矛盾,既可以保障中游人工绿洲经济发展,也可以保护下游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双塔灌区地下水均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邦炜 《地下水》2007,29(2):34-35,134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确保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河西走廊双塔灌区水资源总量均衡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为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瑛 《地下水》2011,(1):127-128,137
对甘肃省景泰川引黄灌溉工程水资源利用进行研究.对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及灌区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对灌区水资源的分析,通过计算灌区内来水及用水情况,对灌区进行水量的平衡分析,明确提出灌区在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前水资源匮乏的现实情况下,要积极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开展灌区的水资源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佛山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佛山市水资源条件和社会环境为背景,从水资源现状条件、水资源综合效益、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压力等4个方面选取10项指标,综合分析佛山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合人工鱼群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对佛山市各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变化过程进行评价,并且对各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比对分析,评价结果符合佛山市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并针对比对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缓解未来水资源压力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太谷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美英 《地下水》2013,35(2):36-37
文章阐述太谷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对区域水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这对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基础性资源,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深入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对我国治水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生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历程;把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早期(2000年之前)、2000—2010年和2010年之后,并分别介绍了每个阶段的代表成果和研究现状;基于对2000年以来我国治水思想的总结,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对我国现代治水的贡献;最后,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治水发展需求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展望。以期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及我国治水方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金沟河灌区用水量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沟河灌区地处新疆腹地是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灌区,本文通过分析金沟河灌区近十年用水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探索流域内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及高效利用,在保证灌区农业供水灌溉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利用节约的水资源进行水权转让,提高单方水产值,有效的支持了灌区经济的高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史中兴  费良军  薛才  赵新宇 《地下水》2019,(3):63-64,75
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西北地区,研究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及退水量预测对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灌区水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宁夏青铜峡灌区的实测资料,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宁夏引黄灌区年退水量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得出影响灌区退水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灌溉引水量、地下水位、降水量和蒸发量;建立了灌区退水量的多元逐步回归预测模型,并对青铜峡灌区退水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研究成果为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动态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考虑经济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目标,以区域水资源支撑能力的限制和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存关系等为约束,建立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质量改善三者相协调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动态识别模型;将该模型用于滇池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动态识别研究,得出流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对该方案进行分析,得出滇池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间的协调性及其随时间的动态演变特性.  相似文献   

13.
孟慧颖  吴艳华  尹航  谷丽  张猛 《地下水》2010,32(1):95-96
对我国水资源状况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诸如管理水平低、缺乏可持续利用的观念、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通过对水资源论证工作具体要求的分析,提出了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县级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灌区分别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探索群众参与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新路子。通过对协会发展现状及运行调查分析,提出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通过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将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和用水决策权交给受益群众,获得工程使用和经营权的运行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群众在灌溉用水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使其充分享有灌区工程运行管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对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构建人水和谐的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7,(1)
根据景电高扬程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制约高新节水灌溉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从灌区灌溉特点、效能和产出、农业种植业结构、节水灌溉模式、水价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效能和产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水的生产效率及效益、节水灌溉模式的正确选择,是制约景电高扬程灌区节水灌溉良性发展的关键,对于保证景电高扬程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景电高扬程灌区大力发展的节水灌溉模式和管理体制以及水价改革、形成、稳定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利民 《地下水》2011,(6):98-99
黑河引水灌溉工程是继黑河金盆水库枢纽工程、输水工程、城市净水厂工程、城市配水管网工程建成之后又一项充分利用黑河水库调节功能、合理开发区内地下水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灌溉工程.依据灌区水资源的平衡分析研究,认为在保证城市供水前提下,优先利用地表水,适当开发地下水,分区分片采用渠灌、渠井双灌等不同灌溉开发方式是解决灌区水...  相似文献   

17.
刘沂轩  徐庆军  王猛 《地下水》2005,27(4):238-240
徐州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区域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在分析水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塔里木河三源流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2004-2007年统计年鉴资料,从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三方面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和熵权法,对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三源流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基本达到饱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呈现弱不可持续状态,具体表现为和田地区(Ⅲ)阿克苏地区(Ⅲ)喀什地区(Ⅲ).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一些促进三源流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吴金声  刘金强 《地下水》2009,31(5):67-68
通过分析静海县的水资源现状、缺水原因及水资源工程利用情况,提出静海县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闫星 《地下水》2003,25(4):268-270,282
陕西省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如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水资源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