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滩地热田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裂隙型地热田,属低温地热资源,储量丰富,水质良好。本文通过对大量勘查资料的分析总结,阐述了地热赋存特征,分析了地热成因,目的是为后期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鲁山县下汤地热田地热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志涛  韩书记 《地下水》2005,27(1):16-18
本文对鲁山县下汤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地热田边界、热储特征及其埋藏条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地热流体流场特征及其动态、地温场特征;初步建立热模型,对地热资源和地热可开采资源量及地热流体质量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保护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红红  高焕毅  李苹 《地质学报》2019,93(S1):184-191
按照三级、四级大地构造单元,凸起、凹陷的界线、构造断裂带、地热异常的范围等,将鲁西北地热区划分为若干地热田;在参考鲁北地区馆陶组、东营组热储埋深、厚度、水化学类型、水量、水温等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地热规划、开发利用情况及行政区界等,将东营凹陷地热田进一步划分为5个地热区块;通过对东营凹陷地热田已有钻探资料和区域地热地质资料的研究,结合勘查项目研究成果,分析了地热田的埋藏条件、补径排条件、地温场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阐述了地热田边界条件以及地热地质特征,东营凹陷地热田蕴藏着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热流体为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矿化度较高,主要由周边山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形成,并建立了地热田成因机理概念模型,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热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越来越引起重视。泾阳-三原地区位于咸阳市东北,是咸阳地热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该地区地热资源赋存的地质背景、热储层结构特征、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地热水资源状况,浅析地热资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为泾阳-三原地区地热资源科学有序的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海英 《地下水》2014,(2):36-38
辽宁省盖州市双台温泉地热田是受深大断裂构造控制的裂隙、孔隙型地热田,属低温地热资源,储量较丰富,水质良好,且有矿泉作用。通过资料收集及实际调查分析总结,阐述地热赋存成因特征及地热资源开发现状,为合理开发利用地质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惠民县八里庄地区地热田地质条件,热储层、热储盖层特征、地温场及地热流体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对地热田流体质量、地热资源量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对地热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科学的单井保护半径和布设井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天水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对皂郊地热田采用地面物探、地热钻探、采样测试等多种勘查方法进行勘查,通过较为完整的地质资料分析,对地热田地热赋存特征、水化学特征及地热田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论述,认为该地热田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Ⅱ-2型地热田,属低温地热资源,热流体属于温热水级别,地热田规模为小型,为下一步在天水及周边地区断裂带寻找地热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临汾盆地曲沃地热田地热资源丰富,目前该区域地热以温泉洗浴为主,开发利用方式单一,缺少对地热田热储层特征的系统认识。为了进一步科学开发曲沃地热田,基于区域地质构造、实钻沉积地层、水化学分析等数据,对曲沃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明确了地热田边界及储盖组合特征。利用取芯分析测试资料、测井解释成果对研究区热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奥陶系上马家沟组厚度大、有效储层占比高,是曲沃地热田的优质储层,可作为地热供暖项目重点开发层位。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0,(4)
地热资源量和可开采地热资源量是地热资源评价、开发主要的技术参数之一。从研究区地质条件的角度出发,对研究区地热田地热储量和地热流体可采量进行了计算,并对研究区地热田的规模和储量进行了分类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地热资源可开采量为1. 48×1017J;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8 320. 00 m3/d (303. 68×104m3/a);地热流体开采累计可利用的热量为1. 01×1015J/a,属中型地热田。  相似文献   

10.
黄旭  沈传波  杜利  魏广仁  罗璐  唐果 《现代地质》2021,35(4):997-1008
为探究华北平原的岩溶热储分布规律,以及如何高效开发利用献县凸起和阜城凹陷地热田的地热资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已有地热井的测井、地震、水化学等资料,分析了岩溶热储分布规律以及献县凸起和阜城凹陷地热田的四大要素即"源、储、通、盖"等地热地质条件,建立了地热田概念模型,并精细评价了地热资源量.研究表明地热田是形成于渤海湾盆地...  相似文献   

11.
济南北部地热田开发与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热资源调查、热流试验、地热地质勘探等方法,对济南市北部古生界奥陶系热储地热田进行了地热开采技术条件分区、地热资源区划、地热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地热田内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是热源和水源的通道,且影响带内岩溶裂隙发育。该地段储水空间较大,施工地热井的成功率高,单井出水量大。地热开发必须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遵循科学的开采方案,设计合理的开采井深和布井间距,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热资源并延长地热田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服务于汤池畈地热田后期的开发利用,在区内开展了综合测绘、物探、钻探、测试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地热资源详查工作。综合前人资料及本次详查成果,进一步查明汤池畈地热田为受构造控制的Ⅱ2型中低温带状地热田,赋存在东西向断层F3及其上盘影响带内,地热流体的孔、泉口水温在42~62.6℃之间,热储深度约为895 m,热储温度可达114.73℃。在此基础上对本地热田进行了开发利用分析:认为汤池畈地热田地热流体质量良好,符合医疗热矿水水质标准,为氟、硅医疗热矿水;地热开发的地热井成井深度小于200 m,单井涌水量可达250 m3/d及以上,为经济及适宜开发的地热田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昭关地热田研究区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地热地质系统平面分布范围大,为一北东向的狭长地带。通过运用地下水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对多年地热流量动态监测资料和流场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并对区域地热资源储量进行计算评价,结果显示:昭关地热田的分布以及地热的补给、储存、运移、排泄等都明显受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的控制,地热温度为38℃~42℃,属低温地热中的温热水资源。采用热储法、解析法、数值法和统计分析进行了地热资源量计算得出,地热田热储中蕴藏的总资源量为3.639×1016J。研究结果为该研究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热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土耳其高温地热钻井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温地热资源具有分布广泛、清洁环保的特点,世界各国都在加大高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土耳其ECOLOG公司Geo2E地热发电项目高温地热钻井实施过程中,针对区块高温地热钻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从井身结构设计、钻井提速、抗高温钻井液、安全钻井技术等方面着手,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该地区高温地热钻井成功经验能够为我国高温地热开发钻井施工提供有效借鉴,促进我国高温地热资源的经济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偃师市城区具备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且沿断裂有温泉出露,有必要对该区进行地热形成条件及开发利用研究,确定其地热资源开发前景。论文以河南省偃师市城区地热资源为研究对象,工作区为偃师市城区至寺沟一带,面积约77 km2,陇海铁路以南至洛河、伊洛河区域属盆地地热田,陇海铁路以北偃师断裂影响带范围属构造地热田。在偃师市北部虎头山周围,属地温较高异常区;在偃师市山化镇忠义、寺沟村一带,属地温高异常区。工作区地热流体中锶和偏硅酸含量达到了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中规定的含量指标,偏硅酸和偏硼酸含量达到了医疗价值浓度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医疗效果。偃师市山化镇忠义、寺沟村一带是地热资源开发优选靶区,虎头山窑头村东北部是地热资源开发次选靶区。但虎头山窑头村靶区距离市区近,便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陈建峰 《地下水》2022,(1):82-84
以山西乡宁县十里铺地区为研究区,为对区域地热资源进行勘查评价,通过布设的孔深为2 008.87 m的K1勘探孔对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充分收集水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勘查区地热资源特征进行评价,并对地热资源量进行计算。评价结果认为:勘查区地热资源属于低温温热水资源,地热井出水温度为41℃,地热田单井年可采热水量3.03×105 m3,可利用热量33.62×106 MJ,勘查区储存热量为1.695 5×1012 MJ,地热田规模属中型,地热开发利用属经济较适宜型。研究结论可为十里铺一带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鲁北坳陷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立进 《地质与勘探》2016,52(2):300-306
鲁北坳陷区地热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有效补给来源,长期过量开采将会引起水位持续下降、地热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本文在总结区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最大允许水位降深、合理布井井距、尾水回灌等影响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关键性问题。可以看出,在以消耗静储量为主的沉积盆地型地热田,通过科学规划,可以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查明该区地热条件,近似平均地热梯度是每千米25℃左右。通过热储模型计算出工作区的储热层厚度计算值为56.67 m,同时也估算出研究区的热储量。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对区域地热资源进行了温度及规模分级,该地热田属于小型规模。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困扰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地热资源作为理想的绿色环保能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市地热资源属于沉积盆地型中低温地热资源,目前已有40余年集中开发利用历史。为及时掌握北京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本文在分析北京市构造特征、地热资源类型及地温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构建了基于地热流体开采程度、地热流体热量潜力模数和最大水位降速3个指标的地热资源潜力区划,将北京市地热田分29个评价单元进行了区划,取3个指标中最不利者将其分为严重超采区、超采区、基本平衡区、具有一定开采潜力区、具有开采潜力区和极具开采潜力区6个区,其面积分别为151.45 km2、631.17 km2、1341.16 km2、101.11 km2、302.72 km2、14.62 km2。  相似文献   

20.
西藏亚东-谷露裂谷带是新生代的活动构造带,具有构造活跃、地震频繁、热泉广布、大地热流高等特征,孕育了丰富的地热资源。已实现商业开发多年的羊八井地热田和羊易地热田正是位于亚东-谷露裂谷带的中部,而位于该构造带北部的谷露地热田地热资源前景和勘探方向还有待深入认识。为此,本文解析了地表地热构造,对比了羊八井地热模式,分析了谷露地热田的深部热动力学背景,并结合钻井试采资料揭示谷露地热田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前景。在此基础上,利用大地电磁和重力预测了谷露地热田的地热分布具有南北分带性,即北部和中部具有深部和浅部两个层次的地热储层,而南部地热储层则以浅部为主。为深入研究亚东-谷露裂谷带的地热系统模式及指导地热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