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淄博市地下水水质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伊利军  隗玉霞 《地下水》2001,23(1):15-16
本文选择了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氟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七个评价因子 ,利用模糊数学法对淄博市 2 0 0 0年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现状评价 ;并对 1990~ 2 0 0 0年淄博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趋势分析。可以看到淄博市地下水优质水逐年减少 ,个别地点已受到严重污染。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1)
淄博市是一个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地下水占总供水量50%以上,针对淄博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以水文地质单元和行政区边界为基础,对淄博市浅层地下水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并对各功能区开采及水质现状进行评价,针对集中开采区、分散开采区、水源涵养区和不宜开采区分别提出保护方案,提出通过地下水分区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地下水精细化和属性化管理,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干旱缺水问题在滇东南地区较为严重,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评价对人畜供水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侠鱼塘泉为个旧市鸡街镇的一个重要水源地,通过选用PH、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氟化物等20项水质监测因子,分别利用地下水质量标准指数法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泉水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由标准指数法评价法结果可知,监测因子亚硝酸盐氮指标超标,不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地下水质量标准。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6)
淄博市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也是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城市。本文全面分析了淄博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保护目标与对策措施,以期为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和永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洋水河流域81件地下水进行了系统的水样采集化验成果,对流域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洋水河流域地下水以Ⅱ类水为主;次为Ⅲ类水;劣于Ⅳ类水样占比14.8%。利用三种水质评价方法对流域地下水分别进行评价,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最差,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地下水质量标准法评价结果均能反应流域地下水质情况;水质标识指数法能更直观地反应水质类别及与水质目标间差异,体现水质标识指数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洋水河流域81件地下水进行了系统的水样采集化验成果,对流域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洋水河流域地下水以Ⅱ类水为主;次为Ⅲ类水;劣于Ⅳ类水样占比14.8%。利用三种水质评价方法对流域地下水分别进行评价,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最差,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地下水质量标准法评价结果均能反应流域地下水质情况;水质标识指数法能更直观地反应水质类别及与水质目标间差异,体现水质标识指数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洋水河流域81件地下水进行了系统的水样采集化验成果,对流域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洋水河流域地下水以Ⅱ类水为主;次为Ⅲ类水;劣于Ⅳ类水样占比14.8%。利用三种水质评价方法对流域地下水分别进行评价,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最差,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地下水质量标准法评价结果均能反应流域地下水质情况;水质标识指数法能更直观地反应水质类别及与水质目标间差异,体现水质标识指数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张集地区地下水易污性及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章在地下水易污性和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张集地区的水文地质状况和土地利用情况,建立了地区地下水易污性和污染风险评价的指标方法:GRADIC法和GRADICL法,并利用GIS/Arcinfo软件对地区地下水易污性和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得到张集地区地下水易污性指数和污染风险指数及其分布图。评价结果对于张集地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实现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浅层地下水的质量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为例,采用单指标评价方法与综合评价方法对地下水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利用GIS技术进行质量分布分析,运用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污染进行评价,对11口新建井的91个地下水污染指标进行分析。单指标评价法与综合指标评价法的研究结果显示,YQ03和YQ11监测井为Ⅲ类水;样品YQ01和YQ09监测井为Ⅳ类水;样品YQ02、YQ04、YQ05、YQ06和YQ10监测井为Ⅴ类水。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污染的评价结果表明,YQ02、YQ04、YQ05、YQ06、YQ09和YQ10点位发生的污染主要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铝、耗氧量、钠、氟化物、钡等11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6,(3)
对喀什噶尔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利用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对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得出地下水质量改变和地面上的人类活动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直接对该地区的一些地下水质量造成了影响,形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当前城市居民的饮水不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杨丽丽  谢新民 《地下水》2010,32(1):67-68
介绍了淄博市大武水源地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根据地下水水位的动态特征及其变化情况,分析了地下水水位的影响因素,随后提出了开采利用地下水相关技术要求及建议:黄河水与当地地下水联合优化调度、搞好太河水库管理调度、做好地下水监测和依法做好水源地地面沉降监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White方法的地下水蒸散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依赖地下水的植被广泛分布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蒸散发是地下水排泄的主要方式,因而准确计算地下水蒸散发量,对地下水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量残差法、地下水极限埋深法和地下水水位日动态法可以用于计算地下水蒸散发量,由于地下水动态信息容易获取,长期以来得到广泛关注。分析了利用地下水动态信息的White方法在计算地下水净补给量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White方法,即利用相邻两天地下水位上升段的平均斜率计算地下水的净补给量,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改进的White方法的计算精度进行了评价,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较原始方法精度提高了16%。最后利用苏贝淖流域实测的地下水动态数据,采用改进的White方法计算了地下水蒸散发量。研究成果对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岩溶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的重要手段。以贵阳市花溪区浪风关简易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及取样分析,利用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法对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评价,为贵州岩溶地区垃圾填埋场选址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提出垃圾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的防污性能评价是地下水环保工作的基础,其结果能为地下水环境保护、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传统DRASTIC评价模型存在的不足,结合江苏省浅层孔隙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DRAVT防污性能评价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该模型的评价结果客观科学,能有效的为规划部门及地下水资源管理部门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是指污染物自顶部含水层以上某一位置到达地下水系统中某一特定位置的趋势和可能性,进一步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地下水污染脆弱性受地下水流系统和地球化学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其主要评价方法有主观分级评价法、统计或基于过程的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三大类。中国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已有很好的工作基础,评价工作中应以地下水系统为单元,以饮用水井、集中供水水源地、区域含水层系统的补给区为重点保护目标,评价方法应综合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的过程分析和指数评价方法,并利用已有的区域水质资料进行检验,增强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水资源可利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合理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依据。本文根据水质评价的特殊性,就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了改进,将改进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应用于江阴市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基于熵权法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及传统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地下水水质评价问题具有较高的数值稳定性和适用性,模糊模式识别法评价的水质级别趋于平均化、中间化,本文提出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应用于典型案例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孙秀国 《地下水》2022,(2):56-58
对比指数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村庄地下水水质状况评价结果,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判断垃圾填埋场对周边村庄地下水是否造成影响。通过采集填埋场周边村庄饮用水井中地下水样品并进行测试分析,以检测数据为基础,选择典型的指数评价法与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敏感区域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种评价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研究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相比较而言,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运筹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地下水最优控制模型,并采用微分动态规划方法进行求解,最后直接根据淄博市孝妇河源头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求,建立了该区的地下水最优控制模型,并求得了最优解。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是指污染物自顶部含水层以上某一位置到达地下水系统中某一特定位置的趋势和可能性,进一步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地下水污染脆弱性受地下水流系统和地球化学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其主要评价方法有主观分级评价法、统计或基于过程的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三大类.中国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已有很好的工作基础,评价工作中应以地下水系统为单元,以饮用水井、集中供水水源地、区域含水层系统的补给区为重点保护目标,评价方法应综合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的过程分析和指数评价方法,并利用已有的区域水质资料进行检验,增强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李杰  李春燕 《地下水》2014,(5):41-43
根据邯郸市2012年地下水环境监测成果,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对邯郸市浅层地下水进行分析评价。邯郸市西部山区浅层地下水水环境质量较好,内梅罗综合评价结果指标值为0.80和2.50之间,单因子比较法评价结果多为地下水Ⅲ类水;东部平原的浅层地下水水环境质量恶劣,内梅罗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多为较差和极差,单因子比较法评价结果多为Ⅳ、Ⅴ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