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东沿黄河带地震活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资料的分析,论述了山东沿黄河带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应变能积累释放特征、地震震中迁移规律及其震级一频度关系,并运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山东沿黄河带未来地震危险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海底冷泉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活动,当前对冷泉的研究逐渐从定性研究过渡到定量研究.本文利用遥控深潜器视频资料对美国西海岸卡斯卡迪亚大陆边缘活动冷泉进行研究.观察视频资料发现,研究区活动冷泉的释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甲烷气泡的缓慢逸散,二是含甲烷流体快速喷发形成羽状流.缓慢逸散的甲烷气泡多为透明椭球形,羽状流喷口处多为锥形,流体浓度高时呈白色不透明状,流体边缘处往往为灰色半透明.羽状流流动方向整体向上,内部往往存在复杂的湍流涡.针对研究区中两种释放形式,分别利用不同方法进行流场的定量研究,其中,冷泉羽流的流场定量分析是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来获得冷泉羽状流瞬时全场流动定量信息,在此基础上试算了羽流的卷吸系数.本文利用图像测速技术对冷泉流场进行定量研究,可为估算甲烷通量等研究提供新的数据来源,对研究冷泉地质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线的展布,研究区共划分出8条主要地震线。在不同地震活动时期,各地震线上的地震活动水平不同。研究结果对于分析本区地震活动性和研究本区的地震预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5.
在地震学中,地震活动性是地震预报研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从地震活动性的变化中能够得到比其它地球物理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更多的信息。在大震之前往往能够观测到在正常地震活动背景下出现非常突出的变化,最常见的是小震频度增加或减少。这种变化曾在1975年海城地震前和美国加州奥罗维尔(Oroville)地震前被观测到。 研究地震活动性从地震活动的时间、空间变化入手。到目前为止使用较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强震活动特征的研究,发现该地区存在有3组取向不同,然而近似三等间距分布的6级以上强震空带,相邻空带间距约5°,宽约1°。从青藏块体边界可能作用有周期性力的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初步的解释,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边界上3组周期力产生的应力波在块体内迭加形成的驻波所致,其波长与前人所得到的构造波波长非常符合。  相似文献   

7.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南极半岛GNSS网区域滤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精度GNSS速度场是研究地壳垂向运动及板块运动的基础,能够为冰川均衡调整(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GIA)的建模提供外部检核和新的约束.共性误差(Common Mode Error,CME)是区域连续GNSS时间序列中存在的一种与时空相关的主要误差源,通过空间滤波可有效的降低共性误差的影响,提高坐标时间序列的精度.目前广泛采用的主分量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基于二阶统计量(方差和协方差)进行处理,没有充分利用CME高阶统计信息.而独立分量分析ICA(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引入高阶统计量,能够分离出统计独立的非高斯信号.以南极半岛地区的15个GNSS站点为例,由于某些站点存在强烈的局部效应,因此引入了因子分析法首先对异常站进行剔除,然后对比分析了PCA和ICA方法在南极半岛地区区域滤波结果.结果显示,ICA的滤波效果要优于PCA,ICA滤波前后E、N、U三个方向RMS平均降低44.69%、26.94%、34.87%,不确定度分别降低37.43%,44.58%,55.86%,有效的降低了GNSS残差序列的发散性和速度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
南海大陆边缘构造活动与重磁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海是研究大陆边缘类型、大陆边缘成因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对南海重力和磁力数据及其向上延拓处理结果所反映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在综合前人关于南海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论述了南海大陆边缘构造特征与重磁场特征、基底断裂体系及火成岩分布与性质.南海周边的大陆边缘类型各不相同,重磁场特征、基底断裂和火成岩分布直接...  相似文献   

9.
程万正  康晋山 《中国地震》1994,(A00):111-121
区域弱震异常时间过程表现为平静或增强,本文基于微破裂异常时间过程的概率描述,得到弱震的随机性发生与长期应变积累速率或应力水平有关,也与瞬时应变增长或减缓有关的结论,利用分区带弱震活动归一化累积频率可较好分析弱震活动的趋势背景和其非线性偏离,以用于各研究区中期异常检测和中强震观测。本文还利用“推广GP法”研究了区域弱震活动的空间多分形谱。以q<0维数段的多分维值表示地震活动各时段的演变过程,得到了澜  相似文献   

10.
区域弱震异常时间过程表现为平静或增强。本文基于微破裂异常时间过程的概率描述,得到弱震的随机性发生与长期应变积累速率或应力水平有关,也与瞬时应变增长或减缓有关。利用分区带弱震活动归一化累积频度可较好分析弱震活动的趋势背景和其非线性偏离,以用于各研究区中期异常检测和中强震预测。并用推广GP法研究了区域弱震活动的空间多分形谱,以q<0维数段的多分维值表示地震活动各时段的演变过程,得到了澜沧普洱地区、巴塘理塘地区、鲜水河地震带和松潘龙门山地区分维值随时间的变化,同时进行了误差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上述地区地震多分形给出的奇异谱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山东及其沿海地区活动构造与地震危险区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大比例尺活动断层填图工作是我国近两年地震地质研究中的一项主要工作。目的是通过详尽的工作,更深入地研究我国主要活动断裂的几何学、演化历史及形成机制、断裂运动学特征、古地震及大地震重复间隔,为地震预报、工程地震危险性评价及减轻地质灾害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了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加强其组织管理和学术指导,在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的协助下,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地震学会、福建省地震局地震综合队于1989年5月7日至11日在福建厦门联合主持召开了“华南沿海地区活动断层标志研讨会”。学部委员丁国瑜先生、国家地震局活动断层填图工作专家组全体  相似文献   

13.
引言 在缺乏大震重复时间记录的情况下,根据仪器记录的地震活动测定以断层滑动发生的地壳形变分量,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描述历史地震活动的资料可以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在日本和美国,已经注意到地震矩(M_0)和地震烈度的面积分布之间的系统联系(Hanks等人,1975;Herrmann等人,1978;Wesnousky、等人,1982)。这两个参数之间的关系,为测定历史地震的地震矩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我们收集了公开发表的各种资料,并且测定了中国修正麦加利地震烈度为Ⅵ和Ⅷ的地震的M_0和有感范围的关系。利用所得到的这个关系,测定了过去700年发生在华北鄂尔多斯断决边缘历史大震(M>6.5)的M_0(图1和图2)。根据这些地区第四纪断层的走向和位移,推导出了这些历史地震的震源参数。然后,利用地震矩与地壳应变的关系式(Kostrov,1974;Molnar,1983)测定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地震层析成像研究获得了华北克拉通及其东邻地区(30°N-50°N,95°E -145°E)1°×1°的P波速度扰动图像.结果显示,在西太平洋俯冲带地区,上地幔中西倾的板片状高速异常体与其上方的低速异常区构成俯冲带与上覆地幔楔的典型速度结构式样.俯冲板片高速体在约300~400 km深度范围内被低速物质充填,暗示俯冲板片可能发生了断离.在华北克拉通地区的上地幔中发现三个东倾排列的高速异常带.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华北克拉通及其东邻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地区的上地幔速度结构模式图,并据此探讨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与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的深部动力学联系.本文认为,太平洋板片的俯冲(断离),触发热地幔物质上涌并在上覆地幔楔中形成对流,使克拉通岩石圈受到改造(底侵与弱化).随着俯冲板片后撤,地幔楔中的对流场以及对岩石圈改造的影响范围均随之东移,最终导致华北克拉通岩石圈自下而上、从西向东分三个阶段依次拆沉减薄.这一模式能很好地解释现今克拉通岩石圈自西向东呈台阶状减薄的深部现象.  相似文献   

15.
16.
结合钻孔资料,采用高密度电法对安远盆地边缘的毛毛山南麓活动断层(F1)和金强河-毛毛山北麓活动断裂(F3)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F1断层错断了盆地区内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Ⅲ级阶地;受拉分构造的影响,该断层最新活动显示了向安远拉分盆地方向迁移的阶梯状递减的张性正断裂性质.F3断层在走向上呈锯齿状,错断了山前Ⅰ级冲洪积阶地及全新统至上更新统地层,断距大,基岩破碎带宽,新活动主要表现为断层附近原地连续沉降.这两条断层的发育特征及展布位置的确定,为该区工程稳定性评价及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东沿黄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及地震危险性预测历史上沿黄河两侧曾发生过一系列强震,在同一构造带上发生的地震之多在山东境内是少有的,地震强度也仅次于沂沐断裂带。因此研究山东沿黄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并对其地震危险性进行预测是十分必要的。1.地震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大陆及邻区4个Ⅰ级活动地块中1972-2003年全部地震资料的系统分析,认为强震中期阶段典型的地震活动演化图像是中等地震聚集活动,震前震中区附近的地震密度和有效速率增高.文中用中等地震增长率来刻划强震孕育过程中中等地震活动的加速增长,结果表明:中等地震聚集活动密度的增长率能够较好地反映强震前中期异常变化特征,对各活动地块的分析表明华北地块中等地震增长率达到180%以上时,未来1~3a中等地震异常聚集区及其附近会发生强震;而西域、青藏和滇缅地块中等地震增长率达到250%以上时,应注意中等地震异常聚集区及其附近强震的发生.因此,中等地震增长率可以作为中期预报的定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软流层理解为上地幔中形成的低粘滞性层,它的形成与这部分地幔的温度接近该深度上岩石的固化温度有关。如果内部的温度高于这些岩石的固化温度,该层将会出现部分熔化带。在更大的深度上,流体静压力对粘滞性和熔化温度的影响超过了地幔温度对它的影响,这便导致岩石粘滞性增大及部分熔化带消失。因此,软流层应当有比较明显的顶部和底部。由于温度、压力、岩石成分的不同,软流层的深度、厚度、岩石的物质成分及其物理性质也会随之改变。当粘滞性改变和出现部分熔化带时,不同的物理性质的反应亦不同:密度和速度改变  相似文献   

20.
俯冲板片形貌特征和活动大陆边缘演化体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当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下俯冲时,上覆板块的边缘可以以沟—弧—盆体制发育,也可以不发育弧后拉伸盆地.为什么同属上覆板块边缘但可以这二种完全不同的体制演化是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查阅大量最新文献的基础上认为造成这二种不同演化体制除了与俯冲作用的年代学特征有关外还可能主要与俯冲板片的形貌不同所导致局部地幔对流方式不一有关.由于俯冲的倾角,俯冲达到的最大深度以及俯冲板片在670km上下地幔过渡带处保存的形态等因素不同,造成仰冲板块边缘之下软流圈对流方式不一.从而,造成弧体近陆一侧是否将发生岩石圈拉伸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