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位次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位次期刊名称影响因子1中国科学D 2574 1中国科学D 2.6902岩石学报1831 2岩石学报2.5563地质学报1600 3地质学报2.4384地质论评1548 4地质科学2.0085沉积学报1447 5冰川冻土1.9066冰川冻土1314 6矿床地质1.7347地质科学1124 7地质论评1.4798地质通报1036  相似文献   

2.
据2007年元月出版的《2006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2004年的5年中,共刊出文章372篇,被引频次391次,影响因子1·051。序号期刊名称五年载文量五年被引频次序号期刊名称五年影响因子1中国科学D 600 1742 1岩石学报3.4282石油勘探与开发1000 1637 2中国科学D 2.9033岩石学报437 1498 3地质学报2·8614地学前缘626 1423 4矿床地质2·4945地球科学进展687 1303 5地学前缘2·2736地质学报332 950 6地球化学2·0467地质通报683 917 7地质科学1·9668地质论评456 892 8地质论评1·9569沉…  相似文献   

3.
名次期刊名称   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1地质学报 1.42 5 6 332地质论评 1.337 90 73西北地质科学 1.2 76 6 34矿床地质 1.1813815地理学报 1.0 80 5 6 26岩石学报 0 .9444 0 57地质科学 0 .6 9345 88岩矿测试 0 .6 792 5 39地理科学进展 0 .6 739310工程地质学报 0 .5 3411811地震地质 0 .5 2 92 8812山地学报 0 .5 0 0 16 213地理科学 0 .4342 9114高校地质学报 0 .42 912 215冰川冻土 0 .4112 8116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0 .40 2 19917沉积学报 0 .376 32 418中国岩溶 0 .347 13719地理研究 0 .345 2 112 0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0 .32 415 0名…  相似文献   

4.
(引自《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2 0 0 3年版 ) )名次 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来源文献量1地理学报 12 0 42 .3 0 10 .2 62 0 .98842地质学报 93 5 2 .13 3 0 .3 97 0 .84633地质论评 85 0 0 .82 10 .2 5 0 0 .75 844岩石学报 7111.197 0 .2 810 .91645冰川冻土 6742 .42 60 .412 0 .87 13 66沉积学报 62 2 0 .75 10 .0 860 .681167地理科学 5 87 1.0 2 0 0 .10 40 .8413 58地理研究 5 5 91.4180 .2 780 .98909地质科学 5 180 .6890 .15 5 0 .745 810矿床地质 3 92 0 .7690 .3 2 7 0 .895 211山地学报 3 77 0 .5 2 …  相似文献   

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在 1999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2 0 0 0年版 )中国科技期刊 (1372种 )地质与地理学科类中 ,影响因子排序第 2 6名 (表 1) ;被引频次排序第 19名 (表 2 )。表 1  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地质与地理学科类影响因子排序名次期刊名称 影响因子 即年指标1矿床地质 1.4870 .1112第四纪研究 1.195 0 .1963地质学报 0 .8480 .3 5 14地质论评 0 .80 70 .1835地理学报 0 .7810 .13 36地学前缘 0 .65 3 0 .1987岩石学报 0 .62 5 0 .2 0 38岩矿测试 0 .5 670 .0 5 49地质科学 0 .5 13 0 .17910冰川冻土 0 .45 5 0 .10 311岩石…  相似文献   

6.
1 地球化学 2 地球科学 3 地质学报 4 岩石学报 5 地质论评 6 地质科学 7 沉积学报 8 中国区域地质 9 矿床地质10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1 地质科技情报 12 矿物学报 13 地学前缘 14 第四纪研究 15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6 古生物学报 17 地层学杂志 18 矿物岩石19 地震地质 20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1 地球学报 22 地质与勘探 23 岩石矿物学杂志 24 地质地球化学 25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2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相似文献   

7.
《科学引文索引》( SCI)是世界 6大检索系统之一 ,主要收选国际范围内期刊的数、理、化、农、林、医、生物及地学等科技文献 ,普遍认为收录的科技论文主要反映了世界基础科学研究的水平。1 999、2 0 0 0年 SCI( 370 0余种期刊统计 )收录的中国大陆期刊均为 1 4种 ,与地学有关的有 :科学通报 (英 )、中国科学 D辑 ;2 0 0 0年 SCIE扩展版 ( 5 80 0余种期刊统计 )收录的中国大陆期刊 63种 ,属地学类的有 :科学通报 (英 )、中国科学 D辑 (英 )、地质学报 (英 )、岩石学报 (中 )、中国海洋工程 (英 )、地球物理学报 (中 )。科学活动中创新与…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4月 6— 1 1日 ,由欧洲地球物理协会(EGS) ,美国地球物理协会 (AGU)和欧洲地球科学学会 (EUG)共同举办的 2 0 0 3年度联合学术大会在法国尼斯召开。会议的主题包括以下 1 4个领域 :固体地球科学(包括动力地质学、地震学、构造及沉积过程、地磁及岩石物理、火山学、地球化学及岩石学 )、测地学、水文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气候学、太阳—地球系统科学、太阳系与行星科学、地球物理中的非线性方法研究、自然灾害、生物地球科学、低温层研究、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地球物理仪器等方面。大会还有协会内部的一些会议和研讨…  相似文献   

9.
院士简介     
李庆忠男 ,1 93 0年 1 0月生 ,江苏省昆山市人 ,地球物理学家 ,石油地质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1 95 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先后在新疆中苏石油公司、松辽石油会战勘探指挥部、胜利油田、美国 Exxon(埃克森 )石油公司休斯敦数据处理中心 (EDPC)、美国休斯敦西方地球物理公司、石油物探局等单位工作。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副总工程师、《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学报》等杂志编委 ,兼任大庆、吉林、胜利、塔里木、新疆、中原、青海、玉门等油田的高级顾问。现任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名誉院长…  相似文献   

10.
<正>资料来源:美国《地质学参考及预览数据库》(GRP,GeoRef Preview Database)网站:http://previews.georef.org/dbtw-wpd/qbeprev.htm查询、翻译、制表:国际检索系统咨询部朱诚;完成日期:2015-03-05说明:1)本表列出GRP入库的中国期刊61种,按照期刊名称汉语拼音排序。2)在右栏列出了期刊最后一篇入库年和累积篇数;句号表示该刊终止入库。4)由我部推荐的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SSN 2305-7068/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已经被接受。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在黄河三角洲布设了一口24.6m的浅钻ZK1,对获取的岩芯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观测及含水量、有机碳、总碳和营养成分的实验室分析测试。通过ZK1孔的地层分析,将其划分为7种沉积环境,揭示了滨海湿地地质演化过程。并利用AMS 14C测年方法,结合黄河改道的历史记录,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进行了年代划分,并计算了黄河三角洲不同沉积环境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和碳的加积速率。结果表明:总碳和有机碳与除硫和磷元素以外的各营养成分都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20.7,Ρ0.05);碳、氮、磷的加积速率与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5,Ρ0.01),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是碳、氮、磷的加积速率的主控因素;虽然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浓度较低(1%),但由于沉积物的高沉积速率,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的平均加积速率达到648.1g/(m2·a),远高于世界其它高有机碳浓度的湿地,因此是很好的碳汇地质体。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在黄河三角洲布设一口23.7 m深的浅钻(ZK5),对ZK5进行沉积学观测及原位密度、总碳、有机碳、Al和营养元素实验室测试分析,对ZK5的沉积物性质、有孔虫种类和地层等进行分析,将ZK5自上而下划分为7个沉积环境,揭示了滨海湿地地质演化过程。利用AMS14C测年方法,结合黄河改道的历史,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7个沉积地层进行了年代确定。利用所确定的年代计算了不同沉积环境总碳(TC)和有机碳(Corg)的加积速率。结果表明:TC和Corg与各营养元素及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呈很好的线性相关,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是Corg和TC加积速率的主控因素。还进一步指出,虽然现代黄河三角洲TC、Corg浓度相对较低(质量比分别为9~20 mg/g,1~4 mg/g),但由于其高沉积速率(最高可达60 cm/a),Corg的加积速率高于世界其他高Corg浓度的湿地,特别是浅海湿地(如三角洲前缘),其Corg加积速率可高达2 102 g/(m2·a)。由此,可以断言现代黄河三角洲是很好的碳汇地质体。  相似文献   

13.
《台湾海峡》期刊是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学会主办 ,国家海洋局主管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海洋科学学术期刊 ;也是 2 0 0 1年中国期刊方阵的入选期刊之一。其主要刊载台湾海峡及其邻区海域 (东海、南海 )的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与环境保护、海洋生物与水产学、海洋地质与地震学、海洋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及反映最新学科前沿动态的综述性文章等 ,欢迎赐稿。一、来稿要求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文字简练通顺。来稿文责自负 ,不得违反国家、部门和单位有关科研成果公开出版的保密规定。来稿请…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5月,地质部提出并组织实现在中国海域内进行以油气为主的海洋地质工作,迄今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当时,我们对于在辽阔的中国海域内开展海洋地质工作选取了这样的途径:1.任务与方法(1)以地球物理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进行表层取样和钻探,坚持进行地质一地球物理综合研究.(2)以油气资源勘查为主要目标,在区域普查的基础上,发现沉积盆地,并探索其含油气性.(3)以现代地球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入认识中国海域的地质特征,演化历史及其成因机制,发展海洋地质科学.在这三十年中,海洋地球物理装备和技术方法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最近十年内已经广泛使用.2.装备与技术(1)综合卫星导航(Mx—200B)与无线电定位系统(Argo和Maxiran),来实现对数据采集的位置测定与控制.(2)质子旋进磁力仪,进行海洋与航空磁测的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邻近海域含油气盆地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盆地形成时代、边界条件、盆地演化和热力学历史,将我国大陆附近海域中的十七个主要沉积盆地,划分为四种类型;克拉通边缘断陷盆地;大陆边缘断陷盆地;弧后盆地和小型洋壳盆地.通过对上述各类盆地的分析,认为这些含油气盆地具有六个地质特点:1.盆地绕陆分布,多数处于大陆架上.2.从地壳厚度、基底性质、盆地发展和构造单元上分析,海陆区域构造性质十分近似.3.盆地面积大小不一,海、陆相沉积均有,大部分盆地以新生代沉积为主.4.盆地处于现代构造活动带上,这对盆地发育、热力场条件形成、生油与构造配合和大量圈闭的产生,十分有利.5.具有不同时代的盆地纵向上迭置,和盆地不同发育阶段即几个断陷—拗陷上下迭置的复式盆地特点,使油气来源具多源性.6.由于沉积体积大,多种沉积相带交替出现,生油条件好,储层发育,圈闭多并成带分布,油气藏类型多等,认为中国邻近海域含油气盆地具有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对寻找大、中型油气田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