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黄海北部5.3级地震前波速比异常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资料及方法1992年1月23日05时41分,在南黄海北部(35°17′N,121°12′E)发生了M_(?)5.3级地震。震后我们根据山东省地震台网及江苏省北部赣榆、连云港等台的观测资料,对33°50′—36°10′N,120°—124°E范围内1984年至1992年1月发生的59次3级(M_L)左右小震,利用和达法作图选出与和达线符合较好的台的纵波到时t_(?)与纵横波到时差t_(?)-t_(?),用最  相似文献   

2.
1 河北省地震活动概况据河北省地震台网测定,1992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地震1863次,其中M_L<2.0级地震1606次,2.0—2.9级231次,3.0—3.9级15次,M_L≥4.0级地震3次,最大地震为7月22日宁河(39°17′N,117°56′E)M_L≥4.9级,河北省M_L≥3.0  相似文献   

3.
门源6.4级强震前地震活动时间的分维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分维概念与方法,引入度量地震活动时间不均匀结构的物理量D对门源地区(37—38°N,101°30′—103°E)1970—1985年地震活动的时间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门源6.4级强震前D值随时间系统减小,表明愈接近强震发生时间,该地区地震活动的时间结构愈不均匀,即对称性破缺或有序性增强,其有序性具有多层次嵌套的自相似特征。  相似文献   

4.
1967年8月30日12时22分9秒,在北纬31°37′,东经100°20′的侏倭一旦都发生了一次6.8级地震。震中烈度Ⅸ度,震源深度10公里,震源机制解的一组节面走向64°,倾向北西,倾角59°,错动力轴方位104°,仰角46°5′,主应力轴25°,仰角61°5′。1.地震宏观破坏现象地震剧烈的震动,人也站立不稳,甚至在地中劳动的社员也摔倒存地。鲜水河两岸20余公里内,山崩崖垮,沙尘弥漫,地生裂缝。藏民房多数倒塌和严重破坏,在家人畜遭受伤  相似文献   

5.
陈强  董旭光 《内陆地震》1992,6(2):167-173
选取山东地区(φ_N34°—39°,λ_E114°—123°)1970年以来的地震(M_L≥4.0),应用模糊信息检索法对山东地区未来一年(1990.6—1991.5)内发生的最大地震强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为Ⅱ类;对比分析其结果认为,该区地震最大活动强度不会超过4.8级。实际本区1991年3月14日在长岛东北海中(φ_N37°54′,λ_E121°06′)发生了以4.7级为主震的震群,其能量相当于一个4.8级地震。 本文还给出了各类地震的从属函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此可估计出未来地震活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禄劝地震概况及预报 1985年4月18日在北纬25°51′、东经102°49′云南省禄劝县发生了M_s6.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km。 震源机制解为: 节面A:走向213°,倾向北西,倾角70°  相似文献   

7.
张北6.2级地震前后地震波速比在源区与场区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计算了 1 991年~ 1 999年发生在北纬 3 9°0 0′~ 42°0 0′,东经 1 1 2°3 0′~ 1 1 6°0 0′范围内的ML≥ 2 .0级地震的波速比 ,分析了张北 6 .2级地震前后源区与场区波速比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差异 ,发现 6 .2级地震前源区和场区波速比在时间分布上都出现较明显的低值异常 :下降—低值—平静—恢复—发震过程。在空间分布上低值异常比较集中和同步。对计算结果进行了 t检验 ,源区与场区波速比的时空变化及 t检验表明 6 .2级地震前源区与场区波速比异常非常明显 ,场区 1 995年开始出现波速比在正负之间比较大的变化后持续低值。 6 .2级地震后源区和场区的波速比计算结果一致 ,时空变化均为正常  相似文献   

8.
兴海6.6级地震前海东地区前兆资料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 9月 1 2日在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以北 ( 3 5°1 5′N ,99°3 0′E)发生了Ms6 6级地震 ,随后又发生多次余震 ,其中 5级以上强余震 5次。兴海地震前青海省海东地区所属台站的一些前兆观测项目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 ,分析与研究这些异常特征对于及早发现地震异常信息、预报地震以及减轻地震灾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在华北平原中部的束麓断陷盆地及其邻近地区,为取得大震区地壳细结构,国家地震局系统的几个单位于1990年冬共同实施了一条穿过这一盆地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测线通过7.2级主震震中位置(N37°32’,E115°03’),方位约N60°W,总长度约40km.它与元—济深地震测深剖面的震中区部分基本重合.深反射剖面采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2月一1997年1月在青海省东北部的龙羊峡地区发生了一次显著的震群活动,其中最大震级为1996年12月19日17时52分48.9秒,36°20′N,101°03′E的Ms4.4。其后于1997年2月9日19时28分18.3秒,36°00′N,95°56′E发生了Ms5.4级地震。震后收集了1996年12月-1997年1月青海台站的P波初动符号及龙羊峡主震4.4级,格尔木东南5.4级地震在全国基准台、甘肃、宁夏及青海台站的P波初动符号,作出震源机制及其参数,见图表。龙羊峡震群及4.4级主震格尔木东南5.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都昌庭$青海省地震局!西宁,810001震源机制;;龙羊峡震群…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月24日新疆乌什县英阿瓦提西北约十公里处发生较大中强地震,其简况如下: 一、地震参数发震时刻:16时09分18秒(北京时间)震级:Ms=6.4级(全国台网)仪器震中:北纬4°26.5′,东经79°17.5′宏观震中:北纬41°26′50″,东经79°17′40″震源深度:10—12公里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铜街子水电站库坝区出现诱发地震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贵选 《华南地震》1992,12(4):95-95
铜街子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境内,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设计库容量为2亿多立方米,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 库坝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规模较大的大旋断层距大坝上游约5km,牛溪沟断层离大坝很近,库坝区的玄武岩垂直裂隙比较发育。距大坝下游5km处的福禄及大坝上游的红星、铜茨等地为石灰岩地层,溶洞较多。 库坝区及其周围历史上地震记载不多,最大为1967年5月5日福禄4.8级地震。库坝区(103°30′—103°40′E、29°10′—29°20′N)在1970年1月至1992年3月共记录到地震36次,最大为1972年7月5日福禄2.9级地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模式识别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综合地震预测中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文中以华北和西北地区为例,提取了中强地震前的前兆与地震活动异常特征,根据计算结果估计,未来两年内在西北甘青交界武威—西宁以西(37°—38°N,101°—102°E)范围内可能发生6级地震的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14.
1981年11月9日02时01分,河北省邢台老震区的宁晋—隆尧一带发生了一次6.0级强余震,震中位置37°30′N,115°05′E,震中烈度6度,震源深度29公里。震中区宁晋—隆尧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前断裂带向东错动的地段——冀中拗陷地热异常区的西南端。这次地震是1966年邢台地震发震构造再次活动的结果,其特点是烈度偏低、有感范围广。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4次中强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以下简称长南带)南部,即31°~32°40′N,118°~124°E地区。该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镇集中,俗称金三角。1970年进入20世纪第四、第五活跃期以来,先后发生了4次5级以上中强地震(表1),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中强震连发态势。总结4次地震发生前的地震活动特征,对于今后正确分析和判断江苏南部地区地震的大形势和重点危险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1 长南带4次中强震地震目录 震中位置 序号 发震时间 Nj El 地点 震级Ms 震源深度 /km 震中烈度 1 1974-04-22 31°24.9′ 119°14.5′ 溧阳 5.5…  相似文献   

16.
自1998年10月以来,云南省宁蒗县已连续发生了3次Ms≥5级地震,分别是10月2日20时49分29秒的53级(微观震中:北纬27°18′、东经101°06′)10月27日04时01分39秒的52级(微观震中:北纬27°18′、东经101°01′...  相似文献   

17.
前言 1986年8月12日18时45分48.9秒,四川省盐源县发生了M_S=5.4级地震。四川省地震局西昌地震中心站测定(使用中心站所属台网和云南邻近台资料)震中位置为北纬27°25′00″,东经101°25′41″,震源深度15千米。在此地震之前,相继发生了7月10日,8月11日,8月12日的M_S为5.1、4.2、4.8级地震。四次主要地震震中距盐源地震台均在20千米范围以内,即  相似文献   

18.
1 空间分布我们采用四川省地震台网目录资料 ,选取发生在北纬 3 0°3 0′~ 3 0°5 0′,东经 1 0 3°5 0′~1 0 5°1 0′德阳及邻区内的地震 ,对 1 970年以来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据统计 ,1 970年至 1 999年1 0月 ,该区发生 3 .0级以上地震共 85次 (图1 )。 1 999年 9月 1 4日绵竹清平 5 .0级地震为图 1 德阳地区 M≥ 3.0地震分布图近 3 0年来的最大地震 ,其次是 1 970年 3月 2 2日什邡、绵竹九顶山间 4.9级地震。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为 1 95 8年 2月 8日绵竹 (微观震中 )6.2级地震 ,宏观震中为北川 ,震害较为严重。2 频次异常从 M-t、 N -…  相似文献   

19.
一、概况 1986年7月10日9时15分,在四川省盐源县黄草乡发生了M_S=5.1级地震。微观震中:北纬27°25′,东经101°27′。震源深度15千米(西昌地震中心站定),宏观震中在盐源县黄草乡附近,即北纬27°19′,东经101°20′。震中烈度Ⅵ度。有感范围:东到盐源县右所,西到盐源县左所,南到渡口,北至木里。  相似文献   

20.
宋德新 《内陆地震》1991,5(2):183-186
1990年6月14日20时47分,在新疆哈巴河县以西苏联斋桑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8°06′,东经85°03′。此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除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以及克拉玛依、奎屯等市强烈有感外,石河子、乌鲁木齐、库尔勒和伊犁等地区也均有震感。1990年8月3日在原震中附近(北纬47°07′,东经85°01′)又发生了一次6.8级强烈余震。有感范围比主震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