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日特克山钼矿床是近年柴北缘成矿带东段新发现的一处斑岩型钼矿床。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通过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着重研究了成矿岩体特征及形成时代,确定其成岩地质年代为早三叠世晚期至中三叠世早期,侵入时代属印支期,成矿岩体成岩年龄与钼矿成矿年龄基本一致。并总结分析了矿床形成过程和矿床成因,明确了构造作用对成矿的影响,为该区今后的地质找矿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钼矿资源丰富,钼矿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贵州钼矿主要产出层位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磷块岩(上磷层)之上的金属层",通过在纳雍县偏坡寨矿区进行钼矿详查工作,基本查明矿区地层层序、分布特征,主要含矿层的性质、产状,控矿构造因素及矿化富集的条件,成矿后构造的破坏影响程度,含矿层的沉积环境特征。该区钼矿层形态、规模、产状、分布严格受牛蹄塘组控制,为在广海静水或斜坡相缺氧还原条件下沉积形成的矿床,受时代控制、地层层位控制、岩相古地理控制明显,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良好的找矿前景,为进一步寻找钼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石家湾钼矿床是黄龙铺钼矿田中已知的三个大型钼矿床之一,为受构造控制的细脉浸染型单一钼矿床。矿化在时、空方面与该区燕山期花岗斑岩、花岗岩关系密切,是多期次、多阶段成矿活动叠加的结果,与相邻的其他二大钼矿床在成因及地质特征方面显著不同。本文着重分析了石家湾花岗斑岩与水岔花岗岩的关系,指出二者是同一岩体不同成岩深度的反映。矿质来源于这一岩浆,因蒸馏——对流等综合作用,使分散的钼相对集中形成矿床,提出了成矿的简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南泥湖钼矿田中酸性小岩体稀土元素的分布、演化特征和在矿物中的分布以及稀土元素在造岩矿物中的分配等三个重要问题。对该区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的成因、物质来源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胶东地区的锠矿普查工作,近十余年来进展迅速,成果显著。相继发现和评价了一批大、中型矿床。到目前矿产地已有二十处。据不完全统计,胶东地区的钼矿储量约占全省储量的98%以上,居重要地位。胶东地区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是我省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区域之一。在该区寻找以钼为主的钼铜矿床前景甚好,研究和总结本区钼矿床的类型及其特征,对今后的普查找矿工作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东秦岭是中国最著名的钼多金属成矿带之一,深源浅成型的酸性斑岩是钼的成矿母岩。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该区含钼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并根据其地质特征及氧、硫、锶、铅同位素与稀土配分的特征,进而阐述了含钼斑岩的成因、形成环境、构造机制及其与钼矿床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刁凹钼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成矿类型为斑岩型.钼矿体主要赋存在含石英角闪二长岩中,矿化大致平行于二长岩与含石英角闪二长岩的接触带分布,在空间上与含矿岩体关系十分密切,矿体形态为突起的穹状,中西部最高,向四周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展布,矿石大多呈细脉状和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一典型的斑岩型钼矿床.刁凹钼矿的发现对塔儿山-二峰山地区的地质找矿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一个老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基地发现新的有色金属矿种和斑岩型矿床,为在该区找矿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华县西沟地区钼矿地质与成矿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华县西沟钼矿与邻近的金堆城、大石沟钼矿进行地质对比。华县西沟钼矿具有类似于大石沟钼矿的成矿类型及金堆城钼矿的矿化蚀变特征;西沟钼矿中石英脉的气液包裹体测试,均一温度为200℃~300℃,属于中温热液矿床;石英脉的稀土元素研究证明西沟地区兼有金堆城、马河、大石沟钼矿床含矿石英脉的稀土配分曲线特征,具有多期热液活动。同时对西沟地区控矿因素与矿化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本区具有钼多金属成矿的潜力,并提出了其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广西陆川米场—博白三滩钨钼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陆川米场—博白三滩地区钨钼矿床属于中—高温热液矽卡岩型钨钼矿床和石英脉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0.
小兴安岭一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是黑龙江省重要的钼成矿带。近些年来陆续发现霍吉河钼矿、鹿鸣钼矿、翠岭钼矿等一批钼矿床(点),是研究斑岩型钼矿的典型区域。国内学者针对该地区的钼矿基本成矿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的成果,但对该成矿带典型斑岩型矿床综合找矿标志特征还需做深入研究,笔者拟对以上三个钼矿作为研究对象,初步总结找矿规律和综合标志,探讨在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矿种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钼矿构造特征论述,说明地质构造是该矿床形成的先决条件.该矿区构造变动频繁,燕山晚期花岗岩浆活动强烈,对于钼矿床成矿条件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2.
从矿床规模、矿体特征、矿石物质组分、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矿化期、矿化阶段、氧化带特征、矿体围岩及夹石情况、矿床成因类型等方面,阐明了河南雷门沟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并预测雷门沟钼矿区及区域上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岭脚钼矿的地质、地球化学及矿床特征,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与次火山岩体的侵位关系密切,系次火山热液矿床,具工业意义的主要为缓倾斜石英脉型矿体,与青田县石平川钼矿具较多相似性。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提出了成矿模式,预测矿区存在隐伏矿体,进一步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沙让矿区钼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分析,认为钼矿成矿控制因素有岩浆活动、构造作用及硅质热液变质作用.矿区岩浆岩多期次侵入有利于成矿,严格控制了钼矿床的形态、产状、规模等;区域断裂构造及次级断裂、裂隙构造为成矿热液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客矿场所,含矿热液充填于断裂及裂隙中有利于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5.
对山西省繁峙县后峪铜钼矿的矿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对矿区的矿体重新进行了划分,提出了“矿群”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日前,记者从省地矿局获悉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该局第二地质勘查院经过20余年的辛勤努力,在我省西部汝阳县东沟一带探明一处特大型钼矿。资料表明,这是我国继探明陕西金堆城、吉林大黑山、河南上房沟等五个特大型钼矿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其目前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潜在经济价值达2800亿元。据介绍,新探明的这一钼矿位于汝阳县付店镇,距洛阳市90公里。省地矿局第二勘查院是从1981年开始投入地质工作的。期间,该院抽调得力人员先后在该区进行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5万化探扫面及地质普查,并于2004年3月至2005年8月,对该矿床进行详查和勘探…  相似文献   

17.
东秦岭钼矿带是中国最大的钼成矿带,拥有6个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对东秦岭成矿带多个大型斑岩型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秦岭成矿带主要赋矿地层为前寒武系,以元古宇地层为主要找矿标志。斑岩型钼矿床主要产于碰撞造山环境和陆内造山环境,燕山期深大断裂和区域性断裂控制了斑岩型钼矿的成矿空间,矿体围岩多具有面状蚀变分带,含矿岩体为强酸性岩体,具有高硅、高碱、高钾的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明显,Mo、W、Bi为主要的指示元素,异常范围与矿体具有良好的套合关系。元素还呈现明显的分带性,由矿体到围岩,元素的水平分带大致为 Mo-Bi-W-Sn-Cu-Pb-Zn-Ag,显示了成矿元素由高温-中温-低温的变化规律。综合东秦岭斑岩型钼矿带多个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初步建立了其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对河南省栾川县磨子沟钼矿区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矿体特征为赋存于花岗岩与宽坪群地层接触带外侧蚀变矿化带中,并严格受其控制;矿床类型主体为脉型钼矿。根据矿体产出形态、矿石矿物共生组合、围岩蚀变特征、矿床地质条件等,得出本区矿床成因类型为中高温热液充填矿床。最后提出了找矿方向,并进行了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总结该区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基于GIS平台对地质、物探、化探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分别提取出有利成矿的地质因素、航磁因素、化探异常,并利用航磁数据对该地区的断裂、岩体进行了推断,扩充了有利地质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福建省湖雷地区钼矿成矿预测模型,通过Morpas软件进行了证据权计算,圈定了5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0.
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温泉斑岩型钼矿床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及蚀变矿化分析研究的同时总结了其找矿标志,为矿床外围及其它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