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初论西藏过铝花岗岩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西藏主要过铝花岗岩岩体有61个,其岩石类型主要有电气石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岩石的SiO2=65.7%-79.52%,A/CNK=1.05-2.26,C-norm=1.2-3.1,表明西藏过铝花岗岩属白云母强过铝花岗岩类型,为岩浆成因。岩石具较强的负Eu异常,(^87Sr/^86Sr).值较高,为0.72199-0.75513;εNd(t)值较低,为-16.0—-9.6;δ^18O值较高,为+8.9‰+18.79‰;结合La/Sm-La图解,表明其形成过程中没有地幔的卷入,为泥质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来源于上地壳。QAP图解、R1-R2图解、Rb-(Y+Nb)图解等均表明其为大陆碰撞构造环境。西藏过铝花岗岩发生在2个大陆地壳板块的碰撞阶段,岩浆来源于上地壳的重熔。喜马拉雅过铝花岗岩是陆内俯冲的岩石学记录,而冈底斯带过铝花岗岩更可能是特提斯洋壳北向俯冲的岩石学响应。 相似文献
2.
西藏过铝花岗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西藏班公湖—改则—安多—怒江带一线以南分布有61个主要过铝花岗岩体,其岩石类型主要有电气石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它们的主量元素组成为SiO2=65.70%~79.52%、K2O Na2O=2.20%~12.51%、K2O/Na2O=0.49~1.04及A/CNK=1.04~1.38。随着SiO2的增加,岩石中Al2O3逐渐下降,而其他的氧化物较离散。岩石系列主要为含钾较高的钙碱性系列,具典型的(强)过铝花岗岩特征。铝饱和指数图解、QAP图解投点大多数落在CCG区,表明其为大陆碰撞构造环境。Ab-Or-Q-H2O相图表明过铝花岗岩形成的压力为0.05~0.2GPa,推断温度低于700℃。根据岩石化学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西藏过铝花岗岩类发生在两个大陆地壳板块的碰撞阶段,源岩来源于上地壳的重熔,成因为S型花岗岩。其中南冈底斯带和拉轨岗日带具有许多相似的性质,这些相似的性质可能暗示二者有相同的岩浆源区或(和)相同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
4.
桂北新元古代两类过铝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广西北部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石包括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与含堇青石的过铝花岗岩(CPG)相当,而黑云母花岗岩则类似于白云母二长花岗岩(MPG)。黑云母花岗岩类是成熟地宙岩石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而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类的形成与地幔柱起源的镁铁质岩浆和地壳起源的过铝质黑云母花岗岩浆之间的混合作用有关。这两类新元古代过铝花岗岩的形成与碰撞造山导致地壳加厚的挤压性构造无关,而与导致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地幔柱上升诱发岩石圈伸展的张性构造相联系。 相似文献
5.
6.
折多山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一地质环境都具有特定的岩浆-构造系列,对于花岗岩的类型与构造环境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在综合同位素(Rb-Sr和U-Pb)和地球化学数据基础上,结合微观构造研究方法对康定西部沿鲜水河大型韧性平移剪切带分布的大型折多山花岗岩体的花岗岩类型及其相关的构造环境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讨论了该岩体的侵位机制。研究表明,折多山花岗岩属地壳局部熔融产物,为S型花岗岩,它的侵位时间距今12.8±1. 相似文献
7.
8.
西藏过铝花岗岩副矿物特征及岩石成因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副矿物的行为可以更直接地用来指示岩浆体系的地球化学过程,为了探讨过铝花岗岩的成因,对西藏过铝花岗岩体中的岩性、矿物组成、副矿物特征和锆石含量、晶体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矿物岩石特征表明西藏过铝花岗岩富含白云母、电气石和钠质斜长石,属典型的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MPG)。副矿物见有26种,副矿物组合主要有6种类型,其中主要为锆石 磷灰石 钛铁矿型,尤以锆石 磷灰石最为常见。结果表明,可明显分出5种锆石晶体形态;阴极发光图像中,锆石具有较好的晶形,并显示出清晰的岩浆锆石韵律环带结构。离子探针分析表明锆石具有高的Th/U值。西藏过铝花岗岩为岩浆成因,岩浆主要是由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而成。副矿物组合曲线图的曲线形态可分为3种成因类型:壳源高铝型、壳源型和壳幔混合源型(壳幔同熔型),主要为壳源高铝型。不同构造岩浆带副矿物特征反映的成因信息不同,喜马拉雅带为壳源成因,而冈底斯带除了壳源成因之外,还有幔源成分的加入,反映了青藏高原岩石圈组成和演化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9.
10.
西藏曲珍过铝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对西藏曲珍过铝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中SiO_2、Al_2O_3和K_2O的含量均很高,贫TiO_2和Fe_2O_3;SiO_2变化为72.72%~73.34%,为铝和硅过饱和类型,属典型的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MPG)。稀土元素总量(∑REE)为99.71×10~(-6)-132.85×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铕负异常明显,具负铈异常。Nb、P、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明显的负异常,而La、Nd、Y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明显的正异常。过铝指数图、微量元素标准化蛛网图、岩石组合R_1-R_2图解、Rb-(Y+Nb)和Nb-Y图解均指示曲珍岩体是产生于同碰撞环境的花岗岩,其定位机制与板片俯冲、碰撞后陆内调整有关。Sr和Nd同位素组成具非常负的ε_(Nd)(t)值(-14.8~-15.4)和非常老的Nd模式年龄,表明其来源可能是古老的上地壳物质,而ε_(Sr)(t)-ε_(Nd)(t)图解也支持其上地壳来源。岩体具有较高~(87)Sr/~(86)Sr初始比值(0.72699~0.73884)特征,据此推断曲珍过铝花岗岩成因是陆壳部分熔融作用产物。岩浆源区可能以粘土岩为主,砂质岩占次要地位,是成熟陆块部分熔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Liao Zhongli Mo Xuanxue Pan Guitang Zhu Dicheng Wang Liquan Zhao Zhidan Geng Quanru Xiong Xingguo Dong Guochen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2007,1(2):194-205
There are 61 major peraluminous granitic bodies in Tibet (TPGs) along the south of the Bangong Co-Gêrzê-Amdo-Nujiang suture,
whose lithology includes tourmaline granite, muscovite granite and two-mica granite. The TPGs have SiO2 = 65.7%−79.52%, K2O + Na2O = 2.20%−12.51%, K2O/Na2O = 0.49−1.04 and A/CNK = 1.04−1.38. Al2O3 gradually decreases and the other oxides disperse with the increase in SiO2. The rock series is mainly calc-alk series with high potassium. It ha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ly peraluminous granite.
Based on the aluminum saturation index and QAP plots, the peraluminous granite plot is mostly within the continental collision
granite (CCG) field, indicating that the peraluminous granites in Tibet formed in a continental collisional setting. Ab-Or-Q-H2O phase diagram indicates the pressure of 0.5 × 108−2 × 108 Pa in TPGs, from which it can be deduced that the forming temperature was under 700°C. The TPGs mainly occurred at the collision
stage between two continental crust plates, and the original magma is rooted in the remelting from the upper crust. It is
the S-type granite in petrogenesis. The South Gandise belt and the Lhagoi Kangri belt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suggesting
that the two belts have the same magma source and the same tectonic setting.
Translated from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6, 80(9): 1329–1341 [译自: 地质学报] 相似文献
12.
岗巴-定日地区花岗岩属藏南拉轨岗日构造岩浆带的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主要为似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片麻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通过1:25万区域地质填图,按照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观点,根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接触关系等特征,将该区花岗岩划分为5个单元,归并为1个超单元——佩古错超单元。研究表明,该超单元为S型花岗岩,在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同源岩浆演化特征,为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同碰撞构造环境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西藏过铝花岗岩中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白云母和电气石的矿物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岩石中的斜长石均以Ab为主,占78.73%~100%,An分子为0.13%~18.93%,而Or分子仅为0.19%~3.74%;在长石的成分分类图解中多分布于更长石区内,少量分布于钠长石区。钾长石的端元组分中Or含量最高,为81%~98.48%,Ab为1.52%~19.00%,基本不含An分子,在成分分类图解中集中分布在Ab—Or线的正长石区内。斜长石中Ab>An>Or,主要属更长石,极少量为中长石;钾长石具有高Or含量,显示Or> > Ab >> An,属钾透长石。白云母在以22个氧原子计算的分子式中,Si与Al的阳离子数均较高,其中Si为6.0575~6.6412,属多硅白云母;黑云母中Si阳离子数绝大多数小于6,值介于5.3227~6.1265之间,平均为5.5718;Al离子数为1.8735~2.6464,四面体配位为Si、AlⅣ所占据,八面体配位的阳离子中AlⅥ为0.2101~1.7388,大离子位中以K为主。过铝花岗岩中黑云母的Mg(Mg+Fe)比全岩的Mg(Mg+Fe)比值略高,但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说明了其成因仍以岩浆成因为主。在云母类矿物的成因图解显示,研究区内大多数黑云母均位于C区,属壳源。 相似文献
14.
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多样性及其构造环境判别的复杂性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造山带中普遍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后碰撞花岗岩类。它们在时间上晚于碰撞事件形成,在空间上可以不受构造单元的严格控制,而是可以跨构造单元分布,有时可以侵入在蛇绿岩之中。后碰撞花岗岩类的主元素特征属于中—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但以钙碱性系列为主。按照MISA分类,后碰撞花岗岩类可以有I、S和A等3种类型,有的造山带以发育I型花岗岩类为主,而另一些造山带可以广泛发育S型花岗岩,而碱性A型花岗岩并不是在每个造山带都会出现。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后碰撞花岗岩类可以落在多种构造环境的区域。因此,仅仅依靠花岗岩类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图解会得出似是而非的结果。文中强调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域地质构造的全面分析可能是厘定后碰撞花岗岩类最重要的依据,而在区域地质研究基础上的高精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能够建立区域构造演化的年代学框架,进而准确地限定后碰撞花岗岩类岩浆活动的时限。 相似文献
15.
西藏拉屋矿床位于冈底斯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东段。通过对拉屋矿区出露的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中SiO2、Al2O3和CaO等的含量均高、贫Fe和低Na2O;w(SiO2)含量为65.40%~74.43%,A/CNK值在1.41~2.20之间,为强过铝质花岗岩。岩石稀土总量ΣREE (不含Y)较低,为(5.08~80.38)×10-6,LaN/YbN值为2.43~5.65,ΣLREE/ΣHREE为1.63~3.64,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右倾型,具负铕异常。Nb、Ti、Zr、Ce等高场强元素和Ba明显的亏损,K、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的富集。综合研究认为,本区花岗岩的物质来源于上部陆壳,岩浆源区岩石成分为泥质岩;该岩体为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地壳加厚阶段的过铝质花岗岩。 相似文献
16.
宜黄花岗岩位于江西省中部宜黄县东南部,属武夷地块,主要岩石类型为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表明,宜黄岩体形成于448 Ma。岩石具有高的SiO2、K2O、稀土元素总量(ΣREE=164.29×10 -6~256.66×10 -6)、CaO/Na2O值、A/CNK(1.23~1.45)、Rb/Sr值,以及低的P2O5、TiO2、TFeO/MgO、Al2O3/TiO2、Nb、Sr等值;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a/Yb)N=12.02~34.43),具有中等负Eu异常(δEu=0.38~0.77),低εNd (t)值(-8.22~-13.93),高(87Sr/86Sr)i=(0.71283~0.72410)。锆石176Hf/177Hf值为0.28155~0.28250,εHf(t)值为-33.15~10.45。全岩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99~2.31 Ga,锆石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24~3.48 Ga。上述特征表明,宜黄花岗岩具有与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类似的特征。宜黄花岗岩中黑云母富含Fe、Mg、Ti;白云母Ti、Al、Na含量高,Fe含量低。综合锆石饱和温度计、黑云母地质温度计、白云母地质压力计、锆石Ce异常等,宜黄花岗岩可能为华南元古宙地壳长石石英质岩石在高温、中等压力(9.5 kbar)和低氧逸度条件下部分熔融而成。在华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作用的背景下,岩石圈拆沉作用引发上涌的地幔岩浆提供热,使华南元古宙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宜黄花岗岩。 相似文献
17.
东昆仑祁漫塔格伊涅克阿干花岗岩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伊涅克阿干花岗岩是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由二长花岗岩一钾长花岗岩分3次侵入组成的复式岩体。岩石呈灰白色,富含钾长石和钠一更长石,普遍含原生白云母,富含浅源捕虏体和残留体;A/CNK=0.99~1.34;ISr=0.71199,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435.7Ma,是早古生代柴达木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碰撞导致地壳加厚,并在地幔热流注入参与作用下,地壳深部发生熔融作用形成花岗岩浆侵位形成的同碰撞花岗岩。 相似文献
18.
位于中蒙边境额仁淖尔地区的查干德勒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卫境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76±2Ma和279±1Ma,均为早二叠世岩体。地球化学数据显示两个岩体均具有高SiO2含量(67.63%~74.75%)和高K2O含量(2.94%~6.13%),具弱的铕负异常(δEu=0.53~0.80),A/CNK均小于1.1,属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查干德勒岩体锆石εHf(t)值为-18.65~-10.95,模式年龄tDM2在2 470~1 989Ma之间,反映了深部源区可能存在古老地壳物质。卫境岩体锆石εHf(t)值为+1.71~+5.44,模式年龄tDM2在1 193~954Ma之间,具有年轻的源区特征,反映了年轻地壳的生长。额仁淖尔地区同时代两个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反映了完全不同的物源性质,也说明古老物质的再循环和新地壳的生长可以发生在同一个区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