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欧正  吴财芳  卢韬  莫绍文 《江苏地质》2009,33(3):315-319
在阐述上朝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对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找矿标志。矿体在泥盆、石炭纪的地层中均有产出,且矿化有选择性地在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岩和白云岩的接触带发育,矿化岩石岩性主要为凝灰岩、白云岩、构造角砾岩等。矿化明显受层间破碎带及断裂控制,结合区域矿床对比,认为上朝铅锌矿床成因属层控一热液蚀变叠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麓的北淮阳构造带的河南境内发现了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汤家坪等大型、超大型钼矿床,而安徽境内的北淮阳成矿带的东段找矿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近年来在313队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下,在金寨县沙坪沟深部发现厚达500-900米的隐伏斑岩型钼矿,取得了本区找矿的重大突破。本文初步总结沙坪沟钼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提出了该区寻找钼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花牛山银铅锌矿床过去大多研究者认为其形成与印支期花岗岩有关。但矿床地质特征、矿化类型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花牛山银铅锌矿床是中元古代晚期古火山喷流沉积作用的产物。本文在分析论述矿区喷流沉积型贵重-有色金属系列矿化成矿作用特点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归纳总结了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并按照层控找矿思路,结合地质及物探工作资料,指出了今后开展接替资源勘查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西藏洞中拉铅锌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中拉铅锌矿床是冈底斯中东段念青唐古拉中生代岛链隆起带,及色日绒-巴嘎弧内裂谷带中重要矿床.初步总结了矿床形成机制,认为矿化得益于多期多阶段岩浆活动,晚燕山早期中酸性岩体上侵贯入与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形成早期矽卡岩.经多次构造改造,矿区岩浆岩、地层发生大规模构造变形,形成近SE向的"M"型同斜倒转褶皱.后期热液沿褶皱轴面劈理贯入,在裂隙及转折端虚脱部位富集成矿,矿区碳质板岩起到很好屏蔽效应.洞中拉矿床为典型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提出新的成矿模式,认为矿区找矿重点在矿区中东段.  相似文献   

5.
北淮阳构造带隶属于秦祁昆成矿域秦岭一大别金、银、铅、锌、铜、锰成矿带.银沙地区即位于北淮阳构造带东段(安徽境内)的西部.区内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铅、锌、钼多金属矿化发育,成岩与成矿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中生代岩浆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来探讨岩浆岩成因和形成环境,从而了解该区矿床形成的岩浆岩背景,也为该区的进一步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四川巴塘县夏隆银铅锌矿床特征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青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4):447-449,461
夏隆银铅锌矿床产在燕山晚期绒依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北西侧,矿体赋存于上三叠统图姆沟组变质砂岩、板岩中的北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中,为富银铅锌矿床,已圈定矿体6个,其中KT1、KT2是主矿体。该矿床位于夏塞矿床南侧,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因类型及矿体特征均与夏塞相似,工作程度低,矿化线索多,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7.
承德市位于华北地台北缘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是河北省重要的金属矿产基地,目前探明的铜铅锌矿床达20余处,尤其近十年来,通过地质大调查项目的实施,相继发现了黑山铁矿、小寺沟含矿岩体外围的金银矿及云雾沟银多金属矿床等.文章在综合分析研究前人科研资料和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铜铅锌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认为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化集中区有利部位物化探异常清晰,找矿标志明显,显示出铜铅锌矿产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张振  张怀东  曾建强  王佳媛 《安徽地质》2022,(2):101-106+115
河南老湾金矿带勘查程度、研究程度较高,找矿成果丰富。同处北淮阳构造带的安徽霍山金矿化带找矿一直未取得新的进展。本文通过金矿带空间分布特征、基底地层、控矿构造、岩浆岩、典型矿床特征等类比,探讨成矿时代、成矿类型、成矿机制,认为霍山金矿与老湾金矿相似,揭示了霍山金矿化带深部与老湾金矿类似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大瑶山及其西侧铅锌成矿带是广西境内主要的铅锌产地,区内的铅锌矿床按其成因主要划分为沉积-热卤水改造型和接触交代(夕卡岩)两类,产出铅锌矿床较多.文章通过对研究区内铅锌矿床的含矿建造和构造控矿因素分析,详述了研究区内铅锌矿床在控矿层位、控矿岩性、控矿岩相以及断裂构造控矿和褶皱构造控矿的特点,进而为研究区内下一步找矿指出方向,并总结出该区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达龙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为一大型钨钼多金属矿床,工程控制其倾向延伸超过1000m。文章系统总结了达龙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脉状矽卡岩型钨钼多金属矿床,研究发现其垂向上蚀变与矿化分带明显,蚀变分带为(硅化)辉石石榴子石磁黄铁矿矽卡岩化带→(绢云母)磁黄铁矿石榴子石辉石矽卡岩化带→石榴子石黄铁绢英岩化带→黄铁绢英岩绿帘石化带→(石榴子石)绿泥石绿帘石化带,矿化分带为:块状钼钨矿化带→脉状钨(钼)矿化带→细网脉状(铜铅锌)钨矿化带→网脉浸染状铅锌矿化带→脉状铜铅锌矿化带,该矿床蚀变与矿化分带的划分可指导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同类型矿床的深部找矿。  相似文献   

11.
沙坪沟整装勘查区位于安徽北淮阳成矿带内,是皖西地区最主要的钼铅锌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研究区内已探明十余处铅锌矿,以小型矿为主,但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为了厘定区内铅锌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的类型和属性,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指导找矿预测,本文开展了区内典型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总结研究。研究结果揭示区内铅锌矿化类型分为角砾岩型、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和热液脉型4种,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成矿构造为NE向和NW向断裂构造交会部位,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和NW断裂构造面、角砾岩筒、层间破碎带以及接触带等。在总结归纳铅锌矿成矿作用特征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建立起区内铅锌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对找矿潜力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家庄铅锌矿床位于下拉地—西成铅锌成矿带上,赋存于中泥盆统碎屑岩夹碳酸盐建造中。矿床受地层、岩性、岩相、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属沉积改造型矿床。本文通过对代家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综合研究,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以期为矿床评价和外围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麦兹地区火山沉积岩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泰山南缘的铅-锌矿床主要分布于麦兹地区,为了在其找矿空间和找矿类型上有所突破,详细地阐明了麦兹地区铅-锌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其控矿因素,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总结了麦兹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指明了铅-锌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熊耳山Au-Ag-Pb-Mo矿集区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熊耳山地区是华北地块南缘继小秦岭金矿田之后发现的又一金银铅钼矿集中区.该区经历了发生于中国东部燕山期的构造体制大转换和岩石圈减薄事件,产出了大量燕山期热液金矿床及银、铅、钼矿床,发育了不同的矿床类型: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银铅矿和斑岩型钼矿.文章讨论了该区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构造背景,各种矿床类型的特征、成岩成矿时间及其相互关系、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并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汝阳县南部铅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汝阳南部是河南省重要的铅锌钼多金属成矿基地之一,到目前为止,探明中型以上铅锌矿床3处,大-中型钼矿床2处,小型铜矿床3处,还有多个钼、铅、锌、铜矿点.铅锌铜矿床均赋存于熊耳群安山岩体内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中或与之相交的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钼矿床赋存于花岗岩体侵入形成的斑岩体周边,成矿作用受一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不同时期的构造活动控制着矿床规模、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通过对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环境的分析,为进一步在该区找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广东大宝山南部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新 《矿产与地质》2006,20(2):142-146
大宝山南部铅-锌矿床赋存于大宝山向斜内的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下亚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矿床的形成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有关,通过对该矿床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分析,对比矿区外围凉桥—新江、官坪—大镇两个有利成矿远景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研究认为,这两个远景区的成矿地质条件与大宝山南部铅-锌金属矿床基本类似,在矿区外围多个矿化集中区中,最具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矿集区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8  
通过十多年的勘查及研究,在陕西旬阳—白河一带的志留系中新发现了大型铅锌矿矿集区。该矿集区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10—50km。区内有中志留统双河镇组和下志留统梅子垭组两个含矿层位及泗人沟—南沙沟、红土坡—韩氏沟—小沟、西营—黄石板三个成矿带。在成矿带内已发现20余处铅锌(铜)矿床(点),资源丰富,找矿潜力较大。该矿床成因为细碎屑岩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8.
硐子铅锌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成矿带与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的叠置区。矿床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属于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主控矿断裂F1-1成矿前表现为压性特征,成矿期表现为左行张扭特征,在断裂带产状变陡、走向偏北地段含矿性较好。与矿脉空间分布关系密切的燕山早期花岗斑岩为成矿提供了热动力和含矿热液。矿石中方铅矿、黄铁矿单矿物δ34SCDT值为-4.8×10-3~1.4×10-3,接近陨石值,表明硫主要来源于岩浆,铅锌含量高的围岩安山岩、燕山早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可能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根据矿物组合空间变化特点推测含矿热液在矿区内自西部深层向东部浅层运移。花岗斑岩体、地表及浅部蜂窝状硅质破碎带、铁锰帽可作为本区找矿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19.
东昆仑东段的钴矿床类型主要有喷流沉积型、矽卡岩型等。通过对典型矿床控矿条件的分析,认为钴矿的形成受含矿岩性、深大断裂构造以及提供成矿热液和矿源的岩体等多种因素控制。该地区寻找钴矿具有良好的前景,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秦岭—巴山地区成矿背景和成矿作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八五”-“九五”期间秦岭的多项研究中,主要取得以下新进展:1.创立了抽拉-塑夺片构造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岩石圈板块或壳块运动方式的多样性。2.发现了东西向的秦岭造山带从显生宙以来有南北向的隆升带和沉积盆地,特别是太白、宝鸡-佛坪-汉南隆升带的发现,将从根本上改变秦岭乃至中国中东部构造格架的认识。3.南北向沉积盆地转谈东西向造山带的Ⅱ型造山带,深部构造岩片抽拉-逆冲推覆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之上所形成的Ⅲ型造山带,为地壳表层增添了两种新型的造山带。4.首次提出秦岭造山带中存在三类沉积盆地,三种盆-山转换,三个发展阶段及三种型式(Ⅰ,Ⅱ,Ⅲ)的造山带,这在国内外均属首创。5.重新厚定商丹带、勉略带和二郎坪带的构造属性,形成时代,首次提出秦岭受三种体制,四个发展阶段的新观点,受抽拉构造形成的陆内造山带是秦岭最重要的划时代发展阶段。6.最先提出立交桥式结构观点。7.发现了一批前震旦系变质地层结晶岩系,重新厚定了一些地层的时代,特别是西秦岭,西成铅锌矿田中元古界地层的发现和超大型厂坝矿床产于其中,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8.提出准浊流态流体的新概念。9.创立了在统一地质-成矿场制约下的多重岩片控矿论和构造一成矿体系,首次在秦岭提出三种统一地质-成矿场,三大构造一成矿体系,三种矿床模式及三种区域找矿模式。10.首次在秦岭提出超大型矿床的富集部位,大型矿床受鞘褶皱控制的观点。11.对若干矿床的成因提出新认识,特别是西成铅锌矿床,漳腊金矿床的新认识有重大的指导作用。12.划分出三级成矿远景区三个,四级远景区十三个,五级远景区:A级11个,B级9个,C级7个,还提出10个寻找大型矿床和穆龙套式金矿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