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子活化技术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瑶琪  吴智平 《地学前缘》1998,5(1):143-149
中子活化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核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多元素分析、免除试剂的空白、基体效应小、不损坏样品等优点,在地学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将它应用于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中。通过对地层中宇宙化学特征元素(如Co,Ir等)及REE元素丰度值的测定,建立了一套计算海相地层的沉积速率、相对海平面变化、间断面的精细时间结构的定量计算方法,并成功地运用于贵州紫云海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恢复了该地区晚二叠世具线性时标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定量曲线。  相似文献   

2.
黔桂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石炭系到下二叠统,构成一个二级层序,其底面为紫云运动主幕不整合面及其相关面,顶界面为黔桂运动不整合面及其相关面,包含6个三级层序。研究区范围内,从连陆台地到孤立台地乃至台沟背景,沉积特征明显不同,如在连陆台地上发育煤系地层并且发育较多的白云岩地层,而在孤立台地上则以大套碳酸盐岩地层为特征,台沟背景中以暗色细粒沉积为主包括台盆相和台棚相沉积。因此,三级沉积层序的相序特征形成有规律的空间变化,虽然在不同的地点三级层序的形成时限和相序组构存在差异,但它们所代表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过程基本上是同步的。在前人大量的古生物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追索各三级沉积层序界面的空间展布特征,以地层记录中的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为基本要素,可以建立黔桂地区石炭系(含下二叠统)的地层层序格架。  相似文献   

3.
INTRODUCTIONPethenreefsarewidelydistributedinSouthetna,espeCiallyinsouthernGulzhouandnorth~ternGUanghProvince,wherenamusreefsoccurandareWellexposed.TheUpperPenmanreefinZiyUnChamy,southernG~uisoneofthehotdevelopedandexposedhairierreefsinthearea(WangandFan,1994).DuetoitSspedaltectonic--geographicpositionandcompletefactesbeltd~iation,thebatherreefshavearousedagreatinterestamonggeologistS.SpstelnaticinvestigationandstudyonthebarrierreefshaveaammadebymanygeologistSsince197ds(LiuandGao,…  相似文献   

4.
海平面升降变化对贵州紫云礁体生长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紫晚二叠世碳酸盐台地边缘礁为例,运用高频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精细地划分了紫云礁层序的各级单元,并对其内部沉积构成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海平面和变化对礁体生长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晚二叠世紫云礁 合体为发育在台地边缘坡折带的一个三级层序,由13个准层序组成,并可识别出低位、海侵、高位3个体系域,低位期的下切谷 边缘坡折带碳酸盐台地的暴露、海侵期和高位期礁的3种生长方式的增生及每种生长方式的特定  相似文献   

5.
INTRODUCTION Alotofprogresshasbeenmadeinthestudyof Carboniferoussedimentologyandstratigraphyinthe Dianqianguibasinanditsadjacentareas,whichin cludethecomprehensivesummariesonchronostratigraphyandbiostratigraphybyJinetal.(2000)and Kuangetal.(1999);theoverallandsystematicsum mariesonCarboniferouslithostratigraphybyDong(1997),Yin(1997)andZhao(1996);thecompre hensivestudyonCarboniferoussedimentaryfacies andpaleogeographybyChenetal.(1994)andFeng etal.(1998)etc..AsshowninFig.1,theDian qiang…  相似文献   

6.
贵州广顺二叠系化学地层的划分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南君亚  周德全 《矿物学报》1996,16(2):223-230
本文以贵州省广顺二叠纪坝子头-茶叶剖面作了基准剖面,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岩相分析,根据岩石的成岩作用,颜色,微相特征及岩层的厚度和叠置关系,进行了层序的划分。在此基础上,以该剖面59个岩层的17个微量元素(As,B,Ba,Co,Cr,Cu,Ga,Mn,Mo,Ni,Pb,Sn,Sr,Ti,V,Zn和Zr)为变量,用因子分析和群分析进行了化学地层单元的划分,通过化学地层和层序地层划分结果的对比,结合化学  相似文献   

7.
黔西织纳煤田上二叠统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西部织(织金)纳(纳雍)煤田以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岩系而成为研究西南地区晚二叠世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的理想地区.作者对该煤田上二叠统含煤岩系(龙潭组和长兴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并探讨了层序地层格架下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区域不整合面以及下切谷砂体底部冲刷面等为层序界面,结合石灰岩标志层向古陆方向延伸距离而显示的...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海相石炭—二叠系界线典型剖面陕西镇安西口剖面进行了生物地层、层序地层、磁性地层、事件地层多学科综合研究。在石炭—二叠系界线附近建立了4个牙形石生物带,自下而上依次为Streptogna-thoduselegantulus带,S·elongatus带,S·gracilis带和S·isolatus带。将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界线置于S·isolatus带的底界,较以带Pseudofusulinakrotowisphaeroidea-Dunbarinella(PD)带的底界为标志确定的石炭—二叠系界线层位低3·3m。在西口剖面上石炭统逍遥阶至下二叠统隆林阶,以初始海泛面作为层序界面,识别出12个四级层序(大体相当于副层序组),构成5个Ⅱ型三级层序。这5个三级层序及其对应的海平面变化与贵州独山、罗甸纳水、紫云扁平剖面同期地层中三级层序及海平面变化旋回之间显示出较好的对应关系。除下杨家河阶外,其余各阶的底界,包括逍遥阶、上杨家河阶、范家河阶、垭口阶及隆林阶的底界,基本上都位于沉积相转换点或其附近,即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旋回的关键界面或其附近。表明这5个三级层序的关键界面与年代地层界线的关系相当密切。碳酸盐岩磁化率大小与碳酸盐岩微相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显示相对海平面变化是控制碳酸盐岩磁化率大小的重要因素。另外,在重要地层界线附近常出现磁化率异常高值,说明碳酸盐岩磁化率可能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西口地区晚石炭世逍遥期至早二叠世隆林期地层中可识别出两次明显的类辐射事件。第一次类辐射事件发生在Occidentoschwagerinaalpina-O·postgallowayi(OS)组合带底部,即下杨家河阶的底部。第二次辐射事件发生在Mccloudiaregularis-Par-aschwagerinafragosa-Robustoschwagerinaxiaodushanica(MPR)组合带底部,即范家河阶的底部。具有三级和三级以上隔壁的四射珊瑚动物群突然大量繁盛,代表四射珊瑚演化进程中一次重大变革。在陕西镇安石炭—二叠系界线附近,这个生物事件首现层位相当于类Pseudofusulinaurdalensi(PU)带下部,高于该带底界不到12m,以Xikouphyllum-Shaannanophyllum-Szechuanophyllum-Wentzellophyllum组合带为代表。在这个层位牙形石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各类地质事件记录出现的层位关系密切。在垭口阶底界各类地质事件记录吻合最好,隆林阶底界次之,然后是范家河阶底界。与上述3条界线相比,在镇安西口剖面上,以牙形石Streptognathodusisolatus的首现位置确定的石炭—二叠系界线事件地层特征不明显,既不是一个生物辐射演化面,碳酸盐岩磁化率变化也不太明显,在实际工作中不易使用。  相似文献   

9.
贵州紫云二叠纪生物礁的基本特征及其发育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贵州紫云二叠纪生物礁是我国二叠纪发育最好的生物礁之一。该地区生物礁包括茅口阶堤礁、吴家坪阶珊瑚层、长兴阶堤礁和点礁。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系统地研究了该地区生物樵的沉积学特征和古生物学特征,建立了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紫云二叠纪生物礁类型较多。礁组合相带齐全,礁骨架结构极为典型,古岩溶十分发育。生物礁发育程度具有明显的旋回性,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和古气候是控制生物礁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古岩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钻井、露头和区域构造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晚古生代的右江盆地存在多期次的岩溶作用,通常具有1~3个岩溶旋回。这些古岩溶作用主要存在于上二叠统顶部、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和石炭系顶部,其次是泥盆系的顶部。古岩溶作用的发生与黔桂运动、紫云运动、东吴运动等所形成的层序界面和低位体系域密切。研究区存在包括风化、区域性大气淡水溶蚀、区域性白云岩化、区域性古岩溶、区域性去白云岩化和区域性淡水胶结充填等6种岩溶作用的层序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取野外实测与室内微观研究结合,利用区域钻井资料对比层序地层,对贵州平塘地区中上二叠统长兴组的沉积相特征、层序地层特征以及岩相古地理平面展布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结果表明,贵州平塘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发育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以及台盆3种沉积环境。长兴组可划分为2个Ⅲ级层序PSQ1和PSQ2,且均由海侵体系域(TST)与高水位体系域(HST)两部分组成,且皆为TST>HST。对比邻区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特征,说明纵向上长兴组的沉积环境是由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沉积变为深水台盆沉积;横向上自西向东从安顺到甘寨一带在上二叠统层序PSQ2时期,构成了由浅水碳酸盐台地到深水台盆沉积的廊带。且黔南坳陷在晚二叠世,海水总体为由南向北迁徙海侵。  相似文献   

12.
13.
季鑫鑫  李明  冯洪真 《地质论评》2009,55(1):113-120
本文研究了贵州紫云四大寨地区的晒瓦群中部的牙形刺计有8属、3种、1比较种和6未定种(形态属种).根据牙形刺组合的面貌特征和Sweetognathus类群的系统演化关系分析,该牙形刺组合的时代为中二叠世晚期(茅口期),同时提出该牙形刺组合所在的晒瓦群中部应当归于中二叠统上都,表明该区的晒瓦群并不仅仅代表了晚二叠世的沉积.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阿拉善北部好比如地区地层研究程度较低,好比如组时代久有争议,制约了该区地层层序、沉积建造及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测得好比如地区原定为早石炭世的好比如组碎屑岩LA-ICP-MS锆石U-Pb最小峰值年龄为279Ma,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70.3±2.2Ma,时代应修订为早二叠世空谷期—中二叠世罗德期。结合区域上岩性特征、地层对比及锆石年龄谱对比,将好比如组中段修订为船山统隆林阶—罗甸阶埋汗哈达组(P1-2m),将其上段修订为阳新统祥播阶—冷坞阶阿其德组(P2a)。好比如组的时代修订为研究区晚古生代地层层序、沉积建造及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贵州威宁哲觉地区上二叠统宣威组露头层序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尚彦  周成刚 《贵州地质》2001,18(3):139-144
本文运用露头层序地层学方法,以贵州威宁哲觉剖面为基础,首次将该区晚二叠世沉积的陆相煤系地层宣威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介绍了其层序界面和三类副层序,探讨了层序界面与地层界线之间的关系和层序体系域与煤层聚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华北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及其层序地层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沉积学、煤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综合方法,对华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分析,并研究了相对海平面升降和其层序地层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晚古生代地层存在着8种层序界面,主要包括古构造运动面、古生物间断面、大面积泥炭化沼泽化界面、陆表海低水位砂体底界、盆地转换界面、大范围冲刷面、大面积暴露面和硅质海绵岩等;依据界面的划分原则可以将研究区地层划分出1个盆地充填层序、3个构造层序(相当于二级层序)和7个三级层序;分析发现,基于层序格架下的相对海平面升降可以分为层序1-层序3的短期大规模海侵阶段及长时间海退阶段和层序4-层序7的长时期的海退阶段.在此基础上,依据海平面变化曲线及其层序地层响应特征发现华北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具有周期性与复合性和高频性与事件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Paleomagnetic results from 107 samples of the Chugwater Group near Lander, Wyoming, show a regular progression in pole positions from bottom to top of the sequence. This pole position trend of about 25° matches very well the North American apparent polar wander path between Early Permian and Early Triassic. It could be argued that this “agreement” results in a conflict between the apparent magnetic age (Permian) and the Early to Late Triassic age generally assigned to the Chugwater Group. However, similar progressions of paleomagnetic pole positions have been reported for the Early Triassic Moenkopi Formation in Colorado; thus it appears that long-term variations and swings characterized the geomagnetic field at that time. With detailed paleomagnetic sampling, these features can be utilized for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in addition to magnetic-reversal stratigraphy. This will eliminate, to some degree, part of the non-uniqueness inherently present in correlations based on reversal stratigraphy only.  相似文献   

18.
黔桂地区泥盆系层序地层格架及相对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志留纪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黔桂地区的古地理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早古生代的滇黔桂古陆演变为晚古生代的滇黔桂海。泥盆纪初期,海水由南而北逐渐海侵超覆,在泥盆系的底部形成一套海侵碎屑岩系地层;早泥盆世晚期的大规模海侵事件造成了明显的相分异,在习称的滇黔桂盆地中发育了若干孤立碳酸盐台地,这种“台-盆-丘-槽”的格局一直延续到晚泥盆世早期;而泥盆纪末期的紫云运动所造成的地壳抬升,又使晚泥盆世地层产生海退尖灭。因此,该地区的泥盆系构成一个二级构造层序,其中包含13个三级沉积层序。在前人大量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追索和对比不同沉积背景中的三级沉积层序的相序组构特征以及由其所代表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即可建立黔桂地区泥盆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层序地层格架较为充分地表现出三级沉积层序的两大特征--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同时也明显地显示出地层记录中的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  相似文献   

19.
黄思静  麻建明 《沉积学报》1999,17(4):542-546
报道了广西钦州海槽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深水硅质岩的锶同位素测定结果和经年代校正后的87Sr/86Sr初始值,建立了锶同位素演化曲线;通过与同时代上扬子地区台地相碳酸盐岩87Sr/86Sr比值和演化曲线的对比,研究了二者的异同和造成差异的原因。深水硅质岩和同期台地相碳酸盐岩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在总体特征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反映海平面变化对其影响的一致性。玄武岩喷发等局部事件和硅质岩中无法回避的陆源碎屑的影响是造成87Sr/86Sr比值和演化曲线差异的主要原因。硅质岩锶同位素演化曲线显示,海平面上升发生于早石炭世,在晚石炭世早期达到最大值,晚石炭世晚期,海平面有所下降,在其后的早二叠世,海平面再次上升。  相似文献   

20.
川东长兴组生物礁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谢继容 《矿物岩石》2002,22(1):49-5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是近年来层序地层的新发展,它极大地提高了层序地层分析的分辨率和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要介绍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在川东长兴组生物礁组合中的尝试研究,包括利用岩芯资料划分基准面短期旋回;利用岩芯标定,建立岩芯基准面的测井响应关系;并建立了短期、中期、长期三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在此基础上,运用基准面旋回的原理对川东开江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组合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分析,并建立了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