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期三天的成都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场研讨会就要结束了,来自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始时,我们学习了李克强副总理对会议的重要批示。徐绍史部长、蒋巨峰省长、李春城书记作了重要致辞。葛红林市长系统介绍了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做法。三天来,代表们分三路进行了考察,亲眼看到了成都市在灾后重建、统筹城乡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亲身感受了综合改革给灾区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思考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会议前,以周其仁教授为首的北京大学课题组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在会上报告了初步成果。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从不同层面交流了经验,从不同的角度贡献了智慧。刚才,三个组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分组讨论情况,魏宏副省长又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开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2.
刚才,李建勤同志代表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2007年的工作,提出了2008年的工作部署。各位委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审议,对报告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全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工作报告,同意2008年的工作部署。会后,机关党委要按照大家的意见,对文件作进一步修改,尽快上报下发,抓紧落实。  相似文献   

3.
于惠娟 《测绘通报》2015,(9):99-101
利用挂图内图廓联系数据库,建立了挂图现势资料数据库,同时从数据库中提取了现势数据并对挂图进行了更新,保证了挂图的现势性与系统性,更好地发挥了地理信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同时系统地总结了现势资料信息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解决了目前收集信息的分散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避免了重复测绘,提高了其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 《中国国土资源年鉴》、《国土资源通讯》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会上,李元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刘允洲、吴哗同志分别作了年鉴和机关刊的年度工作报告。江西、山东、陕西、吉林、四川、辽宁、湖北等省的同志介绍了办刊做法和经验。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李元副部长的讲话精神,就进一步提高年鉴的质量和时效、增强机关刊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集中精力、热情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进一步统一了办刊思想,交流了办刊经验,明确了办刊思路,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次会议,年鉴工作和机关刊工作两个会议一起开,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通过扫描数字化试验,获取了GIS中特征点对点误差的基础数据,分析了误差的成因,讨论了误差的分布规律和统计特性,为扫描数字化精度控制及数据质量的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利用BP网络识别点状地图符号的过程中,提出了三项改进措施,简化了数据获取,提高了网络收敛速度。通过对训练样本图像的格式分析,实现了输入神经元的简单获取;对神经元、权值数组采取堆内存动态分配的方式,减少了内存占用,极大地提高了权收敛速度;通过对网络拓扑的分析,调整了节点的输出方式,加快了权值改正。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的创建背景和发展情况,展示了天地图的运行模式,对比了天地图与其他大型地图平台之间的异同,展现了天地图的行业优势及应用,客观分析了天地图的战略价值并讨论了不足,设想了天地图的发展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在地理科学的框架内,提出了面向地理知识服务的地理调查概念,指出了地理调查的内容和范围,总结了地理调查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理调查的技术方法体系,搭建了智慧地理调查平台,阐述了地理调查技术方法的实践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这次部党组务虚(扩大)会议开了两天,就要结束了。会议开始时五位部领导就相关方面工作做了通报,我都赞成。会议还安排了一天的讨论,我参加了小组的讨论,也翻阅了大家的书面发言材料,刚才又听了六个小组的交流发言,感觉收获非常大。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简述了已有的等高线特征点算法,分析了他们的不足,提出了基于通视和D-P算法相结合的地形特征点提取算法,这种算法较好的弥补了已有算法的不足,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道路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传统公交查询技术对公交数据管理存在数据冗余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动态分段技术和采用空间数据库引擎来组织和管理公交数据的方法。以兰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为研究对象,并结合ArcGIS Engine组件库,设计并开发符合大众使用习惯的城市公共交通GIS查询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以规划合理的可视化出行路线来满足乘客需要,而且有效减少了公交数据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12.
从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出发,阐述ComGIS在城市公共交通查询系统中的应用,探讨如何运用ESRI公司的GIS组件-MO与高级程序语言VC#相结合,以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进行城市公共交通查询系统的开发。实现系统的基本通用功能,以及站点查询、公共交通线路查询、公共交通换乘方案和最短路径查询等空间分析功能,为广大市民及外地游客的出行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公交线路的形式和公交站点的邻近关系,设计了公交数据库,实现了以最少换乘次数、最少站点数为约束条件的可以实现n次换乘的公交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现有公交出行最佳路径算法,并针对现有算法不完善的地方,根据乘客的出行心理,利用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交通阻抗的公交出行最佳路径算法。首先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特点抽象出合理的公交网络模型,建立了此网络的拓扑关系,并用有效的数据结构存储此公交网络图;然后根据乘客的出行特点确定了合理的交通阻抗函数;为了进一步提高搜索效率设定了节点限制搜索区域;最后对算法的仿真实现证明了此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交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线路规划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浦东新区公交职能部门在公交线路管理和规划中所使用的城市公交GIS中的业务分析模型,最后以浦东新区一个小区为例,进行了线路规划和调整。  相似文献   

16.
基于MO的城市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城市公交信息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城市公交查询系统建立的必要性。研究利用GIS的组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MapObjects组件与可视化高级编程语言VC相结合,进行城市公交查询系统的开发研究,阐述了系统的设计过程及其功能特点。系统的实现充分证明组件GIS的高效无缝、扩展性强、开发成本低等优点,从而实现公交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为城市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在功能应用上,相对于基于Web技术的查询系统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公式计算了徐州市区的各公交站点功能分,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将徐州市区地冈进行单元划分,形成公交站区;然后将各公交站区的功能分进行属性赋值,并进行空间分析,得出徐州市区公交分布南公交便捷度大致从市中心及火车站向外扩展为四级,并且公交站点的便捷度均由站点向外呈衰减趋势,且衰减程度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位于公交便捷度低的区域更为明显;最后将公交便捷度泰森多边形分布图与人口密度泰森多边形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出目前徐州市公交便捷度与人口密度分布的匹配适应性以主城区向外围逐渐增强.一些地区的公交便捷度还不能满足人口密度分布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张钰  李霖  贺彪  席宇亮 《测绘工程》2018,(5):52-58,63
通勤是人们周期性往返于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的行为,研究城市居民的通勤过程有利于分析高峰时期的交通拥堵问题并为制定相应解决方案提供依据。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交通仿真框架,包括乘地铁和公交车两种主要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论文重点讨论了利用职住数据模拟交通过程的方法,首先,根据居民的居住地与工作地构成的OD(起止点)矩阵为其分配路径,然后利用提出的框架进行交通仿真,最后基于仿真结果统计需要的交通特征。论文以深圳市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居民通勤行为的过程和统计交通流大小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特大型城市的公交车上普遍安装了自动售票(auto fare collection,AFC)系统和车载GPS导航定位设备,记录了乘客出行与行车轨迹、时间等数据,连续运行的公交车和众多的出行乘客形成了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和出行大数据。如何高效、准确地从公交大数据中识别公交乘客下车站点,对于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科学布局组织交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基于深圳市公交车AFC和GPS数据,利用时间匹配和基于带噪声空间密度聚类的方法判别上车站点;在仅有的公交数据基础上,通过分析乘客出行行为,根据乘客多天的出行以及各站点的上车频率,利用乘客高频站点和下游站点吸引权,提出一种推算方法,实现乘客下车站点的推断。算法模型的检验和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颜亮  柳林  李万武 《北京测绘》2020,(4):467-471
出租车载客数据可以用于研究居民的出行特征,提取城市的交通热点区域,但对城市交通热点区域的交互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纽约市的出租车行程记录数据为数据源,利用交通小区划分结合出租车载客数据提取城市交通热点区域,基于复杂网络的方法对不同日期类型和天气情况的城市交通热点区域空间交互网络进行研究并进行社区发现。结果表明,热点区域受城市核心区的影响而聚集在核心区域周围,城市内社区的形成可以克服地形和行政区域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有望为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管理、出租车调度、以及人们的出行等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