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一直是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地球上植物和动物的自然形态和习性都是由环境塑造成的.就地球时间的整个阶段而言,生命改造环境的反作用实际上一直是相对微小的.仅仅在出现了生命新种——人类之后,生命才具有了改造其周围大自然的异常能力.在最近一个世纪里,尤其是最近的几十年,人类对空气、土地、河流以及大海造成了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物质的污染.这种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恢复的,它不  相似文献   

2.
IGBP科学计划和执行战略给出了IGBP第二阶段的研究议程。本阶段将比第一阶段更加综合化,因此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们不能忽视需要关注的中心问题,即在过程水平上对地球系统的认识还十分匮乏的学科研究领域。但同时,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贯穿全局的问题,需要一体化的——而非仅仅系统性的解决方法。我们必须将对地球系统组成(大气、陆地和海洋)的研究与对发生在各圈层交界面的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而且必须整合所有这些研究以提高对地球系统的诊断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如果能有一个地方留存着很久很久以前地球发展的痕迹,如果这个地方还记录着300万年前我们现在所居住家园的自然状貌,如果这个地方同时还记录着180万年前远古生命的生活进化过程和自然地貌的变化形态,那么它将是全人类瞩目的宝库。  相似文献   

4.
数字展宽地球同步卫星扫描云图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昌 《气象》1992,18(6):53-55
本文将地球作为旋转椭球体,推导出地球同步卫星扫描云图的定位公式,消除了以往把地球近似为球体所带来的定位误差,提高了精度。同时还介绍了在计算机云图处理中地球同步卫星扫描云图加经纬度网格及地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气候振动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旱涝36年周期振动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关系,得到结论: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时,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偏少;反之,地球自转速度减慢时,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偏多。本文还对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关系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最近,美国科学家James E.Hansen在2005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年会上的报告中警告我们:“还有时间避免全球气候的‘危险人为干扰’吗?”,其后在2006年的纽约市新社会研究学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大会上,再次发出警告:“我们还能避免危险的人为气候变化吗?”  相似文献   

7.
1.引言云对地球的辐射收支起着支配的作用.即云可以使入射到地球的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空间,减少地球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反射率效应),还可以通过吸收和射出地球(红外)辐射,使地表及云层下的大气保温(温室效应).云的辐射效应由这两种效应的平衡来决定.  相似文献   

8.
大气中CO_2及其他“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它们已开始增暖地球了吗? 科学家们急切地期待问题的答案,他们还尝试验证气候模式,以便预报在未来一个世纪里,由于温室气体的作用,气温将上升.一般认为,温室气体捕获从地球逃逸的热,并重新释放给地球,继而使地球增暖.就这一答案,科学家们一直未能确信的一个原因是,过去对地球温度的估计几乎只是基于覆盖地球三分之一的陆地资料.  相似文献   

9.
外星人地球访友地球宇宙觅客浩翰无际的宇宙是个神奇的物质世界。目前人类已探测到距地球100亿光年的星系,就是说它们到达地球的星光,还是百亿年前发出来的.那时地球还没有诞生。它们的资格何其老矣!在已发现的2000亿个星系中约有恒星200万亿亿颗,而太阳仅...  相似文献   

10.
读图     
SMOS卫星:在轨探测10年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分(SMOS)卫星在轨10年,不仅超出了计划服役时间,还超额完成了其原始科学目标。SMOS探测的土壤湿度和海水盐分均是全球水循环中的重要要素,10年来SMOS得到的数据,推进了我们对水循环和地球表面与大气交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茫茫宇宙之中,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正处在生机勃勃的中年期。生命在地球上的历史大约只有三十五亿年时间,生命之花正含苞欲放。我们人类在地球上诞生才有三百万年左右,这在地球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由于人口爆炸、大气污染、淡水资源匮乏,以及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已使人类生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现在,各国政府首脑和科学家们都在为摆脱危机、走出困境而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相似文献   

12.
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有密切关系,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一直为科学界所关注,过去已从各个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其影响机制比较复杂,迄今为止很多问题还不是很清楚。概要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的一些研究分析结果和观点,归纳了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的可能机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臭氧·紫外辐射·紫外线指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大氧臭氧含量日渐减少.世界各国对太阳紫外辐射及其危害越来越关注。近些年来,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七。氟氟烃、含澳卤代烃等化合物质,这引起大气平流层臭氧相应减少。目前。已经证实,在南极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晴好天气下,地面紫外辐射有了明显增力*,这与两地上空臭氧含量下降密切相关。另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地球第三级)上空屯发现了臭氧低值区。保护臭氧层、避免紫外辐射危害,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紫外(UV)辐射位于太阳辐射光谱区100~400urn之间,其辐射能仅占太阳辐射能量总量的8%,臭氧主要吸引其…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大约已经度过了五十亿年的漫长岁月。远古的地球,并不存在适合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距今三十八亿年前的原始地球,海水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水中没有生命;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汽、甲烷和氨气等。整个地球除了火山爆发、风、雨、雷、电以及河流、湖、海之外,既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甚至连微生物也没有、完全是一个荒凉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蒋尚城,1935年7月生,江苏吴江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上海澄衷中学,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留校任助教,1979年任讲师,1985年任副教授,1991年任教授。  相似文献   

16.
地球自转减慢与厄·尼诺现象的形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任振球  张素琴 《气象学报》1986,44(4):411-416
著名的厄·尼诺现象的成因,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本文得到,地球自转大幅度持续减慢与厄·尼诺现象的发生,两者有相当一致的同步演变关系。并且,后者比前者平均滞后14天,南方涛动也比地球自转减慢滞后。表明地球自转急剧减慢很可能是形成厄·尼诺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文中还从固体地球、大气、海洋三者总角动量守恒的假定出发,讨论了地球自转减慢影响赤道洋流、信风减弱的量级及其形成厄·尼诺的物理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半球热状况季节变化的能量平衡模式研究了地球辐射状况短时变化对陆地和海面附近气温影响的规律。研究了该模式的性质。计算出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的各种地球辐射状况扰动下,北半球陆地和海面附近的气温变化。还分析了向平流层中大量排放气溶胶对地球热状况变化的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涓流细雨     
正"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 will get short-term forecasts of what the changes at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will be.We can tell a powergrid customer not only that it will be a bad day,but give them some heads-up on what exactly they will be facing.""这是我们即将第一次给出地球表面将要发生什么变化的短期预报。我们不仅能够告知电力网客户坏天气,还能准确警告他们将面对什么。"——美国NOAA借助其最新研制的更为复杂的下一代空间  相似文献   

19.
太阳辐射管理地球工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备用措施。地球工程模式比较计划(GeoMIP)是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重要组成部分。GeoMIP设计了一系列理想化地球工程试验,包括直接减少太阳辐射强度、向平流层注入硫酸盐气溶胶、向海表上空云层注入气溶胶凝结核、增加海水反照率等。在GeoMIP的统一模拟框架下开展地球工程模拟试验,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地球工程措施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气候系统对地球工程的响应过程。更多的中国气候模式参加GeoMIP将提升我国在地球工程研究和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太阳像一位慈祥的家长,燃烧着自己的生命,用它的光和热照亮、温暖、团结着太阳系这个大家庭,生灵着地球上的万物.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太阳绝不会有地球上的生命,更不会有我们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